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单元综合练习卷
一、选择题(共14小题,限时15分钟)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和大小的测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下图示意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 D.③→②→④→①
读经纬网图,完成2-4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线连接南极和北极,是纬线 B.②线与①线相交并垂直
C.①线指示东西方向 D.②线指示南北方向
3.与a点所在经线相对的经线度数是( )
A.40°E B.40°W C.140°E D.140°W
4.a点位于( )
A.赤道 B.低纬度 C.中纬度 D.高纬度
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下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
A.一年 B.一月 C.一天 D.一小时
6.当北半球达到了一年当中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时,此时地球运动的位置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7.根据公转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倾斜绕日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 B.冬至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C.地球绕日公转的同时还绕地轴不停地自转 D.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学会看地图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地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说明
B.地图上判断方向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C.方向、比例尺、经纬网是地图的三要素
D.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一般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南方
9.下列图幅相等的四个比例尺中,反映实际内容最详细的是( )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B.1:3000000
C. D.1:10000
2022年2月4日至20 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北京冬奥会”)在我国北京和张家口举办。如下图所示是张家口某滑雪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下图,完成10-14题。
10.滑雪场所在区域的地形类型主要为( )
A.山地 B.平原 C.丘陵 D.盆地
11.图中滑雪路线主要为山脊地形部位的是( )
A.L1 B.L2 C.L3 D.L4
12.从安全角度考虑,四条赛道中,最适合初级滑雪爱好者的赛道是( )
A.L1 B.L2 C.L3 D.L4
13.高山滑雪运动器材商需要立一广告牌,让滑雪场地内大多数人都能看到,建议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14.冬奥会期间,下列地理现象合理的是( )
A.四川省泸州市昼长夜短,白昼渐短 B.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
C.四川省泸州市正午时刻树影越来越短 D.四川省泸州市正午阳光照到室内的面积达一年中最大
二、解答题(共3题,限时15分钟)
15.读经纬网1和经纬网2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点的经纬度位置 。A地位于B地的 方向,C地位于A地的 方向。假设有两人沿A、D所在经线不改变方向一直向南走,最终他们将在 会合。
(2)经纬网2所示的区域,是由经纬网1图中的阴影区域 (甲\乙\丙\丁)经纬线拉伸成直线并放大得来的。若将甲、丙两个阴影区域的实际面积进行比较,则甲 丙(大于\等于\小于)。
(3)甲、乙、丙、丁四块阴影区域,位于中纬度的是 和 ,位于南半球的是 和 ,位于东半球的是 和 。
16.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1)ABC三点中一年太阳直射两次的是 点。
(2)A点的经纬度是 ,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 。
(3)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 现象。
(4)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动过程中,吉安市获得的太阳光能也将逐渐 (增加/减少)。
17.为了锻炼学生体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吉林省某中学利用暑假到山区开展了一次登山旅行活动。阅读材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同学们从王村火车站分组出发,设计了三个活动方案。
方案一:登大青山,锻炼体能;
方案二:徒手攀岩,试试胆量;
方案三:参观古庙,寻踪文化。
材料二:旅行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
(1)方案一中同学们从出发地点到达大青山,山顶的海拔高度大约是 米以上。
(2)方案二中能开展徒手攀岩,是因为沿途经过 (山体部位)。
(3)方案三中同学们去参观古庙,寻踪文化。图中古庙位于王村的 方向,若出发地到古庙的图上距离为6.4厘米,它们的实地距离是 千米。
(4)三个方案中,你会建议体力较弱的同学选择路线 (填数字),原因是 。
(5)从地形类型来看,王村和李村中位于平原的是 ;若把该图绘制成分层设色地形图,则在平原地区应着上的颜色是 。
试卷第4页,共5页
试卷第1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B 2.B 3.D 4.B 5.A 6.B 7.B 8.A 9.D
10.A 11.C 12.B 13.A 14.C
15.(1) (20°S,40°E) 正南 西北 南极点
(2) 丙 小于
(3) 甲 乙 丙 丁 乙 丙
16.(1)C
(2) 90°E,23.5°N (或东经90°,北纬23.5°) B
(3) 甲 极昼
(4)增加
17.(1)550
(2)陡崖
(3) 西南 3.2
(4) ③ 三个方案中,③路线大部分位于同一条等高线内,坡度小,省力
(5) 王村 绿色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