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语文 必修上册 16-1 《赤壁赋》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 语文 必修上册 16-1 《赤壁赋》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3 16:5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1 《赤壁赋》
【教学目标】
积累文言知识,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咀嚼文辞之美。(语言建构与运用)2.涵泳诵读,体会赤壁水月之境、水月之思、水月之悟,感受苏子乐观旷达的情怀。(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
3.领略中国文人寄情山水、独抒性灵的文化审美特征。(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教学重点】
涵泳诵读,体会赤壁水月之境、水月之思、水月之悟,感受苏子乐观旷达的情怀。
【教学难点】
领略中国文人寄情山水、独抒性灵的文化审美特征。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与学生互动交流游玩之乐。沉浸于山水之中,我们的心灵总能得到愉悦,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千年之前,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苏轼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面对着江风明月,感慨万千,写下了被后世评为“以江山风月为骨,人生哲理为宗”的《赤壁赋》。(比较苏子与我们游玩的不同,引出背景。)
浅尝:正音习文,感知“水月”
指定学生朗诵课文,重点进行正音和断句。
自由诵读,检查预习情况。根据学生导学案中表格填写情况,释疑并强调重点字词句,积累文言知识;初步感知作品基本情感变化。
慢酌:亲近“水月”,品词味情
第一、二段:感“水月”之境,品跌宕之情
比较阅读,体会文赋之美
点拨一:比较《记承天寺夜游》与本文语言表达上的不同
①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改写:元丰五年七月十六日夜,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学生回答效果不同之处,体会整句的音韵之美。(引导学生体会赋文句式整齐的特点。)
点拨二:按照句式整齐的原则,将原文后一部分全部改成整句,体会表达效果的差异
②原文: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改写: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诗,歌窈窕章。须臾,月出东山,徘徊斗牛。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学生回答效果不同之处,体会整句与散句相结合的灵动之美。(引导学生体会赋文骈散结合的特点。)
小结: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就是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在整饬中寓于变化,灵动而活泼,再加上押韵,极具韵律的美感。这正是题目中“赋”这一文体的特点之一,它是介于诗歌和散文诗之间的一种文体。(介绍“赋”这一文体)
赏读,感受水月之境第一段主要写了作者夜游赤壁,主要是围绕哪些景物来写的?作者心情如何?引导学生关注“水”与“月”两个主要意象,并进行朗诵指导,在诵读中体会作者飘飘欲仙的“乐甚”情思。
品读,体会乐而转悲的情感跌宕品读一:箫声之呜咽引导学生关注“箫声”之呜呜然,作者用比喻、想象、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咽、宛转缠绵。引导学生诵读时注意节奏快慢、声音高低的处理。
品读二:歌词之悲情文中说箫声是“倚歌而和之”,箫是为歌声伴奏的,歌词已然有悲意,何处有所体现呢?补充屈原“香草美人”知识。(引导学生赏析箫声的凄切悲凉、宛转缠绵的特点。)
第三、四段:探究主客之对话,感悟“水月”之情理
以同桌为单位,左边的同学是苏子、右边的同学为客,分角色朗读,注意体味其中的情感。
(2)同角色的同学以前后为单位组成小组,思考交流相应问题。
①客杜甫的《登高》有人体会到其中的“八重悲意”。你从客的话中体会到了几重悲?教师引导:英雄安在?(已逝)——吾辈凡夫俗子——人生短暂——个人渺小——求仙不得。其中写孟德最多,作者评价曹操为“一世之雄”,品读这一句,感受曹操那种踌躇满志、豪气冲天、不可一世的英雄气概。引导学生从“而今安在哉”中体会其中蕴含的巨大幻灭感:当年叱咤风云的盖世英雄,如今已烟消云散,只有眼前浩渺的江水,奔腾不息,深沉的悲痛之情油然而生。这种悲到最后竟然由人及物,浸染至自然的“风”中。
②苏子A.根据苏子的话,选用原文中的词句填空。变者: 水因 而变,月因 而变;不变者:水因 而不变,月因而不变。可取之物有:;莫取之物为。
感悟苏子的思想,选词填空。苏子劝慰客,不要只看见 (变化、不变)的一面,还要看见 (变化、不变)的一面;尽情享用 (可取之物、莫取之物)。
学生自由回答问题,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并总结。提问一位客:你有没有听懂刚才苏子的话?有没有被说服?教师引导:这一段充满了哲理的思辨。比如,现在的你还是刚才回答问题的你吗?是,又不是。从变化的角度看,不是,你永远回不到上一秒;从不变的角度看,你分明还是你!如果我们一味沉溺于变化中不可自拔,该是多么痛苦的事啊!明明眼前有这清风明月,赏心乐事,为何不尽情享用呢?忘记得失,享受眼前,岂不快哉!(引导学生理解苏子“变与不变”的辩证哲理,从“取与莫取”中感受其洒脱豪迈的气度、乐观超然的人生境界。)
第五段:物我相忘,主客尽欢提问:真的有这么一番主客的对话吗?学生自圆其说即可。教师总结:主客答问是赋的传统手法,在《庄子》、《离骚》中就有这种主客问答的形式;苏轼借此抒怀,有无真正的客人并不重要。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苏轼内心的两个我在进行对话。全文结尾“不知东方之既白”,这不仅仅是天边已泛白,更是作者苏子心中已经亮堂了。欲见空明之月,须得空明之心。当苏轼带着满身伤痕从乌台的大牢中流放至此,他怎能不心灰意冷,落寞悲痛?于是,苏轼开始化为“东坡”,在黄州,他在居所的东坡上开垦荒地、植树、筑水坝、种时鲜蔬菜、调制美食、建雪堂、三咏赤壁、为“快哉亭”命名,也为自己取号为“东坡居士”......在对自然的观照和人生思考中,努力寻找到了“高层次的精神救赎”,超越了一己的荣辱得失。诚如王水照先生所说:“一个伟大的人物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因为他身上没有弱点,而是因为他能够克服并超越这些弱点。”这就是苏轼,明白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这才是真正的热爱生活,这才是真正的乐观旷达!四、深味:观照“水月”,浸润文化《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为骨”,“水、月”一直贯串其中。文中情感起伏跌宕,那么文中的“水”与“月”是否也有变化呢?情感水月变化第一段乐月:月出于东山之上水:水波不兴 水光接天第二段水:击空明月:溯流光第三段月:抱明月而长终水:羡长江之无穷第四段悲水:江上之清风月:山间之明月第五段喜(乐观旷达)水:相与枕藉乎舟中(水中舟)月:不知东方之既白(月落)引导学生重新审视各段的“水”与“月”,根据表格内容思考其变化,判断各段的水月是自然之水月还是人生之水月。学生交流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引导,明确水月也随着作者情感的变化而变化,一开始作者“看月是月,看水是水”,然后“看月不是月,看水不是水”,最后“看月是月,看水是水”。当然,最后的“看月还是月,看水还是水”与一开始又不相同,这是经历了人生喜乐悲欢之后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静与坦然,一种从容与洒脱,达观与超然!再结合其他诗文,引导学生体会中国文人于山水中寄情,获得物我相融、神与物契的精神境界,也即中国山水文化“天人合一”的审美特征。(补充)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 白: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辛弃疾: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五.结语:感谢苏子,感谢《赤壁赋》,让我们于水月之境、水月之思、水月之悟中感受到了他随缘自适、乐观旷达的襟怀,也让我们一起领略到了美丽的中国传统文化印记。希望在座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悟天地之水月,得自在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