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3课时)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课堂引入
经纬网
方格式经纬网
经线和经度
纬线和纬度
经纬网
三、纬线和经线
经纬网及其功能
1
经纬网的组成
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合作,讨论并回答:
1.经纬网是怎么形成的?
2.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指的是什么?
3.经纬网有哪些功能?
三、纬线和经线
经纬网及其功能
1
答案提示:
1.在地球仪上,由无数条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形成的网,称为经纬网。
2.指的是该任一地点所在的经线与纬线的交点。
3.主要功能:①定位:在经纬网上确定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反过来,任何一组具体的纬度值和经度值(经纬度坐标),在地球仪上也都能找到一个唯一的对应地点;②确定相对方位:确定不同地点之间的相对方位。
经纬网
经纬网的主要功能
三、纬线和经线
经纬网及其功能
1
小组合作,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经纬网上确定某点位置的一般方法与步骤是什么?
2.试在以下经纬网上确定A(15°N,20°E )和B(15°S, 20°W)两地的位置。
答案提示:
1.一般步骤如下:
(1)首先找出该地纬度所在的纬线;
(2)在此纬线上再找出该地经度所在的经线;
(3)所找出的纬线与经线的交点就是该地所在的地理位置。
2.A、B两地的位置如图所示。
经纬网及其功能
1
纬度向北递增为北纬
纬度向南递增为南纬
(20°N,30°W)
(40°S,60°E)
60o
30o
0o
30o
60o
90o
0o
20o
20o
40o
60o
60o
40o
A
B
利用经纬网定位
经度向东递增的为东经(E)
经度向西递增的为西经(W)
【提醒】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要注意以下问题:
1.分清经线和纬线;
2.分清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
3.先纬度后经度,写出经纬度坐标完成定位。
三、纬线和经线
试写出经纬图中A、B两地的经纬度位置。
答案提示:
A地:(20°N,30°W)
B地:(40°S,60°E)
A
B
巩固训练1
利用经纬网确定地表任一地点的地理位置。
试读出下图中A、B两地点的经纬度位置。
答案提示:
A地点:(20°S,40°W)
B地点:(40°N,60°E)
三、纬线和经线
巩固训练2
利用经纬网判断不同地点的相对方位。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A、B两地的经纬度。
2.试判断A在B的什么方位。
3.试判断C地的半球位置。
A
B
C
答案提示:
1.A地:(40°S,30°W)
B地:(20°S,30°E)
2.东北方。
3.南半球。
三、纬线和经线
三、纬线和经线
经纬网的应用
2
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合作,讨论并回答:
经纬网的应用领域主要有哪些?
答案提示: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航海、航空、交通、军事、气象观测等。
飞机在天空中飞行
航空母舰在茫茫大海上航行
2012年第14号台风“天秤” 于8月23日在台湾南方海面生成,朝西北移动。8月24日,“天秤”到达位于台湾西南的南海,为台湾南部地区带来狂风暴雨。由于预报准确,防范及时,使这次台风没有造成较大损失。
读给出的经纬网图,试写出台风“天秤”在8月23日和24日的经纬度位置。
120o
121o
122o
123o
119o
118o
22o
23o
24o
25o
26o
8月23日
8月24日
(122°E,22°N)
(119°E,23°N)
活动探究1
利用经纬网预报台风灾害
三、纬线和经线
答案提示:
8.23日位置:(122°E,22°N)
8.24日位置:(119°E,23°N)
2012年8月28日,正在索马里海域附近执行护卫任务的中国海军,收到求救电报,称一伙海盗正在袭击一队商船,中国海军“昆仑山号”战舰和“兰州号”导弹驱逐舰,迅速准确地赶到商船被袭击海域,并成功将海盗击退,整个行动只用了约30分钟。
在茫茫大海上,被袭商船应该如何在求救电报中说明自己的位置,才能让护卫舰队迅速准确地找到自己,实施救援呢?
三、纬线和经线
活动探究2
利用经纬网实施紧急搜救任务
答案提示:利用经纬网定位,然后发送出商船所在海域的经纬度位置信息。
当地时间2014年4月16日上午,“世越号”客轮在韩国全罗南道珍岛郡观梅岛西南方向约3公里海上沉没。2014年4月17日,韩国沉船事故现场众多船只参与救援。
思考:沉船事件发生后如何以最快的方法找到失事的轮船呢?
韩国“世越号”沉船事件
“世越号”事件抢救场景
活动探究3
利用经纬网实施紧急搜救任务
答案提示:利用GPS定位系统对货轮进行搜索定位并利用船艇设备迅速实施救援,也就是找出货轮所在位置的经度和纬度。
三、纬线和经线
试在世界地图上找出下列事件的发生地点。
1.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坠落在(44.4°S,150°W)。
2.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N,125.3°W)。
活动探究4
利用经纬网确定相关区域范围
世界政区图
三、纬线和经线
四、地球上的五带
地球上五带划分的依据
3
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合作,回答:地球上五带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名称各是什么?
答案提示:
1.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在同一时间里,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相同,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热量也有多有少。于是,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种热量带,简称为“五带”。
五带分别为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
地球上五带划分的依据
3
四、地球上的五带
五带不同的自然景观
寒带景观
热带景观
温带景观
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合作,讨论并回答:
1.热带的范围是什么?
2.热带的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
1.热带范围: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2.气候特征:终年炎热,四季和昼夜长短变化都不明显。
原因:有太阳直射现象,太阳辐射强烈,因此地表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
五带的范围及特征
3
四、地球上的五带
五带的划分
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合作,讨论并回答:
1.温带的范围是什么?
2.温带的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
1.温带范围:南、北回归线分别到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
2.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
原因:无太阳直射现象,也无极昼极夜现象,这里地表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寒带多,比热带少。
五带的划分
五带的范围及特征
3
四、地球上的五带
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合作,讨论并回答:
1.寒带的范围是什么?
2.寒带的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
1.寒带范围:南、北极圈分别到南、北极点之间的地区。
2.气候特征:终年严寒。
原因:无太阳直射机会,有极昼、极夜现象;纬度位置高,太阳辐射弱。这里地表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
五带的划分
五带的范围及特征
3
四、地球上的五带
五带的范围及特征
3
四、地球上的五带
归纳小结,完成表1:地球上的五带。
名称 分界线 纬度范围 特点
热带
温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寒带 北寒带
南寒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
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北极圈以内
南极圈以内
23.5°N~23.5°S
23.5°N~66.5°N
23.5°S~66.5°S
66.5°N~90°N
66.5°S~90°S
有阳光直射,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
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获得的热量居中,四季变化明显
无阳光直射,有极昼、极夜,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气候终年寒冷
拓展延伸
分析两极地区终年严寒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小组合作探究,回答下列问题:为什么两极地区在极昼期间连续多日太阳不落,气候却还是那么寒冷呢?
答案提示:
两极地区在极昼期间,虽然太阳连续多日落,太阳照射的时间很长,但是由于纬度位置高,太阳高度很低,太阳辐射强度很弱,地表获得的太阳光热很少;且地表终年被冰雪覆盖,冰雪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高,从而使得两极地区比照射时间短但太阳高度大的温带和热带地区都要寒冷得多。
两极地区极昼期的太阳高度
四、地球上的五带
课堂小结
当堂练习
1.甲、乙两地同在30°N纬线上,甲地的经度是20°E,乙地的经度是20°W,则甲地在乙地的( )
A.正南 B.正北 C.正东 D.正西
2.阅读经纬网局部图,说出甲、乙、丙的经纬度与所在半球。
C
答:甲:(20°S,20°E),南半球。
乙:(40°N,0°),北半球。
丙:(0°,40°E),赤道上。
3.读经纬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图中A、B、C三点的经纬度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2)A、B、C三点中,按东西半球划分,位于东半球的有___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有_________;位于中纬度的点有_________。
(3)图中B点位于C点的_________方向。
(4)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通过_________(国家)的_________(城市)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0°经线,又称作_________线。
(80°N,140°E)
(40°N,180°)
(20°N,160°W)
B
A
C
西北
英国
伦敦
本初子午
当堂练习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