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雨的四季-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雨的四季-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3 21:5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雨的四季-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蔷了。
B.人们受够了冷洌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
C.雨淅淅呖呖地下了一整天,我们只好躲在家里看书。
D.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2.下列加点词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诱惑 睫毛 衣裳 争先恐后
B.掩饰 端庄 屋檐 迫不急待
C.造访 干涩 铃铛 咄咄逼人
D.吝啬 瓢泼 悠远 淅淅沥沥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雨仍然偶尔造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lìn sè)了。
B.静谧(nì)的夜晚,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
C.它既不倾盆飘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xī xī lī lī),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D.你只会感到更高邈(miǎo)、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
4.下列词语或成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朱自清《春》)
B.朗润:晴朗潮湿。(朱自清《春》)
C.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刘湛秋《雨的四季》)
D.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5.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
B.文章从形、声、气等方面写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将雨写得可感可触,可亲可爱。
C.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对雨的描写形象生动,语言古朴典雅。
D.文章条理清晰。先总写对雨的感受,再具体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最后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E.“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这句话是对工业污染的批判和对工业文明的否定。
二、基础知识综合
6.根据课文内容和结构,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雨的四季》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雨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净,可光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7.作者说“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从选文来看春雨和夏雨有怎样不同的美?
8.作者写春天的雨,没有直接描写,而是写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9.本文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表现景物特征。请从选文中摘录一个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句子,并谈谈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摘录的句子:
表达效果:
成都的雨
侯志明
①对我这样一个在荒漠草原出生并长大的人来说,成都的雨是别致的。
②成都的雨完全不同于家乡的雨。除夏季的极端天气外,多数时候是润物无声的小雨。
③在我的家乡,年降雨量在一百三十毫米左右,雨是相对稀缺的资源。【A】一滴雨下来,无论是经过树梢还是穿过空气,都会在泥土中滴出小小的坑,大如纽扣,小似黄豆。即使滴在石头上,也要带上泥土的印迹。或许这是雨的踪迹吧,仿佛在告诉人们:“这次我们下得不少呢!”
④成都的雨不是这样的。成都一年的雨量,几乎是我家乡的十倍。雨中没有尘土,每一滴雨落到地上,不会留下明显的痕迹。
⑤家乡的雨总是和冷空气裹在一起,下着下着,雨就变成了冰雹;也总是和风裹在一起,所谓风雨交加,形容家乡的雨很是贴切。成都偶尔也会有疾风暴雨,但这种情况并不常见。
⑥家乡的雨,经常雷声大雨点小。有时候浓云密布、电闪雷鸣,眼看要下雨,却只滴了几滴,就随风而去,无影无踪。如果说家乡的雨是急就的,那成都的雨就是充分酝酿的。先把云彩一块一块地铺开,一层一层地摞起,再慢慢地下。或许正是因为准备充分,所以雨一下就是两三天甚至更长时间。
⑦在成都的雨中漫步,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你会看到挂在尖尖青草上的雨滴,那样晶莹剔透;你会看到紧紧抓住一朵莲花而不松手的一连串的雨滴。落在花上的雨滴,几乎都是一串而不是一滴。【B】不知是花迷住了雨,还是雨迷住了花。
⑧淅淅沥沥的小雨,下起来就没有要停的意思。成都的市民早已熟悉成都的雨的习性,经常不等雨停就走出家门。他们会在公园里面、小巷深处撑一把大伞漫步,或者坐在湿不了身的屋檐下,穿着短裤汗衫,摇着蒲扇,品茶、打望、摆龙门阵。成都的雨温柔绵软,即使冬天也没有多少冷意。细雨中,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也不像往常那么夺目耀眼,紧张的生活节奏随之放慢。
⑨细雨中,成都的乡村也会展示出油画般的美景。农家人站立在雨中,头戴斗笠,身着蓑衣,点缀在花草中。这让人不禁想到王建的诗句:“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描写的不正是这样的场景吗?
⑩如果没有在成都雨中漫步的经历,那么是无论如何都读不懂成都的这种诗意与情调的。这种诗意与情调,只能酝酿在成都的雨中。
有人说,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若问为什么?答,这里既宜居又宜业,既有很多好吃的又有很多好玩的。而我却以为这样的答案不够完整,至少还得加上一句:成都有诗意有情调。当然,包括这雨中的诗意与情调。
成都的雨是恰到好处的,让整座城市浸染在诗画里,令人陶醉。
(有删改)
10.作者说“成都的雨是别致的”,请结合文章分点概括成都的雨“别致”的地方。
11.请从A、B两处任选一处进行语句赏析。
12.文章第⑤⑥两段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到家乡的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3.雨是大自然的杰作。刘湛秋说雨是“使人爱恋的”(《雨的四季》),本文作者说雨是“令人陶醉”的,请你结合两篇散文的内容和主旨,说说作家为什么钟情于雨。
四、综合性学习
14.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 )
(2)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
(3)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
(4)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D
4.B
5.CE
6.【参考】
7.春雨:清新 甜美 润泽
夏雨:热烈 粗犷 奔放 8.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春雨后的景象,通过万物经过雨的洗淋后娇媚、可爱的情态;表现了春雨带给大地的欢乐。 9.合乎题意即可
10.①小雨润物无声;②雨中没有尘土,不常见暴雨;③充分酝酿,雨期长;④温柔软绵,冬天少冷意。 11.【示例一】【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家乡雨点的特点,雨水在泥土中滴出大如纽扣、小似黄豆的坑,突出家乡雨水的稀少,与下文写成都的雨的多形成对比。
【示例二】【B】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运用想象,生动地写出了雨滴一连串落在花上的情态,突出成都的雨的别致之美。 12.作者写家乡的雨的冷、雨点小,以此衬托出成都的雨的温柔绵长,惹人喜爱。对比之中赞美了成都的雨之美丽。 13.选文中,作者说成都的雨恰到好处,令人陶醉,是因为感受到成都与家乡不同、别致的雨;可以随之放慢生活的节奏;能观赏到乡村油画般的美景;体会到雨中才有的诗意和情调。《雨的四季》中,作者通过对雨的景象、声响、气息的描写,表现出了雨的趣味、性格、情义,春雨的美丽娇媚,夏雨的热烈粗犷,秋雨的端庄沉静,冬雨的自然平静,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结合文章内容表述,意思相近即可)
14. 比喻 拟人、比喻  拟人 排比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