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散步——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堂堂练
1.下列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散步(sǎn) 委屈(qu) 熬过(áo)
B.浓淡(nóng) 嫩芽(lèn) 水泡(pào)
C.桑树(sāng) 铺垫(pū) 背起(bèi)
D.霎时(shà) 分歧(qí) 粼粼(lí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树枝上的嫩芽儿也蜜了。
B.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状的儿子。
C.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
D.不过,一切都取绝于我。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德润人心,相沿成俗。优良家风离我们每一个人都不遥远,发生在身边的家风善行,无不_______着家风传承的魅力。以当代优良家风为榜样,让崇德向善成为每个家庭的时尚,必能让更多人在家风的________中获得心灵的支撑和行为的________。
A.彰显 滋养 引领
B.彰显 养育 引发
C.显露 滋养 引发
D.显露 养育 引领
4.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儿童剧《芝麻开门》剧情抑扬顿挫,台词诙谐幽默,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称赞。
B.春天的公园,阳光明媚,草长莺飞,我们一家人徜徉其中,尽享美景。
C.在海军建军70周年阅兵式上,人民海军挥戈闯大洋,砺剑海天间,民族自豪感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
D.先进文化理念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文化和科技是相辅相成的。
5.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对南方初春田野景物的描写,为一家三代散步安排了一个极佳的自然环境,以美景衬托出一家人生活的美满。
B.《散步》里发生分歧后,写了祖孙三代人的心理活动,突出写的是“我”的心理。
C.《散步》结尾的那句话“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表明人到中年,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和使命。
D.《散步》主要写儿童的世界,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
6.给下列句子接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遍兴起育家风、传家教宣传活动,凝聚起万千家庭的向善力量。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
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
③关系到整个家族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
④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⑤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庭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
A.①⑤④②③ B.②①⑤④③ C.⑤③②④① D.④⑤③①②
7.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题。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
②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⑤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说说第②段加粗的“熬”字有何作用。
(2)你从文中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3)第①段画线句中的“我,我的母亲”,作者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排列?
(4)如何理解第⑤段最后一句话中加粗的“整个世界”?
8.这篇散文写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作者没有面面俱到,而是通过散步这样的小事,表现了祖孙三代人之间互敬互爱的思想感情,进而赞美了敬老爱幼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感。这用的是以小见大的手法。请你借鉴本文的这种写作技巧,写一篇“以小见大”的关于亲情的短文,不少于2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项中“散”应读sàn;B项中“嫩”应读nèn;C项中“背”应读bēi。
2.答案:C
解析:A.蜜——密;B.状——壮;D.绝——决。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辨析能力。了解三组近义词的意思即可选出正确的选项。“彰显”指鲜明地显示;“显露”指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现出。结合上下文可知,此处应选择“彰显”。“滋养”指供给养分,补养;“养育”指抚养和教育。结合语境可知是家风让人获得心灵的支撑,所以应该选择“滋养”。“引领”的意思是引导,带领;“引发”指引起,触发。结合前文可知此处应该选择“引领”。
4.答案:A
解析:A.“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剧情”可以用“跌宕起伏”形容。用错对象。
5.答案:D
解析:《散步》主要通过细节描写,选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写出了一家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
6.答案:C
解析:解答次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他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次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以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⑤句承接语段提出“家风”对家庭的影响这个话题,③进一步说对社会的影响,②句由家风说到“家教“,④“这”指代前句“家教”,①最后说明“家教”的作用。故选C。
7.答案:(1)这一“熬”字,准确传神地写出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艰难,同时表达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2)我感受到了一种和睦、温馨、相亲相爱的家庭氛围。
(3)因为“我”是一家之主,是家庭的顶梁柱和主心骨,排在前面;母亲被排在第二位,体现了儿子对母亲的孝心。
(4)“整个世界”一方面指老人,代表着已经过去的时代和世界;另一方面指孩子,代表着刚刚开始的时代和未来的世界。背着老人的“我”和背着儿子的妻子——一代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
解析:(1)要答出“熬”在句中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2)结合生活体验,感受文中营造的家庭氛围。
(3)结合语境,根据中年男人对家庭的责任和对母亲的孝心分析即可。
(4)理解重点词语的深刻内涵,需明确其对表现文章主旨所起到的作用。
8.答案:我与爸爸从超市出来准备回家时,天空飘起了如牛毛般的细雨。我正在想,没带雨具,怎么走啊?这时只见爸爸把我抱到后座上,解开外套的扣子,拉起宽大的下摆,让我钻进去。
爸爸一边蹬起自行车,一边大喊:“开车喽!”雨还在下着,雷还在打着,我靠着爸爸暖暖的背,感到很舒服。没过一会儿,车速明显慢了下来,我问:“爸爸,雨这么大,怎么不快一点儿骑啊?”爸爸大声回答:“雨太大了,我的脸上全都是雨水,眼睛都模糊了,为了安全我还是骑慢一点儿比较好。你抱紧我的腰。”回到家,我的上半身没被淋湿,因为爸爸的衣服是防水的。而爸爸浑身上下没有一处是干的。
父爱这个伟大的名词,虽不像母爱那样细腻,却感人至深。父亲虽然常常被人们遗忘,却依旧默默地完成他的使命。父爱永远是那么伟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