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分班考易错专题:基础知识(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分班考易错专题:基础知识(一)(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3 21:2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班考易错专题:基础知识(一)-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褴褛(lán lǚ) 铁锨(xuān) B.栖息(qī) 晕眩(xuàn)
C.惆怅(chóu chàng) 正月(zhèng) D.依偎(wēi) 藤蔓(màn)
2.下面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严峻 焉知非福 B.辟静 万不得已
C.避免 不可思义 D.通宵 司空见贯
3.下列成语中加点字意思解释不对的一项是( )
A.走马观花(跑) B.声泪俱下(都)
C.赴汤蹈火(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 D.自愧弗如(不)
4.填入下边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词语是( )
草原的那达慕大会上,蒙古族同胞们的欢声笑语______。
A.锣鼓喧天 B.悄然无声
C.人声鼎沸 D.响彻云霄
5.(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填入关联词应选( )
A.无论……都 如果……就 B.不管……都 只要……就
C.无论……就 如果……就 D.不管……就 只要……都
6.关于“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不苦的药不是好药 B.不好听的话都是忠言,甜言都是假话
C.药一定要苦才能治病 D.忠言一般都指出了缺点,可能不太好听
7.与“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意思相近的是( )
A.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D.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8.以下作品与作者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汤姆·索亚历险记》——塞尔玛·拉格洛芙
B.《故乡》——鲁迅
C.《童年》——亚米契斯
D.《爱的教育》——列夫·托尔斯泰
9.学校辩论会上,同学们围绕“电脑时代需不需要练字”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下列属于反方论辩的一项是( )
A.人们常说“字如其人”,一手好字,自然能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B.如果你的字像团乱麻,阅卷老师都看不清楚,你的成绩能不受影响吗?
C.我们现在进入大数据时代,用电脑打字,能大大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D.写字练字能够让我们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激发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10.学校大队委准备在放假前召开六年级中队长会议,有重要通知发布,通知正文的最后一句应写( )
A.恭候莅临 B.请准时出席 C.敬请指导 D.请同学们踊跃参加
11.下列关于写作文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中详写的部分都是重要的,略写的都是次要的,所以我们写文章时要尽量详写,不要略写。
B.写作品梗概很有意义,我们可以先读懂内容,把握脉络;再筛选概括,合并成段;最后锤炼语言,连贯表达。
C.写作文时,我们常常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品质。
D.“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要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12.小红对读过的外国文学名著的主题内涵进行总结,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年》(对善良光明的向往)
B.《汤姆·索亚历险记》(热爱自由)
C.《骑鹅旅行记》(改变自我)
D.《鲁滨逊漂流记》(野外如何生存)
13.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住方家大院的人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A.昆明湖绿得像一块翡翠,静得像一面镜子。
B.猫瞟了他一眼就走开了,看上去像他来的时候一样温柔和善。
C.成功是一种喜悦,成功是一种轻松与快乐,成功更是一种无法形容的滋味。
D.等待公布比赛成绩的时候,我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了。
14.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折柳送别”的环节展现了我国的人文与浪漫。“折柳寄情”是中国独有的送别方式,下列古诗词中的“柳”与“送别”无关的一项是( )。
A.两个黄鹂鸣翠柳 B.羌笛何须怨杨柳
C.客舍青青柳色新 D.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15.学校开展了“唱经典古诗,做有志少年”的比赛活动。根据这个活动主题,下列最适合选为参赛内容的一项是( )
A.《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 B.《游园不值》《泊船瓜洲》《江上渔者》
C.《马诗》《石灰吟》《竹石》 D.《游子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江南春》
16.人民网《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的新闻报道下,网友们纷纷留言,发表评论。以下评论中带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天问一号登录火星,我不禁心潮澎湃,向中国航天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B.中国科学家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C.天问一号完成“惊鸿一落”,随波逐流,它稳稳着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开启了火星的探测之旅。
D.航天人以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勇气,在漫漫征途上书写了动人传奇。
17.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桃子、西瓜、荔枝……等夏季水果都上市了。
B.中午15分钟的写字,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
C.电影都快开映了,你是去?还是不去呢?
D.“快回来!”他一边追一边喊:“前面的路被堵上了!”
18.下列语句中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丽丽是( )三年的三好学生。
(2)迷恋成功。前进必然迷失方向;居安思危。方能( )挑战。
(3)庐山让我着迷,让我难忘,让我( )。
A.陆续 从容应付 想入非非 B.连续 从容应对 想入非非
C.继续 从容不迫 浮想联翩 D.连续 从容应对 浮想联翩
19.同学们在交流读《红楼梦》体会时,一位同学说:“贾宝玉,一出生就被命运安排在了一个王公贵zhòu的家族中,他是衔着宝玉出生的富贵公子,注定荣华富贵,锦衣玉食.没想到最后他的结局如此落魄。”昌昌同学不知道“zhòu”字怎么写,从《新华字典》查到几个相近的字,请你帮他选出正确的( )
A.酎[zhòu]多次酿成的醇酒。
B.胄[zhòu]古代指帝王或贵族的后代。
C. [zhòu](方)性情固执,不听劝说:~脾气。
D. [zhòu]乖巧,伶俐。漂亮(元曲中常用)。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的春节》按照时间顺序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
B.《藏戏》介绍的是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
C.《寒食》描写了我国传统的寒食节,在这一天,人们可以传蜡烛,吃冷食。
D.《那个星期天》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细腻而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
二、填空题
21.看拼音,写词语。
shén qīng qì shuǎng( ) jù jīng huì shén( )
jǐng rán yǒu xù( ) jīn jīn yǒu wèi( )
22.把下面的成语或习惯用语补充完整。
人死留名——( ) 见怪不怪——( )
谋事在人——( ) 精诚所至——( )
23.把加点部分的字换一换,使词语的基本意思不改变
A.声泪俱下 声泪( )下 B.走马观花 ( )马观花
C.自愧弗如 自愧( )如 D.闻过则改 ( )过则改
24.在横线上填写与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不同词语。
看着班级荣誉墙上一张张金灿灿的奖状,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如在眼前:运动会上百米接力赛,我和队友 ;经典诵读大赛中,我们班 ;学校科技节创新大赛我们获得冠军……
25.把下列画横线的部分换成相应的四字词语。
(1)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出身有声望的人家。( )
(2)路上遇到一辆轿车落水,不会游泳的陈成很果断、没有片刻迟疑地下河救人,令人感动。( )
(3)梅西已经五次获得国际足联金球奖,现役球员中没有人能比得上。( )
26.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个“小眼镜”站起来。( )
(2)风摇竹影有声画,雨打梅花无字诗。( )
(3)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
(4)翠绿欲滴的树丛中,不时传来银铃般的欢笑声。( )
27.结合语境,填写诗词格言名句。
(1)姐姐最大的心愿是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为此努力了很久也没有如愿以偿,却在这过程中成为了一位知名的模特儿,这真是“ , ”啊!
(2)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新”的思想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只有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日日更新,才能有新的进步,即“ , , ”。
(3)暑假,小红和妈妈去西北旅游。夜晚,她看到群山起伏,弯弯的月亮挂在空中,月光下的沙漠好像下了雪一样,小红吟诵起唐代李贺的诗句“ , ”来赞美这一美景。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音的辨析。
A.铁锨(xuān)——xiān;
C.正月(zhèng)——zhēng;
D.藤蔓(màn)——wàn。
故选B。
2.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汉字书写。
B.辟静——僻静;
C.不可思义——不可思议;
D.司空见贯——司空见惯。
故选A。
3.C
【详解】本题考查字义的辨析。
C.赴汤蹈火:指走进滚烫的沸水,踩踏熊熊的烈火。也形容不避艰险,奋不顾身。其中“汤”是沸水,开水。
故选C。
4.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四字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D.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句子的意思是说蒙古族同胞们笑声很大,“响彻云霄”符合句意。
故选D。
5.B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的使用。
“无论……都……”与“不管……都……”都是表示条件的关系,“不管”和“无论”都是用来表示一种让步关系,在使用上有些许不同之处。不管表示无选择地接受某种情况,而无论则强调不管状况如何,结果都是一样的。
“如果……就……”是表示假设关系。
“只要……就……”是表示条件关系,前者成立后者则也成立。
结合句子“是什么人”与“谁向我们指出都行”是条件关系,表示无条件接受前一个情况,故选:不管……都……。
“你说得对”与“我们改正”是条件关系,表示前者成立后者就会成立。故选:只要……就……。
故B。
6.D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言警句的理解。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
故选D。
7.B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谚语俗语及惯用语的理解。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意思是长江里后面的波浪推动着前面的波浪,新一代的人会取代旧一辈的人。
A.“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礼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这句话是从动态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以及由此引申而来的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C.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比喻前人为子孙后代造福。
D.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意思是,一个人的成长,受到他所在家庭的影响纯瞎特别大。
根据语义可知,B句意思相近。
故选B。
8.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有误。《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的马克·吐温所著。
B.正确。《故乡》的作者是鲁迅。
C.有误。《童年》作者是玛克西姆·高尔基
D.有误。《爱的教育》是由意大利作者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
故选B。
9.C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A.结合“一手好字,自然能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可知,是从正面来说明电脑时代是需要练字的。
B.结合“如果你的字像团乱麻,阅卷老师都看不清楚,你的成绩能不受影响吗”可知,是说字写得乱会影响成绩的,是从正面来说明电脑时代是需要练字的。
C.结合“用电脑打字,能大大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可知,是从反面来说明电脑时代不需要练字。
D.结合“写字练字能够让我们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激发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可知,是从正面来说明电脑时代是需要练字的。
故选C。
10.B
【详解】本题考查通知。
A. 不适合,“恭候莅临”常用于邀请函。
B. 适合,“请准时出席”常用于通知。
C. 不适合,“敬请指导”常用于邀请函。
D. 不适合,“欢迎全校同学踊跃参与”与“召开重要的中队长会议”矛盾。
故选B。
11.A
【详解】本题考查习作材料与方法。
A.写作文时要注意详略得当,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但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选项说法有误。
故选A。
12.D
【详解】本题考查课外阅读的积累。
D.《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历险小说作品,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因出海遭遇灾难,先被海盗攻击,再到种植园,最后漂流到无人小岛,并坚持在岛上生活了28年后,最后回到原来所生活的社会的故事。表现了鲁滨逊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机智坚强、聪明能干、顽强生存的精神品质。故主题内涵是:积极乐观,不畏艰难。
故选D。
13.D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
结合“喜得快要发疯了”可知,是夸大化了喜,故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A.结合句子“绿得像一块翡翠,静得像一面镜子”可知,把“昆明湖”比作了“翡翠”“镜子”,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结合句子中的“瞟”“温柔和善”可知,把猫人格化了,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C.结合句子可知,运用了三个“成功是……”的句式,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D.结合“我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了”可知,是把“我”的紧张夸大化了,故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故选D。
14.A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
A.“两个黄鹂鸣翠柳”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诗句意思是: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这首诗写了在明媚春光之下,杜甫草堂的浣花溪畔鸟语花香,鸳鸯戏水的美丽景象,表达出诗人对于自然风景的喜爱之情。诗中的“柳“与“送别”无关。
B.“羌笛何须怨杨柳”出自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诗句意思是: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诗人初到凉州,面对黄河、边城的辽阔景象,又耳听着《折杨柳》 曲,有感而发,写成了这首表现戍守边疆的士兵思念家乡情怀的诗作。诗中的“柳“与“送别”有关。
C.“客舍青青柳色新”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句的意思是: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此句的“柳”与“留”谐音,是离别的象征,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深依恋和牵挂。诗中的“柳“与“送别”有关。
D.“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出自先秦佚名的《采薇》。诗句的意思是: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此句写景记事,更是抒情伤怀,体会到了诗境深层的生命流逝感。诗中的“柳“与“送别”有关。
故选A。
15.C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的情感主旨。
A.《寒食》是唐代韩翊创作的古诗。诗歌引用了贴切的典故,对外戚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了讽刺。
《迢迢牵牛星》是汉末著名诗集《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诗歌抓住银河、机杼这些和牛郎织女的神话相关的物象,借写织女有情思亲、无心织布、隔河落泪、对水兴叹的心态,实际来比喻人间的离妇对辞亲去远的丈夫的相思之情。
《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言绝句。全诗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这三首诗均与我国传统节日习俗或传说有关。
B.《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创作的古诗。该诗既渲染了浓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诗歌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
《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歌寓情于景,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江上渔者》是北宋文学家、诗人范仲淹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该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C.《马诗》是中唐诗人李贺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共二十三首。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石灰吟>》 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情。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
《竹石》是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郑燮的七言绝句。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D.《游子吟》是唐代孟郊创作的古诗。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杜甫创作的古诗。诗人因多年战乱平息,祖国重新统一而无比欢快,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欣喜若狂,表达了他强烈的爱国之情。
《江南春》是唐代杜牧创作的古诗。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综上所述,只有C选项的三首诗都表现了人的远大抱负和志气,符合“唱经典古诗,做有志少年”这个主题。
故选C。
16.C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
A.心潮澎湃:心情像波涛一样起伏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无法平静。结合语境可知指“我”当时心情非常激动,运用恰当。
B.坚持不懈:坚持到底,丝毫不松懈。结合语境可知赞美的科学家坚持到底的精神,运用恰当。
C.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坚定的立场或明确的主见,跟着别人或随着潮流而行。形容“天宫一号”不合适。
D.自强不息:自己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百折不挠:无论受到多少打击也不退缩。形容意志顽强。结合语境可知形容“航天人”合适,运用恰当。
故选C。
17.B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A.“……”与“等”重复,应去掉省略号;
C.“你是去?还是不去呢?”是选择性问句,中间用逗号,“你是去”的后面问号改成逗号;
D.提示语在中间后面用逗号,“喊”后面冒号改逗号;
故选B。
18.D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陆续: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
连续:一个接一个;一次连一次。
继续:连续;承继,嗣续;与某一事有连续关系的另一事。
从容应付:不慌不忙地应付答对。
从容不迫:态度镇静沉着,不慌不忙。
想入非非:指思想脱离实际,幻想根本不能实现的事情。
浮想联翩:很多感想连续不断地涌现出来。
(1)结合词义,可知,丽丽三年都是三好学生,应选:连续。
(2)结合词义,可知,只居安思危,方能冷静地挑战,应选:从容应对。
(3)结合词义,可知,庐山会让着迷,在这儿让我想象,应选褒义词,故选:浮想联翩。
故选D。
19.B
【详解】本题考查查字典。
如果同音字无法确定是哪一个字,可以借助解释去确定。文段中说贾宝玉是衔着宝玉出生的富贵公子,那这里的“zhòu”应该和贵族有关。
故选B。
20.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C.有误。《寒食》的作者是韩翃,全诗为: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由诗文和常识可知,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诗人讽刺了腐败的政治现象。
故选C。
21. 神清气爽 聚精会神 井然有序 津津有味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清、聚、精、津”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2. 雁过留声 其怪自败 成事在天 金石为开
【详解】本题考查对成语和俗语的识记。
人死留名——雁过留声:大雁从此飞过,就要鸣叫,留下声音,让人们知道它 们曾从这里经过。人的一生也要做出一些事情,让人们也记得,曾经有过这样 一个人做过这样的事情。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奇异的。发现怪事怪物不要惊慌,它就不会危害了。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谋划事情要尽人的努力,而事情的成败还受到环境、自然条件等的制约。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23. 并 跑 不 听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
A.“声泪俱下”的“俱”意思为一起、全、都、并。“俱”可换为近义词“并”。
B.“走马观花”的“走”意思为跑。“走”可换为近义词“跑”。
C.“自愧弗如”的“弗”意思为不。‘弗”可换为近义词“不”。
D.“闻过则改”的“闻”意思为听到、听说。“闻”可换为近义词“听”。
24. 勇夺第一 摘得桂冠
【详解】本题考查一义多词来填空。
结合加点的词“获得冠军”的意思是:得了第一名,故运用表示夺得了第一名的不同词语来填空。
如:拔得头筹、喜得第一等。
25. (1)名门望族 (2)毫不犹豫 (3)无人能比
【详解】略
26. 借代 对偶 排比 比喻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
(1)用“小眼镜”指代这个人,因此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2)前后两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风摇”对“雨打”“竹影”对“梅花”“有声画”对“无字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3)“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结构相同,字数相等,三个排列在一起,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3)把“欢笑声”比作银铃一样的声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7. 有意栽花花不发 无心插柳柳成荫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的理解与运用。
(1)“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摘自《增广贤文·上集》,意思:用心地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却总是不开,最后还是枯萎了;而随意折下来的一只柳条随意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
(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摘自《礼记·大学》,意思: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此句简洁而富有哲理,启示我们应该抱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追求卓越的态度,鼓励我们要时刻保持积极进取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意思:广阔平坦的沙漠,在月光下就好似铺上了一层白雪;燕山的月亮弯弯的,像一把弯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