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是什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云、雨、雪、露等自然现象的成因,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形式。
2.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兴趣,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云、雨、雪、露等自然现象的成因和变化形式。
2. 教学难点:
运用实验和推理的方法,探究自然现象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出示一张美丽的天空图片,让学生欣赏并思考:这么美丽的天空是由什么组成的?引出本课主题——云、雨、雪、露等自然现象。
2. 请学生描述自己见过的最美丽的天空,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二)学习新课
1. 讲解云的形成
(1)教师出示一张云的图片,提问:你们知道云是怎么形成的吗?
(2)学生自由发言,讨论云的成因。
(3)教师讲解云的成因:地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无数的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云。
2. 讲解雨的形成
(1)教师出示一张雨的图片,提问:你们知道雨是怎么形成的吗?
(2)学生自由发言,讨论雨的成因。
(3)教师讲解雨的成因:云中的水滴或小冰晶逐渐增大,重力大于浮力时,就会从云中落下来形成雨。
3. 讲解雪的形成
(1)教师出示一张雪的图片,提问:你们知道雪是怎么形成的吗?
(2)学生自由发言,讨论雪的成因。
(3)教师讲解雪的成因:在云中的小冰晶逐渐增大,重力大于浮力时,就会从云中落下来形成雪。
4. 讲解露的形成
(1)教师出示一张露的图片,提问:你们知道露是怎么形成的吗?
(2)学生自由发言,讨论露的成因。
(3)教师讲解露的成因: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聚集在地面植物的叶、茎等表面,形成露。
5. 实验探究
(1)教师准备一个透明的塑料盒,让学生观察盒内的变化。
(2)在盒内加一些冰块,让学生观察盒内的变化。
(3)在盒内加一些盐,让学生观察盒内的变化。
(4)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实验中的现象和原因。
(5)教师总结:冰块加盐会使盒内的温度降低,加快盒内水蒸气的凝结速度,形成小水珠,最终形成水滴。
6. 推理拓展
(1)教师提问:除了云、雨、雪、露等自然现象,还有哪些自然现象与水的变化有关?
(2)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其他自然现象的成因和变化形式。
(3)教师总结并拓展:水的变化形式多种多样,除了云、雨、雪、露等自然现象,还有雾、霜、雹、海市蜃楼等自然现象。这些自然现象都是由于水的不同形态和环境变化所引起的。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学习和探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增强我们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三)巩固提高
1.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探究成果。
3. 教师进行课堂总结,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进步,同时指出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四)课外延伸
1. 学生课下继续探究与水的变化相关的自然现象,如雾、霜、雹等。
2. 学生观察并记录自家附近的水体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形态变化,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
3. 学生搜集与水的变化相关的环保资料,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四、板书设计
我是什么
水的变化:云、雨、雪、露……→雾、霜、雹……→海市蜃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