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3 08:15:0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3张PPT)
大家看我们语文课本封面的“语文”二字,
知道这一名称是如何来的吗
叶圣陶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教是为了不教。”
“永远的语文老师”
审清题目
点明写作对象
尊敬
仰慕
之意
二三事?
一些事。
张中行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 优秀的语言艺术家”和“ 语文教学之父”之称。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 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个人简介
叶圣陶曾数次改名,他原名叶绍钧,他12岁入苏州长元吴公立小学时,请先生章伯寅取一个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并教育他要爱国就得先爱乡土,晓得乡土的山川史地名人伟业。1911年10月15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次日,叶绍钧找到章伯寅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请先生改一个字。”先生笑了笑说:“你名绍钧,有诗曰‘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这样叶绍钧满意而去。1914年6月10日,叶绍钧在《小说丛报》第2期发表文言小说《玻璃窗内之画象》,署名“圣陶”。以后他又把姓“叶”与笔名“圣陶”连了起来,成为著名于世的笔名。
名人轶事
张中行,1909年生,河北香河人。著名学者、散文家。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建国后长期供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任中学语言教材的编辑,退休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直至1997年,2006年去世。
作者简介
背景资料
作者和叶圣陶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2月,叶圣陶先生辞世。3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表达了自己对叶圣陶先生的怀念与赞美之情。
字词积累
修润(rùn) 生疏(shū) 商酌(zhuó)
恳(k n)切 譬(pì)如 朦胧(lónɡ)
累(léi)赘 别(biè)扭 拖沓(tà)
妥帖(tiē) 诲(huì)人不倦
不耻(ch )下问 颠沛(pèi)流离
以身作(zuò)则 丁卯 (mǎo)
字词积累
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
【以身作则】
【诲人不倦】
【付之一笑】
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
【一以贯之】
【学而不厌】
【不耻下问】
【自顾不暇】
泛指用一种思想理论贯穿于始终。
学习总不感到满足,厌:满足。
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
不以向地位低的人请教问题为耻。
字词积累
【大势所趋】
【不即不离】
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
【商酌】
【晦涩】
【颠沛流离】
指反复仔细地商量。
文辞等隐晦,不流畅,不易懂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学习方法
1:了解略读
.....略读:就是带着目的有选择性地阅读,不在只言片语上纠缠、琢磨,不要求对所有细节都理解,不打断阅读思路,以最快的速度粗知文章大意。
方法:
1.确定阅读重点:根据题目和自己需要获得的信息确定。
2.可关注开头、结尾,以及段首、段末语句,这些地方常常提供主要信息。
3.要默读或扫读,跟阅读重点无关的地方,就快速阅读。




学习方法
2:略读任务
.....这篇散文约2000字,略读一次大概需要5分钟
的时间。同学们根据下面略读任务,进行两次略读。
任务:
1.文章记叙了先生哪些方面的哪些事件 试简要概括。
2.这些事件表现了先生怎样的品德。




整体感知
1.文中写了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简单归纳和概括。
修润文章
恭送客人
真诚复信
描画标点
文风方面重视简洁
重视语文
力求完美
宽以待人
严于律己




整体感知
2:概括叶圣陶先生的品质
我认为叶圣陶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例:叶圣陶先生的这件小事,最令我感动,因为“我”第二天就接到了叶老的回信,可见叶老回信之快,十分有心,对友之真诚。
1966年,叶老成了文教界被打倒的“ 祖师爷”。当时中央统一的课本没有了,等于是取消了语文课。 “文革”中,语言的规范和美感瞬间崩塌,叶老一篇不漏地看报上的批判文章,学校张贴的大字报,回到家中,他不作声了。他有一个原则,既然不能说真话,他就不说话。在1969年后,叶老到北京,长期与家人分离。叶老内心感到孤独,他开始给儿子写信,一写就是500封。




写法探究
小事件
描画标点 修润文章
礼送客人 真诚回信
大人物
严谨认真 宽厚仁爱
不耻下问 平易近人
谦恭诚恳 谦逊厚道
温厚有礼 真诚善良
躬行君子,人之师表
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大字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我觉得叶老身上兼而得之。
——臧克家
见微知著,以小见大




写法探究
一线串珠
“一线串珠”式作文,也称“冰糖葫芦”式,是指在文章的谋篇布局中,以一条主线(人、事、物、情等)贯穿全文,把一些相对分散独立的材料(≥3 )串联起来,使之相辅相成,详略得当,形成一篇完整文 章的写作方法。
例:《邓稼先》《说和做》《谁是最可爱的人》
《回忆鲁迅先生》
学术态度




精读细研
用语方面:文风简洁
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有变,就证明你不行。
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
严于律己
学术态度




精读细研
东家之子,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对于出版的每一本书刊 ,对于书中的每一个词句、每幅画片、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采取极端负责的态度。
——叶圣陶
文虽新而有质,色虽糅而有本,此立赋之大体也。
——刘勰《文心雕龙》
高度评价了叶老先生总是将立德放在第一位,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敬仰之情。




总体评价
《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阅读思考
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①文章开头写叶圣陶先生的逝世,为何还要写外面繁碎而响亮的鞭炮声?
②如何理解“ 双层的悲哀”?
阅读思考
①写叶先生的逝世,为何还要写外面繁碎而响亮的鞭炮声?
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时间是除夕,我们有除夕放鞭炮的习俗。以乐景写哀情,用繁碎而响亮的鞭炮声衬托“我”极度悲哀的心情。
②如何理解“双层的悲哀”?
叶圣陶先生是“我”的良师益友,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逝世,对于“我们”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不仅是“我”的悲哀,也是全国人民的悲哀。




主题概括
小结
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记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景仰和深切的怀念之情。
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史记》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我是虽临夕死,犹欲朝闻。”
——叶圣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