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课件(共64张PPT)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7.1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课件(共64张PPT)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7-22 18:5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4张PPT)
第7章 能量的释放与呼吸
7.1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
能量的释放
能量的利用
能量的释放
简述火神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提坦神。他创造了人,同时仿造音神,终于使人类发出声音来,而且教给人类知识和技术方法,同时他同众神之王宙斯及其对人类的统治霸权发起挑战。
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后,宙斯让火神把普罗米修斯锁在悬崖上,普罗米修斯日夜遭受风吹雨淋的痛苦,普罗米修斯不屈服;
宙斯又派凶恶的鹫鹰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让他的肝脏日食夜长,痛苦没有尽头,普罗米修斯被折磨了许多年,依然没有屈服,直到被大力神所救。
在生物圈中也有这样一位英雄,它吸取了太阳的能量,养活了人和其他的生物,它是什么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化学能)
叶绿体
能量的释放
植物的光合作用
当我们剧烈运动时,体力会大量被消耗,需要补充食物获得能量;当人们感觉饥寒交迫时,需要补充食物获得热量。
实际上,储存在食物中的能量并不能直接被人利用,营养物质经过人体的消化和吸收进入细胞以后,其中的能量经过一定过程被释放出来才能供生命活动利用。
那么,能量是如何释放出来的呢
通过下面的活动,你也许会得到启发。
人的呼吸是怎么一回事?
吸进( )
呼出( )
呼吸指的是人或动物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氧气
二氧化碳
小资料
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叫作呼吸频率。
成年人平静时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6~18次,一般女性比男性多1~2次。儿童少年大约为每分钟20次
植物能呼吸吗?
植物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的所有生活着的部位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在萌发的种子、幼小的果实和生长旺盛的叶片里呼吸作用最为显著。
体验能量释放与呼吸的关系
全班同学分为4~5人一小组,分别完成以下的实验。小组同学轮流测量在不同生活状态下,每个人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并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讨论
1.计算出表中各项平均值,比较人体在3种状态下的呼吸频率是否有差异。
人体在安静时、 人体在安静时、剧烈运动时和剧烈运动后,三种状态下呼吸频率是有差异的。
2.这3种状态中哪一种消耗的能量最多 消耗能量的多少与呼吸频率有什么关系
剧烈运动时所消耗的能量要比平静状态下,所消耗的能量多得多。
呼吸的频率越快消耗的能量越多。
3.能量的释放与呼吸密切相关吗 说说你的理由。
消耗能量的多少与呼吸频率成正比, 从而揭示能量的释放与呼吸密切有关。
在上面的活动中,我们体验了能量释放与呼吸的关系。我们通常所说的呼吸是指人体或动物体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生理现象。植物体的呼吸同样要发生这样的气体变化
植物呼吸中的气体变化和人是一样的吗?
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
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氧气可以助燃。以下两组实验就是按照这些原理设计的。
全班同学分为4~ 5人一小组,分别完成其中的组实验,并交流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和用具
锥形瓶、塑料袋、橡皮管、菠菜、澄清的石灰水等
第一组
1.取A、B两只塑料袋,在A袋内装入新鲜菠菜或其他的新鲜蔬菜如豆芽等,B袋内不放任何材料。分别将A、B两袋的袋口密封。
超链接一一化学
澄清石灰水里的氢氧化钙,遇到二氧化碳时,会与之发生反应,生成白色碳酸钙沉淀。
2.将两只袋子放到黑暗处,24 h后取出。
3.把A、B袋内的气体分别通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两个锥形瓶中,观察和记录石灰水的变化,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和用具:火柴、蜡烛等菠菜、广口瓶、
第二组
1.取等量的用沸水处理过的菠菜和新鲜的菠菜,分别装入甲、乙两只广口瓶中,同时放在温暖处,并封闭、遮光处理。
2.24 h后分别将点燃的蜡烛迅速伸入甲、乙两瓶中,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分析实验结果。
讨论
1.第一组实验中的石灰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二组实验中的火焰发生了什么变化 原因各是什么
第一组实验中A塑料袋内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塑料袋内的气体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第二组实验中甲瓶火焰不变,乙瓶火焰变小。
2.通过上述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实验时为什么要把植物在黑暗中放置24 h
通过实验可知,植物呼吸过程中放出了二氧化碳。
将袋子放在黑暗处是为了避免光合 作用对实验的影响。
植物与人的呼吸比较
吸进 放出

植物
氧气
二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
气体变化一样
呼吸作用
人和植物为什么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呢?
呼吸是生命的标志。生物体的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生物体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过程都在有氧的条件下才能完成。
有机物
+
氧气
活细胞
二氧化碳
+

+
能量
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进行的,是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的过程。
缺少氧,呼吸作用就不能正常进行。
英国化学家法拉第把呼吸比喻为“生命现象的燃烧过程”。
储存在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燃烧”释放出的能量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呢
呼吸作用是指植物吸收大气中的 ,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变成 和 ,并释放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 的过程。
呼吸作用的时间:___________
氧气
二氧化碳

能量
小结:呼吸作用
白天、黑夜
探究种子呼吸过程中释放热量
家住农村的同学也许有这样的体会:夏收时,农民把刚收下的小麦种子堆放在晒场上,如果把手插进麦种堆里,感觉里面是暖和的。如果把手插进已经晒千的麦种堆里,则手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提出问题
潮湿的种子堆里的热量是从哪里来的 针对这个问题,设想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作出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自身通过呼吸放出热量。
制订计划
分小组,每组同学4~ 5人,根据提出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实施计划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1.实验开始时,记录不同状态种子的最初温度。
2.24 h以后,观察不同状态种子的温度发生的变化。
如果你提出的假设认为热量是由萌发的种子产生的,可以参考图7-3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将保温瓶倒置可以使瓶内的热量不易散失掉。
讨论P114
1.根据实验的结果,你们小组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植物呼吸放出热。
2.向全班同学介绍你们小组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3.绿色植物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阅读信息库中的有关内容,请你从能量和物质两方面,分析、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 >p.125 ) 。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部位 有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活细胞
条件 光照 有光无光都进行
气体变化 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物质变化 合成有机物 分解有机物
能量变化 贮存能量 释放能量
联系 依赖呼吸作用 依赖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联系
没有光合作用制造,就不能进行呼吸作用。因为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所制造的,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
如果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无法进行。因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正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
总 结
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进行的,是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一部分转化成热能散失了,一部分供给生物的生活。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共同特征。
1、为什么栽花或是种庄稼,都经常需要松土
2、甘薯/白菜堆放久了,为什么会发热 储藏甘薯/白菜的地窖,为什么必须留有通风孔
思考:
能量的利用
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有机物不断分解并释放能量,这些能量被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所利用。
图7-4中的这些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你还能举出更多的事例来说明吗
图7-4能量释放与生命活动
讨论
1.将你列举的事例介绍给其他同学
2.想一想: 为什么睡觉也要消耗能量
生物体在呼吸作用中释放的热能可以用来维持体温
例如,人、哺乳动物、鸟类等恒温动物维持体温的恒定
而ATP既像一个能量“贮存库”,又像一个能量“传递员”,直接提供维持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
动手做
收集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资料
你了解呼吸作用的原理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吗 用你所学的知识或上互联网查阅资料,对下图中的现象作出解释 (p.127) ,写一篇小报告。
1、在我州建始县花坪乡的关口村,由于那里特殊的地理位置,白天光照强、气温高,夜间气温较低,所产的“关口葡萄”特别甜。这是因为与别处相比( )
A、关口村的土地特别肥沃
B、关口村的葡萄品种与别处不一样
C、关口村的葡萄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D、关口村的葡萄白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晚上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对较少
2、人们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 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3、储存水果和蔬菜时,冲加二氧化碳可延长贮存时间,原因是( )
A、二氧化碳杀菌
B、二氧化碳抑制呼吸
C、二氧化碳降低温度
D、二氧化碳促进光合作用
4、下列哪一项措施不是为了抑制植物单位呼吸作用?(  )
A、低温贮藏水果蔬菜 
B、农田土壤板结后及时松土 
C、贮藏粮食时在密闭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 
D、小麦种子入仓前晒干
5、用绿豆发豆芽,1千克绿豆可长出6千克绿豆芽。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的含量( )
A、不变 B、增多
C、减少 D、先少后多
二、非选择题
6、下图是探究呼 吸作用产物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
(1)A瓶内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D瓶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若将萌发的种子换成大豆幼苗,应对C装置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某研究人员曾经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作过以下研究。
实验一:将某绿色植物放在黑暗装置中,分别测定在不同温度下植 物对氧气的吸收量,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10℃和20℃时植物吸收氧气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实验二: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黄豆种子呼吸作用和番茄植株光合作用实验。
请分析回答:
(1)分析实验一可知,温度越高植物吸收氧气越_______ 。
(2)由实验一结果可推知:在实验二中,当广口瓶内黄豆种子温度适当______________时,就会促进玻璃罩内番茄植株的光合作用。
(3)联系本实验,试分析吐鲁番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分解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