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声声慢
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婉约词派的代表,其词被称为易安体。
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擅长书、画,通晓金石,尤精诗词。其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词国皇后”。
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为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宰相赵挺之子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常常在一起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对情感尤其是离别之情的感受,词风真挚细腻、委婉动人。
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汴京失守,李清照也“载书十五车”于建炎二年南下江宁。第二年赵明诚去世,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她又到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赵明诚生前多年收集的金石古玩大部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李清照后期(南渡后)的词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去国沦落悼亡等情感,充满了浓厚哀愁。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婉约词派的代表,其词被称为易安体。
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擅长书、画,通晓金石,尤精诗词。其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词国皇后”。
少历繁华,
中经丧乱,
晚境凄凉。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眼
声声慢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3、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4、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5、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6、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7、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全词无一“泪”字,只在结尾点出一“愁”字。却有着“一字
一泪,满是悲愁” 的效果。词作是如何传达这深愁巨痛呢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表观感受:
7组叠词
1、强调内心的愁苦悲戚;(情感表达)
2、反复吟唱,回环往复。(音韵效果)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深层品读:
( )寻寻觅觅,
( )冷冷清清,
( )凄惨惨戚戚。
此三句,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
写出女词人孤苦无告的凄凉心境。
我
周围/心境
心境
动作、行为
外部环境—内在情感
内在情感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小结:此三句历来为人称道。何也?
1、叠词:余音寥寥,不绝如缕的音韵效果。
2、层次: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的过程。
3、奠定全篇愁惨凄苦的感情基调。
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经历、环境、心情
李清照:天气变幻无常,忽暖忽寒,冷暖不定,
不知如何适应和调养身体。
李清照出生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官居礼部员外郎,中书省正六品。李清照自幼聪颖,气质优雅,善诗词文赋,拥有天真烂漫的少女时光,18岁时嫁给太学生赵明诚。丈夫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夫妻二人搜集金石,鉴赏书画,琴瑟和谐,但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夫妻二人被迫南渡。艰苦的南渡途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丢失殆尽,先是父亲获罪,不久丈夫生病,不治身亡,词人接连经历国破、家亡、夫死等一系列重大变故,生活一下由幸福的巅峰颠跌向痛苦的深渊。
借气候之冷暖无常,写飘零沦落、命运无常之苦。
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3、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借酒浇愁,愁难排遣。
酒淡 不敌 急风
愁浓
(晚年凄凉,心境凄苦)
3、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对比:“晚年的醉酒” 与“少女时的醉酒”
3、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少女的无忧无虑、俏皮可爱!
3、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思念中有愁丝,却不乏情趣。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该绿肥红瘦。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3、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对比:“晚年的醉酒” 与“少女时的醉酒”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俏皮可爱)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不乏情趣)
《声声慢.寻寻觅觅》(最苦恼、极悲愁)
酒入愁肠,断人心扉
4、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意象:雁
雁可以回到北方,人却只能客居江南。
“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更添天涯沦落之感。
古有雁足传书、鸿雁传书之说。
鸿雁几时有,江湖秋水多。
——杜甫《天末怀李白》
而此时见雁,却无亲人的音讯。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
5、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卖花旦上,买的一只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
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
比并看。 ——《减字木兰花》
人不摘花,花当自萎; 菊花的憔悴飘零,就如自己孤
苦飘零的晚境。词人对花自怜,黯然神伤。
今昔对比,更能理解李易安不胜寂寞凄苦的情愁。
6、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由物及人,更进一步书写作者寂寞难耐的痛苦。
7、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声声慢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3、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4、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5、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6、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7、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8、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8、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收:总括上述种种情景。
怎一个愁字了得:
放:升华境界,发人深思。
“小我” —— 孀居之愁、沦落之苦 ——个人悲剧
“大我” ——亡国之痛、江山改姓 ——社会悲剧
“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
——梁启超评《声声慢》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清.沈谦《填词杂说》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