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 第1课 《沁园春·长沙》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 第1课 《沁园春·长沙》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3 17:0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沁园春·长沙》
计教学目标:
了解词的文体知识,了解本词的创作背景。
通过设计朗读方案、听名家朗读的方法掌握朗读技巧,能够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把握情感。品味语言,了解意象和意境,分析词中情景交融的手法。
体会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和博大胸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朗读技巧,能够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把握情感。复习巩固词的体裁知识,了解意象和意境,学习诗歌鉴赏方法。
难点:感悟诗人博大的情怀,体会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秋天的图景)
师:同学们,秋天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一个不能被绕开的季节,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关于秋天的不朽诗篇,在杜甫的笔下,秋天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王维的笔下,秋天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在李清照的笔下,秋天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而在刘禹锡的笔下,秋天则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那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笔下,秋天又是什么样子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春·长沙》。
预习检测
关于“词”的基本知识
词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也称“长短句”、“曲词”或“曲子词”,“诗余”。
“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可以分上下两段,叫“片”或“阕”。《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
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字数在58字以内,中调在59至90字,长调在91字以上。
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
重要字词的读音
沁园春(qìn) 百舸(gě) 峥嵘(zhēngróng) 寥廓(liáokuò) 挥斥方遒(qiú) 浪遏飞舟(è)
知人论世
写作背景:《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这一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农民运动在全国蓬勃发展起来。同时,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也对工农革命加紧镇压,革命活动的环境十分艰险。这年秋天,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韶山从事革命活动。遭到反动军阀的逮捕。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准备到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经过长沙,并独自去了橘子洲。面对滔滔江水,念及斗争形式、国家前途,忆起学生时代的豪情壮志,心潮起伏,写下了这首词。
诵读诗歌,初步感受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首词的上片和下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上片,湘江秋景图下片,峥嵘岁月图。
请同学们根据对文章的初步理解,设计属于自己的朗读方案,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
对比名家朗诵找差别明确朗读技巧:读准字音,重读领起字,注意把握节奏,读出情感。
品读上片
小组合作赏析上片中写景的句子:“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可以从写景角度、炼字、情感等方面赏析)
学生展示明确:(1)炼字方面万:山之多遍:红之广层:林之密尽:染之透染:拟人手法,化静为动漫:水之盛透:江水澄澈争:千帆竞发,争先恐后击:矫健雄姿,强劲有力翔:自由轻快
写作角度:动静结合、远近结合、俯仰结合写景语句观察角度写景分析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远眺远景、静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近观近景、动景鹰击长空仰视高景、动景鱼翔浅底俯视低景、动景
情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品读下片
小组讨论:文中是一群怎样的“同学少年”,他们有怎样的形象特点?明确:相关语句形象特点风华正茂青春年少,才华横溢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以天下为己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激昂慷慨,奋笔疾书;关心国家命运,针砭时弊,宣传真理粪土当年万户侯蔑视官僚军阀,救国救民,敢于斗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搏击中流,劈波斩浪
拓展思考
师:通过学习本词,作为当代的青年,你觉得青春该有的样子是怎样的?应怎样实现青春的价值?请写写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八)结语:同学们,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不要只等着让美好的时代成就我们,而应该有我们去创造更美好的时代。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愿意吾辈之青春,护卫这盛世之中华。
(九)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阅读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水调歌头·游泳》《采桑子·重阳》等作品,进一步感受一代伟人博大的胸襟和乐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