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05 11:1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课前检测:
1、_________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一事件的时间_________,此后,中国的______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国共第一次合作之后进行了北伐战争,北伐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是_________。
3、1927年8月1日,_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
4、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_________,在这次会议上确立了以___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1927.4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毛泽东五四运动1919.5.4无产近代日本发动和参与的三次侵华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世纪30年发动的的侵华战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热点预测】
1、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制造南京大屠杀,以此为切入点考查中日关系。
2、考查国共第二次合作以及国共关系,中共领导军队名称的变化等相关史实。
3、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役和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日本—局部侵华—全面侵华—无条件投降中国—局部抗战—全面抗战—抗战胜利九一八事变时间:1931年9月18日地点:沈阳真相:
日军炸毁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制造柳条湖事件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
结果:东北三省沦亡蒋介石
东北人民
中国共产党
各方态度 结果 采取“不抵抗”政策,命东北军撤入关内组织抗日义勇军进行抗日活动派遣杨靖宇组织抗日游击队,进行游击战争。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标志着局部抗战的开始“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面对日本的侵略,南京国民政府持什么态度?结果如何?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沦陷 蒋介石国民政府为什么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集中力量围剿红军西安事变:
时间:
发动者:
目的:
结果:1936年12月12日又称双十二事变
张学良和杨虎城逼蒋联共抗日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 形成经过: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索,遭中国守军拒绝,日军向卢沟桥的中国守军进攻,并炮轰宛平县城。七七事变时间: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九一八事变是中华民族局部抗战的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历史上的两次合作
1、国共第一次合作:时间:1924到1927年
领导了国民革命,高潮是北伐战争
2、国共第二次合作:时间:1937到1945年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了抗日战争南京大屠杀
时间:1937年12月军占领南京,6周之内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三次侵华事变: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 沈阳
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
八一三事变 1937年8月13日 上海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八路军
一一五师取得
台儿庄战役:抗战中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
指挥者:李宗仁
百团大战: 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
最大规模的战役。
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制定的政治路线:

意义:
中共七大:1945年4月延安讨论夺取抗战的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1、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
2、 苏联红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
3、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
1895《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抗战的胜利:1、是100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2、有利的支援了其他国家和人民的斗争。
3、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课堂检测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依次发生在1895年的日本、1911年,1937年的中国,记录了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探索的历史、抗争的历史。图1图2图3(1)图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图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说明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采用什么方式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武昌起义(或辛亥革命)。 方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或资产阶级革命)(3)图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后,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的出现了什么新局面?
七七卢沟桥事变 。 国共关系新局面:国共两党合作抗战(或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战爆发以后, 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军事胜利是
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是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1937年的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是哪次事件后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鸦片战争五四运动南昌起义“东北地区曾流传这样的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 东北人民的“苦难十四年”开始与结束的标志各是什么?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45年抗战胜利两次国共合作的目的分别是什么?第一次: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
第二次:打败日本侵略者举出两次国共合作取得的重大成果各一例 第一次:北伐战争的胜利 第二次: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
B、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
C、力图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D、加剧国民党内部的矛盾
“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这句话表明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
A.夺取国民党的领导权
B.继续并扩大国共内战
C.逼迫蒋介石抗日,挽救民族危亡
D.投靠日本,致蒋介石于死地BC寻访古迹、实地考察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古城西安是中国历史的一位特殊“见证者”,它见证了①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②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③光绪年间的“公车上书” ④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
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了他们的热血。”这描述的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B.南昌起义的首创精神
C.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
D.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CC“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 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是,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这首旋律轻松流畅、生动活泼的《游击队歌》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1937年创作的。作者歌颂的是
A.北伐战争的国民革命军
B.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
C.敌后根据地的抗日军民
D.解放战争的人民解放军C“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年风范,建党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上面有国民党撰写的挽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叶挺??? B、张学良???
C、李宗仁??D、孙中山B纵观中国近代历史,国共两党在以下哪些方面有过合作
A.辛亥革命、黄埔军校、北伐战争
B.黄埔军校、北伐战争、抗日战争
C.黄埔军校、北伐战争、解放战争
D.辛亥革命、长征、抗日战争B右图是位于东北沈阳城北望花立桥西北角某博物馆的外观图。下列哪一歌曲反映了同一事件  
A、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
B、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C、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
D、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B在民族危亡关头,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发动西安事变,立下了不朽功勋。下列选项中,对他们评价准确的是( )
A.“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B.“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C.“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A1938年,田汉为庆祝某一战役的胜利写了一首歌词。词中写道:“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这一战役是
A.贺胜桥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C有一首歌唱到:“你手持汉阳造血染台儿庄/我手握大刀片喋血平型关/在战壕中你我分享着一口干粮/在青纱帐里你我一同擦拭刀枪……”歌词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局部抗战时期
C、全民族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C右图四幅电影海报反映的历史主题都是 A.北伐战争 B.十年内战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CB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他的儿子说“如果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会有多少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地方,他们可以占领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话主要说明
A、美国应该支持中国抗战 
B、美国对中国的抗战抱有同情心
C、美国对中国的抗战持观望态度
D、中国的抗战有力地支援了其它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D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合作抗日的初步共识是在
A.九一八事变后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C.七七事变后 D.南京大屠杀后此图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九一八事变
B、华北危急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C右图是某电视剧中人民军队的臂章,请问该剧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有中国历史A、北伐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C右图所示战役分别A、揭开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
B、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一次重大胜利
C、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D、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BD材料一(1895年)《纽约时报》评论说:“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材料二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柯伟林说:“中国从1945年开始就已经崭露头角了……因为到1945年……中国还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因此,到了1945年,中国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
——以上材料引自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时日本人是怎样“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将大清帝国打败,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在外国人眼中,中国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变化:中国由弱(无能)变强(大),国际地位有了提高。原因: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课外延伸:一个日本历史老师出的考试题日本跟中国每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爆发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中日战争),20世纪打了日中战争(我们叫做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再次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
日本学生的回答: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与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会统统走台湾岛的右边,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台湾海峡是日本石油的生命线,如果中国政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日本出兵,马上上场,那就打!按照判断,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对华抗战的准备。
——摘自2004年第20期《读者》 对此,你有何感想?我们中国应该怎么做?再反思我们中国的历史教学,要求背诵知识的条条框框,你有什么想法?同学们课后去认真思考,查找资料,撰写成文。
原则:中华民族不是一个好战的民族,但是却是一个不屈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