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 9的乘、除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 9的乘、除法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7-22 15:2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的乘、除法
一、学情分析:(学习材料、学生情况分析)
1、学习材料
本课选自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二)”中第52页,这一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9的乘、除法”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列出9的乘法算式,根据算式编制9的乘法口诀,并发现其规律,是乘法口诀中的最后一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1—8的乘法口诀上,会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既是前面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在内容和学习方法衔接上起重要作用。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关键。
2、学生情况分析
【学习基础】
二年级的学生对1—8的乘法口诀已经掌握,已经初步掌握了总结乘法口诀的方法,基本具备了自己总结乘法口诀的能力,有了一定的经验。
【学生兴趣】
二年级的学生对于编制乘法口诀兴趣很高,非常渴望自己编制9的乘法口诀,为学习9的乘法口诀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部分学生会缺乏对兴趣坚持的持久度。
【学生习惯】
学生已经掌握了1—8的乘法口诀,能够运用1—8的乘法口诀进行正确计算。学生思维发展还不全面,没有系统性,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遇到需要逻辑思维的问题,时而思维跟不上,便会不知所措。
【学习能力】
由于二年级学生好动,有意注意时间不长,且班级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能力不均,故在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时将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学习目标:
1、会编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掌握并口算9的乘法。
2、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3、通过编写和掌握乘法口诀,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探究意识,发展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三、学习重点:会编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掌握并口算9的乘法。
学习难点:通过编写和掌握乘法口诀,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探究意识,发展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小朋友们,看老师用图形片拼了什么?
★问题1:用了几块图形片?一起数一数。
揭题:你们猜今天要学几的乘法口诀呀?
【问题类型】:复述型问题 【提问策略】:提问和情景相契合,直接从情景中找到答案 【设计要点】: 先出示情景图,再提出问题。 提问中强调“数学”信息,让学生能够从“数数”中思考所要学的新知。
二、新课探究
编口诀
拼1个大公鸡用9块图形片,填在表格里,1个9是9,把它填在表格里。
拼2个……拼8个。(集体口答)
拼9个呢?(生说:拼8个要72块,再加一个9,就是81块。)
像这样直接在前一个结果上加1个9的方法叫做“推算”。这也是我们编写乘法口诀的一个好方法。
请大家根据这些推算结果填算式、编口诀、写交换式。
都核对好了,我们指着任务单上的口诀一起读一读。
小结:大家真厉害,掌握了编口诀的方法,每位同学都可以创造乘法口诀!
记忆口诀
发现规律
师: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学完了所有的乘法口诀。
★问题2:怎样记住9的口诀呢?观察这组算式,找一找有什么规律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看哪组找得多。
从上往下观察,积一个比一个大9;从下往上看,一个比一个小9。
(验证一下,你们找到了积的规律)
积十位上一个比一个大1,个位上一个比一个小1
(十位:验证一下,第一个积9符合吗?它十位上没有,其实就是0。你发现了积十位上的规律,看得真仔细;个位:验证一下,你发现了积个位上的规律,真会观察!)
积的十位和个位数字相加,和是9。
(发现的朝老师点点头,谁再来举一个例子?剩下的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太厉害了!)
一个因数是9,积的十位比另一个因数小1。
(我们竖着看每一个算式,1个因数都是9,积的十位和另一个因数相比,有规律吗?)
“二九”和“九九”积的十位上和个位上正好交换位置。
小结:太棒了!刚才我们“找规律”(板书),有的从积的个位观察、有的从十位观察、还有的结合起来一起看,大家都好像是一个个小小数学家一样!
【试背第一次】
师:现在闭上眼睛试着背一背。
小结:这么快背熟,拍拍手表扬一下!
【问题类型】:追问型问题 【提问策略】:问题之间间隙较短,启发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设计要点】: 1、根据“9的乘法口诀”算式,提出问题。 2、通过观察,找出口诀之间的规律,记忆口诀。
手指操
(1)没背出不要紧,老师有个记口诀的绝招,想不想学?其实9的口诀就藏在我们的十根手指里。请大家看一段视频,边看边跟着学一学。“手指操”(板书)
(2)我们来看图片,做手势,说一说口诀。
(3)都体验过了,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把大家的话概括起来就是:
第几根手指弯下来就是几九。(几九就弯第几根手指)
弯下手指左边就是十位上的数(表示十位上是几);弯下手指右边就是个位上的数(表示个位上是几)
(5)都学会了吗?请你挑一句口诀,做手势,和同桌说一说。
小结:手指操真有趣!还很有用!我们回去可以教一教爸爸妈妈,但自己还是要尽快的不靠手也把口诀记牢哦!
【试背第二次】
我们一起来玩纸牌游戏,好吗?
纸牌游戏(一)
1、顺着背9的口诀。 2、倒着背9的口诀。
纸牌游戏(二)
游戏方法:
两人合作,每人出一张纸牌。
把它们作为因数说口诀。
小结:纸牌游戏好玩吗?它能帮助我们熟记口诀,课后,可以和同学继续玩哦!
百数表
(1)下面我们来见一个老朋友,这是?百数表。(板书)它今天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帮助呢?我们在百数表上可以找到口诀中的得数,比如一九得“九”。
(2)请大家不看算式和口诀,在任务单上第2题的百数表中圈出今天学的口诀中的得数。
(3)有什么发现?这些得数正好在一条斜线上。
我们看,1个9也可以看成10少1,我们可以用算式表示它9=10-1
2个9,再来1个10-1,想一下是几个十减几个一?就是几十少几呢?算式表示是?
大家都发现了几乘9就等于几个十减几个一,就是几十减几。
(4)反过来看,几十减几是不是就是几乘九呢?40-4
小结:大家真了不起!在百数表的帮助下,发现了这么巧妙的一条规律!
记忆方法的运用
★问题3:谁来分享一下,刚才在背的过程中你觉得哪句比较困难?又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的呢?
可以根据上下句推算、想规律……
小结:你们真会动脑筋!不仅会自己编口诀,其实大家这些记住口诀的窍门,就是用到了推算、找规律的方法,和手指操和百数表的帮忙,现在一定背得很熟练了吧!
【问题类型】:概括型问题 【提问策略】:根据记忆口诀的方法提出问题,并找到积的特点。 【设计要点】: 通过掌握乘法口诀,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根据口诀之间的规律,发展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运用口诀)
算一算、练一练
(1)下面请大家做一些口算练习,根据口诀做乘除法难不倒你们了,这两组题呢?计算的时候有什么提醒大家要注意的?
注意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
(2)口算题完成后,请完成右边的两道应用题。
小结:运算时不仅要把口诀记熟,还要注意运算顺序,今天大家收获一定很多吧!
把口诀填完整
★问题4:学了这么多口诀,要用的时候这些本领能迅速的想到吗?
下面这题,请你填上合适的数。
你想到了老本领:6的口诀!
你从乘法的意义去思考!
你用到了乘法算式中,积相同,一个因数加倍,另一个因数减半的本领。
可以把之前的知识联系起来真棒!还有1道请在任务单上完成。
小结:我们把今天学到的和过去的知识联系起来,我们自己发现、自己整理,
真是一个个学习的主人啊!
【问题类型】:分析性问题 【提问策略】:通过之前所学过的方法进行对比,提出问题。 【设计要点】: 1、将两种解题方法呈现后,提出问题。 2、通过对比后,进行分析比较,由表至里地思考问题。
拓展:
我们今天学了9的乘除法,其实,这个数字9啊,我们中华民族对它一直有着特殊的感情。
★比如说,中国人就把农历九月初九定为?(重阳节)
★我们还把历经千难万险称为九九八十一难。
五、总结与作业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新本领?
把书翻到P52,上面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本领,52-53的题目是今天课堂上的作业。
*板书设计:
9的乘法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