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三大改造同步训练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三大改造同步训练题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3 21:1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三大改造
一.选择题
1.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C.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D.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2.观察如图,这是1956年某工厂的开工纪念章,据此判断这个工厂是(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B.重庆长安汽车制造厂
C.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 D.北京汽车制造厂
3.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1954年同仁堂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出现在(  )
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4.下列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成就的是(  )
A.长春一汽建成投产 B.大庆油田的建成
C.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 D.浦东开发区的设立
5.某班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在自主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
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
6. 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合作社,是因为(  )
①当时农民非常缺乏生产工具、资金 ②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 ③很难使用机械化农具 ④让本来比较富裕的农民更富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7. 我国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土地所有制发生的改变是( )
A. 由农民所有转变为集体所有 B. 由国家所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C. 由集体所有转变为国家所有 D. 由集体所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8. 农业合作化和土地改革最大的区别是( )
A. 受到农民的欢迎 B. 改变了所有制
C. 促进农业生产的增长 D. 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9. 1956年1月2日 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
A. 工商业改造 B. 统购统销 C. “一五”计划 D. 土地改革
10. 1952年9月,毛泽东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这个时间实际用了多少年(  )
A. 10 B. 15 C. 7 D. 8
11. 下图是1953年11月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当时发生在华北孙家庄农民孙志刚身上的故事,故事的主题应该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 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的著名老字号。1954年同仁堂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出现在:( )
A. 土地改革时期 B. 三大改造时期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13. “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这则旧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引起了某班同学的激烈争论,下列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观点较为典型,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甲说,该消息反映出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后,农民已经走向共同富裕。
B. 乙说,该消息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刚完成,生产迅速发展。
C. 丙说,该消息明显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产物。
D. 丁说,该报纸应该出版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鲜明地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成就。
14. 泰来机器面粉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建国后曾一度改名为“公私合营泰州面粉厂”。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厂改名这件事应发生在20世纪
A. 40年代 B. 50年代 C. 70年代 D. 80年代
15. 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最能体现这次巨变特点的是
A. 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地位的确立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 外交政策发生巨大的转折 D.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
16.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
A. 实行赎买政策
B. 成立生产合作社
C. 建立人民公社
D. 实行一国两制
17. 照片能够形象的再现历史场景。对下图中的历史场景解读正确的是( )
A. 出现在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 带来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
C. 成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 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18.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农村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9. 1956年底,毛泽东说:“手工业中许多好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此话针对的问题是
A. 土地改革中的急于求成
B. 三大改造中的过急过粗
C. “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
D.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共产”风
20. 下图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导致甲到乙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新解放区土地改革
B. 开展“大跃进“运动
C. 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五年计划(规划)发展历程
计划(规划) 时间 关键词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年 工业增速 超额完成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8~1962年 大跃进 大倒退
……
第七个五年计划 1986~1990年 改革闯关治理整顿
第八个五年计划 1991~1995年 小平南方谈话 改革潮涌
第九个五年计划 1996~2000年 宏观调控 经济软着陆
第十个五年计划 2001~2005年 指令计划退场 市场配制资源
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2006~2010年 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
第十二个五年计划 2011~2015年 转变经济方式 改善民生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以上五年计划(规划)制定的共同目的。
(2)根据所给材料,概括以上五年计划(规划)有哪些变化?
(3)以上五年计划(规划)的制定,体现了国家的哪一重要职能?
22. 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党的三代领导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通过艰辛的探索,最终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请回忆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是什么时候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标志是什么?
(2)在哪次会议上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4)党十四大确立了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23. 今年3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走向辉煌。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
中央电视台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531957年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政治建设上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2)歌曲《走进新时代》中实现“当家作主站起来”的党的领导人是谁?带领中国人民“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伟大理论是什么?
(3)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党也曾有过严重的失误,请举一例。
(4)围绕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革命和建设历程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答案
1-5AABAC 6-10AABAC 11-15BBCBA 16-20ABDBD
21、(1)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从单纯关注经济增长到既关注经济增长又关注人民生活改善,从强调发展速度到科学发展.
(3)国家干预指导经济的职能.
22、(1)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2)中共十三大。
(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3、(1)措施:制定(或完成)了“一五”计划,进行(或完成了)三大改造;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领导人:毛泽东;理论:邓小平理论(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失误:大跃进或人民公社化运动。
(4)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从此就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言之有理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