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课程引入
如果地球是圆的,地球另一边的人们不就掉下去了吗?
最初有人提出“地球”的说法时,曾遭到人们的普遍质疑,甚至是嘲讽。
如果这样一直向前走,会不会回到出发的地方?
如果地球是圆的,一直向前走,最终会回到出发的地方。
浑天说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
新盖天说
球体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1
天在上,地在下,
天地相盖,
天和地都是圆拱形。
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并拍摄了地球的照片,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盖天说(天圆地方说)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1
查阅资料,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小组讨论: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有哪些呢?
答案提示:
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主要有以下几个:
1.登高望远
2.远望海上船只靠岸和离岸
3.月全食的形状
4.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
5.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地球是一个球体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1
小组讨论:1.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会先看到什么,后看到什么?
2.在海边眺望远去的帆船,船的船身和桅杆哪一个先消失,哪一个后消失
3.想一想,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
1.远望海上来船,先看见桅杆,后看见船身。
2.远望离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3.原因:海面并不是水平的,而是圆形的曲面。也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大地是一个曲面。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1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看到的地球的影子是圆的,推断地球是球形的。
月食形成示意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1
提示:月全食的形状就是地球的影子。
“太空第一人”——原苏联宇航员加加林。
在地球外太空运行的人造卫星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1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1
在月球表面看地球升起
从阿波罗17号飞船上发回的地球照片
在陆地上旅行的人,如果向北走去,一些星星就会在南方的地平线上消失,另外一些星星却在北方的地平线上出现。如果向南走去,情况就相反。这种现象,也证明了大地是弧形的曲面。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链接生活
晴朗的夜晚,在旅行途中观察星空
璀璨的星空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大小
2
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读下图,完成下列任务。
1.从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方面描述地球的大小。
2.图中地球有两种不同的半径,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
1.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半径有赤道半径和极半径之分,其中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约21千米。说明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椭球体。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略短以外,经过精密的测量,科学家还发现地球的南、北半球不对称,北极半径比南极半径约长40米。但这种差异对于庞大的地球来说是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不计的。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真实形状
3
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一些细微的差别,把地球当作一个正球体来看待。
地球的真实形状
正地球
活动探究1
体会地球的大小
1.人的步幅约0.75米,绕赤道一周,需要走多少步?若按照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走,需要走多长时间?
2.传说中的“土行孙”会遁地之术,假设他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横穿地球(过地心),到出发地相对应的地球另一侧地点,需要多长的时间?
3.请同学们解释毛主席诗词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的含义和由来。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算一算,议一议,完成下列相关任务。
答案提示:
1.约127小时。
2.约5300万步;8000小时。
3.地球不停地自转,周期为一天。
二、地球仪
【猜谜语】
不是桔子不是蛋,
用手一推它就转。
不要看它个子小,
能载大河和山川。
活动探究2
快来猜一猜,看谁猜得快
地球仪
很久以来,人们渴望能看到地球家园的全貌,希望能借助某种物体来研究地球,于是地球仪应运而生了。
二、地球仪
地球仪的概念
1
广阔的地球表面
经纬网
地球仪
二、地球仪
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观察地球仪,小组讨论并回答:
1.什么是地球仪?
2.地球仪与真实的地球原貌有哪些区别?
答案提示:
1.地球仪是依照地球的外形,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制作的地球模型。
2.区别:①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②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③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表示地理事物的方法
2
地球仪
观察地球仪,看一看地球仪是如何表示陆地、海洋、山脉、国家等的?
二、地球仪
山地
陆地
海洋
活动探究3
地球仪如何表达地理事物的
课堂小结
当堂练习
1.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棋盘似的正方体 B.倒扣的盘子
C.球体 D.圆形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
A.6378千米 B.6371千米
C.6357千米 D.4万千米
3.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
A.正圆形球体 B.纺锤形球状 C.不规则球体 D.规则球体
4.下图说明( )。
A.地球是一个正方体
B.通过卫星照片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C.通过观察海平面上船只的出没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D.通过月亮表面的变化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C
C
C
B
5.下列有关地球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仿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成的模型
B.地球仪的形状就是地球的形状
C.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地理事物
D.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与实地基本相符
6.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的关系是( )
A.前者长于后者 B.后者长于前者
C.一样长 D.极半径是赤道半径的2倍
B
B
当堂练习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