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学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2、选择性必修1第1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表示豌豆异花传粉部分操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表示“去雄”操作,在雌蕊成熟时进行
B.图乙表示“人工传粉”操作,在雌蕊成熟时进行
C.图甲所示操作完成后要进行“套袋”
D.图乙所示操作完成后要进行“套袋”
2.下图所示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能相互识别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糖被
B.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一般与该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C.受精卵中的全部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D.受精作用有利于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保持恒定
4.某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是链状的,而线粒体中的DNA分子是环状的。下列有关细胞核和线粒体中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每个DNA分子中都含有游离的磷酸基团
B.都以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的结构作为骨架
C.DNA分子中嘌呤数与嘧啶数一般都是相等的
D.G+C所占比例越高,DNA分子稳定性都相对更强
5.下图是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组实验中的亲代噬菌体被35S标记
B.噬菌体侵染的是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
C.沉淀物中部分噬菌体可能不具有放射性
D.保温时间越长,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越低
6.某基因中胞嘧啶甲基化后仍能与鸟嘌岭互补配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卵双胞胎的微小差异可能与甲基化有关
B.DNA甲基化只可能发生在细胞核中
C.DNA甲基化会改变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
D.DNA甲基化会直接抑制基因表达中的翻译过程
7.一个山鼠种群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50%,Bb的个体占20%,bb的个体占30%。该种群自由交配三代,F3中b基因的频率为
A.0.2 B.0.4 C.0.6 D.0.8
8.当今生物体上的许多印迹可以作为进化的佐证,如真核细胞、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都能进行细胞呼吸,这属于
A.比较解剖学的证据 B.细胞学的证据
C.胚胎学的证据 D.分子生物学的证据
9.2023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并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安排,释放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信号。各种育种方法的运用为人类的生产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杂交玉米可稳定遗传,无须年年购买种子
B.需要诱导染色体加倍的育种方式是多倍体育种
C.利用诱变育种,诱发家蚕常染色体基因移到性染色体上,其原理是基因突变
D.单倍体育种能排除显隐性干扰而提高育种效率
10.某同学采用大蒜根尖做“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相同,都是会使分裂间期的细胞纺锤体的形成受阻
B.实验中选择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观察,效果最佳,原因是此处的细胞分裂比较旺盛,在显微镜下观察,此处的细胞呈长方形,排列疏松
C.在用卡诺氏液固定后应用95%的酒精进行两次冲洗
D.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被酸性染料如醋酸洋红溶液染成深红色
11.南美的热带雨林中,蜂鸟是许多植物的传粉者,蜂鸟的喙可分为两种类型:长而弯曲型和短而笔直型。前者适合在略微弯曲的长筒状花中采蜜,后者适合在短小笔直的短简状花中采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蜂鸟不同喙的形成是蜂鸟和花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B.蜂鸟的喙的类型多样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多样性
C蜂鸟形成不同类型的喙与突变的不定向性有关
D.该实例说明了动物多样性的形成取决于植物多样性
1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A.碳酸氢盐和钙离子 B.血红蛋白和染色体
C.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D.尿素、尿酸和生长激素
13.人体内有许多液体,下列液体属于内环境的是
A.胃腔内的消化液 B.汗腺导管中的汗液
C.膀胱内的尿液 D.成纤维细胞间隙中的液体
14.内环境稳态失调可能引起多种疾病,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直接引起的是
A.营养不良引起了组织水肿 B.感冒“发烧”
C.基因突变导致肿瘤出现 D.去西藏的人出现了高原反应
1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A.内环境稳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的稳定等
B.长期大量饮用碳酸饮料可能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C.正常人血浆pH维持稳定与血浆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6.图甲是胰岛素基因控制合成胰岛素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图甲中过程②的局部放大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以胰岛素基因的任意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
B.过程②中不同的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各不相同
C.图乙中核糖体由左向右移动,苏氨酸的密码子是ACU
D.细胞内氨基酸的种类与tRNA的种类是一一对应的
17.已知基因H指导蛋白N的合成,基因H发生了三种类型的突变。基因H和突变后的基因所转录的mRNA序列以及相关密码子如下表所示(表中未显示的序列均没有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基因H AUG…AAC…ACU…UUA…UAG AUG:甲疏氨酸(起始密码子) UUA:亮氨酸 AAA:赖氨酸 ACU、ACC:苏氨酸 AAC:天冬酰胺 UAG、UGA:终止密码子
突变① AUG…AAC…ACC…UUA…UAG
突变② AUG…AAA…ACU…UUA…UAG
突变③ AUG…AAC…ACU…UGA…UAG
A.突变①不会改变基因H编码的氨基酸序列
B.基因H发生突变②前后会发生氨基酸替换
C.突变③可能使编码的氨基酸数量减少
D.表中只有突变③会造成蛋白N的功能异常
18.一种名为粗糙脉孢南的真南细胞中精氨酸的合成途径如下图所示,其中精氨酸是细胞生活的必需物质,而鸟氨酸等中间代谢产物都不是必需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4个基因和该染色体的其他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基因1突变导致酶1缺陷的粗糙脉孢菌可在添加鸟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
C.若基因4发生突变,则粗糙脉孢菌不能在含有精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
D.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9.致癌因子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因素。对于癌症晚期患者,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下图表示人体癌细胞的三种产生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
B.途径一中可能发生了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从而导致基因发生突变
C.途径二和三中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均未发生改变
D.在日常生活中远离致癌因子就可以杜绝癌症的发生与发展
20.基因治疗是指用正常基因取代或修补患者细胞中有缺陷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过程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该基因的功能被替换,下列推测或叙述正确的是
A.白化病患者、唐氏综合征患者都可通过基因治疗被治愈
B.可通过基因检测来判断正常基因是否被成功导人患者细胞
C.获得正常基因的个体不一定能将正常基因遗传给后代
D.相比于多基因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基因治疗的难度可能更小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2分)下图是人体高部组织的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序号表示体液箭头表示物质运输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②表示__________。若该图表示肝脏组织细胞,则此细胞通过有氧呼吸释放CO2后,CO2浓度较高的是__________(填“②”或“③”)。
(2)根据图中物质运输方向的特点,用箭头表示①②③④内在的联系:__________。
(3)正常人动脉血的酸碱度接近中性,pH为__________(填范围)。
(4)__________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2.(10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BMSCs成骨与成脂分化失衡是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LneRNA和miRNA都是非编码(不表达产物)RNA分子,两者都能调控BMSCs的分化方向。miRNA可以抑制目的基因(目的基因表达产物能促使更多的B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的表达,而LncRNA可以竞争性地与miRNA结合,进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调节机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表示__________,参与该过程的酶是__________。
(2)图示过程中,miRNA可以通过抑制目的基因表达过程中的__________(填“转录”或“翻译”)过程,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若LncRNA适量增加,则在一定程度上会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成骨细胞的形成。
(3)与DNA复制相比,miRNA与LncRNA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的过程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__________(不考虑顺序)。
23.(11分)程海是云南境内的内陆型大湖泊,明代中期以前,湖水通过期纳河流人金沙江,后来湖水水位下降,期纳河断流,程海渐渐成为封闭式内陆湖。科学工作者对生活在金沙江和程海中的鲤鱼进行比较,发现其主要食物、栖息场所和背鳍的位置等特征都出现显著差异。回答下列问题: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鲤鱼群体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__________。
(2)调查发现目前程海内有鱼类20余种,如鲤鱼、鲢鱼、卿鱼、裂腹鱼等,这一现象体现的是________多样性;程海一个鲤鱼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__________;假如若干年后,程海鲤鱼与金沙江鲤鱼不能进行相互交配,原因是__________。
(3)金沙江鲤鱼种群中出现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与通过__________(填变异类型)可以产生新的等位基因有关。与明代中期相比,现在的金沙江鲤鱼发生了进化,原因是__________。
24.(10分)下图为某家族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与甲病有关的基因用A/a表示,与乙病有关的基因用B/b表示,已知其中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
(2)为了优生,某人建议Ⅱ-5与Ⅱ-6生男孩,该建议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3)据图分析,Ⅲ-10的甲病致病基因有一个来自I代的__________。
(4)若Ⅲ-12与基因型同于Ⅲ-14的男性婚配,则后代患一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
25.(12分)已知果蝇生活有节律和无节律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科研人员进行了以下三组实验,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所示,据此推测果蝇节律的显隐性以及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 F1表型及比例
♂ ♀
①无节律(♂)×有节律(♀) 有节律:无节律=1:1 有节律:无节律=1:1
②无节律(♂)×有节律(♀) 全为有节律 全为有节律
③有节律(♂)×有节律(♀) 有节律:无节律=1:1 全为有节律
(1)根据上述杂交实验可判断果蝇的__________(填“有节律”或“无节律”)为显性性状,基因T/t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
(2)组合①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若让组合③F1中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则子代中无节律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
(3)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且灰身对黑身为显性。为检测某只灰身有节律雌果蝇是否为纯合子,可选择表型为__________的纯合雄果蝇与该待测雌果蝇多次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__________,则该待测雌果蝇为纯合子;若__________,则该待测雌果蝇为杂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