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说课稿
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赤壁赋》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学习本文,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因此,在《赤壁赋》的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2、说教学目标
(1)了解赋的相关特点。(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了解赋的相关知识。)
(2)诵读,品味,鉴赏课文语言。(反复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知人论世,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复杂感情和深刻内涵。)
(3)体会课文情、景、理交融的特点。
(4)理解作者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情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3、说教学重点
1)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4.说教学难点
1)“以文为赋”——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想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阅读一定量的浅易文言文,课前我已经让学生做了充分的预习和初读,结合注释和课外资料已经能够粗知大意,但还需要在感性的基础上作一些理性的分析和感悟。
(三)说教法学法
1、重视诵读感悟
本文是古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要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要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感情和哲理,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情怀。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来读,以朗读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互动的做法
在新课标理念中,课堂是个有机融合体。真正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型,课堂结构是复合型的。除了教学步骤等显性模式外,还应该考虑到教学进行中的各种因素的互动协同。通过课堂内的互动合作来形成一条完整的脉络,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确保教学的深度和实效,所以我选择师生共同研讨的教学方式,从互动角度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在文中隐藏的生命情感。
3、课时安排
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基础知识积累,让学生对文章经行整体感知;重点分析1、2自然段,指导诵读,掌握重点字词;第二课时分析3-5自然段;加深对全文的理解,体会作者感情变化和情、景、理的融合,进一步体会篇章的艺术特色和思想魅力,品味语言之美,品鉴技巧之美。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一日,天刚蒙蒙亮,一群带着四川口音和北方口音的异乡人在一位气宇不凡但又稍显忧郁的中年男子的带领下,悄悄走进小城黄州,在料峭的春寒中,住进了城东南一所叫做定惠院的小院子。这位男子便是在“乌台诗案”中差点丢掉性命的苏轼。经过一个多月的风餐露宿,苏轼一行终于到达了他的贬谪地——黄州,开始了他近四年的黄州生涯。在这四年里,他创作了66首词、200多首诗、3篇赋、170多篇散文,写了280多封书信。豪放派的代表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脍炙人口的前、后《赤壁赋》都作于此时。诗人政治上的不幸,却成了文学上的大幸。历史,便是如此令人费解。
(以苏轼一行抵达黄州导入,引起学生兴趣,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引入课文)
(二)疏通文句,通读全文
1、针对预习的情况,学生质疑
学生将预习中遇到的困难,包括字音、句读、难解的词义及句意等,提出来讨论。
2、初读课文,完成检查练习。
让学生分别朗读课文,注意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文言句式等,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帮助学生做好积累
(三)把握文意,理清思路
让学生默读文章,逐段概括文章大意,学生之间互相补充,师总结,理清文章思路。
(四)齐读课文,注意押韵情况,体会语言特色。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上节内容。
(二)熟读全文,深入分析文章内涵
1.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现实——柔和(实)历史——苍凉 哲理——人生(虚)
2.重点阅读“客曰”“苏子曰”两段,体会“客”之情与“苏子”之理,引导学生讨论文章景、情、理的关系,并对此作出评价;
设计问题:
1)客人回答中人生悲的原因?
2)“苏子”的回答阐述了什么道理?
3)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根据以上问题的设计,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学生自由讨论,发表见解,师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