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区 2022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初二 科学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第 1-10 小题,每小题 4 分,第 11-15 小题,每小
题 3 分,共 55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D C B C A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C B A
二、填空题(本题共 8 小题,每空 2 分,共 36 分)
16.(1)大于 (2)距离小,看到光和听到声音的时间间隔小,不能分辨(合理均给分)
(3)反射(漫反射)
17.磁感 ③
18.导体 变阻器(滑动变阻器)
19.(1)增大 (2)A
20.负向重力性 乙
21.(1)耳蜗 (2)小脑
22.(1)缩小 (2)B (3)远视
23.(1)电磁感应 (2)向下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4 小题,每空 3 分,共 39 分)
24.(1)顺时针 (2)逆时针 (3)向下
25.(1)骨骼肌(肌肉也正确) 舒张
(2)人体体温的变化受运动强度的变化影响,体温会随运动强度的增大而升高
26.(1) (合理均给分) (2)0.48 (3)5.1
27.(1)将 15Ω和 30Ω两个定值电阻并联使用
(2)60 换用 5Ω电阻
(3)电压表
1
{#{QQABYYSEogAoABJAAQBCAw2yCEKQkgACAKgGQBAYIEAACQNABCA=}#}
四、解答题(本题共 6小题,其中第 28、30 题各 6分,第 29、31题各 8分,第
32题 10 分,第 33题 12分,共 50分)
28.(1) (2分)
(2)大 (3)③ (每空 2 分)
29.(1)视网膜 A (2)神经系统(神经) 激素(内分泌系统) (每空 2 分)
30.(1)L/ν1-L/ν2 (2)36.5 (每空 3 分)
31.解:(1)当 S1闭合,S2、S3断开时,R1和 R2串联,L开路,I=0.4 A,
电路的总电阻 R=R1+R2=10Ω+20Ω=30Ω (2分)
电源电压 U=IR=0.4A×30Ω=12V (2分)
答:此时电路的总电阻是 30Ω,电源电压是 12V。
(2)当 S1、S2和 S3都闭合时,R2 被短路,R1 和 L并联
通过 R1的电流:I1=U/R1=12V/10Ω=1.2A (1分)
通过灯 L的电流 IL=I-I1=1.6A-1.2A=0.4A (1分)
RL=U/IL=12V/0.4A=30Ω (2分)
答:此时通过灯 L 的电流时 0.4A,灯 L的电阻是 30Ω。
(其他合理解法均给分)
32.(1)直线 折射 (每空 2分)
(2)虚 (2分)
(3)答: αB=αC (2分)
在逐渐把水加入到碗中的过程中,随着水位的升高,入射点逐渐向左移动,硬币
的入射光线沿同一条折射光线进入妹妹眼中,折射角相等(或不变),所以入射角也
相等(或不变)。 (2 分)
(合理均给分)
2
{#{QQABYYSEogAoABJAAQBCAw2yCEKQkgACAKgGQBAYIEAACQNABCA=}#}
33.解:(1)变小 (2分)
(2)由图乙可知,当 F=0时,压敏电阻的电阻 R=100Ω (1分)
则电流表 A1的示数 I1=U/R=10V/100Ω=0.1A (1分)
答:电流表 A1的示数是 0.1A。
(3)当 F=G=400N时,R=20Ω
A1的示数 I1=U/R=10V/20Ω=0.5A (1分)
A2的示数 I2=2I1=2×0.5A=1A (1分)
R0=U/I2=10V/1A=10Ω (1 分)
答:滑动变阻器 R0接入电路的阻值是 10Ω。
(4)当身高 140cm 时,电流表 A2的示数 Imin=0.1A,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 Rmax=U/Imin=10V/0.1A=100Ω (1分)
当身高 180cm时,电流表 A2的示数 Imax=0.5A,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 Rmin=U/Imax=10V/0.5A=20Ω (1分)
(100Ω-20Ω)/(180cm-140cm)=2Ω/cm (1分)
答:滑动变阻器 R 的滑片 P每滑动 1cm时的阻值变化是 2Ω。
(5)174 (2 分)
(其他合理解法均给分)
3
{#{QQABYYSEogAoABJAAQBCAw2yCEKQkgACAKgGQBAYIEAACQNABCA=}#}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镇海区 2022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初二科学答题卡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4 小题,每空 3 分,共 39 分)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29.(8分)(1)
24.(1) (2) (3)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贴条形码区 (2)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25.(1)
30.(6分)(3分)(1)
考生禁填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填
(2)
缺考考生,由监 写清楚。
填
考员用 2B 铅笔 2.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其他答案必须 (3分)(2)
注 涂
填涂下面的缺 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 正确填涂
意 样
考标记 笔迹清楚。 31.(8分)
事 例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26.(1)
项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 (1)
缺考标记 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皱。
答题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第 1~10 小题,每小题 4 分,第 11~15 小题,
每小题 3 分,共 55 分)
1 6 11
2 7 12 (2) (3)
3 8 13
4 9 14 27.(1)
5 10 15
(2) 答题卷Ⅱ
二 、填空题(本题共 8 小题,每空 2 分,共 36 分)
16 .(1) (3)
(2)
(2)
四、解答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50 分)
28.(6分)(1)
(3)
17.
18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4 小题,每空 3 分,共 39 分)
19.(1) (2)
20.
21 .(1) (2)
(2) (3)
22.(1) (2) (3)
23.(1) (2)
初二科学 答题卡 第 1页 (共 2页)
{#{QQABYYSEogAoABJAAQBCAw2yCEKQkgACAKgGQBAYIEAACQNABCA=}#}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2.(10分)
33.(12分)
(1)
(1)
( 2)
(2)
( 3) 请
判断:αB αC (填“>”、 “<” 或 “=”)
理由:
勿
(3)
在
此
区
(4)
域
内
作
答
(5)
初二科学 答题卡 第 2页 (共 2页)
{#{QQABYYSEogAoABJAAQBCAw2yCEKQkgACAKgGQBAYIEAACQNABCA=}#}镇海区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6.如图是小科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色墙上。下列说2022
法正确的是( ▲ )
初二 科学 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两倍焦距
B.白色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考生须知:
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色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1.全卷共 4个大题,33个小题。满分为 180分,考试时间为 120分钟。
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色墙上的像,是因为墙对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2.请将学校、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 (第 6 题图)
7.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3.请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或超出答题卡的规定区域作答无效。
A.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是因为它能分泌生长激素
试 题 卷 I B.当人体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甲状腺因此而萎缩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第 1~10 小题,每小题 4 分,第 11~15 小题,每小题 3 分, C.“望梅止渴”、“红灯停,绿灯行”等生命活动是后天性反射
共 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人体代谢增强,对环境适应性也增强
1.每年的 3 月 23 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下列关于天气和气候 8.小科要为学校制作了一个校标 logo 投影灯,其基本原理如图所示,通过凸透镜将透明图标上的彩色图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案呈现在墙幕上。为了使投影效果最佳,下列投影灯内部结构设计合理的是( ▲ ) ..
A.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天气的一般状况 图标 镜头 墙幕
B.降水量是指降水的质量
C.旱涝、台风、寒潮都属于气象灾害
D.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各地天气和气候形成变化的主要因素 a b
2.为了纪念科学家对科学的杰出贡献,常用他们的名字命名一些科学量单位。在下图所示的科学家中, (第 8 题图)
A B C D
以其名字命名为电流单位是( ▲ )
9.物理学家霍金 21 岁时患上脊髓侧索硬化症,也称运动神经元病。主要表现为全身瘫痪,不能言语,
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如图为反射弧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神经系统由脊髓和它所发出的神经组成 B.①可以接受神经冲动,并做出反应
C.神经冲动的传导路径:⑤→④→③→②→① D.若④受损伤,刺激①后有感觉但不能运动
A.牛顿 B.伽利略 C.瓦特 D.安培
3.如图是盲人用手杖敲击不同的盲道导航地砖,辨别不同的信息判断行进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路上汽车里传出的歌声对盲人而言是乐音
B.地砖发声是由地砖振动产生的
(第 9 题图) (第 10 题图)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块地砖产生声音的音调不同
D.盲人在耳内形成听觉 (第 3 题图) 10.提词器是由一个高亮度显示器和一块与其成 45°角的专用镀膜玻璃组成,镀膜玻璃将显示器上的文
4.“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是《红楼梦》中的一句诗词。如图是白鹤在平静的水面上飞行的情形。 稿内容反射到演讲者前方。如图演讲者看到前方呈现“海天雄镇”四个字时。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到( ▲ )
A.白鹤在水中倒影属于光的反射 A. B. C. D.
11.某校科技馆进出门有下列要求:甲、乙两学生必须同时用各自的钥匙(S 甲、S 乙分别表示甲、乙两学
B.白鹤在水中所成的像是虚像
生的钥匙)使灯亮才能进入科技馆;而馆长只要用自己的钥匙(S 馆长表示馆长的钥匙)使灯亮就可以
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第 4 题图) 进入科技馆。下列电路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
D.若水深 5m,白鹤的像距离水面的距离一定也是 5m
5.关于电磁波和通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变化的电流或变化的磁场的周围存在电磁波
B.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C.5G 技术发射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光速
A B C D
D.电台、卫星通信、移动通信都可以传递信息
初二 科学学科试卷 第 1 页 (共 4 页)
{#{QQABYYSEogAoABJAAQBCAw2yCEKQkgACAKgGQBAYIEAACQNABCA=}#}
12.下表是小科运用所学知识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分析。你认为分析错.误.的是( ▲ ) 17.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科学概念,无法直接研究,我们可以建立模型,使不易研究的科学
选项 患者的症状 分析 内容更加形象化,给磁场建立的模型称为 ▲ 线,通过它可以表示出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强弱;
A 呼吸和心跳正常的昏迷植物人 病人的脑干没有受到损伤 实际上它并不存在。除此之外,我们在研究物质结构、生物结构、光现象、物体相对运动时,还分
B 身体矮小、智力低下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别使用了“①原子”、“②细胞”、“③光线”、“④参照物”等概念,这些概念中,根据客观情
C 假性近视 用眼过度,晶状体凸度过大
况假想但实际不存在的是 ▲ (填序号)。
D 身体逐渐消瘦,情绪容易激动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18.如图所示,导线 a 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铅笔芯上,闭合开关 S,当导线 b 的一端在铅笔芯上左右移动,
1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开关 S1闭合。当开关 S2 由断开到闭合时,下列说法中正
灯泡的亮度会发生变化,这个实验说明铅笔芯是 ▲ (填“导体”或“绝缘体”),同时还能说
确的是( ▲ )
A.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暗 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有关,受此启发,人们制造了一种可以改变电阻的元件,叫 ▲ 。
B.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灯亮度不变
C.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灯亮度不变
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亮
(第 13 题图)
14.如图是一种“电子秤”的结构简图,其中的电磁铁和永磁体之间相互排斥,
对秤盘产生向上的力。当秤盘上放置质量不同的物体时,可通过调节滑动
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从而改变斥力大小,使指针始终指在“a”位置。该
电子秤所称量物体质量 m 跟电路中电流 I 的关系为 m=k(I k 为 500 克/安)。 (第 18 题图) (第 19 题图)
据此原理,可将电流表改装成“质量显示仪”达到称量质量的目的。电源
19.小科制作了一个利用电压表测物体重力的装置,它能在电压表上读出所放物体重力的大小,如图。
电压为 9 伏,线圈电阻为 10 欧,线圈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0.8 安,滑动
变阻器规格为“50Ω 2A”,电流表量程为 0~0.6 安。假设弹簧等元件均 (1)当秤盘不放任何重物时,滑片 P 恰好处于 a 点。闭合开关,当秤盘上所放钩码个数增多时,电
能正常工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压表示数将 ▲ (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 (第 14 题图)
A.永磁体下端为 S 极 (2)一段时间后,在秤盘放 1 牛重的钩码时,电压表读数比 1 牛大,换不同重的钩码反复试验,每
B.该电子秤的称量范围为 75g~400g
次读数都不同且大于钩码的重力。产生这一现象是由于 ▲ 引起的(填字母)。
C.要增大斥力,应将变阻器滑片 P 向下移动
A.R1短路 B.R1断路 C.R2短路 D.R2断路
D.要增大电子秤称量范围,可以通过增大电路中电流的取值范围来实现
15.如图,定值电阻的阻值是 8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20Ω。滑片 P 置于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 20.小科在做植物茎的向性实验时,原来放置在暗箱中的直立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所示弯
表示数为 8V;当滑片从中点向 b 端移动距离 s 后,电压表示数变为 6V;当滑片从中点向 a 端移动距 曲生长情况。该幼苗茎的生长方式被称为 ▲ (填“正向重力性”或“负向重力性”),判断该
离 s 后,电压表示数为( ▲ ) 暗箱当初放置时最有可能接触水平地面的一侧是 ▲ (填“甲”、“乙”、“丙”或“丁”)。
A.12V
B.10V 甲
暗箱
C.6V
D.4V
丁 乙
(第 15 题图) 湿棉花
固定铁丝 图 1 图 2
试 题 卷 Ⅱ 丙
(第 20 题图) (第 21 题图)
二、填空题(本题共 8小题,每空 2分,共 36分)
16.2022 年 2 月 24 日,俄罗斯和乌克兰发生军事冲突。小科周末回家时看了一些相关视频,在一枚导弹
21.第 19 届亚运会将于 2023 年 9 月 23 日至 10 月 8 日在杭州举行。如图 1 是体操运动员在训练中,伴
落地爆炸的视频中,小科发现一个现象:视频中显示远处导弹落在建筑物后方,瞬间就发出了闪光,
随着音乐,运动员做出各种精巧、高难的动作;图 2 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照亮了天空,但是爆炸声音却是过了一会才听到。
(1)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小 (1)运动员接受音乐信息的感受器 a 位于内耳的 ▲ 上(填耳的结构名称)。
于”或“等于”)。 (2)完成体操动作,对身体的协调性要求极高。运动员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身体各部分肌肉活动的
(2)小科想起自己在家里放鞭炮时,看到火光和听到声音几乎是同时发生的,这是因为 ▲ 。 结构是 ▲ (填脑的结构名称)。
(3)导弹落在建筑物后方,视频拍摄者却能看见闪光照亮天空,这是因为光照射到空气中的尘埃,
发生光的 ▲ 现象。
初二 科学学科试卷 第 2 页 (共 4 页)
{#{QQABYYSEogAoABJAAQBCAw2yCEKQkgACAKgGQBAYIEAACQNABCA=}#}
22.小科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 26.在测电阻的实验中选用的器材及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所示。
(1)小科调节光屏如图 1 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 (填“放大”或“缩小”或
“等大”)的清晰实像。
图丙
(2)如图 2,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16cm 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 ▲ 处能观察到烛焰的 图甲 图乙
像(填字母)。 (1)请在图乙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3)如图 3,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靠近透镜移 (2)第 3 次测量中,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表示通过电阻 Rx的电流是 ▲ 安。
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 眼镜(填“近视”或“远视”)。 (3)完成下表后,根据表中数据可得 Rx= ▲ 欧(保留一位小数)。
23.起点为宁波市镇海区威海路,终点为杭州市江干区下沙枢纽的杭甬高速段,将成为国内首条高科技 实验次数 1 2 3
智慧公路,建设远期目标是实现车辆移动式无线充电(如图甲)。图乙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原理
电压(V) 1.0 2.0 2.5
简化图,当路面内的充电线圈接通供电电源之后,该线圈就会产生一个磁场,当电动汽车在公路上
电流(A) 0.20 0.40 ▲
的时候,车载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实现无线充电。
27.小科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的器材有:电压恒为 3V 的电源,一个“15Ω 2A”
车载线圈 的滑动变阻器,5Ω、10Ω、15Ω、30Ω 四个定值电阻,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一个开关,若
cd 接汽车电池 干导线等。如图是小科连接的实物图:
ab 接供电电源
B
B 充电线圈
图甲 图乙
(1)车载线圈中产生电流是利用 ▲ 现象。
(2)当充电线圈中某一时刻的电流从 a 流入,b 流出时,则图中充电线圈内部 B 点的磁场方向 ▲ (填
“向上”或“向下”)。 (1)小科用 10Ω电阻进行实验,意外发现 10Ω电阻已经损坏。他灵机一动,借助现有器材用巧妙的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4小题,每空 3分,共 39分) 墙壁 激光笔 方法成功完成了实验探究。请说出小科所采用的方法: ▲ 。
24.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目标,请你补充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2)小科之后选用 30Ω 电阻并预设了电阻两端“1V”、“2V”、“2.5V”三个电压值进行实验,但
计算后发现:若要达到这三个预设的电压值,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不得小于 ▲ Ω,小科仍
目标
想按这三个预设的电压进行实验,利用现有的这些器材,无需改变电源电压和更换滑动变阻器,
平面镜 小科只要 ▲ ,就能顺利完成实验。
(第 24 题图) (3)小科想到用此电路连接图来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实验只需要多次改变电阻的大小,
(1)保持平面镜和入射点位置不变,激光笔 ▲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 且保持 ▲ (填“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不变。
(2)保持激光笔和入射点位置不变,平面镜 ▲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 四、解答题(本题共 6小题,其中第 28、30题各 6分,第 29、31题各 8分,第 32题 10分,
(3)保持激光笔位置和入射角不变,平面镜 ▲ (填“向上”或“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第 33题 12分,共 50分)
25.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体温可随昼夜、性别、 28.在电影院观看完《流浪地球 2》后,小科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来研究电影放映时银幕上的影像情况,
年龄、环境温度等情况而改变。那体温会随运动强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吗?小科在家里利用体温计、 如图所示:
跑步机等器材进行了下述实验:
(1)请在银幕上画出胶片中物体 AB 的像 A’B’。
Ⅰ.小科在安静状态下,用体温计测量腋下温度为 36.7℃;
Ⅱ.小科在跑步机上快走 10 分钟,再用体温计测量腋下温度为 37.2℃; (2)放映过程中影像大小超出了银幕边界,要使影像缩小到银幕
III.休息 30 分钟后,小科在跑步机上快跑 10 分钟,再用体温计测量腋下温度为 37.5℃; 范围且仍然清晰,在放映机镜头靠近银幕的同时,还要将胶
(1)进行剧烈运动后,小科脸变得通红,这是由于运动时人体的 ▲ 产生大量的热,脸部皮肤中 片到镜头的距离调 ▲ (填“大”或“小”)一些。
的血管处于 ▲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导致皮肤中血流量增加,从而出现满脸通 (3)若将放映机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相同、镜面较小的凸透镜,
(第 28 题图)
红的情况。这一情况可帮助人体散热。 在放映时,银幕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比较, ▲ (填序号)。
(2)根据以上实验,小科得出结论 ▲ 。 ①变小 ②变大 ③变暗 ④变亮 ⑤变不完整了
初二 科学学科试卷 第 3 页 (共 4 页)
{#{QQABYYSEogAoABJAAQBCAw2yCEKQkgACAKgGQBAYIEAACQNABCA=}#}
29.节能减排,绿色出行。人在骑车时需要各个系统协调配合才能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33.肥胖对青少年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不可轻视。为监测身高体重,某科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设计
(1)骑车时看到一辆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中晶状体的调节作用,使物像落在 ▲ 上 了一种身高体重计,如图甲所示,用电流表 A1、A2的示数分别反映体重和身高。已知电源电压为 10
(填眼的结构名称),最终在图中 ▲ (填序号或字母)上形成视觉。 伏,R0 为竖直固定装置的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可以随身高的变化竖直上下移动,其接入电路的电阻
与接入电路的长度成正比。R 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2)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加快骑行,引起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增加、肺活量增大等一系列反应,
(1)在某阶段,小科的身高明显增加,但体重几乎不变,则 A1 和 A2的示数比值将 ▲ 。(填“变
出现这些反应主要依靠 ▲ 和 ▲ 的调节。
大”、“变小”或“不变”)
(2)没有人站在身高体重计上时,闭合开关 S,则 A1的示数为多少?
(3)小科在测量时,A2示数恰好为 A1 示数的 2 倍,若小科体重为 400N,则滑动变阻器 R0接入电路
(第 29 题图) 的阻值为多少欧
(4)该身高体重计的身高测量范围为 140~180cm,电路中电流表 A2 示数相对应的变化范围为
30.为了测量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小科和小宁进行了实验。用卷尺量出操场上钢制单杠横杆的长
0.1A~0.5A。请计算:滑动变阻器 R 的滑片 P 每滑动 1cm 时阻值变化多少?
度 L,小科用小铁锤在横杆的一端轻击一下,小宁在这根横杆另一端听打击的声音并记下时间差 Δt, (5)该身高体重计的电源使用时间过长后电压会变小,如果电源电压变为 8V 时,用该身高体重计测
但他们的实验却未能成功。(已知:①只有当两个声音相隔时间大于 0.1 秒时,人耳才能将它们分辨 得某位同学的身高为 170cm,则这位同学的实际身高是 ▲ cm。
出来;②空气中的声速 ν1为 340 米/秒;③钢中的声速 ν2约为 5000 米/秒)
(1)请你帮助小科补充完整计算公式 Δt= ▲ (用所给字母表示)。
(2)若要完成该实验,时间差至少需要大于 0.1 秒,则所选钢管的长度至少为 ▲ 米(保留一位小
数)。
3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10Ω,R2=20Ω。
(1)当开关 S1闭合,S2、S3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4A,求此时电路的总电阻和电源电压。
(2)当开关 S1、S2和 S
3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 l.6A,灯泡正常发光,求此时通过灯 L 的电流和 L
的电阻。
甲 乙
(第 31 题图)
32.小科给妹妹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并研究该魔术原理。他先让妹妹站定不动,在她面前放置一只装有一
枚硬币的“空碗”,妹妹刚好看不到硬币的最右端 A 点(如图甲);然后小科缓慢地向碗里倒水,
硬币上的中间 B 点和左端 C 点能先后被看到,直至成功地给妹妹“变”出了一枚完整的硬币(如图
乙);最后小科画出了原理图(如图丙)。请你和小科一起分析回答:
甲 乙 丙
(1)倒水前妹妹没有看到硬币,是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 ▲ 传播。在逐渐把水加入到碗
中的过程中,逐渐看到“硬币”,主要是利用了光的 ▲ 现象。
(2)妹妹所看到的水中硬币是一个位置变浅的 ▲ 像(填“虚”或“实”)。
(3)刚看到中间 B 点时的入射角是αB,刚看到左端 C 点时的入射角是αC ,请你判断αB和αC 的大小
关系?并用光的折射特点说明理由。
初二 科学学科试卷 第 4 页 (共 4 页)
{#{QQABYYSEogAoABJAAQBCAw2yCEKQkgACAKgGQBAYIEAACQNA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