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第一课时
毛岸英,毛主席的长子。1936年,他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参战,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在美军空袭中英勇牺牲。
预习检测
彭德怀 拟定 参谋 损失 锻炼 高瑞欣 眷恋 奔赴 签字 踌躇
搞特殊 尊重 黯然 马革裹尸
读准字音。
pénɡ nǐ móu sǔn duàn liàn
ruì juàn fù qiān chóu chú
ɡǎo shū zūn àn ɡuǒ
锻
炼
眷
尊
词语对对碰
1.感情激动,控制不住自己。
2.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3.用马皮包裹尸体。指军人在战场上战死。
4.感情、力量等集中到一个目标上。
A.倾注 B.马革裹尸
C.情不自禁 D.若有所思
C
D
B
A
课文由两部分组成。
仔细观察这篇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火眼
金精
二.艰难抉择
一.接到电报
默读课文,这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可梳理为小标题)
启思释疑
第一部分:毛岸英牺牲和毛主席收到电报后感到万分悲痛。
第二部分:毛主席做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苦的决定。
课文中出现了3封电报的内容,快速浏览课文,把3封电报和毛主席批示的内容找出来,做上标注。
电报 发电人 电报内容 批示
第一封
第二封
第三封
志愿军
司令部
朝鲜方面
司令员
彭德怀
是否将岸英是我遗骨运回国内?
我们今日7时......其他无损失。
岸英同志是为了朝鲜人民......安葬在朝鲜。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聚焦第一部分
认真读课文第一部分:
毛主席接到第一封电报后什么反应?
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失去爱子后无比悲痛的心情。
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神态
动作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精思整理
“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语言描写
当堂书写
pénɡ 彭 姓彭
nǐ 拟 拟人 模拟
móu 谋 谋划 谋略
ruì 瑞 瑞雪 祥瑞
sǔn 损 损失 损伤
liàn 炼 锻炼 精炼
shū 殊 特殊 悬殊
ɡǎo 搞 搞好 搞鬼
juàn 眷 眷恋 家眷
zūn 尊 尊重 尊敬
qiān 签 签字 签名
ɡé 革 改革 马革裹尸
fù 赴 奔赴 赴约
要求:本子对折两次,靠左边线写,上下对齐,保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回顾3封电报的内容并简要的概括。
彭德怀来电:
岸英是主席的长子,请求破格将遗体运回国。
朝鲜方面来电:
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
聚焦“艰难抉择”:毛主席是怎样做选择的?
1.快速默读第二部分,用“﹏”划出能体现主席内心挣扎与痛苦的语句。
2.读一读,抓住关键词说说自己的体会。
启思释疑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神态描写
为革命牺牲一切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读一读毛主席内心独白的部分,你感受到了什么?
既矛盾又悲痛的心情。
宽广豁达的胸怀和可贵的国际主义精神。
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经历悲痛后的神情。
动作描写
毛主席仍沉浸在悲痛的思念之中,而且不想因为自己感染到他人。
毛主席是伟人,也是凡人!
精思整理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忠骨:指忠臣的遗骨,这里指毛岸英的遗体。
何须:用不着
马革裹尸:用战马的皮把尸体包裹。
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充分显示了毛主席的伟人胸怀。
毛主席是伟人,也是凡人!
资料
二十年后,主席走完了人生最后的历程。身边的工作人员在整理主席遗物时却意外发现平时对个人生活物品基本不上心的主席的衣橱里叠得整整齐齐的一叠衣物。那是两件棉衣、一双袜子、一顶军帽和一条毛巾。原来这是岸英的遗物……
“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已亥杂诗之一》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也没什么关系。
拓展
当堂检测
想象说话: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这是本文的最后一句话,透过这句话,我仿佛看到了 ,
我仿佛听了 _______,
我感受到了 ______。
大弟弟毛泽民(1896—1943),经过长征后到达陕北,任财政部长,在新疆被敌人杀害。
小弟弟毛泽覃(1905—1935),任红军师长、军政委,在瑞金作战时牺牲。
妻子杨开慧(1901—1930),在长沙做地方党的工作,被反动派逮捕,壮烈就义。
堂妹毛泽莲(1906—1929),任游击队队长,在掩护同志们撤退时,被敌人杀害。
侄子毛楚雄(1927—1946),毛泽覃之子,随部队打游击,不幸牺牲,年仅19岁。
大儿子毛岸英(1922—1950),幼年同母亲一起坐过牢,解放后到朝鲜前线参加抗美援朝,光荣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