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05 15:5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7张PPT。这些发明你认识吗?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2.电力的广泛应用3.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1.“电力时代”的到来“电气时代”的到来对静电的认识人类对电的认识人类对电的认识中国早就发明了避雷装置,并在实践中应用。
据“后汉书”记载,汉武帝时就开始使用避雷装置,在建筑的屋脊上大多安装了金属瓦饰,有的是龙、有的是飞鱼和雄鸡。
大约在三国时期,工匠们已经意识到接地的重要,他们在建造远远高于一般建筑的古塔时,顶部安装了钢铁制造的“葫芦串”,用于避雷。人类对电的认识人类对电的认识电磁感应现象人类对电的认识对电的应用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们机械能电能发电机电动机电能机械能原理:电磁感应人类对电的认识西门子格拉姆电炉“电气时代”的到来电力广泛应用,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燃机取代蒸汽机,汽车跑起来了,飞机飞起来了。工业革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人类从蒸汽机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2014·四川成都·17)
19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
A.电力的广泛运用
B.电讯技术的兴起
C.内燃机的发明 D.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答案】A(2014·广西梧州·11)
我们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依据是( )
A.主要动力不同
B.交通工具不同
C.生产方式不同
D.纺织机械不同【答案】A(2014·四川达州·23)
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文中“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应指 (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法国大革命 【答案】C主要成就2.电力的广泛应用1.“电力时代”的到来19世纪70年代,电力成为主要动力“电气时代”的到来莫尔斯及其发明的早期电报电力的广泛运用马可尼(1874~1937) 意大利裔英国物理学家、发明家电力的广泛运用马克尼的简陋实验室,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无线电装置就是在这里诞生的。电力的广泛运用1871年的英国伦敦电报总局。图中的收报员正在接收、翻译纸带上的数码信息。电力的广泛运用无线电穿越大西洋实验电力的广泛运用贝尔
(1847--1922)电力的广泛运用
1876年的液体电话筒   1876年3月10日贝尔就是通过这个话筒实现了电话的第一次通话。其经典名句是贝尔喊出的"瓦特森先生,快来,我需要你帮助。
1892年纽约——芝加哥的电话线路开通。贝尔第一个试音:“喂,芝加哥”,这一历史性声音被记录下来。电力的广泛运用贝尔制造的一架早期的电话1877年末,人们在用话筒与听筒分开的电话通话。电力的广泛运用这是最早的电话操作交换台。
1880年至1889年,在挪威投
入使用。1904年的法国巴黎电话总局,图中为女接线员在工作。电力的广泛运用电话发明以后,首先被用到处理紧急事件中。该图片
是1907年的急救服务广告。电力的广泛运用电力的广泛运用1847年2月的一个雪夜,爱迪生出生在这个房间里。14岁时的爱迪生。这一年他离开了学校,在从休伦港到底特律的火车上做小报童
谋生。“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大王”爱迪生天才是1%的灵感

99%的汗水爱迪生(Edison)主要发明:
投票计数器、
普用印刷机、
改良打字机、
留声机、
白炽灯、
第一所中央发电厂、
活动电影机、
大型碎石机、
世界上第一座电影“摄影棚”、传真电报、
有声电影机、
鱼雷机械装置、
喷火器、
水底潜望镜等。
他最伟大的发明:电灯(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发明大王”爱迪生爱迪生在经过他改进的留声机旁打盹。为了改进这架留声机,爱迪生一连五天没有睡觉。(这张照片拍摄于1888年)这是一张作于巴黎一次展览会上的速描。从小孩到老太太都在排队听爱迪生新发明的留声机。莫尔斯设计的电报机爱迪生发明自动电报记录机“发明大王”爱迪生电灯发明后柏林街头的夜景电灯灯座“发明大王”爱迪生主要成就(2)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2.电力的广泛应用(4)贝尔发明电话3.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1)英国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电力时代”的到来19世纪70年代,电力成为主要动力(3)爱迪生发明电灯“电气时代”的到来 卡尔·本茨先生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1844-1929),是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被称为“汽车鼻祖”。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2014·山东临沂·21)
在国际上,该品牌(图7)通常被简称为“梅赛德斯”Mercedes), 而中国内地称其为“奔驰”,台湾译为“宾士”,香港译为“平治”。该品牌汽车发明于( )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答案】A世界上第一张汽车专利证书   由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于1886年1月29日向德国皇家专利局申请,同年11月2 日批准。专利号为37435,类别属于空气及气态动力机械类,专利名为气态发动机车。即公认的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奔驰1号"。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奔驰1号三轮汽车于1886年1月29日获汽车制造专利 这一天被公认为汽车的诞生日,车速最快为15km/h马车型车身奔驰西姆皮勒克斯旅游车——1907年制造,最高时速80公里/小时。 箱型车身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1885年卡尔?本茨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汽车1908年,亨利?福特开办的制造福特T型汽车的流水线汽车的演变莱特兄弟及其
制造的飞机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主要成就(2)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2.电力的广泛应用(1)内燃机的诞生(卡尔·本茨)(2)汽车和飞机的出现(4)贝尔发明电话3.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1)英国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电力时代”的到来19世纪70年代,电力成为主要动力(3)爱迪生发明电灯“电气时代”的到来 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W.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两次工业革命比较:第一次英国先行,第二次好几个国家同时展开,其中美德走在前列。两国后来居上,赶超了英国。
自然科学理论同工业生产相结合。
新技术、发明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人类的物质生活得到巨大的改善。
启迪: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2014·四川乐山·27)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表2反映出美、英、俄等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 B.工业革命 C.资产阶级革命 D.世界市场形成表2 1800—1900年世界主要城市人口变化表(单位:千人)【答案】B(2014·呼和浩特·13)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中,对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最有意义的是( )
A.发电机 B.电动机 C.内燃机 D.电话机【答案】C(2014·云南昆明·19)
“因为珍爱和平,我们回首战争”。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在一战中坦克、飞机等各种新式武器纷纷投入战场。与这些新式武器出现相关的是( )
A.蒸汽机的使用
B.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C.电力的广泛应用
D.内燃机的发明【答案】D(2014·江苏无锡·24)
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的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 B.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
C.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工程师 D.石油工人、宇航员、轮船修理工 【答案】C(2014·山东莱芜·17)
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下列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煤炭的不断开采
B.汽车的大量使用
C.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D.原子能的研发应用【答案】C(2014·江苏徐州·27)6分)历史时空: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改变了人类生活的轨迹,但也打破了农业社会田园生活的宁静。让我们展开历史的画卷,去见证科学技术的威力。请根据下列图文信息,在空格中填写相关内容。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1)图一为英国人瓦特。他于1769年研制了改良的 ▲ ,并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200年前,英国工程师 ▲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
2)图二是美国“发明大王” ▲ ,人们称赞他为“打开 ▲ 时代的领袖”。
3)图三是美国人 ▲ 制造的四轮汽车,其使用的动力机械是 ▲ 。此后又建成了汽车装配线,汽车开始进入美国的千家万户。
4)图四为中国近代某条约签订场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为寻求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 》,中国开始沦为 ▲ 社会。
5)图五为小高炉群,反映的是中国1958年掀起的“ ▲ ”运动,这场运动在工业上的
主要表现是 ▲ ,该运动造成了农田荒废,资源浪费,环境破坏。
6)工业革命是 ▲ 上划时代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工场手工业逐渐被
▲ 生产所取代,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但是“污染”、“拥挤”也是
工业文明带给人类的另一“礼物”。【答案】27.(1)蒸汽机 史蒂芬孙
(2)爱迪生 电气
(3)亨利·福特 内燃机
(4)南京条约 半殖民地半封建
(5)大跃进 全民大办钢铁
(6)生产技术 大机器
(每空0.5,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