#3.7《切线长定理》优秀教案 数学北师大版 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7《切线长定理》优秀教案 数学北师大版 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7-22 21:0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圆
3.7 切线长定理
一、教学目标
探索并证明切线长定理,发展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切线长定理及其运用.
难点:切线长定理的导出及其证明和运用切线长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圆规。
四、相关资源
微课,知识导图.
五、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通过学习圆的切线的性质定理和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知道了过圆上任意一点都可以作该圆的一条切线,并且只能作一条.那么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能作几条呢?它们又有哪些性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尝试从圆外一点画圆的切线得出只能画2条的结论.
设计意图:回顾前面所学知识,引出本节课所学内容.
【探究新知】
议一议 如图,PA,PB是⊙O的两条切线,A,B是切点.
(1)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
(2)在这个图中你能找到相等的线段吗?说说你的理由.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得出答案.
答:(1)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过P点和圆心O的一条直线.
(2)能,PA=PB;理由:如图,连接OA,OB,OP.
∵PA,PB是⊙O的两条切线,
∴∠PAO=∠PBO=90°.
在Rt△AOP和Rt△BOP中.
∵OA=OB,OP=OP,
∴Rt△AOP≌Rt△BOP.
∴PA=PB.
教师也可引导学生用轴对称性来探索切线长定理.
过圆外一点画圆的切线,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注意:切线是直线,它是无限长的;切线长是用线段的长来定义的,这条线段的一个端点是切点,另一个端点是切线上的一点,不能笼统地说切线长,而应该说某点到圆的切线长.
结论:切线长定理 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两条切线长相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轴对称性探究切线长定理,使学生加深对定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记忆定理.
想一想 如图,四边形ABCD的四条边都与⊙O相切,图中的线段之间有哪些等量关系?与同伴进行交流.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答案.
答:利用切线长定理可得:圆外切四边形ABCD的两组对边之和相等,即AD+BC=AB+CD.
设计意图:利用切线长定理研究圆外接四边形边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典例精析】
例 如图,在Rt△ABC中,∠C=90°,AC=10,BC=24,⊙O是△ABC的内切圆,切点分别为D,E,F,求⊙O的半径.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例题,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分析、引导,师生共同得出答案.
解:连接OD,OE,OF,则OD=OE=OF,设OD=r.
在Rt△ABC中,AC=10,BC=24,∴AB=.
∵⊙O分别与AB,BC,AC相切于点D,E,F,
∴OD⊥AB,OE⊥BC,OF⊥AC,BD=BE,AD=AF,CE=CF.
又∵∠C=90°,∴四边形OECF为正方形.∴CE=CF=r.∴BE=24-r,AF=10-r.
∴AB=BD+AD=BE+AF=24-r+10-r=34-2r.而AB=26,∴34-2r=26.
∴r=4,即⊙O的半径为4.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正确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运用切线长定理和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课堂练习】
1.如图,AE切⊙D于点E,若AC=CD=DB=10,则线段AE的长为( ).
A. B.15
C. D.20
2.如图,一圆内切四边形ABCD,且AB=16,CD=10,则四边形的周长为( ).
A.50 B.52 C.54 D.56
3.如图,PA,PB是⊙O的切线,A,B是切点,连接AB与PO,PO与⊙O交于点C,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
①PA=PB;②PO平分∠APB;③AB被OP垂直平分.
4.如图,AB是⊙O的直径,BD,CD分别是过⊙O上点B,C的切线,且∠BDC=110°.连接AC,则∠A的度数是________.
5.如图,P是⊙O直径BC延长线上的一点,PA与⊙O相切于点A,CD⊥PB,且PC=CD,CD=3,则PB=________.
6.已知⊙O的半径为3 cm,点P和圆心O的距离为6 cm.过点P画⊙O的两条切线,这两条切线的切线长= .
7.已知⊙O是△ABC的内切圆,切点为D,E,F,如果AE=2,CD=1,BF=3,且△ABC的面积为6.求内切圆O的半径r.
师生活动:教师先找几名学生板演,然后讲解出现的问题.
参考答案
1.C.2.B.3.①②③.4.35°.
5.+9.6.cm.
7.解:连接AO,BO,CO.
∵⊙O是△ABC的内切圆,且D,E,F是切点,
∴AF=AE=2,BD=BF=3,CE=CD=1.∴AB=5,BC=4,AC=3.
又∵S△ABC=6,∴.
∴r=1.∴所求的内切圆O的半径为1.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堂小结
1.切线长的概念
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和切点之间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2.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使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七、板书设计
3.7 切线长定理
1.切线长
2.切线长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