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1、_________年____月,为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毛泽东在周恩来、张治中等人的陪同下,到达
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并达成和平建国的
“__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蒋介石单方面撕毁
2、“__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____发动疯狂
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1945 8双十协定 1946 6中原解放区双十协定3、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开始于什么事件后?1947年6月,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4、人民解放战争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大决战温 故 知 新第17课 解放战争的胜利上饶县清水中学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8月130万280万上升430万365万 机动兵力士气后方危机四伏低落巩固1945.81946.61947.61948.91949.11949.4和谈时期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渡江战役解放战争时期知 识 结 构一、三大战役——主力大决战1、辽沈战役2、淮海战役3、平津战役林彪罗荣桓战略决战为什么选择东北为突破口?中共中央决定将战略决战的方向首先指在东北战场,对解放军有利。第一,兵力方面我军占优势,合计百万人,是超过蒋军的唯一战场;第二,东北敌军孤立分散,并且或守或撤,举棋不定;第三,我军后方巩固支援战争的物资力量雄厚。待我军歼灭东北敌军后,可以挥师入关,有利于华北、华东战场的作战。辽沈战役 三大战役 之1948年9月至1948年11月林彪、罗荣桓东北解放军解放长春、沈阳和东北全境东 北历时52天,共歼敌47.2万人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陈毅司令员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胜利的可靠保证先打两头分割包围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张家口塘沽 新保安天津 北平先打两头分割包围后取中间平 津 战 役想一想 党中央为什么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1)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2)可保障北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都文物免遭战争破坏。
(3)对傅作义部的和平改编为其他战场的国民党将领倒戈率部转向人民的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1948年9—11月1948年11月—1949年1月歼灭和改编敌人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948年11月—1949年1月三大战役:说 一 说 三大战役的名称、目的、历史意义名称: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目的:消灭国民党的主力,解放全中国。
意义: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1949年4月21日,
毛泽东、朱德总
司令发布向全国
进军的命令。 人民解放军百
万雄狮横渡长。
国民党军队长江
防线土崩瓦解。 百万雄师过大江毛泽东和朱德在1949年4月向解放军下达的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这个命令明确指出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目的是什么?
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捍卫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蒋家王朝覆灭解放南京 渡江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年4月21日—23日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战略目标:时 间:推翻国民党统治战 线:东起江阴,西至湖口意 义:回顾小结:辽沈淮海平津战,基本歼灭敌主力。
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南京庆胜利。
战略决战留遗憾,蒋匪残余逃台湾。 从中共和中国人民来看:失民心2、将领贪生怕死,士气非常低落3、指挥不力,多次出现错误1、争和平,行民主、谋民利、护国权得民心2、人民军队英勇善战,不怕牺牲3、领导英明、指挥正确逆民意顺民意国民党为什么会走向覆灭?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从国民党来看:1、打内战、行独裁、夺民利、卖国权启示---民众支持看一看 议一议
选择题
1.下列战役中进行最早的是 ( )
A渡江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辽沈战役
2.三大战役不包括 ( )
A渡江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辽沈战役
3.三大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 ( )
A沈阳 B张家口 C北平 D天津
4.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
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有关 ( )
A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5.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 ( )
A三大战役的胜利 B七届二中全会 C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6.奠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 ( )
A辽沈战役 B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DACACD当 堂 训 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美国及其他联合国家承认,目前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为中国惟一的合法政府,为达到统一中国目标之恰当机构。……自治而生的军队例如共产党军队那样的存在,乃与中国政治团结不相符合,且实际上使政治团结不能实现。 ——《杜鲁门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声明》(1945年12月)??? 材料二:据许多观察家的意见,他们(指国民党政府)已经堕落于腐败,争夺地位权力,……一向是一党政府,而不是在西方意义下之民主政府。……尽管如此,我们为了显见的理由,仍旧继续倾全力援助国民政府。? ——《艾奇逊致杜鲁门的信》(1949.7)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西方“观察家”眼中的国民政府形象。
3、艾奇逊写这封信的时候,中国的政治局势如何?他所谓的“显见的理由”是 什么?1、扶蒋反共 2、政治腐败(争权夺利);一党专政(独裁)。 3、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国民党统治已被推翻)。阻止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取得政权;尽力维护美国在华利益。想一想 做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