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备课】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辛亥革命备课集锦(课件+教案+导学案)(打包3套)+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年秋备课】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辛亥革命备课集锦(课件+教案+导学案)(打包3套)+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04 19:30:42

文档简介

第8课 辛亥革命
【学习目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学习重难点】
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纲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预习指导】
通读课本,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1)兴中会成立的时间、地点、领导人、地位。(2)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领导人、革命纲领、作用。(3)武昌起义的时间、经过、结果。
【知识梳理】(15分钟独立完成)
一、酝酿革命
1.革命组织:
名 称
兴中会
同盟会
时 间
地 点
创建人
纲 领
性 质
2.指导思想:“___ ______”即 “民族”“民权”“民生”。
二、武装革命:武昌起义
1.时间:___ __年10月10日。 2.地点:湖北武昌。
3.结果:武汉三镇取得胜利以后,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______ ______独立。
三、革命结果
1.中华民国成立:
(1)时间:______________。 (2)地点:__ ___。(3)人物:___ ____就任临时大总统。
2.革命评价: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____ _____,使____ _____观念深入人心。
【合作探究】
假设:辛亥革命前的中国为患者,自己是孙中山大夫,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台医国手术。
病情诊断 (联系所学,分析填空)
辛亥革命前的中国病情报告单
患者
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病情
病因
外伤:列强的疯狂侵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内痛: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处方

(二)术前准备
辛亥革命前的中国手术前准备报告单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及政党
名称: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 创建人:_______
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称: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 创建人:_______
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关刊物
指导思想
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的关系?(B级)
结合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革命目的,革命成果,试分析辛亥革命的性质?(C级)
(四)术后报告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手术后报告单
成功
失败
启示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你认为这句话正确吗?如果正确,请你说说“胜利”和“失败”该如何理解?(B级)
【思维拓展】
想一想,当我们纪念辛亥革、缅怀革命先驱的时候,可以向他们学习些什么呢?(A级)
【巩固练习】
1、2010年5月23日上午,孙中山铜像回迁揭幕仪式在南京市新街口广场隆重举行。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 )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亲自发动武昌起义 ④成立中华民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
A、保国会 B、国民党 C、同盟会 D、强学会
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三民主义 B、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C、民族、民生 D、建立民国 平均地权
4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主要是因为( )
A.辛亥革命使中国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B.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真正的民主、自由
D.辛亥革命使三民主义的理想在中国实现
5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见志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党所据,
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西安事变 D.渡江战役
6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幅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他悼念的是( )
A、孙中山 B、康有为 C、陈独秀 D、鲁迅
7“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社会革命”概括为(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本主义
8在一篇题为《中国简史》的杂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C、展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D、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精神
9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B、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0﹑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11﹑“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这幅对联中的“武昌首义”发生在
A.1898年 B.1911年 C.1919年 D.1927年
学习本课的收获与不足:
第8课 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孙中山成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性质、纲领、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对比,掌握透过现象找出本质的学习方法。通过分析本课与前后相关内容的内在联系,掌握广泛联系的历史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表现,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革命派倡导的民主革命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族利益的。
本课重点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本课难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孙中山图片,他是谁?你知道的孙中山是怎样的一个人?
生:孙中山,介绍孙中山
师:据统计,全国仅以孙中山名字命名的大小地名就有数千处之多。孙中山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被尊称为“国父”。“国父”那一定是缔造这一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伟大人物。让我们一起来看中共十五大报告对孙中山的评价(出示)
二、新课学习: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1、出示两则材料,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材料一:为了……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慈禧太后感到再也不能照旧样式统治下去了……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新政”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加重剥削人民。
材料二:为了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清政府决定实行,“预备立宪”。……
1911年,清政府在立宪派一再要求下,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在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被称为“皇族内阁”。“预备立宪”实际是一个骗局。“预备立宪”的骗局暴露以后,立宪派内部开始分化。……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
2、阅读课文P36—37“孙中山创建革命党”内容,了解孙中山创建革命党的史实。
3、出示革命团体简表。(19世纪末的中国是一幅悲惨的景象,中国人民承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华民族处于濒临灭亡的境地。一心救国图强的孙中山于1894年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的建议遭到拒绝,使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封建专制制度,才能够拯救中国。同年11月,孙中山联合一些反清志士共20多人,在美国的檀香山建立了兴中会,从此开始了他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历程。)
过渡:由于革命运动的不断深入,分散的、地方性的革命团体已经不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集中革命力量,有必要互相联合、共同斗争。于是,孙中山积极奔走,着手建立全国性的革命政党,于是中国同盟会应运而生。
4、学生简介中国同盟会,教师讲解同盟会纲领,引导学生理解三民主义。
“鞑虏”是指满族统治者,而不是指整个满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反满”就是反对民族压迫,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清王朝,这也就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建立民国”就是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平均地权”就是改革土地制度。因此,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适应当时历史的发展,符合人民的要求,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进一步阐述和完善,也是同盟会革命纲领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二者并无实质上的区别。在当时他就是一面鲜明的民主革命的旗帜,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显示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和三民主义的关系及三民主义的具体含义)。
5、那么我们如何评价“三民主义”呢?(有难度,可将可不讲)
点拨:“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与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的共同愿望。但“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以及试图在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解决土地问题,这些局限是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的体现,也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的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幻灯片显示)
过渡: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对革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革命党人发起了一波又一波武装起义(幻灯片显示黄花岗起义)。但他们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毫不气馁。一场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革命爆发了,这就是武昌起义。
(二)辛亥革命的经过
(三)辛亥革命的意义
1、出示四则材料,引导学生探究:政治、思想、经济、生活。
2、梳理本课知识脉络
(从辛亥革命的兴起、发展、高潮、结局四方面梳理)
问题探究
1.概述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其影响。
学生:(联系所学,互相交流得出答案)(幻灯片显示)
2.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生:(自然分成两组,各抒已见)
师:指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去评价历史事件。指出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在大多数程度上达到,然后和学生一起归纳。
师: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这一任务必须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才能完成。但是,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永远闪耀着光芒。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江泽民总书记是怎样评价“辛亥革命”的。(幻灯片显示江泽民在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节选)
拓展延伸:
师: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革命的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当。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始终把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今日之中国,到处是发展和进步的蓬勃场面,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昔日积贫积弱的历史旧貌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日之中国,国家统一,各民族团结,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壮大,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今日之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与日俱增,已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今日之中国,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开创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正在展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幻灯片显示中国取得的成就)
师:(小结)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辛亥革命的成败当由历史来检验。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武昌起义浮雕充分说明,辛亥革命在中国发展历程中写下了重重一笔。领导这场革命的孙中山先生,他的丰功伟绩将昭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探索富民强国之路上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我们相信,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一定能够实现。同学们,我们一起努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指日可待!
感悟升华:
引用孙中山说的话体会他伟大精神之所在,从而激发学生百折不挠、锐意进取的精神(幻灯片显示)。
课件35张PPT。辛亥革命历史上的今天 南京券 辛亥革命第一篇章:寻找中山踪迹南京 中山 陵 第一篇章:寻找先生踪迹江阴叫全国的文明从江阴发起第二篇章:走进先生其人非革命,国家无以救存之
非革命,国家无以获生存名字 孙文 孙逸仙 孙中山 广东香山翠亨村  1866年-1925 年 出生地生于乱世 想一想:他们在讨论什么?     创建中国同盟会                         时间:1905
                        地点:东京友人 家
                        人物:孙中山、
                        革命党人甲、乙等
甲:各位同志,当今形势,革命是唯一出路。要革命,首先要有革命的组织。孙先生早在几年前就在檀香山建立了兴中会这个团体,近年来各个团体如雨后春笋一样,可问题也来了,力量太过分散,也缺乏统一的指挥,不利于革命。
孙: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联合反清志士、团结革命力量,建立一个全国性统一的政党。
乙:好啊!我们把它建在国内吧?
孙:万万不可,太危险。建在日本!
乙:大丈夫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我要宣誓!
孙、甲:我也来!
(数人集体宣誓):我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矢信矢忠、有逾此盟,任众处罚!          创建中国同盟会
时间:1905年
总理:孙中山
地点:日本东京
    创建中国同盟会                         时间:1905
                        地点:东京友人 家
                        人物:孙中山、
                        革命党人甲、乙等
甲:各位同志,当今形势,革命是唯一出路。要革命,首先要有革命的组织。孙先生早在几年前就在檀香山建立了兴中会这个团体,近年来各个团体如雨后春笋一样,可问题也来了,力量太过分散,也缺乏统一的指挥,对革命不利啊。
孙: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联合反清志士、团结革命力量,建立一个全国性统一的政党。
乙:好啊!我们把它建在国内吧?
孙:万万不可,太危险。建在日本!
乙:大丈夫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我要宣誓!
孙、甲:我也来!
(数人集体宣誓):我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矢信矢忠、有逾此盟,任众处罚! 1894年          创建中国同盟会
时间:1905年
总理:孙中山
地点:日本东京
原因:革命力量太过分散,也缺乏统一的指挥,不利与
   革命.必须联合反清志士、团结革命力量.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革命纲领:     创建中国同盟会                         时间:1905
                        地点:东京友人 家
                        人物:孙中山、
                        革命党人甲、乙等
甲:各位同志,当今形势,革命是唯一出路。要革命,首先要有革命的组织。孙先生早在几年前就在檀香山建立了兴中会这个团体,近年来各个团体如雨后春笋一样,可问题也来了,力量太过分散,也缺乏统一的指挥,对革命不利啊。
孙: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联合反清志士、团结革命力量,建立一个全国性统一的政党。
乙:好啊!我们把它建在国内吧?
孙:万万不可,太危险。建在日本!
乙:大丈夫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我要宣誓!
孙、甲:我也来!
(数人集体宣誓):我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矢信矢忠、有逾此盟,任众处罚!          创建中国同盟会
 时间:1905年
 总理:孙中山
 地点:日本东京
 原因:革命力量太过分散,也缺乏统一的指挥,不利于
   革命.必须联合反清志士、团结革命力量.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机关刊物:《民报》         创建中国同盟会
时间:1905年
总理:孙中山
地点:日本东京
原因:革命力量太过分散,也缺乏统一的指挥,不利于
   革命.必须联合反清志士、团结革命力量.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机关刊物:《民报》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连连看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 指导思想        
      发动武装起义 萍浏醴起义1906刘道一第一次失败浙皖起义1907秋 瑾徐锡麟失败失败失败镇南关起义1907孙中山黄 兴黄花岗起义孙中山黄 兴影响最大1911    不惧风雨如晦 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鉴湖女侠”——秋瑾英雄无惧挥宝剑
提携玉泉为国死
义军已化覆碧土
留得精神载史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打响胜利第一枪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首义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北京★武昌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星火燎原 土崩瓦解人民英雄纪念碑武昌起义(1911.10.10.)浮雕   建立中华民国 ——1912年1月1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无量头颅无量血
可怜换得假共和革命 尚未成功
同志 仍需努力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第三篇章:感受伟人情怀辫子没了 皇帝没了 清帝退位诏书第三篇章:感受伟人情怀辫子没了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第三篇章:感受伟人情怀皇帝没了 辛亥革命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请为孙中山先生写颁奖词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
先生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
先生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
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
         而无私奉献的一生,
      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
先生有着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
先生有着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
先生有着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
先生有着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 。
你是封建帝制的(    )者,
你是中国民主革命的(    )者。
你是千古不沉民族魂。
你(           )的坚强意志
你(           )的高尚品德,
是留给我们的宝贵(    )财富。
激励着我们我们世代传承、不断前进。 请为孙中山先生写颁奖词终结先行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激励永远同步练习1.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
2.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以下最能体现“民生主义”的一项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3.辛亥革命后,译著《平民政治》立即更名为《共和政治》;《国粹学报》改名为《共和杂志》后畅销不衰。这反映了当时( )
A. 书籍报刊出现更名热潮 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宣传共和报刊大量创办 D. 封建主义退出历史舞台 BDB4.中国近代史上救亡图存的探索都以思想传播为先导,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
A.维新思想—戊戌变法
B.“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C.三民主义--北伐战争
D.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诞生
5.革命家的胸怀和奋斗目标对革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右边材料出自( )
A.孙中山 B.黄兴
C.严复 D.康有为
6.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巨变”是指辛亥革命(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D.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AD7.一位历史知名人士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 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横线处所说的应该是( )
A.维新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8.下列不属于三民主义内容的是(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9.“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事件( )
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④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 ③④
10.1903年,在美国檀香山的一次集会中,演讲者提出“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据此推断演讲者是( )
A.林则徐 B.严复 C.孙中山 D.陈独秀 CDCC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 ,人们的思想犮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不许府署官员坐轿。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改编自人教版高中教材《历史(选修4)》
(1)材枓反映出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变化:民主、平等意识增强。(意思相近即可)
原因:辛亥革命
(2)你认为材料中“中国革命命成功了”的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现点:不对;
理由: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或:对;辛亥革命推翻了淸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 深入人心)。(意思相近即可;只写观点,不阐述理由不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