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05 15:5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转折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与栗原家族正式签署“购岛合同”,宣告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方针成立。在钓鱼岛事件中日本态度强硬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转折第20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除特许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
——幕府禁令闭关锁国19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特点:①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19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特点:②封建落后倒幕运动明治专


治以农为本手工作坊19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特点:③内忧外患闭关锁国封建落后内忧外患美国“黑船事件”
打开日本国门19世纪中期的日本一、以改革求发展明 治 维 新中心措施: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 “邑无不学之户 , 家无不学之人。”到1905年日 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比中国早了近100年。 发展教育文明开化措施:技 术允许土地买卖措施:(县)资 金大名的世袭领地 政治:经济:加强中央集权由中央任命官员管理的行政区域 废藩置县劳动力二、以战争促发展明 治 维 新 战争为带来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依靠对外扩张和掠夺 ——军国主义甲午海战闭关锁国
封建走上 道路 转变为 国家半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避免沦为军国主义评价明治维新历史转折 有人说:日本的历史是由两次改革串联而成,指的是哪两次改革?大化改新
明治维新 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相同点是:
①都是重要的历史转折
②都调整土地政策
③都学习了他国的先进经验
④都是天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A ① ② B ①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③ D ① ③ ④ 资本主义道路19世纪中期历史转折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时间和改革者农 奴 制农民奴隶无市 场劳动力少1861年自由赎买  农民先付赎金的1/5,其余由政府付给地主,农民每年附加利息偿还给国家。1861年的地价值6.5亿卢布,但到1905年农民共支付了20亿赎金,仅拥有份地的“永久使用权”。劳动力资金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和作用 地 主 改革后,少数地主仍然霸占着大量土地,而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却只有很少土地,而且还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封 建封 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 农奴、资产阶级和地主对改革所持的态度有何不同?理由是什么?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被剥削的一干二净资产阶级地 主农 奴课 堂 小 结19世纪中期俄国日本明治天皇亚历山大二世封建落后
内忧外患 阻碍俄国 发展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 发展,是重要的 。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农奴制资本主义历史转折资本主义1、右图是2011年发行的一枚150周年纪念的纪念币。纪念币图案左上部是一个正在耕作的农民, 右下部是一支鹅毛笔和亚历山大二世的签名。这枚纪念币纪念的事件是
A.美国南北战争
B. 俄国农奴制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
D.法国大革命
2、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国家关注的重点。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政策的提出为日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A.废藩置县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发展近代企业 D.努力发展教育 材料一:如其让农奴自下而上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奴。
  材料二:日本人最终认识到,锁国政策并不可行,遂开始研究西方的方式,并加以改变……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1、材料一的这句话应该出自于谁?反映的是哪次改革?改革的局限性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改革?哪条措施中最能体现其性质?
3、这两次改革有什么共同的历史作用?
亚历山大二世 废除农奴制改革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明治维新 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企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重要的历史转折。 从俄国、日本的两次改革中,我们可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钓 鱼 岛 是 中 国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