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5《故乡》一课一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5《故乡》一课一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4 08:0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15 故乡 一课一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对中年闰士的形象理解正确的项是 ( )
A.中年闰土受到多重压迫,生活艰辛,但他仍满怀希望,充满活力。
B.苦难的生活改变了中年润土的外表,但并没有改变他的内心世界。
C.中年闰土遵守社会的礼法,并以此处理与“我”的关系。
D.中年闰土见到“我”时虽然没有很多的言语,但他没有忘却儿时的记忆,他与“我”的心灵又融合在一处。
2.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了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
B.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2016年奥运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C.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阴晦(huì) 愕然(ě) 萧索(xiāo) 逃窜(cuàn)
B.黛色(dài) 罔然(wǎng) 潮汛(xùn) 模样(mó)
C.姿睢(zì) 寒噤(jìn) 颧骨(quán) 瓦楞(léng)
D.祭祀(sì) 伶俐(líng) 脚踝(huái) 五行(xíng)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B.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C.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D.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5.下列对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21年11月7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成为中国第一次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的第一步。(删掉“第一次”)
B.鲁迅先生的《故乡》,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表现艺术,吸引了许许多多的读者。(将“丰富”和“深刻”调换位置)
C.他在这个问题上痴迷于制造谎言,但谎言终究掩映不了真相。(将“掩映”改为“掩盖”)
D.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推广曲《一起向未来》全新MV正式上线。此曲意在传递全民迎冬奥的正能量,表达世界需要携手共进的美好愿望十分重要。(删掉“十分重要”)
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天应该不会再度失约了,期待中的阳光一定像你恬(tián)静的笑容,温暖而又明媚,慵懒而又活泼,驱散心里的每一处潮湿和阴悔。
B.清明节前夕,”代理扫墓”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专家解读清明祭祀文化,直言“代理扫墓”滑稽(jì)可笑。
C.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cī)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D.现在越来越高科技现代化的城市,隔膜住了大自然,让我们远离了大自然。这是一个让人愕(è)然不已的事实。
二、字词书写
7.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叉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鸣鸣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沧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阴晦( ) 禁不住( )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3)将画横线的词语用正楷字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要求书写工整准确,笔画流畅)
8.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凸颧骨( ) 愕然( ) 嗤笑( )
惘然( ) 潺潺( ) 恣睢( )
三、填空题
9.名著阅读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填写相应的人物或情节。
(1)武松抢过林子(快活林)背后,见一个金刚来大汉,披着一领白布衫,撒开一把交椅,拿着蝇拂子,坐在绿槐树下乘凉。武松看那人时,生得如何,但见:形容丑恶,相貌粗疏。一身紫肉横铺,几道青筋暴起。黄髯斜卷,唇边几阵风生;怪眼圆睁,眉下一双星闪。真是神荼郁垒象,却非立地顶天人。这武松假醉佯颠,斜着眼看了一看,心中自忖道:“这个大汉,一定是 (人物)了。”直抢过去。(《水浒》)
(2)“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是因为 (情节)。(《故乡》)
(3)立了好久,他决定进去见她;告诉她他又找到了包月;把这两天的车份儿交上;要出他的储蓄;从此一刀两断——这自然不便明说。她总会明白的。
“她”是 (人物)。(《骆驼祥子》)
(4)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他”是 (人物)。(《最后一课》)
10.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 )
(2)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冷笑说:“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那有这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 ( )
11.文学常识填空。
鲁迅,原名 ,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 家、 家、 家。著有回忆性散文集《 》,小说集《 》《 》《 》等。
四、现代文阅读
故乡(节选)
①“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②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③我愕然了。
④“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⑤我愈加愕然了。幸而我的母亲也就进来,从旁说:
⑥“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你该记得罢,”便向着我说,“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
⑦哦,我记得了。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但这大约因为年龄的关系,我却并未蒙着一毫感化,所以竟完全忘却了。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冷笑说:
⑧“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⑨“那有这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
⑩“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11)“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
(12)“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13)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14)“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12.二十年前的杨二嫂被称为“豆腐西施”,“终日的坐着”,体现了她当时怎样的特点?
13.请从以下三个方面简要概括二十年后的杨二嫂的特点。
(1)外貌:
(2)语言:
(3)动作:
14.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15.杨二嫂的前后变化,说明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阅读选文“老屋离我愈远了……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完成下面的题目。
16.“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中的“高墙”一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我”为什么觉得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
17.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18.选文最后一段中,“我”的眼前为什么会再一次浮现故乡的美丽画面?
五、综合性学习
19.为了加深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某班决定开展以“解读鲁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将从哪几个方面搜集材料?
(2)为了全面了解鲁迅的精神品格,你能写出两句反映鲁迅不同精神品质的名言吗?
(3)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拟写下联,写出你心目中的鲁迅。
【材料一】
几个生活细节
◎孙伏园回忆:我随鲁迅先生旅行,如到陕西,到厦门,到广州,我的铺盖常常是鲁迅先生替我打的。耶稣常为门徒洗脚,我总要记起这个故事。
◎北京大冷天,鲁迅先生还穿着单裤。他对朋友说:“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你再看我的铺板……我也从来不愿意换厚褥子。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材料二】
两张照片
上联:简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
参考答案:
1.C
【详解】A项,“仍满怀希望,充满活力”这一说法不正确,中年的闰土已“像一个木偶人了”,对生活已没有了什么希望,而是把精神寄托在神灵上;B项,闰土的内心世界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原来的天真、充满活力,变得麻木迟钝;D项,“他与‘我’的心灵又融合在一处”的说法不正确,此时两人之间已有“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2.B
【详解】A.“随着……”使句子缺主语。
C.语序错误。改为“深受读者喜爱”。
D“是因为……的原因”句式杂糅。
故选B。
3.D
【详解】A. 愕然(ě)——è;
B. 罔然——惘然,模样(mó)——mú;
C. 姿睢——恣睢;
故选D。
4.C
【详解】A.比喻;
B.比喻;
C.虽然有“像”,但是句中是把他的眼睛和他父亲的进行比较,不是比喻;
D.比拟;
故选C。
5.B
【详解】B.有误,该句没有语病,不能将“丰富”和“深刻”调换位置;
故选B。
6.D
【详解】A.阴晦,
B.滑稽(jī),
C.嗤(chī)笑,
故选D。
7.(1)huì jīn (2) 蓬一篷 沧一苍 (3)萧索 悲凉
【详解】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禁”是多音字,jìn不许,制止。jīn受得住,耐久。“蓬一篷,沧一苍”可从语境和部首上加以辨析。汉字用正楷字工整美观地书写即可。
8. quán è chǐ wǎng chán zìsuī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本题容易出现错误的读音是:恣睢zìsuī。
9. 蒋门神(蒋忠) 闰土喊了“我”一声“老爷” 虎妞(虎姑娘) 韩麦尔先生
【详解】本题考查结合材料辨析名著(文章)中的人物。
(1)由“武松看那人时,生得如何,但见:形容丑恶,相貌粗疏。一身紫肉横铺,几道青筋暴起。黄髯斜卷,唇边几阵风生;怪眼圆睁,眉下一双星闪”可知,文段描写是写武松醉打蒋门神的情节,故人物为:蒋门神或蒋忠。
(2)《故乡》中“我”回故乡搬家,见到了小时候的玩伴,现在已是中年的闰土。小时候的闰土喊“我”“迅哥儿”,现在的闰土看见“我”,脸上露出欢喜和悲凉的神情,最终喊了“我”一声老爷,这一声“老爷”,让“我”觉得他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3)由“告诉她他又找到了包月;把这两天的车份儿交上;要出他的储蓄;从此一刀两断”可知,这是祥子到刘四爷的车厂见虎妞的心理细节。因此这里的“她”是虎妞。
(4)由“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可知,这是课文《最后一课》的内容。最后—堂法语课结束,韩麦尔先生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悲痛得无法说话了,所以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因此们这里的他为韩麦尔先生。
10. 景物描写、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详解】考查对描写方法的辨析。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对照句子(1)是对景物和人物动作的描写。(2)是对人物神态和语言的描写。
11. 周树人 文学 思想 革命 朝花夕拾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论文集《坟》、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 集续编》等专集。
12.年轻美丽,安分守己。 13.(1)刻薄。(2)尖酸,自私,势利,泼辣,爱搬弄是非。(3)爱贪小便宜。 14.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杨二嫂的身材比作“细脚伶仃的圆规”,形象生动的描摹出她的外在特征,同时也隐含着作者对她的批判态度。 15.说明了中国广大农民在生活的重压下日益贫困,麻木,冷漠的社会现实。
【解析】12.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本文把杨二嫂称为“豆腐西施”,“豆腐”表明她当时的职业是开豆腐店的,“西施”则意味着她年轻貌美。“终日的坐着”是因为她就是店里的招牌,所以文章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生意好,她自然就安分守己。
13.这道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特征的分析概括。分析时,要结合文章人物的活动环境,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尽量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二十年后的杨二嫂的典型外貌是“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由此可以看出她的刻薄;二十年后的杨二嫂的典型语言是“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由此可以看出她的尖酸,自私,势利,泼辣;“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由此可以看出她爱搬弄是非的特点;二十年后的杨二嫂的典型动作是“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由此可以看出她爱贪小便宜的特点。
14.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的鉴赏能力。记叙文语句的赏析可以从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写作手法,句式结构等入手。答案一般包括赏析角度+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特点(情感)。这句话将中年杨二嫂张开的两只脚比作“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由此可以看出中年杨二嫂生活的不如意,两只脚瘦得像细脚伶仃的圆规,暗含了作者对她的批判态度。
15.这道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选段通过二十年前的杨二嫂和眼前的杨二嫂进行对比,二十年前的杨二嫂年轻貌美,有正当的职业,安分守己,小日子过得舒心;眼前的杨二嫂说话尖酸刻薄,行为上小偷小摸,自私自利,完全沦为了一个爱贪小便宜的市井无赖。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反映辛亥革命的不彻底给当时的中国带来的灾难,广大人民在生活的重压下生活艰难,思想麻木冷漠的社会现实。
16.“高墙”一词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方法,喻指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因为“我”对故乡的期望与故乡的现实相去甚远,而且“我”与故乡的人们有较大的隔膜(儿时亲密的伙伴闰土与“我”隔膜了,杨二嫂对“我”不了解,也隔膜了),所以“我”觉得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 17.因为“我”希望后辈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宏儿和水生不再像“我”和闰土一样因为阶级观念而产生隔膜),可是封建阶级观念根深蒂固,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实现自己的愿望实在是太难了,所以“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18.故乡美丽的画面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也是“我”对新生活的想象和憧憬。
【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赏析能力和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解答此题,要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联系全文内容,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来理解。要我们赏析的句子一般都是有特点的句子,要么是运用了精彩的修辞,要么是运用了恰当优美、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要么是运用了特殊的写作手法,要么是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要么是表达作者情感、揭示主旨的句子。赏析的答题模式:该句运用了……(修辞、词语、写作手法、句式等),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的特点,突出了……品质,表达了作者……情感。通读全文可以看出,“高墙”一词喻指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因为“我”对故乡的期望与故乡的现实相去甚远,儿时亲密的伙伴闰土与“我”隔膜了,杨二嫂对“我”不了解,也隔膜了,所以“我”觉得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理解。
17.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做这类题目的方法是:找出与题目相关的段落原文,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找准关键词,抓住主要信息,准确概括。通读全文,可以看出,“我”希望后辈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想改变封建阶级观念,实现愿望实在是太难了,所以,面对现实和邈远的未来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18.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做这类题目的方法是:找出与题目相关的段落原文,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找准关键词,抓住主要信息,准确概括。通读全文,可以看出,故乡美丽的画面是“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我”对没有阶级压迫,没有不平等生活的想象和憧憬。
19.(1)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搜集材料:
①鲁迅的生平;②代表作品;③鲁迅的名言;④趣闻轶事;⑤别人眼中的鲁迅。
(2)(示例)①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是有的。(珍惜时间)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奉献精神)③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开拓精神)④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谦虚精神)(任写两句,意对即可)
(3)(示例1)幽默谦逊贵在自省 (示例2)慈祥冷峻源于爱憎
【详解】(1)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结合活动主题搜集资料。因为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解读鲁迅”,所以,可以从鲁迅的故乡、他的学习经历、他的代表作品、他的名言、他的一些逸事、别人眼中的鲁迅等方面来搜集材料。
(2)考查课外知识的积累。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作答时,从自己的积累中搜寻鲁迅的名言,然后指出其表现了鲁迅的什么精神即可。如,鲁迅珍惜时间的名言: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工作的。鲁迅甘于奉献的名言: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3)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对联书写格式要求: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②位置相同,词性相对。③内容相关,上下衔接。阅读材料,结合材料内容拟写对联。材料一是鲁迅的两则小故事,第一则表现了他对同志的热爱,第二则表现了他不注重物质的享受,反而认为过于追求物质享受会拖累了工作。材料二是鲁迅的两幅照片,第一幅是他的肖像,可见他外表冷峻,内心刚毅。第二幅是他抱着自己的儿子,可知他是一个慈祥的父亲。上联“简朴热忱甘于奉献”中“简朴热忱”,是对材料一内容的概括,“甘于奉献”体现了鲁迅的精神内涵。由此分析,下联前四个字是对照片种鲁迅外表的解读,后面四个字应该体现其中蕴含的精神品质,可拟写为:慈祥冷峻源于爱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