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的利用
1.以下例子中,不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C.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可以判断悬崖的距离
D.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解析】选D。本题考查声的利用。雷声是下雨的信息,工人从声音的异常中得到螺栓是否正常的信息,水手根据号角声传播时间的长短来判断距离的远近,这些都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清洗机械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特点来完成工作的,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
2.(2013·龙东中考)雅安地震时,解放军及时赶到灾区进行救援,被埋者也要积极采取措施配合,方法之一是不断敲击周围坚硬物体,其目的是( )
A.将周围物体砸开
B.利用声传递能量
C.利用声传递信息
D.消除寂寞
【解析】选C。本题考查声的利用。声的利用包括两个方面:利用声传递信息;利用声传递能量。被埋者敲击周围坚硬物体,利用固体传声,把底下有人的信息传出来,所以选C。
3.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解析】选B。敲击瓶底的橡皮膜时,可以看到蜡烛的火焰摇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而A、C、D中都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故选B。
4.人们用声呐来探测潜艇、鱼群的位置,主要是利用声呐发出的( )
A.电磁波 B.声波 C.超声波 D.次声波
【解析】选C。本题考查声的利用。声呐是通过发射超声波,然后根据返回的超声波的强弱、时间差、分布等判断潜艇、鱼群的位置,是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故选C。
5.国庆节,小华一家到潮阳老家探亲,出发前,爸爸根据汽车发出的声响判断汽车是否出现故障,这是利用了声能传递 的道理。
【解析】本题考查声的利用。根据汽车发出的声响判断汽车是否出现故障,这是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的原理。
答案:信息
6.超声波清洗及超声碎石是利用声能 的性质工作的,而回声定位则利用了声能 的性质。
【解析】超声波清洗及超声碎石,都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而回声定位则是利用了声波反射时传递的信息。
答案:传递能量 传递信息
7.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这是利用声音来传递 。在靠近居民区的工地进行施工爆破,观察到附近的房屋玻璃会不停地震动,这说明声能传递 。
【解析】本题考查声的利用。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时,螺栓松动改变了物体细微处的结构,那么根据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就可以判断出螺栓有无松动,这就说明了声音可以传播信息。爆炸声让窗玻璃震动,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答案:信息 能量
8.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 。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多少米?
【解析】本题考查超声波的有关知识。人听觉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超声波具有能量,能够清洗物件;真空不能传声,超声波也是声音,因此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海洋的深度:
s=vt′=vt=×1 500m/s×4s
=3000m
答案:(1)高于20 000Hz (2)能量 (3)真空不能传声
(4)3000m
【一点通】找找你容易错在哪里
为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已知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s被探测器接收到。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是多少?(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5508km/h)
【学生自答】因为发出信号遇到暗礁0.6s后接收到返回的波,所以暗礁到船的距离:
s=vt=5508km/h×0.6s=3304.8m。
【教师点评】
①计算过程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数字后有单位,很好。
②在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时,需要统一单位。
③利用回声测距离时,声音通过的路程是来回两趟的,而距离只是一趟的路程。
【正确答案】因为发出信号遇到暗礁0.6s后接收到返回的波,所以超声波从船所在的位置到暗礁的时间为t=×0.6s=0.3s,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5508km/h,合1530m/s;
所以暗礁到船的距离:s=vt=1530m/s×0.3s=459m。
声的利用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声的有关知识和应用。
2.通过学习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
二、学习活动
活动一:探究:声与信息(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8-39,并回答下列问题)
1. 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 ,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做?????? 。
2.有些动物对??????? 声波反应灵敏(如狗、猫、蝙蝠、海豚),它们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 声波;而有些动物对??????? 声波反应灵敏(如大象),实际上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 ?声波.
3.次声波
?????? 许多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在发生前都会发出????????? 。科学家用次声波来预测台风、研究大气结构等,在军事上利用次声波侦察大气中的核爆炸、跟踪导弹等.
4.超声波
?????? 蝙蝠在飞行中会发出???????? ,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蝙蝠采用的这种方法叫做?????????? 。科学家利用这个原理发明了?????????? 。
活动二:探究:声与能量(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9-40,并回答下列问题)
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你会看到?????????????? 现象,这说明声波具有????????? 。
一般来说,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波?????????? 。
练习:
1.声波有两个特点:一个是???? ???????,一个是????? ??????。
2.超声波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医学方面:医院利用超声波的?????? 分析体内的病变,就是常说的“B超”。超声波加湿器、治疗咽喉炎及气管炎的药液雾化器利用超声波的?????? 将液体破碎成许多小雾滴。
(2)工业方面:利用超声波的?????? 清洗污垢。超声波探伤仪利用超声波???????? 探测金属、陶瓷、混凝土制品内部是否有气泡和裂纹。
2.关于声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利用次声波定位的????B?它本身必须能发射超声波
C?它本身必须能接受超声波??D?它能确定物体的远近
3.关于声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是利用声音来获得身体各方面的信息的.
B?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因此利用声波可以清洗精密机械
C?教师在教室里讲课,回声起到了增强原声的作用
D?声在工农业生产、医疗、军事等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没有危害.
4.在操场上体育课时,总感觉老师的声音没有在课堂上听起来响亮,下列错误的是
A?人耳很少听到与原声相隔小于0.1s的回声?
B?体育老师的声音的响度太小
C?在室外老师的声音向周围传开,几乎没有什么反射
D?在室内谈话时,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5.地震前夕,在地球内部某处振动发声,这种“地震征兆”人耳不能察觉,而动物能够观察,那么这种振动的频率范围可能是(?????)
A?小于每秒20次???B?在每秒20次到每秒5000次之间
C?在每秒5000次到每秒20000次之间???D?大于每秒20000次
6.请你在下列问题中填上通过声音获取了什么信息.
(1)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在,利用超声波检查(B超)可以更准确地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蝙蝠在夜间觅食,却碰不到墙壁核树枝,它们的“绝技”实际上利用的是__________.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___________.非洲热带雨林的一群大象突然静静地改变了前进的方向它们交流的语言对人类来说是一种_______波.
8.下列不属于超声波利用的是(?????)
A?蝙蝠在黑夜发现要捕食的昆虫???B?医生利用“B超”检查病人身体内的疾病
C?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D?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
9.下列对声的利用中,不是利用回声定位的是(????)
A?利用声纳探测海深???B?医生为病人检查身体时所做的“B超”
C?渔船探测鱼群的位置?D?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
声的利用
一、教材分析
《声的利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声现象的第3节。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在声现象的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好这节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物理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竞赛、分组讨论、观看动画等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通过实验探究和创新了解声可传递能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通过声可传递能量的实验探究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通过声的利用和危害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启发 观察实验 实例讲解 反馈补救
学法:竞赛抢答法、分组讨论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创新法、总结反思法
五、预习提纲
1、利用声可以 ,举例:
2、利用声可以 ,举例:
六、教学过程
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
2、小组抢答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每组说出一个声的利用的事例,允许讨论,不准重复,其他组参与评判.举出一个正确事例得100分,错误不得分,超过时间(30秒)不得分.教师对学生所举事例作出中肯的评价,最后要求学生归类。
(1)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比如:
(2)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比如:
3、播放《声的利用》课件
4、归纳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七、巩固练习
1、教材41页:1、2
2、《同步解析与测评》P13——14基础训练闯关:1、2、3、
课件15张PPT。第3节
声的利用体验 声与信息和能量
活动1:校园中,听到铃声我们知道什么?远处隆隆的雷声告诉我们什么?敲西瓜判断什么?
活动2:如图,去掉罐头瓶两端的盖子,一端
蒙上橡皮膜,用橡皮筋扎紧,对着火焰敲橡
皮膜,观察到什么现象?参考答案:
活动1:校园中,听到铃声我们知道要上课或者下课了;远处隆隆的雷声告诉我们快要下雨了;敲西瓜听声音可以判断西瓜是否熟了。
活动2:对着火焰敲橡皮膜,观察到火焰晃动。1.声与信息:
(1)声波能传递 。
(2)应用。
①回声定位:如 。
②获取信息:如 。2.声与能量:
(1)声波能传递 。
(2)应用: 。
参考答案:
1.(1)信息 (2)①超声导盲仪、倒车雷达、声呐 ②“B超”、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
2.(1)能量 (2)超声清洗、超声波加湿器、超声碎石、超声除尘探究 声的利用
结合“体验”,思考以下问题:
1.声主要利用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1)利用声传递信息;
(2)利用声传递能量。2.分析下列事例,并在相应位置填写序号。
A.通过次声波判断地震、火山喷发的方位等;
B.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D.超声导盲仪、倒车雷达、声呐;
E.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
F.超声振动除结石;
G.超声波加湿器;
H.超声波洗牙。(1)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2)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参考答案:(1)ABCD (2)EFGH【微点拨】
(1)超声波频率高、穿透力强,对物体有很强的“破碎”能力。
(2)次声波频率低、传播远、能量损失慢,有预警作用。
(3)利用声呐测距时,从声波发出到接收到返回的声波的时间
为t,距离障碍物的距离s=vt′= vt。【知识拓展】在设计探究声波能传递能量的实验时,可以直接用喇叭发出的声音作为声波使蜡烛火焰运动,实验现象明显。具体做法:将收录机喇叭的外罩取下,找一个大饮料瓶(要求瓶底的直径与喇叭的口径基本一致),去掉瓶底,将边沿打磨平整,瓶盖取下。用收录机播放迪斯科音乐,将饮料瓶底靠近喇叭,将点燃的蜡烛火焰靠近饮料瓶口,可以看到蜡烛的火焰随着音乐节拍跳舞。调整收录机音量的大小,可以看到蜡烛火焰舞动的幅度也随着音量大小的变化而变化。能量信息考点 声的利用
【示范题】(2013·海南中考)下列仪器或设备工作时,利用声来传递能量的是( )
A.声呐探测鱼群
B.超声波加湿器把自来水打碎成雾状
C.彩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
D.超声波探伤仪检查金属内部结构【解题指南】声能传递能量的事例有什么特征?
提示:声能传递能量的事例的特征是通过声我们改变了什么。
【精讲精析】选B。本题考查声的利用。A、C、D中利用声传递的是信息,即通过声我们知道了什么。B是利用声来传递的能量把自来水打碎成雾状。【通关金钥匙】
声传递信息和能量的区别【变式训练】(2012·宁夏中考)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用超声波碎石 B.用声呐探海深
C.利用B超做体检 D.利用回声定位
【解析】选A。用超声波碎石利用了声音能传递能量;用声呐探海深、利用B超做体检、利用回声定位都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