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学业水平监测
科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1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D D B C B D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A D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 10小题,20空格,每空格 2分,共 40分)
16.(1)蒸腾 (2)减少
17.(1)金属 (2)A C
18. 增大 N
19.(1)ACD (2)2:1
20. 笔尾 右
21.(1)排斥 (2)先变小再变大
22.(1)磁场 (2)电流的方向
23.(1)原子核 (2)A
24. A C
25.(1)气孔 (2)Na2SO4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 4小题,除注明外其它每空格 2分,共 35分)
26.(1)气密性良好
点燃
(2)4P+5O2 2P2O5 5mL 缺少氧气(1分)
(3)红磷燃烧时活塞可调节容器内气压 或 红磷燃烧时抽拉活塞使氧气更完全被反应
27.(1)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2)铁芯 避免绝缘漆破损铁钉导电 AB 没有控制电流一样
28.(1)C
降低叶片温度避免被灼伤、(产生蒸腾拉力)促进水和无机盐朝上运输(答出一点即可)
(2)(温度为 5℃到 35℃时)呼吸作用的强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强
(3)20℃
29.(1)冒第一个气泡时
(2)双氧水自行分解的影响因素有温度和浓度(合理即可)
(3)使内外气压一样
(4)(反应放热发生装置中部分气体受热膨胀逸出到量筒)冷却时量筒中的气体可以回到
发生装置中,避免反应升温对测量结果的干扰
八年级科学参考答案 第 1页(共 2 页)
{#{QQABBYKUgggAABIAAAACQwUCCkMQkgCCCKgGgBAcIEABCRNABAA=}#}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 4小题,每小题 8分,共 40分)
30.(1)氮 (2)多于 (3)c (4)②④
31.(1)4 (2)82
23
(3)16.4g醋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16.4g× =4.6g(4分)
82
32.(1)不再产生气泡(2分) (2)4.4(2分)
(3)由表格数据可知,5g样品中的碳酸钙完全反应能生成 1.76g二氧化碳。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 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1.76g
100 x
44 1.76g
解得:x=4;
4g
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100% 80%(4分)
5g
33.(1)n (2分)
U 6V
(2)R 总= =200Ω
I 0.03A
R2=200Ω-50Ω-10Ω=140Ω (4分)
(3)减小电源电压,滑片向右移,控制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减少电磁铁的线圈匝数
(2分,答出一个得 1分,答错不得分)
34.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补充气肥,可以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助于增
加光合作用的强度,可以让农作物产生更多的有机物;(2分)
吊袋 CO2释放量会随着光照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光照和温度的升高时植物光合作用刚
好,在温度过低时,光合作用弱 CO2气体释放量较少减少浪费。(2分)
挂在植物的上方,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会从上往下落,这样植物吸收的更
加充分,有助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增强。(2分)
植物也要氧气呼作用,气肥离植物太近,植物会缺氧(2分)
八年级科学参考答案 第 2页(共 2 页)
{#{QQABBYKUgggAABIAAAACQwUCCkMQkgCCCKgGgBAcIEABCRNABAA=}#}2022 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学业水平监测科 学 试 题 卷
考生须知:
全卷共四大题,34 小题,满分为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全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卷Ⅰ的答案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卷Ⅱ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本卷中 g 取 10 牛/千克。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C-12 N-14
Cl-35.5 Na-23 Fe-56 Ca-40
卷 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下列各图中,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外部磁场正确的是( ▲ )
B. C. D.
生活中具备安全用电意识非常重要。下图所示的四种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
A.用电器金属外壳未接地 B.湿衣服晾在电线上
C.用湿布擦发光的电灯 D.用电器失火先切断电源3.如图是研究光合作用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暗处理 ②部分遮光 ③脱色 ④滴加碘液 ⑤观察
A.①是为了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B.③是为了提取叶片中叶绿素 C.④中滴加碘液的目的是给叶片消毒D.⑤中的现象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成熟的桃子有甜味,是因为桃肉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这些糖分是由桃子的( ▲ )
A.根从土壤中吸收,通过筛管运输来的B.根从土壤中吸收,通过导管运输来的
C.叶片进行呼吸作用制造后,通过导管运输来的D.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玉米等旱地作物适宜在较干燥的土壤中生长。如果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因水分比例过大,将导致植物的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在下列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玉米的是( ▲ )
A.砂土类土壤 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 D.以上三类土壤的效果都一样
下图表示构成物质的模型,“●”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可以表示化合物的是( ▲ )
A. B. C. D. 7.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固定一螺线管,螺线管与灵敏电流表组成闭合回路。有一
轻质小车,车上放一条形磁铁,车可以在水平面左右运动,开关闭合,在小车靠近或远离螺线管的过程中( ▲ )
A.小车只有朝右运动螺线管才有电流B.小车左右运动螺线管都有电流 C.小车运动越快电流表指针偏转越小
D.小车运动方向改变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不变
(
阻塞物
膈
用力的方向
用力点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全球抢救异物误入气管的标准方法,被称为“生命的拥抱”。其原理如图所示,利用冲击腹部的膈肌下软组织,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将堵住气管喉部的异物驱除,使人获救。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咽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有的器官B.冲击腹部后肺部气压会变大
C.肺内喷出的气体对异物的冲击力大于异物受到的阻力D.冲击腹部时被救者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科学家们首次利用仪器“听到”并记录下树木“喝水”时发出的声音。以下关于树木“ 喝水”的讨论,正确的是( ▲ )
树木“喝水”的主要部位一定是根尖的伸长区
“喝”进的水一定会沿着根、茎、叶中的筛管运送到树木各处C.“喝水”时,无机盐一定会“搭便车”,“跑”到树木的各个部分D.听到“喝水”声时,排出叶片气孔的气体必定有水蒸气、CO2 和 O2
图示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图中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水分子, 表示氧分子, 表示氢分子。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都不会发生改变D.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元素和 2 个氢元素构成
许多乳制品含有磷酸钙等成分,可为人体适当补充钙元素。磷酸钙由钙离子(Ca2+)和磷酸根离子(PO43-)构成,则磷酸钙的化学式为( ▲ )
A.CaPO4 B.(PO4)3Ca2 C.Ca2(PO4)3 D.Ca3(PO4)2
(
土壤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与细胞液及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相关,图中箭头表示水分渗透的方向,由此可判断①、②、③ 三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火折子被称为古代附打火机。火折子的主要材料为经过处理的土纸加棉花等,晒干卷成 长杆状,点燃后将明火吹灭,但内部仍有红色亮点,装入竹筒内,需要时取出一吹就能 复燃。下列关于火折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竹筒必须是完全密闭的
装入竹筒后火折子没有完全熄灭C.土纸、棉花等都是可燃物
D.取出一吹即可复燃是因为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掌握好化学用语,有利于科学学习。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
A.2 个氢原子:H2 B.2 个氢离子:H2+
C.2 个水分子:H2O D.氧气:O2
小明利用如图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下列操作中不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 )
(
红磷
水
水
)燃烧匙中的红磷不足
红磷熄灭时瓶内还有氧气剩余
点燃红磷后塞紧瓶塞时瓶内有部分气体逸出 D.红磷熄灭后未冷却至室温便立即打开止水夹读数
卷 Ⅱ
说明:本卷共有三大题,19 小题,共 115 分。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二、填空题(本题共有 10 小题,每空格 2 分,共 40 分)
将两株生长状况相似的新鲜绿萝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水培装置,同时用透明塑料袋密封,如图所示。立即将甲装置放在阳光下,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下,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都放置 4 小时。
实验后发现,两塑料袋内壁都有小水珠,装置内液面都下降。这主要是植物的 ▲ 作用引起的;
与实验前相比,乙装置中绿萝的有机物总量会 ▲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第 16 题图) (第 17 题图) (第 18 题图)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
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 ▲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 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 ▲ 判断正确。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 和 Z 处于同一周期
如图所示是某宾馆走廊廊灯的自动控制电路,走廊入口上方安装有反射式光电传感器, 当人靠近到一定距离时,从光电传感器上发射的红外线经人体反射后被接收器接收,接收器中的光敏电阻 R0 阻值减小,定值电阻 R 两端的电压 ▲ ,工作电路接通,灯泡发光,图中电磁铁的上端是 ▲ 极。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小组分别做了四个实验,其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减少B.水汽化成蒸气后质量不变 C.铁生锈后质量增加
D.10 克水电解一段时间后产生氢气和氧气的总质量只有 5 克
在一定条件下,A 和B 反应生成C,微粒种类变化如图所示(“”“”表示不同原子)。则参加反应的 A、B 物质的分子数之比为 ▲ 。
+ 一定条件下
A B C
某同学学习了家庭电路的知识后,用测电笔检测家里三孔插座的连线是否正确,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的两种使用方法,手接触 ▲ (选填“笔尾” 或“笔尖”)金属体,笔尖分别触插座的三个孔,发现只有 ▲ (选填“上”“左”或“右”)孔才会使氖管发光,确定三孔插座连线正确。
为辨别钢棒是否有磁性,小科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如图甲所示,当钢棒靠近小磁针时,若观察到小磁针与钢棒相互 ▲ ,则判断钢棒原来一定具有磁性;
如图乙所示,若钢棒有磁性,将钢棒从图示位置水平向左移动到铁块左侧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
(第 21 题图) (第 22 题图)
电动机在现代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如图所示是电动机原理图,将通电线圈 abcd 置于 ▲ 中,线圈的 ab、cd 边受到磁力的作用,使线圈转动起来;
某电动车是利用电动机来驱动车轮转动的,遇到障碍时,只要按下倒车开关就能改变线圈中 ▲ 来实现倒车。
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永无止境。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1911 年,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 ▲ 和核外电子构成;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属箔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 ▲ 。
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
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
图甲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实验装置,左边部分带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浸入和离开白醋,以控制反应进行与停止。乙图中的 ▲ 装置也有类似的作用;甲图虚线框中应选用乙图中的 ▲ 装置(两空都选填字母)收集气体。
菠菜因其营养丰富而被广泛种植,但其食用方式却有特殊要求。
菠菜里含有青少年必须的多种营养素,在沸水中煮一小会儿即可食用,小金发现,将菠菜叶放入热水中时,叶片表面有很多气泡,这些气泡是从叶片的 ▲ 里冒出来的;
坊间传闻菠菜豆腐同食,易得结石。这是因为豆腐中含有硫酸钙能与菠菜中的草酸反应, 其反应方程式为 CaSO4+Na2C2O4=CaC2O4↓+X。则 X 的化学式为 ▲ 。
三、实验探究题(共有 4 小题,除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35 分)
(
红磷
开关
注射器
活塞前沿在
15mL
刻度处
)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设计方案如下:选用实际容积为 50mL 的试管作为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红
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25mL 且润滑性能良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实验按照小华的设想进行,且红磷及其燃烧产物所
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 26 题图)
实验前,打开开关,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 15mL 处推至 5mL 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返回至 15mL 刻度处,则说明 ▲ ;
若先关闭开关,用酒精灯加热红磷,红磷燃烧,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燃烧结束后,待试管冷却,再打开开关。请从定量角度预测:活塞前沿会停在 ▲ 刻度处(假设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 20%)。为什么试管中还有红磷,酒精灯还在加热, 燃烧会停止? ▲ (1 分)
若开关始终打开,也能完成实验而且更安全可靠,请说明其优点 ▲ (结合操作或实验原理解释一个原因即可)。
27.(1)如图甲所示是电磁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从实验现象可知 ▲ ,这是 1820 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的;
(2)把直导线弯曲成螺线形,当螺线形线圈插入 ▲ 后磁性增强,此装置称为电磁铁。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丽同学做出以下猜想:
猜想 I: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
猜想 II:外形相同的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丽所在实验小组通过交流合作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用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 50 或 100 圈,绕制前在大铁钉表面裹一张纸片,纸片的作用是 ▲ 。制成简单的电磁铁如图乙所示的三种情况。根据小丽的猜想和实验,完成下面填空:(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多少的不同,来判断磁性强弱的不同)
① 通过比较图 ▲ 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 I 是正确的;
(
a
b
)② 通过比较 C 图 a、b 两电磁铁能否研究猜想 II,说明原因 ▲ 。
A B C
甲 乙
(
题:
)甲图中的 A、B、C 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命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并得到一些数据如下表。(其中:光照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请据图表回答下列问
氧气
二氧化碳
甲 乙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 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甲图中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的生命活动是 ▲ (填字母),生命活动 B 对植物有什么意义? ▲
乙图中植物呼吸作用强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 ;
对乙图中植物进行连续 12 小时光照,再连续 12 小时黑暗处理,小组人员发现:在 ▲ 温度下积累的有机物最多(从表格中分析选择温度)。
(
组别
温度
(
℃
)
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升)
5%
10%
15%
20%
25%
30%
1
20
0
2
4
7
13
21
2
30
1
5
18
39
75
110
)小明发现实验室中部分双氧水保存过程中会因自行分解而失效,为探究双氧水自行分解的影 响因素,小明利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 30 分钟的实验,并将所得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甲
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收集气体的时机在 ▲ (选填“冒第一个气泡”或”连续不断冒气泡”)时;
小明的实验,所基于的假设是 ▲ ;
某次读数前小明移动量筒使内外液面保持水平目的是 ▲ ;
小明发现该反应是放热的,所以他将收集氧气的导管伸到了水面上
(如图乙,仍用排水法),请说明这样操作更准确的原因 ▲ 。 乙
四、解答题(本题共有 5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40 分)
冬天,许多菜农利用温室栽培蔬菜。某温室从 16 点开始持续密封 48 小时,测得温室内
CO2 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种植时发现蔬菜植株矮小叶色发黄,应该给蔬菜施 ▲ (选填“氮”、“磷” 或“钾”)肥。
曲线 b~c 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 ▲ (选填“多于”、“少于”或“等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a、b、c 三点中蔬菜积累有机物较多的是 ▲ 点。
要提高温室内的蔬菜产量必须适时通风。你认为每天通风的时间最好选在曲线 ▲ (选填序号)区段相对应的时间内进行。
① a~b ② b~c ③ c~d ④ d~e
31.2022 年 3 月 23 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航天员王亚平利用过饱和醋酸钠(化学式为 CH3COONa)溶液,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
醋酸钠由 ▲ 种元素组成;
醋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3)16.4 克醋酸钠中钠元素质量为多少?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样品,并用稀盐酸 200g,平均分成 4 份进行 4 次实验(样品中其他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结果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1 2 3 4
加入样品质量(g) 5 10 15 20
生成 CO2 质量(g) 1.76 3.52 4.4 M
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 ▲ 现象可判断反应结束;
表中的 M 数值是 ▲ g;
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如图甲为恒温箱的简化电路,R0、R1 设置在恒温箱内,R0 为加热电阻,阻值为 40Ω。R1 为热敏电阻,其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控制电路中,U=6V,R2 为滑动变阻器。当恒温箱内的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加热电路会自动断开,当箱内温度略低时,加热电路自动闭合进行加热。
根据恒温箱的工作过程判断,P 应与 ▲ (填“m”或“n”)连接。
若电磁铁线圈电阻为 10 欧,当线圈中的电流达到 30mA 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会被吸下。若恒温箱内的温度设定为 100℃,则滑动变阻器 R2 应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为多少?
若要增大恒温箱内的设定温度,该如何进行操作?(至少写两点)
大棚种植农作物过程中,在作物生长旺盛期和成熟期,农民会给作物补充二氧化碳来提高产量与质量。研究表明,施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增产效果比较优异。
【资料】① 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会释放 CO2 供植物吸收利用;
② 吊袋内 CO2 释放量会随着光照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在温度过低时 CO2 气体释放量较少;
③ 使用时,将气肥悬挂在农作物枝叶上方位置比放在农作物底部位置效果好;
④ 施用气肥为不可离农作物太近。
请你用所学知识及以上资料信息,解释施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的优点,以及资料③ ④中提到的使用方法所涉及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