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文档属性

名称 乘法分配律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7-23 13:06:1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乘法分配律
教学内容: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并归纳乘法分配律,体会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
些计算简便。
2、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进而理解乘法分配律。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学习乘法分配律的价值,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
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这是哪里?(肯德鸡餐厅)
鸡翅每份9元,薯条每份6元,各买4份,一共要付多少元?
2、出示两种不同的算式:
第一种:(9+6)×4 9+6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 15×4
= 60(元)
第二种:9×4+6×4 9×4表示什么?6×4表示什么?
= 36+24
= 60(元)
两种不同的算法,但计算结果是相同的,所以这两个式子可以用“=”连起来。
板书:(9+6)×4=9×4+6×4
2、出示:长方形图 (单位:m)
55 10
30
(1)仔细观察:什么变了?什么没变?(长方形的长变长了,宽没变。)
你会计算这个大长方形的面积吗?
(2)学生尝试计算
(3)交流,媒体出示两种不同算法。
第一种:(55+10)×30 55+15表示什么?30表示什么?
=65×30
=1950( m2)
第二种: 55×30+10×30 55×30表示什么?10×30表示什么
=1650+300
=1950( m2 )
两种不同的解法,结果是相同的,所以这两个式子也能用“=”连起来。
(55+10)×30=55×30+10×30
3、举例验证,进一步感受
仔细观察这两个等式,你还能举出具有这样规律的例子吗?把自己举的例子写在练习本上。
谁来说说自己举的例子,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等号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4、归纳总结,概括规律。
刚才我们举了很多含有这样规律的例子,这样的例子能举完吗?那我们能不能用一个字母式子把这个规律表示出来?
板书:(a+b)×c=a×c+b×c(板书)
让我们再验证一下。把长方形中的相关数据换成字母(分别是a、b、c),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两种不同的算法吗?
这个规律在数学上叫做乘法分配律。(板书: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既有字母表达式,它也可以用文字来表述,可以怎么说呢?(同桌说说悄悄话)再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所得的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在读这句话的时候,哪里应特别注意?
乘法分配律的文字表述比较长,一般我们用字母表示。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配律呢?
介绍一种记忆方法:a代表爸爸、b代表妈妈、×代表爱、c代表我。即:(a+b)×c=a×c+b×c爸爸和妈妈爱我,也就是爸爸爱我,妈妈也爱我。
这句话反过来说可以吗?所以这个等式反过来也是成立的。
三、巩固练习,应用规律
我们刚才发现认识了乘法分配律,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
1、填一填:
(1)(25+20)×8
= × + ×
( 配上图示)
(2)25×4+75×4
=( + )○ 4
(3)(■+●) ×★
= ○ + ○
已知(■+●) ×★=36,如果■×★=24,那么●×★=( )
2、试一试
(40-2) ×25
= × - ×
这里运用了什么运算律?(乘法分配律)
让我们来验证一下。(配上图示)
可见,乘法不仅对加法有分配律,对减法也有分配律。
a ×(b-c)= ○ ○ ○
3、选一选
(1)(22-17)×35的简便算法是( )
A、22×35-22×17 B、22×35-17×35
(2)25×21+19×25=25×(21+19)运用了( )
A、乘法分配律 B、乘法结合律
(3)8×(125×9)的简便算法是( )
A、8×125×9 B、(8×125)×(8×9)
三、探索发展,升华规律
说一说
在下面的场景中,你能找到乘法分配律的影子吗
(1)5个3加3个3
(2)两位数乘法的竖式 12×14
(3)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其实,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乘法分配律,现在你知道了吗?
四、课堂总结,激励评价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用简便方法计算
87×44+13×44 125×(80+4)
2、学校为一年级的新生购买校服,一件上衣65元,一条裤子35元,买460套共要多少元?
附: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9+6)×4=9×4+6×4
(55+10)×30=55×30+10×30
……
(a+b)×c=a×c+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