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弹力
【学习目标】
1.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画出它们的方向.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胡克定律.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学习重点】
1.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
2.弹力大小的计算.
【学习难点】
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判断.
【方法指导】
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自主归纳
【知识链接】
【学习过程】
任务一、弹性形变和弹力
(看书p54独立完成以下内容,有问题的小组讨论解决)
(A级)1、(组内之间相互提问)什么叫做弹性形变?什么叫做非弹性形变?
(弄清楚概念后,请举出生活中有关弹性形变的例子,上课时看哪小组举的多)
(B级)2、(先看书,然后脱离课本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叫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做一做:(B级)1、关于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两物体相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
任务二、几种弹力
(B级)1、(小组讨论完成)常见弹力有几种?举例说明,分析它们是怎样产生的以及它们的方向?
(A级)2、(看书p55的演示,体现物理的一种什么方法?)
做一做:(B级)2、如图所示图中的球和棒均光滑,试分析它们所受到的弹力?(用铅笔、直尺规范作图,完成后组内交流,如有疑难上课时提出师生共同解决).
任务三:胡克定律(高考涉及弹簧类问题很多,胡克定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看书p56独立完成以下内容)
(A级)1、胡克定律的内容:
表达式:(你能分清各个字母的物理意义吗?)
(B级)3、不同的弹簧的劲度系数是不同的,生活中所说的弹簧的“硬”、“软”指的就是劲度系数。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组讨论完成)
做一做
(B级)2、一根长6cm的橡皮条上端固定,下端挂0.5N物体时长度为8cm,要再拉长1cm则再挂多重物体?劲度系数是多少?
【达标检测】
(A级单项)1、关于弹性形变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形状的改变叫弹性形变
B、一根铁丝用力折弯后的形变就是弹性形变
C、物体在外力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D、物体在外力作用后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B级单项)2.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会产生弹力 B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不会产生弹力
C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会产生弹力
D.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一定会产生弹力
(B级多项)3、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它对水平面的压力
B.压力、支持力、绳中的张力都属于弹力
C.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
D.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B级多项)4.关于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
B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C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有可能不沿绳的方向
D.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B级多项)5、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C.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C级)多项6、.如图所示,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 N/m
B.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X103N/m
C.当弹簧受F2=800 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伸长为x2=40 cm
D.当弹簧伸长为x1=20cm时,弹簧产生的拉力是F1=200 N
(C级)7、一弹簧受到80牛的拉力作用时弹簧伸长为14㎝,弹簧受到40牛的压力作用时,弹簧长度为8㎝,试求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原长
3.2 弹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根据弹力产牛的条件分析弹力方向的能力。
2、体验显示微小形变的方法。
3、帮助学生掌握设计实验、收集数据、数据处理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的方向。
2、胡克定律及应用。
★教学难点
1、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是否有弹力的判断。
2、弹力方问的确定。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思考——归纳
★教学用具:
传感器、计算机、弹簧、小车、砝码、弹簧称、带有支架的平面镜(两个)、刻度尺、激光光源、墨水瓶(灌满红墨水)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现常见的一些相互作用(推、拉、提、压、举等)。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其相互作用的共同点及本质。
学生活动:亲身感受推、拉、提、压、举等相互作用,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分析。
点评:列举实际问题分析现象,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并导人新课。
(二)进行新课
1、对“弹性形变和弹力”的学习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实验,提出弹性形变和弹性限度。
学生活动:学生实验体会,归纳总结。
点评:通过拉长和压缩弹簧,使学生认识弹性形变,并理解弹性限度。
教师活动: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推、拉、提、压、举等力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活动:学生进一步分析归纳总结。
点评:结合对前面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师活动:实验讲解,学生观察思考,掌握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体验观察微小形变的法,提高实验能力。
点评:观察微小形变,培养观察能力和掌握显示微小形变的方法。
2、对“几种弹力”的学习
教师活动: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弹力的方向。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出弹力的方向。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归纳的能力。
点评:在掌握弹力产生条件的基础上,思考弹簧和绳子产生的弹力方向,提高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牛总结归纳弹力的方向。
学生活动:学生分析常见的弹力的力向。并进行总结。
点评:小结弹力的方向,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对“胡克定律”的学习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研究,从感性认识出发,上升到理性认识。
学生活动:学生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点评:感受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形变的关系。
教师活动:利用传感器,通过计算机实时测量,处理试验数据,分析买验结果。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通过计算机演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点评:实验研究――胡克定律,使学生了解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如何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图象处理),如何分析图象找出规律。
学生活动:学牛讨论交流,总结现津,得出结论。
点评:培养学生进行数据分析、探索和寻找数据之间的关系,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做F-x图象,利用数学知识确定F和x的关系,找出物理规律。
学生活动:学生利用用实验数据做图象,进一步体验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
点评:掌握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三)课堂总结、点评
判断弹力的方向及计算弹力的大小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只有掌握了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确定了弹力的方向,才能为今后的受力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弹力大小的计算在今后也将有许多实际的应用,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利用平衡条件及动力学规律,利用公式F=kx来计算。
(四)实例探究
☆关于弹力产生的原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这是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用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推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 生的
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2、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在重力的作用下与桌面互相接触,由于书发生了微小的形变,产生了 对 的 力,其方向 。
☆弹力产生的条件
3、已知物体甲和乙之间有弹力的作用,那么
A、物体甲和乙必定直接接触,且都发生形变
B、物体甲和乙不一定直接接触,但必定都发生形变
C、物体甲和乙必定直接接触,但不一定都发生形变
D、物体中和乙不一定直接接触;也不一定都发生形变
☆对弹力的理解
4、关于弹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发生形变的物体,才会对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
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都是弹力
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
5、画出图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对胡克定律的应用
6、一弹簧秤由于弹簧老化而换用了一新弹簧。将弹簧秤竖直挂起来,当下面不挂重物时其指什恰好指在5N刻度处,当弹簧下挂上20N的重物时,弹簧秤示数为30N,当弹簧下挂上多重的物体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0N?
★课余作业
课后完成课本59页“问题与练习”中的习题。
★教学体会
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3.2 弹力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如下图所示,用拇指、食指捏住圆规的一个针脚,另一个有铅笔芯的脚支撑在手掌心位置,使OA水平,然后在外端挂上一些不太重的物品,这时针脚A、B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力,对这两个作用力方向的判断,下图中大致正确的是( )
2.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B.
C. D.
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压力、支持力和拉力都是弹力
B.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
C.轻绳、轻杆上产生的弹力总是在沿绳、杆的直线上
D.轻杆不同于轻绳,弹力的方向可以不在沿杆的直线上
4.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 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 m;悬挂20 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 m,则弹簧的原长L0和劲度系数k分别为( )
A.L0=0.02 m k=500 N/m
B.L0=0.10 m k=500 N/m
C.L0=0.02 m k=250 N/m
D.L0=0.10 m k=250 N/m
5.如图所示,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受到的力是( )
A.重力、绳的拉力
B.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
C.重力、斜面的弹力
D.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用一根细竹杆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杆的推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7.关于胡克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F=kx可知,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长度x成正比
B.由k=可知,劲度系数k与弹力F成正比,与弹簧长度的改变量x成反比
C.弹簧的劲度系数k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弹力F的大小和弹簧形变量x的大小无关
D.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弹力的大小
8.如下图(1)和图(2)所示,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 N/m
B.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103 N/m
C.当弹簧受800 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伸长40 cm
D.当弹簧伸长20 cm时,弹簧产生的拉力是200 N
三、非选择题(共52分)
9.(4分)确定如下图中甲和乙所示的棒和球所受的弹力的方向.
答案
课后作业
1.C
2.C 本题考查弹力与弹簧伸长长度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胡克定律的理解.由胡克定律可知,当弹簧压缩时有F1=k(l0-l1),当弹簧拉伸时有F2=k(l2-l0),综合以上两式可得k=,C正确.
3.C 压力、支持力和拉力都是根据效果命名的,其性质都是弹力,其方向总垂直于接触面,故A,B说法都是正确的.对细绳来说,形变只能是拉伸形变,因此弹力的方向只能沿绳的方向.但对杆来说,形变不只是拉伸形变,它还可以是弯曲形变,故轻杆上的弹力方向可以不在杆的直线上,故选项C的说法是错误的,D的说法是正确的.
4.D 由胡克定律可知15=k(0.16-L0),20=k(0.18-L0),解得k=250 N/m,L0=0.10 m,故选D.
5.B 小球在任何情况下都受到重力的作用,由于绳子斜拉,故小球和斜面有挤压,受到斜面给的弹力作用,也受到绳的拉力作用,缺少哪个力,它都不可能静止.
6.ABC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对对方产生弹力,A,B错,D正确.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绳收缩的方向,并不总是竖直向上,C错.
7.CD 胡克定律F=kx中,x是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k是劲度系数,与弹簧本身的性质有关,与F,x均无关,故A,B错误,C,D正确.
8.BC 由原题图可知k=== N/m=2×103 N/m,故B正确.当弹簧受800 N的拉力作用时,x= m=0.4 m=40 cm,故C正确.当弹簧伸长20 cm时,F=kx=2×103×20×10-2N=400 N,故D错误.
9.如图所示.
解析:弹力是一种接触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要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接触处可以是面、点或线,弹力垂直于接触处的切面,方向跟施力物体恢复原来形状的趋势一致,指向受力物体,也即指向形变消失的方向.如图所示.
10.(12分)如下图中,物体A的重力均为5 N,加在物体上的力F也均为5 N.在图中各种情况下,物体A对支持面的压力应分别为
A.__________N B.__________N
C.__________N D.__________N
E.__________N F.__________N
11.(12分)某弹簧的劲度系数k=3×103 N/m,当它伸长1.5 cm时,产生的弹力是多大?当它受到150 N拉力时,它应伸长多少?当它受到75 N压力时,它应缩短多少?(假设均不超过弹性限度)
12.(12分)质量为70 kg的人通过定滑轮将质量为10 kg的物体拉起,如下图所示,人至少用多大的力拉绳?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多大?
13.(12分)一根弹簧,其自由端B在未悬挂重物时,正对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如右图所示,挂上100 N的重物时正对着刻度20.试问:
(1)当弹簧分别挂50 N和150 N的重物时,自由端所对刻度尺读数应是多少?
(2)若自由端所对刻度是18,这时弹簧下端悬挂多重的重物?
答案
10.A.5 B.10 C.0 D.0 E.5 F.0
11.45 N 5 cm 2.5 cm
12.98 N 588 N
解析:由二力平衡条件知,要把重物拉起,绳对重物的拉力至少等于物体重力.由于定滑轮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又根据力的可传递性,人对绳子的拉力大小至少等于物体的重力.即F=mg=10×9.8 N=98 N.
再取人为研究对象,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绳子的拉力F′和地面的支持力FN及向下的重力G,
如图所示,则地面对人的支持力FN=G-F′=588 N.
13.(1)10 30 (2)90 N
解析:(1)设挂50 N和150 N重物时,自由端所对刻度尺值分别是x1,x2,由胡克定律F=kx 其中k是一定的.
=,所以x1=10;
=,所以x2=30.
(2)设自由端刻度是18时,所挂重物为G,由胡克定律= G=90 N.
课件16张PPT。第三章
相互作用预
习
作
业课
后
作
业随
堂
作
业
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