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师说》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2《师说》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2 16:2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师说》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语文小妖
【教学目标】
1. 掌握重点字词翻译。
2. 理解文意,掌握论证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重点字词翻译。
2. 理解文意,掌握论证方法。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列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时代背景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这是在门第观念影响下产生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显贵之家称“高门”,卑庶之家称“寒门”。
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
文体知识
“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研读课文
(一)研读第一段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重点字词】传道:传授道理 解惑:解答疑难问题 孰:谁
闻道:懂得道理 师 :把...当做老师 师道:学习道理
庸知:哪知道 是故:无论 道:道理
【翻译】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的问题)?(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始终得不到解答了。 出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出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内容探讨】
1、教师的职责?用原文回答。
[明确]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阐述从师的必要性?用原文回答。
[明确]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作者认为择师的标准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明确]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一自然段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从哪几个角度对中心论点进行阐释?
[明确]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从两个角度阐释:从师的必要性、
择师的原则。
(二)研读第二段
(1)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重点字词】嗟乎:唉 传:流传 无惑:没有疑惑 出人:超出一般人
犹且: 尚且 下:不及 耻:以...为耻 益:更加
其:大概
【翻译】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
【内容探讨】
1、“古之圣人”“从师”与 “今之众人”“耻师”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明确]对比论证,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重点字词】择师:选择老师 彼:哪些儿童 授:教授 句读:断句
或:有的 不:否 小:小的方面 大:大的方面
遗:遗弃 明:明达
【翻译】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学习了小的却丢了大的。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
【内容探讨】
1、“今之众人”在从师一事上存在自相矛盾的事实,这是怎样的一个事实?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对比论证,在对比中论证“学者必有师”的重要性。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重点字词】相师:互相学习 彼:他 道:道理 位卑:地位低
近谀:近乎谄媚 智:智慧 及:比得上
【翻译】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内容探讨】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分别怎样做的?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对比论证,再一次通过对比论证“学者必有师”的重要性,抨击“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
2、作者对于这三组对比事例持怎样的态度?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明确]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疑问推测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对比论证 对其子:择师而教 否定责备
于其身:耻学于师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感叹讽刺
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
分论点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三)研读第三段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重点字词】常:固定 师:以...为师 徒:一类人 不及:比不上
是故:所以
【翻译】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内容探讨】 
1、举出孔子的例子,意在证明什么观点?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
孔子事例 举例论证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引用论证
分论点2:圣人无常师
(四)研读第四段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重点字词】还好:喜欢 通习:普遍地学习 拘:约束 时:时俗
学:向...学习 嘉:称赞 行:遵行 贻:赠送
【翻译】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内容探讨】
1、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明确]作者赞扬李蟠,是对李蟠不从流俗的肯定,并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有力批判士大夫们“不从师”的不良风气。
2、第四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
3、虽然文章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但仅仅只是给李蟠看吗?
[明确]除了写给写给学生李蟠看,还是为了给当时那些不愿学习的士大夫阶层看的。提醒他们改掉这种坏习惯,否则后果会很严重。那种社会风气造成的忧心如焚是远远超过李蟠个人勤学好问带给自己的喜悦的。 再读文章最后一段文字,我想我们就不难理解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感情了。
五、主旨
全文通过对从师问题的讨论,表达了作者对古人从师之道的赞扬,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的强烈批判。表达作者那因“师道不传”而痛心疾首的情感,体现作者非凡的斗争勇气和正直的品行。
六、难点研究
1、韩愈所说的“师”有什么独特的含义?
[明确]既不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2、本文有哪些思想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明确]
①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业”,拓展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全新的概念。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②针对“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观念。这种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
③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观点的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种思想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