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常考易错预习自检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白鹭(lù) 矮小(ǎi) 黛色(dài) 嫌弃(xián)
B.眸子(máo) 榨油(zhá) 吩咐(fēn) 雏鸟(chú)
C.垂蔓(wàn) 眼睑(jiǎn) 待会(dāi) 杭州(káng)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项是( )。
昨天天气预报说,有一股强冷空气南下, 今天早晨,气温 降了下来。我哆嗦着走在上学的路上,只见一位中年人 穿着泳衣以矫健的身姿跃入河中,一股敬佩之情 而生。我不禁振作精神,大踏步向学校走去。
A.竟然 居然 肃然 B.果然 居然 悠然 C.果然 居然 油然 D.竟然果然油然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
A.大家都在喜气洋洋地欢度愉快的春节。
B.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提高了。
C.3月5日,我校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校外植树活动。
D.经过治疗,使我的皮肤病终于好了。
4.下列关于班级公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全班同学共同制定。 B.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C.公约的内容要具体。 D.公约只需要针对纪律方面来说。
5.正确地朗读课文,有助于体会作者的情感。小组童声朗读《白鹭》最后一自然段时,应该用的语气是( )
A.轻缓、娓娓道来 B.强调、肯定 C.连贯而有气势
6.“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对这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做人不仅要讲体面,还要对社会有贡献。
B.人不用讲究体面,只需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C.做人首先要注重对社会的奉献,其次要注重体面。
D.人不能一味地追求体面,更应该注重自己对社会的贡献。
二、填空题
7.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焚( ) 誊( ) 檐( ) 俄( )
婪( ) 誉( ) 瞻( ) 饿( )
8.按要求填空
“韵”音序是 ,部首是 ,字典解释:好听的声音;韵母;情趣。
“押韵”中选 ;“韵致”中选 ;“松声竹韵”中选 。
9.读拼音,写词语。
奶奶家门前有条小河,河水轻轻流过,几只bái hè( )和朱鹭在yōu rán( )地觅食。奶奶在河边的地里bō zhǒnɡ( ),爷爷忙着jiāo shuǐ( ),我坐在ǎi xiǎo( )的tínɡ zi( )里甩着小脚丫吃着香甜的ɡāo bǐnɡ( )……每忆起童年往事,我都不禁chén jìn( )其中。
10.课内积累。
(1)《白鹭》为我们描绘了三幅图画,分别是: 图、 图、 图,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 之情。
(2)唐朝的虞世南曾写过一首《蝉》,诗的后两句是: , 。
(3)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4)莫言下岭便无难, 。
(5)许地山在《落花生》一文中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 的人。
1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孤独—( ) 嗜好—( )
清澄—( ) 或许—( )
12.选词填空。
分辨 分辩
(1)现在真相已经大白,你无须再为自己( )。
(2)这对双胞胎兄弟长得很像,一般人很难( )出来。
三、判断题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3.《白鹭》一文中的开篇和结尾相呼应。( )
14.《桂花雨》一文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
15.《落花生》一文的作者是冯骥才。( )
16.《珍珠鸟》一文中四次出现“小家伙”这个词,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也可以看出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和谐与信赖。( )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桂花雨(节选)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按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 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7.选文第一自然段写的是“我”童年时 的情景。
18.联系上下文,对“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桂花的香气浓郁,持久飘浮在空中,让大家长时间没在香气里,这里的全年指的是时间长。
B.因为桂花的香气让人沉醉,让人难忘,全年都在回味着。
C.因为乡亲们全年都在品味着桂花,桂花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19.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是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露珠的身形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每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禾苗;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它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在黑暗中工作。它不像暴风雨那样挟雷鸣电闪以炫耀它们的威力,更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残酷无情。它默默地工作,又默默地逝去。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禾苗,面对禾苗却从来无所求。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灯下伏案夜以继日地工作,把毕生的心血滴滴洒在我们的心田上!
20.文中的“它”是指 。
21.在文中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
22.找出文中的中心句,用波浪线画出来。
23.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句话?为什么?
24.这篇短文主要赞扬了露珠 、 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 的思想感情。
25.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具有“露珠精神”? (请列举至少两种人物)
五、书面表达
26.习作。
生活中,你一定有心爱之物,一株植物、一只小动物、一种玩具……请你选择一种自己的心爱之物,写写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围绕心爱之物,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完全正确。
B.眸子(máo)——móu;榨油(zhá)——zhà。
C.垂蔓(wàn)——màn;杭州(káng)——háng。
2.C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是语文中一个常见题型,考查了对词语的辨析与应用能力,所给词语大多是近义词,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
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
果然:确实如此,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油然: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悠然:安闲、闲适的样子;深远的样子。
第一空说降温,就降温了,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选“果然”;
第二空说这么冷,还有人泳衣跃入河中,表示出乎意料之外,选“居然”。
第三空根据“而生”选“油然”,组成“油然而生”。
C选项正确。
3.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A.语意重复。“喜气洋洋”和“愉快”“欢”意思重复。应删去“喜气洋洋”。
B.搭配不当。“提高”和“数量”搭配不当,在应改为“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增加了,质量提高了。”
D.成分残缺。“使”的使用,造成句子残缺主语。应删去“使”。
4.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班级公约的理解能力。
结合部编版五年级上第一单元中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可知,班级公约是同学们共同制定、认可的规则。班级公约应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内容要具体,针对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全班讨论班级想要达到的目标。制定班级公约,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设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由此可知“公约只需要针对纪律方面来说”说法不正确。
故选:D。
5.A
【详解】本题考查朗读句子。
课文《白鹭》的最后一自然段: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白鹭》全文语言精练、有种清新淡雅之美,没有一句直接抒情,却句句含情。《白鹭》的最后一自然段表达了作家对白鹭的喜爱与惊叹之情。因此,小组童声朗读《白鹭》最后一自然段时朗读时要用轻缓、娓娓道来的语气。故选A。
6.D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
明确句子的含义,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它是蕴涵在句里,而没有说出来的意思,没有说出来的感情,没有说出来的思想。要把握句子的含义,必须在理解句子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思索,才能体会得到的。
这句话是作者在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受到的感悟。作者当时虽然年纪还小,但从父亲对花生的评议中,也已经体会到了父亲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并非针对桃子、石榴、苹果等);而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
D选项正确。
7. 焚烧 誊写 房檐 俄国 贪婪 荣誉 瞻仰 饥饿
【详解】此题考查形近字辨析。
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而形近字的含义却不一样。形近字的搭配有一定的规律,并有各自的特点。
焚 婪
焚,意思是烧,可以组词:焚烧、焚香等等。
婪,意思是贪爱财物,可以组词:贪婪,婪酣等。
誊 誉
誊,意思是照原稿抄写清楚,可以组词:誊写、誊抄等。
誉,意思是名声,可以组词:荣誉、名誉等。
檐 瞻
檐,意思是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可以组词:房檐、屋檐、檐下等。
瞻,意思是往前或往上看,可以组词:瞻仰、高瞻远瞩等。
俄 饿
俄,意思是1. 时间很短;突然间。2. 姓。3. 指俄罗斯。可以组词:俄国、俄罗斯等。
饿,意思是肚子空,想吃东西(跟“饱”相对),可以组词:饥饿,饿虎扑食等。
8. Y 音 ② ③ ①
【详解】本题考查查字典和多义字。
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这个字的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要先知道这个字的部首,然后知道除部首外还有多少画。
“韵”的读音是yùn,音序是Y,左右结构,部首音。
押韵:诗词、歌曲、快板等句末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声音和谐悦耳。韵:韵母。故选②;
韵致:风度;人或事物从姿态、神情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某种特色。韵:情趣。故选③;
松声竹韵:风吹过松树响起的声音,吹过竹林荡起的余韵。一般借指松树傲寒不屈和竹子清高有节的品质。韵:好听的声音。故选①。
9. 白鹤 悠然 播种 浇水 矮小 亭子 糕饼 沉浸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拼音拼写能力,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先读拼音再书写,注意拼读准确,拼读时注意以下三点:1、翘舌、平舌音字母;2、有无鼻音字母;3、最后是音调。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鹤、矮、糕”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0. 水田钓鱼 枝头独立 黄昏低飞 喜爱、赞美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天生我材必有用 赚得行人错喜欢 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1)“《白鹭》为我们描绘了三幅图,分别是:水田钓鱼图、枝头独立图、黄昏低飞图。”这篇课文是近现代诗人、作家郭沫若于1942年10月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以真诚的笔触描绘了白鹭的生态特征,赞扬了寻常的事物中蕴含着内在美,隐晦地借孤独而优美的白鹭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追求。全文语言优雅,蕴含深意,用词准确,语言质朴,没有一句直接抒情,却句句含情。
(2)《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
全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出自唐代李白的《将进酒》。
全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此句写得自信狂放,透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态度。
(4)“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出自宋代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全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此句语言浅显易懂,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
(5)《落花生》散文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11. 孤单 爱好 清澈 也许
【详解】本题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
孤独:(形)独自一个;孤单。近义词是:孤单、孤寂。
嗜好:特殊的爱好(多指不良的)。近义词是:爱好、喜好。
清澄:(形)清澈;澄澈。近义词是:澄澈、清澈。
或许:(副)也许;有可能。近义词:或者、也许。
12. 分辩 分辨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分辨,一指辨别,二指辩白,三指区别。
分辩,指辩解某一种自己否认的话题。
(1)结合句意,可知是不需要再为自己辩解。故选:分辩。
(2)结合句意,可知是辨认双胞胎兄弟,故选:分辨。
13.√ 14.× 15.× 16.√
【解析】13.本题考查课文的结构。
正确。郭沫若先生的《白鹭》一文开头写:“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尾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开头和结尾相呼应,表达作者对白鹭的赞美和喜爱。
14.本题考查课文的主旨。
错误。《桂花雨》一文作者琦君借用桂花,抒发了对故乡的热爱与思念。《珍珠鸟》一文通过描写作者和珍珠鸟的相处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5.本题考查课文的作者。
错误。《落花生》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
16.本题考查课文的内容。
正确。《珍珠鸟》这篇课文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冯骥才的细心照料下,诚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文中四次出现“小家伙”这个词,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也可以看出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和谐与信赖。
17.摇桂花 18.C 19. 深化中心 对故乡桂花和童年生活的深深怀念
【解析】17.本题考查理解段落大意。
从“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揺,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可知第一自然段写的是摇桂花的情景。
18.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过年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因此本题选答案C 。
19.本题考查分析段落的作用和含义。
最后一句话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的深深怀念。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进了他的生命,成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因此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桂花及童年生活的深深怀念。
20.露珠 21.每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禾苗。 22.露珠的身形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 23.示例: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禾苗,面对禾苗却从来无所求。因为这句话体现了露珠不求回报的精神。 24. 无私奉献 不求回报 露珠和具有露珠精神的人的敬佩与赞美 25.示例:交通警察在烈日下指挥交通,边防战士们日夜在哨所执勤。他们都具有“露珠精神”。
【解析】20.本题主要考查对代词的理解。
从“露珠的身形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可知,“它”指的是露珠。
21.本题主要考查对比喻句的掌握。
“每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禾苗”句子把露珠比作慈母,运用比喻的手法。
“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句子把露珠比作园丁,运用比喻的手法。
22.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心句的掌握。
本段主要写露珠生命虽然短暂,但不平凡,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一切。因此,本段的中心句是:露珠的身形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
23.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可从句子的修辞、语言等方面进行赏析。如:“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灯下伏案夜以继日地工作,把毕生的心血滴滴洒在我们的心田上!”我喜欢这句话,这句话把露珠比作老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露珠的默默贡献。
24.本题主要考查对思想感情的掌握。
从“露珠的身形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它默默地工作,又默默地逝去。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禾苗,面对禾苗却从来无所求。”可知,这篇短文主要赞扬了露珠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精神,表达了作者对露珠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25.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
“露珠精神”指的是无私奉献,将生活中具有这样精神的人写出来即可,如:逆行者、清洁工、航天员等等。
26.范文
心爱之物
每个人一定都有自己特别心爱的东西,有的是动物、有的是植物、有的是玩具、有的是我们亲手做的物品……而我最心爱的东西,是妈妈在寒冷冬夜为我编织出的无比温暖的毛衣。
在一个寒冷的初冬,年幼的我对妈妈说了一句:“妈妈,我好冷,你能不能给我多穿几件衣服啊?我要穿十件!”妈妈听完愣住了,问道:“哪有穿这么多的啊?”懵懂的我说出的是当时知道的最大的一个数。我神气的解释:“穿那么多就不会感觉到冷了。”妈妈微笑的抚摸着我的头抱我上床睡觉。
之后,妈妈一边给我讲故事,一边编织起毛衣。只见她右手拿着针,不停地向前锥、向左拨,把左手针上的线全挑到右手的针上,动作快得无法形容。不一会儿,左手的针空了,妈妈又把空针换到右手上继续织……
白天、黑夜,只要一有空,妈妈就一针一线的编织着。一个星期后的一天清晨,阳光透过玻璃洒落在我的床上,暖暖的。我睁开眼睛,一件蓝灰的毛衣整齐地叠放在我的枕头旁,我开心地笑了。那蓝灰的颜色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眼球。灰色的线上长满了蓝色的绒毛,阳光洒在上面,像一群蓝精灵。我忍不住用手来回轻抚,对着阳光吹动绒毛,可爱极了。我穿上身,瞬间暖和了,不自主地转起了圈。我迫不及待地跑去给妈妈看。妈妈看着我的样子欣慰的笑了。
虽说这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却让妈妈成为了我的榜样。是妈妈让我明白了世界上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只要重复地做,耐心地做,坚持地做,努力地做,使劲地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毛衣现在虽然穿小了,可我一直珍藏着,因为那是冬日里的一道阳光,温暖我的心田,同时也悄无声息中照亮了我生命的每一个角落。
【详解】考查书面表达的能力。
要求写一写我的心爱之物,写一件自己喜爱的物品,写一写你和它之间的故事,表达出你的喜爱之情。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物品,或是学习用品,或是一种玩具……想想自己最喜爱的物品什么,你和它之间发生了什么难忘的故事,然后确定写作内容。
构思:
开头:首先要说明这件物品是什么,写清楚它的来源。
中间:介绍这种物品的外形、特点,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语言要准确,可运用我们学到一些说明方法。然后写一写和它之间的故事。
结尾:表达自己对这件物品的爱惜之情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