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常考易错预习自检卷-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横贯(guàn) 霎(shà)时 泼剌(cì) 丈(zhàng)量
B.鼎沸(fè) 昂(ǎng)头 浩浩(hào)荡荡 屹(yì)立
C.洱(ěr)海 归巢(chào) 失眠(mián) 霸(bà)占
D.芦苇(wěi) 半明半昧(mèi) 坠(zhuì)落 怀(huái)抱
2.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组是( )
A.据说 宽阔 齐头迸进 B.逐渐 优如 山崩地裂
C.庄嫁 招侍 抗抗洼洼 D.水稻 成熟 风号浪吼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是( )
淘:①放在水里簸动,使除去杂质;②寻觅、购买;③耗费;④顽皮
A.淘宝(①) B.淘气(④) C.淘神(②) D.淘米(③)
4.“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这句话的意思是( )
A.每个小水塘里都有一个月亮。 B.每个小水塘都非常喜爱月亮。
C.每个小水塘里都有一个月亮的倒影。
5.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的关联词。( )
( )有月亮的晚上,那些卵石间的可爱的小水塘( )都会抱着一个月亮。
A.无论……都…… B.只要……就……
C.虽然……但是…… D.不但……而且……
6.《观潮》一文中描写浪潮声音震耳欲聋的是哪一句?( )
A.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B.那声音如同地震一般,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C.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D.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二、填空题
7.给下列易读错的字注音。
霎( )时 大堤( ) 盼( )望
逐( )渐 翻滚( ) 顿( )时
地震( ) 稻穗( ) 风俗( )
庄稼( ) 跃( )出 归巢( )
霸占( ) 睡眠( ) 坠( )落
半明半昧( ) 人声鼎( )沸 山崩( )地裂
8.读句子,写出加点词的近义词。
(1)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
(2)横跨海峡的大桥在这次海啸中依旧稳如泰山。( )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4)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
9.先将词语补充完整,说一说这些词语用在什么场面?再根据句子所描述的画面选择对应的词语填空。
( )耳欲聋 人( )鼎沸 低声( )语 响彻云( )
( )雀无声 ( )无声息 窃窃( )语 锣鼓( )天
(1)春节马上要到了,集市上人山人海,到处是卖食品、灯笼、对联等商品的摊贩,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小孩的欢笑声此起彼伏,十分热闹。( )
(2)母亲坐在床头抱着小弟弟,低声地讲述着童话故事,软语呢喃,温柔动听。( )
10.主题探究,文意解读。
《繁星》的作者是 ,文章按照 顺序,紧紧围绕“ ”展开描写,写了“我”在不同 、不同 观看繁星的情景。
三、判断题
判断对错,我谨慎。
11.《观潮》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描绘了壮观的钱塘江大潮。 ( )
12.《走月亮》依次描写了月亮升起、月亮牵星、月下溪岸、月下田园四幅画面。 ( )
13.《繁星》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看繁星的情景。 ( )
四、现代文阅读
快乐阅读轻松答。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一个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地走着,走着。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呵,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4.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传说( ) 闪闪烁烁( )
15.文中画“ ”的句子采用的是( )的修辞手法。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16.请用“有时……有时……”说一句话。
17.请回忆课文内容,回答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奇妙的夜晚”。
课内阅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 ),( ),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 )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8.这段话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
19.这段话从 、 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感到身临其境。
20.在段落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21.这段话中分别把浪潮比作 、 和 。
22.画线的句子写得好吗?为什么?
五、书面表达
23.习作。
题目:想起这事就________
要求:1.题目中的“_______”,可以是高兴,可以是感动,也可以是后悔、伤心……。
2.文章中所写的事,应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
3.中心明确,并注意写出当时自己的心理活动和感情。
4.字数在350字以上。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A中读音有错误,泼刺(là):状声词。形容水的拍击声。
B中读音有错误,鼎沸(fèi):煮开了锅。形容喧闹,嘈杂。
C中读音有错误,归巢(cháo):回窝、回家。
2.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形易错字。
注意平时对易错字的积累和识记,本题中字形无误的是D项。
A项:齐头迸进——齐头并进,多方面同时前进。多形容几件事情或几项工作同时进行。
B项:优如——犹如,如同;好像。
C项:庄嫁——庄稼;地里长着的农作物(多指粮食作物)。招侍——招待;欢迎;接待。抗抗洼洼——坑坑洼洼,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3.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多义字,结合题干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A.淘宝:意思是买自己喜欢的的东西。所以“淘”的意思是②寻觅、购买。
B.淘气:顽皮;生闲气;惹气。所以“淘”的意思是④顽皮。
C.淘神:解释为淘气。也有指烦神的意思。所以“淘”的意思是④顽皮。
D.淘米:洗米。所以“淘”的意思是①放在水里簸动,使除去杂质。
4.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的意思是晚上的时候天上的月亮倒映在了地上的每一个水塘里,从一个抱字,感受到亲切、可爱的味道,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所以选C。
5.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的理解、识记与运用。
“有月亮的晚上”是“那些卵石间的可爱的小水塘都会抱着一个月亮。”产生这一结果的条件,属于条件关系,填入“只要……就……”。
A.“无论……都……”属于条件关系,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B.“只要……就……”属于条件关系,表示足够条件,即有这个条件就会产生后一个分句指出的结果。
C.“虽然……但是……”属于转折关系。
D.“不但……而且……”属于递进关系。
故选B。
6.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和理解句子的能力。
A.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抓住“闷雷滚动”这个短语来形容大潮从远处传来的声音;
B.选项中这句话不是课文内容,“那声音”的指代并不明确;
C.这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把潮来时的声响说成是“山崩地裂”,形象地写出了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巨大声响;
D.选项的句子写的是大潮过后余波汹涌的气势。
所以C选项正确。
7. shà dī pàn zhú gǔn dùn zhèn suì sú jia yuè cháo zhàn mián zhuì mèi dǐng bēng
【详解】考查汉字字音。
霎时,shà shí,刹那,极短的时间。
大堤,dà dī,堤名。
盼望,pàn wàng,(动)热切地希望。
逐渐,zhú jiàn,(副)渐渐。
翻滚,fān gǔn,水上下滚动。
顿时,dùn shí,立刻(只用于叙述过去的事情)。
地震,dì zhèn,通常由地球内部变动引起的地壳震动。俗称地动。
稻穗,dào suì,稻花结实聚成的长条。
风俗,fēng sú,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俗等。
庄稼,zhuāng jia,地里长着的农作物(多指粮食作物)。
跃出,yuè chū ,跳出,飞出。
归巢,guī cháo,回巢。
霸占,bà zhàn,倚仗权势强行占有。
睡眠,shuì mián,睡觉。
坠落,zhuì luò,掉落,落下。
半明半昧,bàn míng bàn mèi,形容有时明亮,有时昏暗。
人声鼎沸,rén shēng dǐng fèi,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山崩地裂,shān bēng dì liè,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8. 辽阔 依然 如同 奇特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近义词的运用能力。
(1)“宽阔”在这句话中的意思:横向距离很大。近义词有:宽广、辽阔、广阔等。
(2)“依旧”在这句话中的意思:像过去一样。近义词有:依然、照旧、仍然等。
(3)“犹如”在这句话中的意思:如同;好像。近义词有:仿佛、好像、如同等。
(4)“奇妙”在这句话中的意思:奇特巧妙。近义词有:奇特、巧妙、奇异等。
9. 震 声 细 霄 鸦 悄 私 喧 人声鼎沸 低声细语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补全词语以及选词填空。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响彻云霄:响声直达极高的天空。形容声音非常响亮。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
窃窃私语:暗地里小声说话。
锣鼓喧天: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1)春节马上要到了,集市上人山人海,到处是卖食品、灯笼、对联等商品的摊贩,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小孩的欢笑声此起彼伏,十分热闹。故选“人声鼎沸”
(2)母亲坐在床头抱着小弟弟,低声地讲述着童话故事,软语呢喃,温柔动听。故选“低声细语”。
10. 巴金 时间 繁星 时间 地点
【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繁星》是当代作家巴金于1927年1月创作的一篇散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11.√ 12.× 13.√
【解析】1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题目叙述正确。本文描写了作者观看钱塘江大潮的盛况,展现了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突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与壮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1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题目叙述错误。答题之前要认真阅读课文,深入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作顺序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走月亮》依次描写了月亮升起、月下溪岸、月下田园、月亮牵星四幅画面。
1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题目叙述正确。《繁星》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表达了“我”对繁星和大自然的热爱、对光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4. chuán shuò 15.C 16.小鸟们有时在天空中展翅高飞,有时停在树枝上婉转啼叫。 17.明月高照的秋天的夜晚,“我”和阿妈漫步田间小道,感受着自然的美妙,还有妈妈那温暖的手和她那些动听的故事,“我”被自然之美和温馨的亲情所包围,心中充满了奇妙的感觉。
【解析】14.本题考查字音。
传说—— shuō ;字义:用话来表达意思。(“shuì”的字义:用言语劝说别人,使其听从或采纳。“yuè”的字义:喜悦。通“悦”。)
闪闪烁烁——shuò;字义: 光亮的样子。
15.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辨析。
“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这里运用了暗喻的手法,把阿妈比作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也就是我)在天上走动,形象生动,写出了阿妈对我的种种启示和引导。故答案选B。
16.本题考查造句。
造句指用词语组织句子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题干要求用“有时……有时……”造句。此句式表示几种情况同时存在。
例如:天上的月亮,有时像一把镰刀,静静地挂在那里,懒得动一下;有时像一个大圆盘,饱满的银色点缀夜空。
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说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夜晚”主要是因为“走月亮”。
第一:夜晚的月亮明亮、月光柔和。走在月光下,可以看见很多美好的景物,如“洒满月光”的小路、“抱着一个月亮”的小水塘、“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的稻田、“月光闪闪”的溪岸、“月影团团”的果园。
第二:“我”走过了溪边、田埂,看到了小溪、稻田、果园,感受到了阿妈的温暖,这样的夜晚,美在乡情、亲情。
第三:“我”看到了人们劳动的成果,体会到了生活的幸福,还憧憬着更美好的未来。这样一路走去,怎能不觉得“多么奇妙”啊!
18.时间 19. 视觉 听觉 20.拉长 变粗 两丈多高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21. 白线 水墙 战马 22.画线的句子写得很好,因为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浪潮比作了战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浪潮翻滚时的壮观场面。
【解析】18.本题考查写作顺序。
从“午后一点左右”“潮来了”“过了一会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可以知道这段话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
19.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描写的是大潮来时的样子;“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和“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描写的是大潮来时的声音。选文主要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
20.本题考查现代文默写。
选段出自课文《观潮》,原文: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1.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句子“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将浪潮比作白线、水墙和千万匹白色战马,让我们仿佛看到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的景象。
2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画线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浪潮比作了齐头并进的千万匹白色战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浪潮翻滚时的壮观场面。
23.例文:
想起这件事我就后悔
我有一件最让我后悔的事,这件事一直影响着我现在敢不敢骑电动车的问题。为什么呢?这件事说来话长,也算我自己造的孽吧。
那是今年暑假发生的事,恐怕我这辈子也忘不了。那天我真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病,非磨着我妈给我报补习班。我从小到大也没上过劳什子补习班。其实我妈以前说让我学好就行,没必要上这个,不过这次她同意了,真不容易。就是因为那次的“不容易”,变成我十二岁暑假的不堪回忆,也成了我骑电动车的阴影。
上补习班与骑电动车有什么关系?当然有,关系可大着呢。那补习班挨着我家远,同我一起去的,还有我的两个同学。她们骑电动,其中一个载着我。随后就这样了。
但有一次,一个同学有点事,没去,只剩下我们两个了,她就载着我。可正巧在回来的路上,她眼睛进沙子了,我便载着她。一开始挺顺利的,不过,我当时想起,在昨天,路边有个黑色的寺庙状的骨灰盒。我这个人就是好奇心大,到了那段路,我往原处看了看,已经没有了。然后,我们就趴地上了。
回来时,她载着我,迷迷糊糊的就到家了。
我到家已经是中午了,我妈看到我摔成那样,挺惊讶的,安慰了我一阵,我也没有心情,趴到床上就睡了。
我那时所有的伤都在我亲爱的右脸上,我那同学的伤全在左边胳膊上,我也感到有些惊奇,直到现在,我看到她,都有愧于她。可有什么用呢?在内疚也挽回不来了。
我后悔了,真的不应该用安全去赌,觉得自己骑车不错,摔了自己,还连累了别人。以后不能再冲动了,冲动是魔鬼,害人害己。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
本次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想起这事就 ”为题写一篇习作,先把题补充完整,可以补充:高兴、感动、后悔、伤心……,再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来写,抓住其心理活动和感情来写,写清楚事情的经过,从而突出人物的情感。
开头:开篇点题,点明自己想起这事就怎样。
中间:抓住事情的经过来写,可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来描绘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感情。
结尾:抒发出自己的感受,对点明主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