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0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23 22:3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丽江市古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等信息
2.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
2020年11月1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44.16°N,84.82°E)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完成以下各题。
1.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 ①圈层 B. ②圈层 C. ③圈层 D. ④圈层
2. 下列有关图中地球圈层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圈层的厚度均匀 B. ②圈层中硅铝层在大洋洋底较罕见
C. ③圈层是地球最活跃的外部圈层 D. ④圈层附近横波消失
地震灾害往往会链发其他自然灾害。我们无法阻止地震发生,但可以通过防灾减灾手段减轻其影响。下图为“地质灾害链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图中甲、乙、丙、丁依次是(  )
A. 地震、崩塌、泥石流、滑坡
B. 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
C. 泥石流、滑坡、地震、崩塌
D.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4. 地震发生时的正确避震方法是(  )
①在家中可躲在坚固的桌下 ②在商场应迅速从高楼跳下 
③在教室可抱头躲在课桌下或窗边 ④在室外应远离高层建筑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
5. 图中共有几级天体系统(  )
A. 一级 B. 两级
C. 三级 D. 四级
6. 小行星带位于(  )
A. 水星轨道与金星轨道之间
B. 地球轨道与火星轨道之间
C. 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
D. 木星轨道与天王星轨道之间
7. 距离c行星最近的恒星是(  )
A. 太阳 B. 哈雷彗星 C. 织女星 D. 比邻星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完成月球采样任务,在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下图为嫦娥五号部分返回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 嫦娥五号从⑤降落到地表过程中温度(  )
A. 持续降低 B. 先降低,后升高
C. 持续增高 D. 先升高,后降低
9. 嫦娥五号返回到⑤点时,其所处的大气层 (  )
A. 大气不稳定易形成对流 B. 有利于航空飞机飞行
C. 含有大量的水汽和杂质 D. 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海水盐度与冰点(水的凝固点温度)呈负相关。下图为哈得孙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 哈得孙湾海水盐度比同纬度其他海区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 ②入海径流 ③海区封闭程度 ④海水水位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1. 哈得孙湾海区(  )
A. 表层盐度自南向北降低 B. 开始结冰时间较同纬度海区晚
C. 表层盐度夏季较冬季低 D. 全年通航时间较同纬度海区长
海水盐度与水温呈正相关,与淡水量呈负相关。盐度距平值为正表示高于盐度平均值,盐度距平值为负表示低于盐度平均值。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某季节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2. 上图反映的季节最可能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3. 舟山群岛地区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下列关于舟山渔场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海域深度大,浮游生物众多 ②河流入海口,营养盐类丰富 ③沿岸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 ④位于温带地区,冬季底层海水上涌,促进浮游生物生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a是不同气候条件下(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图b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4. 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是(  )
A. 生物 B. 地形 C. 降水 D. 成土母质
15. 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  )
A. 甲与Ⅰ B. 甲与Ⅱ C. 乙与Ⅱ D. 丙与Ⅰ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6. 图中四地中,最易受到泥石流威胁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 如果你和同学利用暑假到图示山区野营游玩,保障安全的做法是(  )
A. 沿河谷向山上行进 B. 遇雷雨在大树下躲避
C. 选择河道弯曲或汇合处露营 D. 选择地势高、较平坦处露营
假设某地域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在该地域全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就是人口重心。当人口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人口重心就会有相应的移动。从一个时期人口分布重心的移动轨迹中,可以看出全地域人口分布变化的总趋势。下图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根据所收集资料绘制的“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8.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重心迁移趋势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
B. 相对于少数民族,汉族人口重心南迁趋势明显
C. 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西迁明显
D. 人口重心的迁移与经济重心迁移没有关系
19. 根据示意图同学们得出结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人口重心大致位于(  )
A. 江南丘陵 B. 青藏高原 C. 四川盆地 D. 东北平原
川西平原分布有很多竹木繁茂、形状如盘的小型村庄聚落,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形态独特,历史悠久。下图为“该区域内此类乡村聚落的土地利用示意图”。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20. 图示序号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 甲—菜地 乙—水田 丙—林地 B. 甲—水田 乙—菜地 丙—林地
C. 甲—菜地 乙—林地 丙—水田 D. 甲—林地 乙—菜地 丙—水田
21. 图示乡村聚落形成的背景主要有(  )
①地形平坦,水网密布 ②气候温和,物种丰富
③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④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农作物推广一般包括育种、制种、大田种植等三个环节。20世纪70年代,海南逐步成为全国南繁育种基地。全国各地的农业部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在此进行农作物品种选育、加代繁殖、杂交配制等育种工作。目前,海南育种面积近4万亩,制种面积达到20余万亩。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22. 海南成为我国育种基地的优势是(  )
A. 地形多样 B. 科技发达 C. 热量丰富 D. 降水充沛
23. 海南制种基地农事最繁忙的季节是(  )
A. 春夏季 B. 夏秋季 C. 秋冬季 D. 冬春季
沿街商铺是指在街道两侧布局的、供消费者购物的商铺,以零售为主。长期以来,全国各大城市沿街服装、鞋帽、家电等传统店铺众多,生意红火。近年来,城市沿街两侧的传统店铺数量锐减,纷纷转让、闭店,有的已彻底消失,而药店、水果店和各种快餐店等新兴店铺急剧增多。下图为“2020年我国某城市某段街道商铺分布图”。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24. 沿街商铺布局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 临街空房较多 B. 商品来源较广
C. 交通十分便捷 D. 工业发展较快
25. 近年来,城市沿街传统店铺锐减,纷纷转让、闭店,甚至消失,主要是由于(  )
A. 货源短缺 B. 电商崛起 C. 交通拥堵 D. 街道拓宽
26. 近年来,城市沿街新兴店铺急剧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明显减少 B. 商业投资经营成本降低
C. 老幼人口消费需求明显增多 D. 新兴店铺商品应用时效性
(2023·云南大理诊断)地表冷热不均会引起同一水平面上大气密度的变化。下图中点越密集大气密度越大。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27. 图中四地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  )
A. PA>PD>PC>PB B. PB>PC>PD>PA
C. PC>PB>PA>PD D. PA>PB>PC>PD
28. 图中A、B两地之间的风向是(  )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或西南风 D. 北风或东北风
三叶树的树叶奇特,幼树嫩枝上的叶片狭长如柳,大树老枝上的叶片圆润如杨、呈革质化,冬季落叶;根系发达,对水分感知敏感;能通过叶面和树干的皱皮、裂口将体内多余的盐碱排泄出来。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29. 推测原生三叶树所属的植被类型是(  )
A. 热带稀树草原 B. 热带荒漠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温带荒漠
30. 下列关于三叶树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有(  )
①大片的三叶树林可以调节气候 ②树叶奇特是为了减少水分蒸腾 ③排出的盐碱加剧了土壤盐碱化 ④根系发达以利于吸收更多水分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31. 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1天)与公转周期(1年)适当,使得全球能够接收适量的太阳光热。整个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约为15 ℃,适于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温度分别达350 ℃和480 ℃;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仅为地球的4%和1%,表面温度是-150 ℃和-180 ℃;更远的天王星、海王星的表面温度则都在-200 ℃以下,环境条件十分严酷。
(1)由材料可看出,生命存在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温度,这是液态水的温度范围。
(2)为什么水星、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温度很低?
(3)材料中体现的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过长,对生命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4分)
32.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地貌示意图”(图1),下表为河流沉积物颗粒直径与流速的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流域甲、乙两地的地貌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表中信息,在图2中绘制河流沉积物颗粒直径与流速的关系图,比较图1中甲、乙两地地貌沉积物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若①处岩石为石灰岩,则该地可能有________地貌,该地貌在我国________地区分布较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俄罗斯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大部分集中在欧洲部分,为了吸引民众到人烟稀少的远东地区投资和居住,俄罗斯政府推出了“远东一公顷”的土地政策,该计划预计到2035年,使东部人口由620万增至1 120万。远东地区有庞大的淡水、森林、金属和矿产等资源。估计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俄罗斯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下图为俄罗斯地理位置示意。
(1)试从纬度、气候、基础设施和开发历史等条件方面分析远东地区人烟稀少的主要原因。(2)说明俄罗斯政府推出“远东一公顷”土地政策的主要目的。(3)有人认为“远东地区人口从620万增至1 120万”这一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较大,请列举支持该观点的理由。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35. 读“我国西北地区某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水窖所集雨水用于 ,该园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条件主要是 (选择填空)。
A.光照不足 B.水资源不足
C.技术落后 D.劳动力短缺
(2)依据图中序号的含义,将下列选项的字母填入相应位置:① 、② 、③ 。
A.饲料加工
B.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
C.肥料
(3)该园区循环经济模式体现出 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和 持续发展。
(4)请对图中农业发展模式作出简单评价。(任答两点即可)
1. B 2. B 3. A 4. B 5. B 6. C 7. A 8. B 9. B 10. B 11. C 12. D 13. D 14. A 15. D 16. A 17. D 18. B 19. C 20. B 21. B 22. C 23. D 24. C 25. B 26. D 27. D 28. C 29. D 30. C
31. (1)0 100
(2)主要与它们同太阳的距离有关。水星、金星距太阳近,接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距太阳远,接受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低。
(3)日地距离适中,具有适宜的温度;拥有适合生命发育的液态水
(4)自转或公转周期过长,则白天或夏季升温过高,夜晚或冬季降温过低,无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
32. (1)山麓冲积扇 河口三角洲
(2)绘图见下图。甲地沉积物颗粒大于乙地,因为甲地比乙地坡度大、流速快,沉积物颗粒更大。
(3)喀斯特 西南 西南地区石灰岩广布;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降水丰富
33. (1)纬度高,气温低,气候恶劣,不适宜人类生存;远离俄罗斯经济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差,与外界交流困难;开发历史晚,居住和生存条件差等。
(2)调整国家人口分布;开发远东地区的资源;保障国防安全;缓解西部地区的人口压力等。
(3)“远东一公顷”土地政策会吸引较多希望拥有更多土地的俄罗斯人定居;远东地区开发程度低,环境质量优于西部人口稠密区;远东地区资源丰富;中国对远东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全球气候变暖,远东地区的气候条件得到改善,适宜人类生产和生活等。
34. (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
(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
35. (1)灌溉 B
(2)B A C
(3)经济 生态 社会
(4)资源(废弃物)循环利用,农业生产环节相互促进(节约、利用水资源),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答案第2页 总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