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从环保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
A.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
B.上物理课时,听到隔壁教室音乐课传来的歌声
C.夜深了,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
D.吸引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
【解析】选D。本题考查噪声的定义。从环保角度来分析,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影响了其他人的学习,所以选项A错误;优美的音乐如果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或者休息,就会成为噪声,所以选项B、C错误;听众的目的是听演讲,因此演讲声不是噪声,所以选项D正确。
2.(多选)如图是某市区矗立的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可知( )
72dB
A.此处的噪声能使人失去听力
B.此处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C.此处的噪声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D.此处的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解析】选B、C。本题考查噪声的危害。此装置显示的分贝数是72dB。当声音超过90dB时,会影响人的听力;当声音超过70dB时,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当声音超过50dB时,会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30~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故选B、C。
3.(2013·贵港中考)贵港又称荷城,南广高铁穿城而过,高铁两旁的隔音墙的作用主要是减弱噪声。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
A.传播过程 B.声源处
C.人耳处 D.声源和人耳处
【解析】选A。高铁两旁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弱高速行驶的高铁产生的噪声对高铁两旁居民的干扰。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故选A。
4.空心玻璃棉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声建筑材料得到广泛使用,利用其控制噪声属于( )
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C.在人耳处控制噪声
D.无法判断
【解析】选B。本题考查噪声的控制。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空心玻璃棉吸收,声音减弱,所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选B。
5.如图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此时的噪声是62.7 ,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附近有载重汽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字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噪声监测器的单位是分贝;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若有载重汽车驶过时,其噪声变强,所以噪声监测器的数字将会变大。
答案:分贝 响度 增大
6.对于噪声较大的机器,制造一个外壳,把它罩起来,是在 处减弱噪声;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这是在 中减弱噪声;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解析】控制噪声的方法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制造一个外壳,把噪声较大的机器罩起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答案:声源 传播过程 人耳
7.(2013·广安中考)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为了减少城市噪声污染,很多城市禁止机动车鸣笛,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的。在考试过程中,假如考场旁边有歌厅正传播摇滚乐队演奏的声音,这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噪声。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噪声的含义和减弱噪声的方法。为了减少城市噪声污染,很多城市禁止机动车鸣笛,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在考试过程中,考场旁边有歌厅正传播摇滚乐队演奏的声音,对于正在考试的学生来说,这属于噪声。
答案:声源 属于
8.如果你在卧室里睡觉时,家人仍在客厅看电视,电视的声音打扰了你的休息,请你提出两种减小噪声干扰的具体方法。
(1) ;
(2) 。
【解析】可以把电视的声音调小,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音,也可以关紧卧室门,这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此问题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属于开放性问题。
答案:(1)把电视声音调小 (2)关紧卧室门
【备选试题】减少噪声主要在消声、吸声和隔声三个方面采取措施。生活中常见:
①在录音室的墙面上贴泡沫材料;
②给汽车的排气管加装消音管;
③在道路两旁加装玻璃墙。
上述例子对应减少噪声的措施分别是① ;
② ;③ 。
【解析】①在录音室的墙面上贴泡沫材料可以在接收处减弱噪声,此措施是吸声;②给汽车的排气管加装消音管可以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此措施是消声;
③在道路两旁加装玻璃墙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此措施是隔声。
答案:吸声 消声 隔声
【一点通】找找你容易错在哪里
如图所示为两个声音振动时的波形图。由图可知,这两个声音中属于乐音的是 。
【学生自答】
乙
【教师点评】
①首先明确乐音是发声体做有规则振动时发出的。
②所谓“有规则振动”是指周期性变化的。
【正确答案】甲、乙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学前感知
1、学习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3、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噪声的来源及危害,减弱噪声的途径
难点:噪声的等级
3、课前准备:
1.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______和音色。音色是听觉所感受到的声音的特色,它是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_______能够辨别不同的乐器或不同的人。
2.音调是反映声音的_______。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有关,频率越高,音调_______。
3.响度表现为声音的_______。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和距离_______有关,振幅越大,响度_______,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_______。
4.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_______地杂乱无章地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_______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5.噪声的控制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防止______________,二是阻断______________,三是防止______________。
二、课堂互动
活动1:体验噪声
1、以中音播放一曲,然后突然以很大的声音播放。
2、先播放一曲乐音,再播放一段噪声
3、用充气的气球在干燥的玻璃上摩擦。
?? 我们觉得这些声音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能给人以优美享受的声音,叫做乐音;另一类是令人感到心烦意乱的声音,我们把它叫做噪声,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近年来噪声己成为国际公害,那么噪声的来源有哪些,它有什么危害,它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怎样减弱噪声呢?
?知识点(一) 噪声的来源
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以下问题
1、音乐声和钉子刮玻璃声,你喜欢听哪种声音?
2、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听音乐,音乐声对听老师讲课有没有影响?说明理由。
阅读课本第一部分,分别从物理学角度和环保角度总结出噪声的概念,并尽量多地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噪声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判断一种声音是不是噪声,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从物理学角度看它的振动规则,如果它的振动是不规则的,那么这种声音就是噪声;二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是否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如果对其他人有影响,则属于噪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 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虽然都是噪声,但它们之间也是有不同级别的,有的强度大,有的却小,我们如何描述噪声的这种差别呢?
阅读课本43页“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和43页“小资料”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可以将声音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级代表一定的强度。于是我们就用 作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用符号 来表示。
(1)为了保护听力,声音 ;(2)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 ;(3)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 。
(2)举例说明噪声对人们有哪些危害。
知识点(三) 控制噪声
由于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声源 → 传声介质 → 人耳,所以控制噪声的方法也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加以控制。
例如:你正在学习,但楼下音乐的吵闹声影响了你,你该怎么办呢?
控制噪声的三个方法
1、在 控制 如:摩托车上的消声器;用光信号代替声信号;提高技术,增加金属间的弹性,研制无声合金等。
2、在 控制 如:在公路两植树造林,让树木来减弱噪声;对产生噪声的机器装上隔音罩等。
3、在 控制 如:戴上耳塞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四、走进中考:
1.(2011年潍坊市)一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们生活的三大污染之一.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
2.(2010年武汉市)下图中,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的传播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感知目标
学 习
目 标
知识目标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能力目标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重 点
难 点
重点:噪声的来源及危害,减弱噪声的途径
难点:噪声的等级
器材
玻璃片、铁钉、音叉及相应的图片、录像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备标注
启动课堂
引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提问几个上节课出现的问题,做好知识的铺垫。
2、播放录像
[师]声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能给人以优美享受的声音,叫做乐音;另一类是令人感到心烦意乱的声音,我们把它叫做噪声,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近年来噪声己成为国际公害,那么噪声的来源
有哪些,它有什么危害,它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怎样减弱噪声呢?我们如何今天就来学习第四节的内容,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板书)
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做好知识的预备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噪声的来源
1、【提出问题】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常来自哪里呢?
2、【实验器材】两玻璃片、铁钉。
〖方案1〗将两玻璃片的棱接触后摩擦,让学生听发出的声音。
〖方案2〗用铁制品与水泥地摩擦,感觉它发出的声音。
3、这些声音发声时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用示波器观察一下它的波形,再与乐音进行对比。
老师放一段录像。
总结:噪声的振动是无规则的。
4、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是令你心烦意乱的,
总结:妨碍其他人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所以噪声的来源很多,我们判断一种声音是不是噪声,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从物理学角度看它的振动规则,如果它的振动是不规则的,那么这种声音就是噪声;二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是否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如果对其他人有影响,则属于噪声。
5、举一些生活中产生噪声的例子。
两玻璃片摩擦时或铁钉擦地时
?
?
我正在学习,其他学生的唱歌声
?
所举的例子可多可少,老师要适量掌握
?
?
可以利用书上的表格,通过比较能得出一个大约值
可以让学生直接制造一些噪声来,可提高积极性
噪声的波形借助多媒体,可以体会高科技为我们带来的便利
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1、【等级】虽然都是噪声,但它们之间也是有不同级别的,有的强度大,有的却小,我们如何描述噪声的这种差别呢?
2、我们是否可以将声音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级代表一定的强度。于是我们就用分贝作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分贝用符号dB来表示。
3、请同学观看课本图1.4-3的声音强弱等级表,找出以下几种声音的强弱。
(1)有利于学习的教室里的声音;(2)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谈声;(3)嘈杂的马路上的声音;(4)喷气式飞机起飞的声音。4、【危害】
大约有三类:心理效应、生理效应和物理效应
(1)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休息
举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曾用尖锐的噪声来折磨被俘人员,使他们精神错乱以获取口供。
(2)生理效应:出现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症状,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养成带着问题看书的好习惯,也为理解影响别人学习的声音做好铺垫
通过对噪声危害的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举例:20世纪50年代,西班牙曾经有80个人自愿做喷气发动机噪声作用的试验对象,结果有28人死亡,其余都得了严重的麻痹症。
(3)物理效应: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
举例:曾有一架飞机,在60米底空只以每小时1100千米的速度飞行时,使地面一座楼房遭到破坏。
所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减小噪声对其他人的危害。
5、噪声监测
播放噪声监测图片或录像,让学生观察,从监测仪上能得到什么知识。
有声音强弱的大小,其单位是分贝(dB)
?
学生回答
生1:
生2:
生3:
?
?
?
?
利用实例引出控制噪声的三种方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噪声的控制方法
(三)噪声的控制方法
由于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声源→传声介质→人耳,所以控制噪声的方法也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加以控制。
例如:你正在学习,但楼下音乐的吵闹声影响了你,你该怎么办呢?
老师总结控制噪声的三个方法
1、在发声处控制
如:摩托车上的消声器;用光信号代替声信号;提高技术,增加金属间的弹性,研制无声合金等。
2、在传播过程控制
如:在公路两植树造林,让树木来减弱噪声;对产生噪声的机器装上隔音罩等。
3、在人耳处控制
如:戴上耳塞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老师举一些例子,请同学们判断这是采用什么方法控制噪声的。
?
?
学生回答
利用噪声的利用,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思维方式
在控制噪声方面的措施
(四)我国在控制噪声方面的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已于1996年10月29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各省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文件。其中有一条是: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法律为我们提供了保护,你还怕什么呢?
从我国法律的规定上给学生以熏陶,增强控制噪声的信心和勇气
噪声的利用
(五)噪声的利用
噪声也能利用,例如,利用噪声可以消除杂草,发电、制冷、除尘等。
知识梳理
这节课从声音的分类角度得出乐音与噪声中噪声的有关知识。主要分析了噪声的来源、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及控制噪声的方法等内容。
对噪声和来源我们是通过录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方法得出的;对噪声的等级和危害我们是通过看书和录像相结合的方法得出的;对噪声控制的方法我们是通过一个个的实例总结出的。
学生归纳
课堂小结、归纳重点、
技能迁移
课外活动小组参考课题:
研究噪声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这个活动适合以4~6人的小组为单位展开。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知识,选定要研究《噪声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拟订实验方案。
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
小组订正答案展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教学流程
作业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声的来源
1、噪声的振动都是无规则的;
2、凡是影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1、等级:噪声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适宜学习的强度为30~40dB。
2、危害:从心理上、生理上和物理上都能产生一系列的效应。
三、控制噪声的方法
1、在发声处控制;2、在传播过程中控制;3、在声源处控制。
四、我国在控制噪声方面的措施
五、噪声的利用
教后反思:
课件24张PPT。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体验 噪声
活动1:听一段优美的音乐,再用泡沫刮玻璃,你喜欢哪种声音?为什么?大家一起唱一首歌,自习课上一个同学大声唱歌,哪个声音影响了其他同学?
活动2:同学们正在上课,门外传来隆隆的机器声。如何减弱机器声对同学们的影响?说出你的办法。参考答案:
活动1:喜欢优美的音乐,它可以使我们心情舒畅。第二种声音影响了其他同学,因为不能让其他同学安心学习。
活动2:(1)关上窗户;(2)劝阻停止开动机器;(3)捂住自己的耳朵自学。1.噪声的来源:
(1)物理学角度: 。
(2)环保角度: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1)声音的强弱:单位 ,符号 。
(2)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 dB;为了保护听力,
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dB;
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是 dB。
3.控制噪声:防止噪声 ,阻断噪声 ,防止噪声
。参考答案:
1.(1)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 (2)妨碍休息、学习和工作
2.(1)分贝 dB (2)0 90 70 50 30~40
3.产生 传播 进入耳朵探究1 噪声的来源
结合“活动1”,思考以下问题:
1.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明什么是噪声?
提示:噪声是声音的一种,所以噪声的产生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引起的,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是噪声。
参考答案: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说明什么是噪声?
提示:从环境保护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从这个角度来说,在某些情况下,乐音有时也会成为噪声。
参考答案: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3.噪声的波形是 的,乐音的波形是 的。
参考答案:无规则 有规则【微点拨】
乐音可能变为噪声,但噪声不能变为乐音。【知识拓展】噪声的应用
(1)噪声除草:科学家发现,不同的植物对不同的噪声敏感程度不一样。根据这个道理,人们制造出噪声除草器。这种噪声除草器发出的噪声能使杂草的种子提前萌发,这样就可以在作物生长之前用药物除掉杂草,用“欲擒故纵”的妙策,保证作物的顺利生长。(2)噪声诊病:科学家制成一种激光听力诊断装置,它由光源、噪声发生器和电脑测试器三部分组成。使用时,它先由微型噪声发生器产生微弱短促的噪声,振动耳膜,然后微型电脑就会根据回声把耳膜功能的数据显示出来,供医生诊断。它测试迅速,不会损伤耳膜,没有痛感,特别适合儿童使用。探究2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1.噪声的等级是按什么划分的?0dB的意思是什么?
提示:人们是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参考答案:噪声的等级是按分贝为单位划分的;0dB是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2.不同等级的噪声对人们产生的危害是怎样的?
提示: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参考答案:声音超过50dB影响休息和睡眠,声音超过70dB影响工作和学习,声音超过90dB影响人的听力,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双耳会失去听力。【微点拨】
(1)0dB不是没有声音,而是人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2)分贝表示声音响度,分贝越大,响度越大。探究3 控制噪声
结合“活动2”,思考以下问题:
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要经过哪些环节?
提示:首先要有声源振动产生声音,然后声音通过介质传到人耳处,声音进入人耳,引起鼓膜振动,鼓膜带动听小骨振动,听觉神经把声音信息传给大脑,人就感知到了声音。
参考答案: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2.可以在哪几个环节控制噪声?
提示:根据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要经过的三个阶段,控制噪声也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即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参考答案:(1)防止噪声产生 (2)阻断噪声的传播
(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微点拨】
(1)噪声只能减弱,不能消除。
(2)噪声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噪声除草、发电、除尘、诊病等。【知识拓展】有源消声
通常所采用的三种降噪措施,即在声源处降噪、在传播过程中
降噪及在人耳处降噪,都是消极被动的。为了积极主动地消除
噪声,人们发明了“有源消声”这一技术。它的原理是:所有
的声音都由一定的频谱组成,如果可以找到一种声音,其频谱与
所要消除的噪声完全一样,只是相位刚好相反(相差180°),就可以将噪声完全抵消掉。关键就在于如何得到那抵消噪声的声音。实际采用的办法是从噪声源本身着手,设法通过电子线路将原噪声的相位倒过来。由此看来,有源消声这一技术实际上是“以毒攻毒”。无规则影响人耳传播过程声源考点 噪声的控制方法
【示范题】(2013·威海中考)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解题指南】减弱噪声从哪三个途径入手?
提示: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
【精讲精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具体做法的理解能力。房屋安装隔音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戴耳罩是为了在声音的接收处减弱噪声;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选B。【通关金钥匙】噪声的控制方法
(1)消声:不让发声体振动,避免产生声音。
(2)吸(隔)声。
①在传播过程中,设置障碍物,反射、吸收声音。
②不让声音进入耳朵,如戴耳塞、耳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