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六国论》课件(共29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6.2《六国论》课件(共29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3 08:5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强大的秦朝为何短命?
贾谊:“仁义不施” 杜牧:不能做到“爱其人”
那么六国又为何相继被秦国歼灭?
六国论
(北宋)苏洵
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
作者简介
苏洵
(1009-1066)
一、时代背景
◇北宋初期,统治者重文轻武,削弱将帅的兵权,致使军队战斗力减弱。西、北方边患严重,而宋军与辽(契丹族)、西夏军的战争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直接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对进犯的外族一直采取妥协退让、屈辱求和的政策。苏洵写这篇文章时,北宋统治者为求苟安,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朝廷每年向外族输纳的钱物,被称为“岁币”。
二、解题:
论: 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特点是善于说理。可以分为史论和政论两种。
六国(灭亡)论
六国论: 总结战国时期六国败亡的历史教训。(借此批评北宋赂敌求和的对外政策,借古讽今,以史论政。)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兵器
锋利
金就砺则利
连词,表因果
有人
交互, 相继
全都
道理, 原因
因为
承接上文,表示原因
【形作动】保全
文章第一段四句的关系怎样?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1)赂秦而力亏
(2)不赂者以赂者丧


点评:苏询论六国刚健犀利、直击要害,起笔便亮明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用否定其他一切因素的激锐之气来聚焦“赂秦”之一点,一语便置“赂秦”为六国之灭的根本原由,这显然是偏颇甚至偏执的,但“危言”之效是让人“耸听”,这又正是文章“绝处求生”的写法,极富挑战意味,给行文造成极强的悬念感。
随后不待读者思考、捉摸,就以顶真的方式提出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使文句顿生间不容发的迫促感;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提出,同样不给读者留丝毫提问和辩驳的余地。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攻战(的方法)

它的实际数目
丢失
空自苦亡人之地(通“无”)
其一人夜亡(逃跑)
存亡不可知(死亡)
本来
人固有一死(本来)
蔺相如固止之(坚决)
【形作名】小的贿赂、大的贿赂

(XY:论据失实,夸张而已)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之)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代词,他们
厥后(那件事 以后)
厥有国语(副词,于是)
拿,用
举大计亦死(发动) / 举先王之政(施行)
戍卒叫,函谷举(攻占)
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成功, 完成)
连词,才
祖辈、父辈
暴露, 冒着
虽有槁暴(日晒,后作“曝”)
代词,那些土地
连词,来
连词,表转折
(XY:缩小性夸张)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既然如此,那么……
确定
满足
暴虐的
奉送
奉命于危难之间(接受)
奉晨昏于万里(侍奉)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通“俸”)
本来


应该这样
【名作状】按理
侍奉
适宜
名词, 欲望
举例论证
文本解析
第二段是从哪个方面来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对比论证
引用论证
比喻论证
文本解析
本段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体现在什么地方?
小邑
数量上
程度上
道理上
对比
大城
得百倍
失百倍
大欲
大患
不尽
得难
献易
有限
无厌
奉繁
侵急
不灭
文本解析
本段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体现在什么地方?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把城池比作草芥——比喻论证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引用论证中比喻生动形象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起初
亲附
灭亡
武力, 战争
作为
【名作动】坚持正义


兵贵神速(速度)
不速之客(邀请)
招致
句末语气词

随着

已经
幸免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两次
曾经
表并列
因为
成为
【使动】使……退却
坚持到底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坚持到底)
未果,寻病终(死)
吾尝终日而思矣(整)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最终)
等到
几乎
思而不学则殆(危险)
此殆空言,非至计也(仅仅)
表转折

(把其他国家)
智谋与力量
实在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假使

命运
应当
轻易 判定
爱惜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秦爱纷奢(喜爱)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吝惜)
文本解析
齐、燕、赵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诸侯国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感彩
齐国
燕国
赵国
与嬴而不助五国
以荆卿为计
牧以谗诛
智力孤危
战败而亡
鄙夷
赞美
惋惜
文本解析
第三段是从哪个方面来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的?对策是什么?
不赂者以赂者丧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



速祸
用武不终
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对策
呜呼!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名作动】礼遇
【名作动】吞下
封赏
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聚土筑坟)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疆界)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古代帝王或大臣在山上筑坛祭神的活动)
籍吏民,封府库(封闭)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自己)为积威之所劫哉!
却 被
【名作状】
表结果
积久而成的威势
胁迫
灭亡
治理

不要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文本解析
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承上启下——由“谈古”到“论今”
结构上
开药方:
治病根: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发语词

却还
如果凭借
降低身份
旧事
跟随
表承接
可凭借
文本解析
第五段中作者是如何通过对比警示当朝的?
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结论

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六国与秦:诸侯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北宋:天下之大


论证方法
引证法
引用古人的话,以加强论证的说服力。
例证法
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以论证观点的正确性。
对比论证
用秦国与六国对比,六国之间的对比,以证明六国破灭的历史必然性。
此外还用了因果论证、假设论证。
【本文论证结构】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
①赂秦而力亏。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第二段)论述分论点一:
(第三段)论述分论点二:
(第四段)总结历史教训: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第五段)点明写作意图:
讽谏宋王朝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苏洵的《六国论》在举证事例、论说逻辑上存在一些漏洞,但是为什么他的《六国论》会成为名篇呢?
苏洵一向主张文章应“言当世之要”“言必中当世之过”,目的就是“施之于今”,他以在野之身作《六国论》,于结尾处满怀激情地疾呼:“苟以天下之大,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之下矣!”正表现了苏洵对大宋朝廷现状的极大痛苦和焦虑,这是对国家和百姓的忠诚。再加上其雄辩的文风——行文纵横姿肆、论断斩钉截铁、语言质朴简劲,使得情与理完美交融,造就了这一不朽名篇。
清代浦起龙说:“若就六国言六国,不如次公中肯。而警时则较激切。以地赂,以金缯赂,所赂不同而情势同。读之魄动。”
——课外拓展阅读苏辙《六国论》、苏轼《六国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