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班考易错专题:标点符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是( )
A.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B.我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具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
C.我现在处在一个令人忧伤的,没有言语交流的生活场景中,也许这种生活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
D.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用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破折号表示补充说明)
B.“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最冷的时候。(引号表示引用)
C.蜻蜓是一种益虫,苍蝇、蚊子……它都爱吃。(省略号表示话未说完)
D.菜架子上摆满了蔬菜:菠菜、芹菜、韭菜、黄瓜……(冒号表示提示下文)
3.下列句子表述不正确的一句是( )
A.《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主席在红军长征胜利前夕写下的一首七言律诗,它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部分。
B.读书时我们要先想想阅读目的,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和方法,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可以浏览一下,与阅读目的和关的内容应该重点阅读。
C.五彩指黄、青、赤、白、黑。
D.“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这句话中分号的使用是错误的。
4.下列破折号表示意思转折的一项是( )
A.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
B.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C.每年——特别是水灾的时候,这些人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D.“说起今年的‘五一’,真快活——咦,你为什么没出去?”
5.下面破折号作用解说不正确的一组是( )
A.近年——特别是地震、水灾时,解放军一直是人民的坚强后盾。(表示意思递进)
B.各国政府——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喜欢中国的新冠病毒疫苗。(表示话题转换)
C.王老师的琴声悠扬——好像从月亮上飘下来。(表示解释说明)
D.嘎嘎——鸭子又过去了。(表示声音的延长)
6.下列句子,分号用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晨,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迎接;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B.(听到这声音)我跑出来了;爸爸跑出来了;一院子的人都跑出来了。
C.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D.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仆人立刻把酒壶酒杯端上舞台。
B.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功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C.“谁呀?”奶奶问道:“到底是谁呀?”
D.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8.对下列句中相应标点符号的用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两个天窗——出气。(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B.日记中有我的笑声,也有我的眼泪……(省略号表示意犹未尽)
C.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引号表示直接引用)
D.“哧——”的一声,她擦燃了一根火柴。(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9.下面句中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岛上待了十一、二天以后,我忽然想到,由于没有本子、笔和墨水,我将没法估算日子,甚至分不清休息日和工作日。
B.“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他想:“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
C.“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D.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0.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B.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C.“爸爸,你看!”他快活地叫起来:“这是什么?”
1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好了,”猫说:“这回够了,看在女主人的面子上,这次我饶了你。”
B.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C.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D.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
1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B.通过反复实践和思考,他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更有价值?
C.中医学认为:草莓性凉,味酸,五毒,具有润肺生津、清热凉血、健脾解酒等功效。
D.“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最冷的时候。
13.下列句子使用的标点符号错误的是( )
A.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
B.三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起抬起头;瞻仰着五星红旗。
C.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几个,可是全靠他一人张罗。
D.“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14.下列关于标点符号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里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这里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B.“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这里的分号表示并列。
C.“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屏风”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D.“可是……不是还没来吗?”这里的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15.下列各句中,破折号的作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车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
A.那个书包很漂亮,而且装有很多东西——现在不见了。
B.老师大声喊到:“预备——跑!”
C.我永远忘不了加入少先队的那天——2020年6月1日。
D.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仆人立刻把酒壶酒杯端上舞台。
二、填空题
16.在句子中空白处处给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这声音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2)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副主席 各位委员就位
(3)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 那 斗士 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 挺着肚子净挨揍
17.在句子中空白处处给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走了许久 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 河 牛羊多起来 也看到了马群 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2)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 欢呼声 车声 马蹄声 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 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3)我在原野上摇曳 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 我在清风中呼吸 使清风芬芳馥郁 我微睡时 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 我醒来时 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18.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1)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 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 都善于从细微的 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 不断发问 不断解决疑问 追根求源 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2) 不许动 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 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 树上的蝉 草里的虫 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 我想 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 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 不许小孩子动
19.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有一天清晨 鲁滨逊被 星期五 喊醒 原来 有一艘英国船只正在附近停泊着
(2)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 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 但不能平的 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20.读下面的句子,再说说分号的用法。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三、信息匹配
21.给下列句子中的省略号选择正确的作用。
A.表示列举的省略 B.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C.表示话未说完 D.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1)“亲爱的,发生了一件美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 )
(2)花园里的花种类繁多:月季、牡丹、芍药……( )
(3)“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
(4)“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
22.给下面的句子选择破折号的用法。
①表示解释说明 ②表示意思的递进 ③表示语音的延长
④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1)“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
(2)他吃饭吃得很好,量很多,范围很广——什么都要吃。( )
(3)他们忘记了它们的用途,只是觉得它们好看——不是一般的好看,而是特别的好看。( )
(4)于是奶奶又讲了一个故事——又是宝葫芦的故事。( )
23.下列句子中的双引号有什么作用?请选择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表示直接引用; ②表示特殊含义; ③表示着重强调。
(1)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2)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
24.选择下面句子中引号的作用。(填序号)
A.表示特定称谓 B.表示直接引用 C.表示特殊含义 D.表示着重论述
(1)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但在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了“有”。( )
(2)还有一种“刀(枪)下场”,可以视为动态的亮相。( )
(3)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 )
(4)如果没有这一“舔”,那饭碗也就完全不必拿上舞台。( )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A选项,“起床、刷牙、吃饭”都是表示人物的动作的短语,应该用逗号。故使用错误。
B选项,“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具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不是并列关系,不能使用分号,应改为逗号。故使用错误。
C选项,“没有忧伤”“没有言语交流的”中间应用顿号,故使用错误。
D选项,使用正确。
2.C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
A 正确。破折号表示补充说明,补充说明前文“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
B 正确。表示引用俗语。
C 有误。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意思是蜻蜓除了苍蝇、蚊子还爱吃其他的昆虫。
D 正确。引起下文蔬菜的种类。
3.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项:《七律·长征》是于1935年10月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写于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首联高度概括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颔联承接“千山”,以点带面地描绘了“腾越五座岭”和“疾跨乌蒙山”两幅图;颈联承接“万水”,还是以点带面选择了“巧渡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两幅图;尾联描述了长征最后的历程,那是一幅“喜踏岷山雪”的“长征图”。故该项正确。
B项:“有目的地阅读”就是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减少无关材料和不重要材料对阅读的干扰,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展开阅读活动,来实现自己的阅读目的。故该项正确。
C项:“五彩”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泛指颜色多。故该项正确。
D项:分号是一种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的两句分句。该句中从花、鸟、虫子三方面写了祖父园子里事物具有自由而有灵性的特点。该项分号使用正确,说法错误。
4.D
【详解】本题考查对破折号作用的辨析。
A选项,“周——总——理”是呼唤的声音,表示语音的延长。
B选项,结合句子看,“是有人偷了他们罢”是对前面的问题的回答,表示解释说明。
C选项,前面说“每年”,后面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表示意思的递进。
D选项,“咦,你为什么没出去?”和“说起今年的‘五一’,真快活”说法不一致,表示意思的转折。
故答案为:D。
5.B
【详解】本题考查破折号的作用。
破折号可以用来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表示突然转变话题、强调被引出的下文、用于歇后语引出语底、表示说话中断或间顿、表示声音延长、用于事项列举、用于对话开头、分隔主谓语、用于对照比较、标明副标题、交代作者和出处、用于索引。
B.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政府,都喜欢中国的新冠病毒疫苗。破折号后的“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是对破折号前“各国政府”的解释说明,这里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故该选项错误。
6.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分号的运用。
ACD正确。
B.“我跑出来了,爸爸跑出来了,一院子的人都跑出来了。”这是表示一句话没有表述完整,之间用逗号。
7.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掌握情况。需要知道各个标点符号的用法,结合句子分析。
C项,提示语“奶奶问道”在中间,“道”后不用冒号,应将冒号改为逗号。
故选C。
8.B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作用。
解答本题,需要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选出有误的一项。
破折号的作用:解释说明的语句;表示突然转变话题;强调被引出的下文;表示声音的延长等。
引号的作用:表示直接引用;表示特定称谓;表示特殊含义;表示着重强调等。
省略号的作用:表示所引用的原文有省略;表示列举的省略;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表示有言外之意;表示语言中断、话未说完;表示语音延长等。
B.“日记中有我的笑声,也有我的眼泪……”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意思是日记还有其他东西,用省略号作省略。故答案选B。
9.D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A项,错误,“十一、二天”改为十一二天,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时,无须停顿,中间不用加顿号。
B项,错误。提示语在中间,后面要用逗号,改为:“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他想,“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
C项,错误。问号要在引号中,改为:“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D项,正确。
10.A
【详解】本题考查了标点符号。
作答此类题要熟悉各种标点的基本用法,根据题干所给的句子意思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
A.正确。
B.有误,“红楼梦”和“水浒传”都是书名,应用书名号。
C.有误,提示语在中间,后面应用逗号。
11.A
【详解】本题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
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B、C、D正确。
A.有误,提示语在中间,后面用逗号。应为:“好了,”猫说,“这回够了,看在女主人的面子上,这次我饶了你。”
12.B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B有误。本题中华中的“什么”与“怎样”不是提问,而是“明白”的陈述内容,所以“他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后面应使用逗号,“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更有价值”后面使用句号。改为:通过反复实践和思考,他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更有价值。
13.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与辨析的能力。
B选项中不要用分号,要用逗号,正确的句式是:三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起抬起头,瞻仰着五星红旗。
逗号:标点符号中点号的一种,用在句中表示比顿号长比分号短的停顿。
分号:是一种在层次上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和因果等,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句——分句可以属于单重复句,也可以是多重复句的第一层分句,或者是大句中的并列部分。
14.D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A项,正确。“殿试的地方”是对“这里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的说明。
B项,“分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和因果等,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句,在这里表示的是并列关系,因此说法正确。
C项, 正确。“屏风”指的是课本,“秘密”指的是“我”和同桌用课本遮挡玩竹节人。
D项,错误。这里的省略号表示意思的跳跃及转折等。
15.C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破折号用途比较广泛,可以用来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表示突然转变话题、强调被引出的下文、用于歇后语引出语底、表示说话中断或间顿、表示声音延长、用于事项列举、用于对话开头、分隔主谓语、用于对照比较、标明副标题、交代作者和出处、用于索引。
“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车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解释说明,解释了敌军司令部所在的具体位置。
A项:“那个书包很漂亮,而且装有很多东西——现在不见了。”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话题转换。
B项:“老师大声喊到:“预备——跑!”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声音的延长。
C项:“我永远忘不了加入少先队的那天——2020年6月1日。”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解释说明,具体的解释了那天的时间。
D项:“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仆人立刻把酒壶酒杯端上舞台。”折号的作用是表示强调。故选C。
16. ! , ! 、 、 。 , “ ” , 。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的使用。
(1)“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语意完结,感情强烈,后面应该使用感叹号。“这声音惊天动地”语意未尽,用逗号。“气壮山河”一句话完结,但感情强烈,用感叹号。
(2)“主席”“副主席”和“各位委员”之间用顿号表示停顿,“各位委员就位”表示语意结束,用句号。
(3)“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语意未尽,用逗号。斗士在这里表示特殊含义,应该用引号。“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语意未尽,用逗号。“挺着肚子净挨揍”一句话结束,用句号。
17. , —— ! , , 。 : , , , 。 , 。 , ; , 。 , ; , 。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1)“走了许久”一句话没有说完,后面表示短暂停顿,所以用逗号;
“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后面解释说明这条带子样的东西是什么,后面使用破折号;“河”表示强烈的感情,因此后面使用感叹号;
“牛羊多起来”一句话没有说完,后面表示短暂停顿,所以用逗号;
“也看到了马群”一句话没有说完,后面表示短暂停顿,所以用逗号;
“隐隐有鞭子的轻响”一句话结束,后面用句号。
(2)“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后面解释草原上热闹的程度,因此使用冒号;
“欢呼声”一句话没有说完,后面表示短暂停顿,所以用逗号;
“车声”一句话没有说完,后面表示短暂停顿,所以用逗号;
“马蹄声”一句话没有说完,后面表示短暂停顿,所以用逗号;
“响成一片”一句话结束,后面用句号。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一句话没有说完,后面表示短暂停顿,所以用逗号;
“看见了几座蒙古包”一句话结束,后面用句号。
(3)“我在原野上摇曳”一句话没有说完,后面表示短暂停顿,所以用逗号;
“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一层意思表达完毕,后面使用分号;
“我在清风中呼吸”一句话没有说完,后面表示短暂停顿,所以用逗号;
“使清风芬芳馥郁”一句话结束,后面用句号。
“我微睡时”一句话没有说完,后面表示短暂停顿,所以用逗号;
“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一层意思表达完毕,后面使用分号;
“我醒来时”一句话没有说完,后面表示短暂停顿,所以用逗号;
“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一句话结束,后面用句号。
18. , , 、 , , , , 。 “ ”, ? 。 , , , : , , 。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的使用。
(1)读句子,“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语意未尽,后面应该使用逗号。“细微的”和“司空见惯的”是并列词语,中间用顿号。“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都属于语意未尽,中间应该使用逗号。“找到真理”一句话完结,使用句号。
(2)“不许动”是“我”的心理活动,前后应该使用引号,同时这句话语意未尽,后面应该用逗号与下文句子隔开,“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是疑问语气,应该用问号。“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表示一句话完结,后面应该加句号。“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都属于语意未尽,后面应该加逗号。“我想”引起下文,后面应该加冒号。“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属于语意未尽,后面应该用逗号。“不许小孩子动”一句话完结,用句号结尾。
19. , “ ” , ,
。
? ?
,
?
,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1)“有一天清晨”一句话没有结束,后面表示短暂停顿,所以用逗号;“星期五”是特定称谓,因此使用引号;“喊醒”一句话没有结束,后面表示短暂停顿,所以用逗号;“原来”一句话没有结束,后面表示短暂停顿,所以用逗号;“有一艘英国船只正在附近停泊着”话已经说完了,所以后面用句号。
(2)“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表示的是作者的疑问,因此句子后面使用问号;“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句子表示的是作者的疑问,因此后面使用问号;“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一句话没有结束,后面表示短暂停顿,所以用逗号;“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表示的是作者的疑问,因此后面使用问号;“但不能平的”一句话没有结束,后面表示短暂停顿,所以用逗号;
20.分号是一种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因果等,通常以并列关系居多)的分句。
分号的用法如下:
①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②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分号的用法。
作答时,可以联系自己的积累,再结合例句的情况,来说明分号的用法。
读例句,“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和“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结构相同,表达意思类似,因此,两个句子中间可以使用分号。“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和“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也属于结构相同,表达意思类似,两个句子中间同样可以使用分号。分号在这里表示的是并列关系。
读例句,“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和“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是一个复句中的两个分句,是并列关系,中间应该使用分号。
21. C A D D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1)由父亲的话“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可知,母亲的话被打断,因此省略号表示话未说完。故选C。
(2)句中的“月季、牡丹、芍药”都是同类词语,因此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故选A。
(3)句中写桑娜吞吞吐吐,不知如何和丈夫解释孩子的事情,因此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故选D。
(4)句中写说话的人觉得自己没有完成任务,心里有愧疚,因此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故选D。
22. ③ ① ② ②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破折号的用法。
(1)这句话是人物的语言,破折号的使用表示声音的延长,故选③。
(2)读句子,“什么都要吃”是对“他吃饭吃得很好,量很多,范围很广”的解释说明,故选①。
(3)读句子,“特别”在这里是“非常”的意思,表示程度加深,“特别的好看”“一般的好看”笔“它们好看”程度更进一步,因此,破折号在这里的作用是意思的递进,故选②。
(4)读句子,“又是宝葫芦的故事”比“又讲了一个故事”意思更进一步,因此,破折号在这里的作用是意思的递进,故选②。
23. ③ ①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双引号的作用的理解。
双引号的作用有:①表示直接引用。②表示特殊含义。③表示着重强调。
(1)“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句子的双引号表示对“晴”的强调,表示着重强调。故选:③。
(2)“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句子引用谚语,句子的双引号表示直接引用。故选:①。
24. C A B D
【详解】考查标点符号。
(1)“无”表示没有实物,“有”表示有实物,都表示特殊含义。
(2)“刀枪下场”属于戏曲中的程式,表示特定称谓。
(3)“一动不如一静”“此时无声胜有声”都是引用俗语和诗句,表示直接引用。
(4)指的是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子中“舔”的这一动作,表示着重论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