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单元任务群(二) 选择和运用材料,写作“英雄”主题语段--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单元任务群(二) 选择和运用材料,写作“英雄”主题语段--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2 16:5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选择和运用材料,写作“英雄”主题语段
单元任务群
(二)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英雄,他们都为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身上有特殊的时代印记,同时又都具有相同的初心。临近国庆,学校校报准备办一期“礼赞时代英雄,勇担时代使命”的专刊。请围绕当今时代的一位英雄人物,搜集、积累相关素材,自选角度和文体进行写作。
学习任务
一、材料的积累
1.要求:(1)真实可靠;(2)新鲜的,属于自己的。
2.内容
(1)鲜活素材:反映社会热点,体现最新发展。
(2)情感积累:①五情:亲情、友情、师生情、乡土情、爱国情。②五心:把忠心献给祖国,把关心捧给别人,把爱心洒向社会,把孝心带回家中,把信心留给自己。
写作点拨
(3)文化积累:“文化底蕴最能提升文章的思想品位和文化品位”,抢占八个文化制高点:①课本名篇;②读本精华;③名人传记;④感人故事;⑤文化散文;⑥鲜活时文;⑦名言名句;⑧睿智心语。
(4)理论积累:“理性阐发可以使文章染上浓烈的思辨色彩”:①实践论;②矛盾论;③方法论;④联系的观点;⑤发展的观点;⑥一分为二的观点;⑦存在与意识的关系;⑧外因与内因的关系;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⑩主流与支流的关系。
3.途径
(1)从课内课文中积累;(2)从常见杂志中积累;(3)从模考试卷现代文阅读文本中积累;(4)从模考中出现的优秀作文中积累;(5)从作文素材集锦中积累;(6)从媒体、网络中积累,尤其要关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对同一事件的评论。
4.方法
(1)建立个性化的资料库,按不同主题积累素材。
(2)写好读书笔记、摘抄。读书笔记化“无形”的阅读为“有形”的笔记,既保证了“读”,又促进了“写”,一石二鸟。读书笔记写好了,在高考考场上自然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3)有一本书报剪贴本。
方法示例
(1)热点素材积累法
热点素材积累法就是注意搜集、积累新闻时事热点材料的方法。把新闻热点恰当地写进文章,这样既能使文章的内容富有时代气息,又能彰显出考生对社会生活的敏感性,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在议论文中选用“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事例以及新近发生的新闻热点材料,从而使文章因洋溢着鲜明的时代色彩而获得高分。
方法示例
(2)“品位”素材积累法
“品位”素材积累法就是积累有“品位”的独家素材的一种方法。有“品位”的素材常常散发着文化的气息,一般折射着人性的光辉,它新颖、脱俗,意义深邃,趣味盎然。如何积累有“品位”的素材呢?
①读透一本有文化内涵的书,如《文化苦旅》《中国文脉》《梁衡散文集》《名家散文》等。
②积累有“品位”的名人素材,往往能以一当十,但是要注意在积累过程中力避素材雷同,尽量选些“熟悉的陌生人”加以研究,读他们的相关文章。
方法示例
(3)课本素材积累法
课本素材积累法就是从教材文本中积累写作素材,从而写出内涵丰富、思想精深的优秀作文的方法。语文教材是同学们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粮仓”与“源头活水”。选文大都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又有丰富的人文气息。我们平时要学会从教材文本中收集、积累素材,并深入思考、汲取材料,学会分类梳理,积淀文化、思想和情感。
方法示例
(4)他山之石
主要是积累一些优秀作文中的素材。每次作文训练后,本年级同学的优秀作文中的素材事例,或者测试卷附带的优秀范文中的素材例子,都可以学习积累。
二、材料的运用
对于写作材料的运用,绝不可以照搬照抄。因为材料就像水,文章就像容器,水放在什么形状的容器里,就得到什么形状。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时,要根据文章的主旨或者表情达意的需要,对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在运用中,要注意材料的细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叙议结合、点面结合,还要注意对材料进行压缩与扩展。
(1)要注意突出材料的细节,学会渲染。
(2)要简明扼要,注意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3)要有明确的指向,冗长啰唆、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材料,要进行简化处理;与内容无关的材料,坚决不要。
(4)要特别注意一材多用。作文材料积累在精不在多,应变通观念,写天下之文章。如能从不同角度及认识去描写、思考,不断挖掘,想深想透,这样,即使材料较少也足以应对诸多写作任务。
1.顾方舟
主要事迹:医学科学家、病毒学专家,被称为“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为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作出了巨大贡献。
运用片段:(1)被人们称为“糖丸爷爷”的顾方舟,有人说他是一艘方舟,载着新中国的孩子,避开了脊髓灰质炎的劫难;有人说他是当之无愧的人民科学家,用潜心研究护佑了几代人的生命健康,使中国进入无脊髓灰质炎时代。而他自己却谦逊地说:“我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颗小小的糖丸。”一生为一大事来,方舟已成;一世做一大事去,不负初心。
适用主题:专注、脚踏实地,一生只做一件事。
人物素材
(2)在脊髓灰质炎疫苗问世后,著名病毒学专家顾方舟和同事们冒着麻痹、死亡的危险,以身试药;为尽快确定安全性,顾方舟瞒着家里人,偷偷喂给自己的孩子吃。测试期过去了,面对孩子们一张张依然灿烂的笑脸,顾方舟和同事们喜极而泣、相拥庆祝!舍己幼,为人之幼,这不是残酷,是医者大仁。功业凝成糖丸一粒,是治病灵丹,更是拳拳赤子心。
适用主题:责任感、奉献、牺牲精神。
2.张富清
主要事迹:在解放大西北系列战斗中,张富清英勇善战、舍生忘死,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和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师“战斗英雄”称号和“人民功臣”奖章。
运用片段:(1)张富清,作为军人,在战斗中不怕牺牲的决心彰显英雄本色;作为干部,在工作中勤勉尽责的忠心尽显担当本色;作为党员,在生活中艰苦朴素的初心凸显清廉本色。他把奖章深藏在箱底,把对战友的怀念深藏在心底。从不居功索取,只为坚守初心,默默奉献。
适用主题:不忘初心、深藏功名。
(2)人有大爱,行方致远。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张富清用自己的朴实纯粹、责任担当书写了精彩人生,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坚守信仰的时代标杆。
适用主题:坚守信仰。
3.张桂梅
主要事迹: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用教育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她创办全国首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上千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
运用片段:(1)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以送孩子走出大山为梦想。女高的校训为“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就是她不畏惧命运的证明。她敢于挑战大山中一代代女孩子困于大山的命运安排,她以孱弱之躯托起女孩子们的人生梦想,帮她们逆天改命。
适用主题:无畏。
(2)我很难想象,这位面目苍老、一贫如洗、头发凌乱的女教师在一次又一次向陌生人和厂家企业筹款时,是如何把嘲笑、不屑、白眼、冷语、拒人千里之外的客套,一次一次如蛛丝般抹去的。在那些年月,别人看她,是否如我们看书中的“怪人”堂吉诃德,笨拙、天真、可笑,活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不堪一击却还想着行侠仗义。她的如唐僧取经化缘般的执着,终于被众人看在眼里。“我有一个梦想,我要为贫困家庭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2007年,全国第十七届代表大会,面对记者的镜头,身穿破旧的黑上衣和蓝裤子,胸前戴着党徽的张桂梅老师,噙着泪,声音沙哑地说出这句话。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08年,来之万般艰难的华坪女子高中拔地而起,9月正式开学。一叶扁舟就此启航,它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适用主题:执着。
(3)她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资助学生。“兴滇人才奖”30万元,她又捐给了更贫困的小学。她没有家,没有房子,几十年来一个人住在学校宿舍。她忘记了世界本来是什么样子。她急遽地衰老,被查出有严重骨质疏松、骨瘤、肺气肿、小脑萎缩、支气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23种疾病。她上坡下坡艰难,双腿落地时痛如针扎。她被医生多次断言,活不过两年。
她形容枯槁,面目憔悴,皱纹丛生,看起来苍老又落魄。她耳边从来没有断过议论,议论她又轴又犟又狠又偏激又疯魔,议论她这样活着的意义。没有世俗的欢乐,拼命地折磨自己,只有高度的紧张和过度的压力。
适用主题:付出、奉献。
(4)看着张桂梅,我想到那个因为让世间没了死亡而受众神惩罚,永不停止地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又滚下,把力气消耗殆尽的西西弗斯;我想到为人类盗取火种而被锁链缚在高加索山脉,日日受恶鹰啄食心脏的普罗米修斯;我想到想要填没无情大海而衔石口穿、飞多羽折的精卫;想到那个为了追赶太阳长眠虞渊仍化作桃林为追光的人解渴的夸父……
适用主题:牺牲、奉献。
任选一位你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依据他(她)的事迹,从多角度加以运用。
人物:__________
角度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角度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角度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时训练
答案 (示例)人物:袁隆平
角度一:坚守梦想
天灾之年,饿殍遍地的凄凉景象深深地刺痛了年轻的袁隆平,他当时就决心培育出高产量的杂交水稻,让中国人都吃饱饭,这是他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梦想和心怀天下的悲悯之心。近60载岁月,他始终怀揣同一个梦想:田里的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谷粒像花生米一样大;在田里走累了,就在稻子下面乘凉。
角度二:脚踏实地
他脚踏泥泞,在贫穷与误解中拓荒;俯首躬行,在田间与垄亩中穿梭。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学问做进人民的心坎里,让科学植根于人民、造福于人民,是科技工作者的天然使命。袁隆平裤管沾满泥水,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稻,重重稻浪筑起粮食安全的根基。
角度三:挑战自我
从杂交水稻到海水稻、沙漠水稻,再到超级稻,袁隆平一次又一次突破极限。尽管他早已名满天下,但仍在不断突破新技术,挑战自我,为“禾下乘凉”梦而辛勤耕耘,为农业发展默默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角度四:淡泊名利
没有超脱的心态、开阔的胸襟和沉稳的定力,如何对个人的名利放得下、看得透、想得通?袁隆平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都泡在水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研究超级水稻,人间的浮华名利于他从无关系。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才能屏蔽和过滤掉时代的浮躁和困惑。他有多朴实,就有多伟大。(答出三个角度即可)
第一单元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