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太阳
【教学目标】
1. 认识“摄、殖、炭、疗”等4个生字,会写“摄、氏”等9个生字,会写“寸草不生、粮食”等9个词语。
2. 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以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的。
3. 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4.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某种事物。
5.产生对太阳的喜爱之情和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说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以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的。
2.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教学准备】
教学ppt、图片资源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摄、殖、炭、疗”等4个生字,会写“摄、氏”等9个生字,会写“寸草不生、粮食”等9个词语。
2. 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的。
3. 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了解单元学习要求
1.出示单元导语页并做解读。
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琥珀》《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等与自然、科技有关的科普说明文,认识了一些事物,获取了相关知识。同时感受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与严谨。这个单元我们将通过搜集资料,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2.布置本单元学习任务。
师: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将通过阅读两篇说明性的文章,来了解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学习作者是怎样运用准确而严谨的语言把一种事物介绍清楚的。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师:作者是怎么向我们介绍太阳的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板书:太阳
三、默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布置学习任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
2.组织交流,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提炼、归纳。
板书:距离远 体积大 会发光、会发热(温度高)
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3.小结:课文就是从太阳距离地球远、体积大、会发光、会发热、温度高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密切这几个方面来介绍太阳的。
四、学习课文的一至三自然段,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
1.组织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 “列数字”“举例子”说明方法的好处。
(1)出示第一自然段并提问:太阳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呢?作者是怎么写的呢?
(2)组织交流。
①引导学生体会列数字说明方法的好处。
预设:作者用“ 约一亿五千万千米”这个数字,告诉我们太阳离我们十分的遥远。 板书:约一亿五千万千米
●点拨:借助数位表,数一数一亿五千万千米有多大。
●指导读好第三句话,感受太阳距离地球十分的遥远。
●小结:作者就是通过列数字的方法具体地写出了太阳与地球的距离非常远。副板书:列数字
②引导学生体会举例子说明方法的好处。
●出示第一自然段第四句并提问:既然一句话就把太阳和地球的距离说清楚了,为什么书上还写了其他内容
预设1:我们不是很清楚一亿五千万千米到底有多远,从没有人体验过这样的距离,举了个例子,我们就更容易理解了。
预设2:飞机是我们目前最快的交通工具了,举这个例子,更能让我感受到太阳距离地球很遥远。
板书:差不多走三千五百年 飞二十几年
●点拨:作者除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还举了两个例子。有了数字,有了例子,一下子将这个“远”说清楚了,并且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板书:举例子
●追问:那为什么第一自然段还写了个神话故事——后羿射日呢?
●点拨: 作者写这个故事不仅是吸引读者,还想告诉我们,太阳离我们很远。
(3)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再次体会“列数字”“举例子”说明方法的好处。
(4)引导学生联系下文 “太阳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理解太阳是很大的,但是我们看到的却那么小,这也说明了太阳距离地球很遥远。
2.组织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作比较”说明方法的好处。
(1)出示第二自然段并提问:那么太阳的体积有多大呢?作者是怎么写的?
(2)组织交流。
预设:作者用 “约一百三十万”这个数字告诉我们太阳的体积很大。
①追问:这“一百三十万”是直接写出了太阳的体积大吗?
②点拨: 作者是拿地球的体积与太阳的体积作比较,说大约一百三十万个
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从而让人感受到太阳比地球大得多了。
板书: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
③指导理解: “抵”是相当、能代替的意思,抵得上的意思就是相当于。
④出示动画演示,补充资料:一个地球的体积约为一万零八百二十五亿立方千米,这只是一个地球的体积。要知道太阳有多大,还得乘以130万。这个数字算出来很大很大,而这样算下来,才相当于一个太阳的大小。
(3)小结:地球是我们所熟悉的,拿太阳的体积和我们熟悉的地球的体积作比较,我们比较容易地明白了太阳到底有多大。
板书:作比较
(4)指导读好第二自然段,再次体会“作比较”说明方法的好处。
3.学习第三自然段,继续体会“列数字”“举例子”说明方法的好处。
(1)出示第三自然段并提问:那么关于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温度高这一特点,作者又是怎么说明白的呢?
(2)组织交流。
①预设:作者用了“五千多摄氏度”这个数字告诉我们太阳的温度很高。
●指导理解:句中的摄氏度是摄氏温标的单位。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是0℃,沸点是100℃,人的正常体温是36——37℃。而太阳的温度竟高达五千多℃,真是难以想象。
板书:五千多摄氏度
②预设:作者为了让我们知道五千多摄氏度到底有多热,他又举了个例子,说钢铁一碰到太阳,就会变成气体,可见太阳温度是多么高呀!
●点拨:钢铁的熔点是1500摄氏度左右,在15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下才会化成液体,然而它一碰到太阳就会变成气体。只列一个数字,还是不能充分感受到太阳的热,作者就举了个例子进行说明。这样写更能让我们明白太阳的温度有多高。
板书:钢铁碰到会变成气体
(3)指导读好第三自然段。
4.学习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运用了这些说明方法,把抽象、复杂的事物写明白了。以后,我们在写说明性的文章时,也可以学习运用这些说明方法。
五、布置作业
1.预习“初试身手”第一题:选择身边一个熟悉的事物,想想你准备介绍它的哪一、两个方面的特征。
2.完成《语文练习部分》的第一题和第四题。
【互动建议】
交流“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句以及段落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
【板书设计】
16.太阳
列数字 距离远 一亿五千万千米
举例子 差不多走三千五百年
作比较 飞二十几年
体积大 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
会发光 会发热(温度高) 五千多摄氏度
钢铁碰到会变成气体
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