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入学测语文卷
说明:
1全卷共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
2.本卷有卷面书写分3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与文学积累(共67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shēn yín fèng xì xiù tǒng bié chū xīn cái
( ) ( ) ( ) ( )
dàng yàng zhòu wén chū zū xīn jīng ròu tiào
( ) ( ) ( ) (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适当(dāng) 悄然(qiǎo) 按照(ān)
B.语调(tiáo) 禀告(bǐng) 菩萨(sà)
C.燕山(yān) 曝晒(pù) 凌晨(líng)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铁锹(qiāo) 枯竭(jie) 逶迤(yí)
B.鸣啭(zhuàn) 肆虐(nuè) 璀璨(cuǐ)
C.婆娑(suō) 旖旎(qǐ) 狞笑(níng)
D.憧憬(chōng) 笤帚(tiáo) 攒集(cuán)
3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伯牙鼓琴(鼓:敲敲) 拊掌大笑(拊掌:拍手)
B.巍巍乎若太山(若:像)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志:心志,情志)
C.尾搐入两股间(股:小腿)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少选:形容时间极短)
D.今乃掉尾而斗(掉:掉下) 蜀中有社处士,好书画(好:喜欢)
4.下面书法作品各是谁的字体( )(3分)
A.颜真卿 柳公权 欧阳询
B.王羲之 柳公权 米芾
C.王羲之 柳公权 颜真卿
5下面对课文内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七律·长征》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竹节人》篇末写老师没收了竹节人,并偷偷地玩竹节人,与中心关系不大,且有损老师的形象,可以删去。·
C《开国大典》运用了宏大的场面描写,描画了中国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无比自豪、激动、欣喜之情。
6.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磚/走/泥丸。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7.书法是我国特有的艺术瑰宝,被称为我国古代“楷书四大家”的是()(3分)
A.颜真卿 米芾 柳公权 王羲之
B.柳公权 赵孟煩 苏轼 颜真卿
C.颜真卿 柳公权 赵孟頫 欧阳询
D.颜真卿 柳公权 赵孟頫 王羲之
8“月”在古代诗歌中是一个景点意象,很多诗人留下了大量关于“月亮”的诗句。下面属于苏轼写月亮的诗句是()(3分)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B.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三、改写句子(3分)
1.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改为双重否定句)
2.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发出低微的声音。(缩句)
四、运用所学内容填空((每空2分,共30分)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 , ”。
2.古语有云:“ , 。”不可改也。
3.“ , ”这两句写出了鲁迅对孩子的态度。
4.《浪淘沙》中“ , ”两句表现了诗人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
5.我国的四大民间传说是《牛郎织女》、 、 、 。其中, 在中国流传已有1400多年,可谓家喻户晓,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有“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
6.《童年》是_ (国家)_ _的小说。故事的主人公是 。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30分)
一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5分)
①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人们走过秃秃的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②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的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③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树。
④说这株梧桐树不会再活呢 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村,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荫了。一阵风过,叶儿又被臂下来,拾起一看,叶已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哦,可亲!
⑤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的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忙了一个夏天。
⑥秋天,老柏和香橙还沉郁的绿着,别的树却都憔悴了。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日夕在耳素 --现在它的叶儿已去的差不多,图中减了葱茏的绿意,却也添了蔚蓝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薛荔。也大为直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足,不管来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快瑟的悲叹。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冷凉露中,泛满浅紫嫩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
⑦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梧桐,叶儿已飞去大半,秀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玉的千,兀立在惨淡斜阳中。
⑧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似的说。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
1.给短文拟个合适的题目: (2分)
2.文章开头说秃梧桐“难得活”,结尾说它“不得活”,说明人们对 。这两处在结构上起 的作用。(2分)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4.说说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2分)
5.短文写秃梧桐在秋天里的状况用了 的写作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 (3分)
6.读了短文,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懂得了什么道理。(3分)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5分)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①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向着高远,支撑起生命和灵魂。
②仰望,就是发现崇高。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精神昂扬的生存姿态,它使生命自由奔放、激情四
射,就像鲜花绽开、泉水嘴涌。仰望,能使我们的内心变得丰富、敏锐,由此获得感动,从而与崇高无限契
合。
③一位俄罗斯老画家在林间散步,“他仰望头上一轮满月从树梢后缓缓露出,突然体会到一种无以伦比的饱满和圆润,一种难以言表的壮丽和博大,他感动得哭了起来……他看到了大自然最完美的艺术!那皎洁的月光仿佛上苍深情地注视,仿佛天国的雪花披在他的肩头。"
④哲学大师康德最喜欢游神仰望星河。“每当我静静地伫立仰切那浩渺深邃的蔚蓝色的天空时,一种永恒的肃穆和生命的崇高庄严便油然而生--仿佛上帝在叩响自己的额头,一股神秘而伟大的力量如波涛般汹涌而来……”
⑤仰望,就是追寻崇高。也许我们抵达不到崇高,但我们可以仰望,让崇高引领。在人世中行走,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感悟到崇高,支撑起富于意义与价值的生命世界。仰望,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⑥一次,我仰望诺日朗大瀑布。瀑布从一片绿色的灌木林流出来,突然跌入深谷,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深谷中,飞扬起一片水雾。然而走近它,抬头仰望大瀑布,才真正领略到那惊心动娘的气势。云雾迷管的天上,仿偶黎开一道巨大的豁口,天水从豁口中奔泻而下,浩浩荡荡,
一落千丈,在山谷激起飞扬的水花和震耳欲聋的回声。站在大瀑布面前,感觉自己只是漫天飘洒的水雾中的一滴水珠。仰望大瀑布,人类那一点可怜的悲哀,又有何资格絮叨呢 我确信天地人之外,一定还有一个更高的存在!
⑦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一轮红日,一弯新月,一片云朵,一座山峰,一棵古树,一朵小花……只要能激起你心底的波澜,哪怕是一丝涟漪。当你仰望时,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一个崇高的形象,或者一些伟大的词句就会从你内心涌起!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3分)
难以言表:
惊心动魄:
2.你从文中加点词语“低头觅食”“矮化”中体会到什么 (3分)
3.说说文中俄罗斯老画家和哲学大师康德仰望天空时的感受。(用文中的词语回答)(3分)
4.读读画横线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3分)
5.“一轮红日,一弯新月,一片云朵,一座山峰,一棵古树,一朵小花……”你仰望过吗 内心会涌起“波澜”和“涟漪”吗 请选择一个,描写这种事物及带给你的感悟。(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