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05 14:3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第12课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内容标准:
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
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
决的历史作用。一、九一八事变一、九一八事变1、爆发的背景①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②日本急需摆脱经济危机③国民党政权的全力“剿共”,给日本侵华提供了可乘之机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想一想:
从这份密电可以看出,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这种政策导致了什么后果?
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历史回眸
东三省沦陷,变成日本的殖民地。
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
后果东北三省沦陷日本在中国放下的滔天罪行设问:东北三省为何如此快就沦陷?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当奴隶,亦不可得”。 ——蒋介石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密电张学良:“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材料:
第一:东北的沦陷是中国民族利益的重大损失。第二: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材料:
当时东北领土在全国所占的地位是领土11.5%(等于日本 3倍),人口8%,铁矿70%,大豆70%,石油50%以上,铁路40%左右,煤矿、森林和牲畜30%以上。3、影响: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东北人民、全国大中城市群众、部分爱国将领对日本的侵略是怎样的态度?
设问: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民众抗日自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侵略
纷纷以各种形式抗日,
并要求国民党抗日。坚持局部抗战痛击日本侵略军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潮三、西安事变1、背景:②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③受中共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
扣押蒋介石,逼蒋抗日。2、经过④张学良和杨虎城在“剿共”中屡次失败。①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三、西安事变大家讨论对蒋介石应该如何处置?
南京国民政府:何应钦等主张武力“讨伐”张学良杨虎城。
       宋美龄等竭力主张和平解决营救蒋介石。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呢?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杀蒋?放蒋?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
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
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不主张杀他,反而
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明了什么? 深入探究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以民族利益为重
杀蒋必将激化矛盾,引发内战。和平解决有利于国共和解,有利于团结抗日,有利于全民族的根本利益。 3.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日本
帝国主义九一八全国抗日
救亡运动
高潮中国共产党亲日派国民党政府亲英美派张学良
杨虎城西安
事变主张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发动引发要求抗日号召讨伐推动发动接受和平解决要求放蒋感召课堂练习:
1、 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的军队是( )
A.关东军 B.东北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2 沈阳市在每年的某一天,汽笛长鸣,以示国人不忘国耻。此处的“国耻”是
( )
A.七七事件 B.九一八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
3 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入敌手,主要原因是( )
A.日本为发动侵略作了长期准备
B.东北军战斗力低下
C.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
D.伪满洲过成为日本的侵华帮凶ABC4、在民族危亡关头,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不顾个人安危,依然发动西安事变,立下了不朽功勋。下列选项中,对他们评价准确的是( )
A.“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B.“封侯虽我意,但愿海波平”
C.“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一.二八事变爆发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七七事变爆发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