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与计算 导学案 (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与计算 导学案 (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7-24 09:2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与计算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
2.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
【主干知识梳理】
一、氧化还原的分类
【思考与讨论】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1)Fe+CuSO4===FeSO4+Cu 还原剂: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___________
(2)2Na+Cl22NaCl 还原剂: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___________
(3)2KMnO4K2MnO4+MnO2+O2↑ 还原剂: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___________
(4)Cl2+2NaOH===NaCl+NaClO+H2O 还原剂: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___________
(5)3S+6NaOH2Na2S+Na2SO3+3H2O 还原剂: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___________
(6)2H2O2
2H2O+O2↑ 还原剂: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___________
(7)SO2+2H2S===2H2O+3S↓ 还原剂: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___________
(8)NaClO+2HCl(浓)===Cl2↑+NaCl+H2O 还原剂: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___________
(9)MnO2+4HCl(浓)MnCl2+2H2O+Cl2↑ 还原剂: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___________
(10)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还原剂: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___________
1.一般氧化还原反应:指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属于不同的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
如:C+2CuO2Cu+CO2↑ Fe2O3+3CO2Fe+3CO2 C+O2CO2
2.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指氧化剂和还原剂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
如:2KMnO4K2MnO4+MnO2+O2↑ 3S+6NaOH2Na2S+Na2SO3+3H2O
3.歧化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为同种物质,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均为同种元素之间,这样的氧化还原反
应反应称为歧化反应
如:Cl2+2NaOH===NaCl+NaClO+H2O 3S+6NaOH2Na2S+Na2SO3+3H2O
4.归中反应: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为同种物质,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均为同种元素之间,这样的氧化还
原反应反应称为归中反应。或:同种元素由不同价态(高价态和低价态)转变为中间价态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之
为归中反应,如:SO2+2H2S===2H2O+3S↓ 5NaCl+NaClO3+3H2SO4===3Cl2↑+3Na2SO4+3H2O
5.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如:MnO2+4HCl(浓)MnCl2+2H2O+Cl2↑ (HCl的作用:还原性、酸性)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H2SO4的作用:氧化性、酸性)
【微点拨】对于部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中被还原(氧化)与未被还原(氧化)的比例,要依据化学方程式或得失电子数来确定,只有被还原(氧化)的那部分才作氧化剂(还原剂)
如:在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中,8个HNO3参加反应只有2个HNO3作氧化剂
【对点训练1】
1.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  )
A.Zn+2HCl===ZnCl2+H2↑ B.2H2S+SO2===3S↓+2H2O
C.H2+CuOCu+H2O D.2H2O2H2↑+O2↑
2.已知氯气与氢氧化钾溶液在加热时反应,生成氯化钾、氯酸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3Cl2+6KOH5KCl+KClO3+3H2O,则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
A.1∶2 B.2∶1 C.1∶5 D.5∶1
3.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4N2↑+9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
A.5∶3 B.5∶4 C.1∶1 D.3∶5
4.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被氧化的氯原子与被还原的氯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
A.1∶6 B.6∶1 C.1∶5 D.5∶1
5.在反应3Cl2+8NH3===6NH4Cl+N2中,被氧化的NH3与未被氧化的NH3质量比为(  )
A.3∶8 B.1∶4 C.3∶4 D.1∶3
6.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个数比关系为1︰2的是( )
A.NaClO+2HCl(浓)===Cl2↑+NaCl+H2O B.SO2+2H2S===2H2O+3S↓
C.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D.Cu+2H2SO4(浓)CuSO4+SO2↑+2H2O
7.已知反应: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Cl是氧化剂 B.Cl2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C.还原性:CoCl2 > HCl D.该反应生成35.5 g Cl2,被氧化的HCl为36.5 g
8.盐酸在不同的反应中,可以分别表现出酸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现有如下四个反应,请写出盐酸在三个反应中,分别表现什么性质:
(1)Zn+2HCl===ZnCl2+H2↑________
(2)NaOH+HCl===NaCl+H2O________
(3)2HClH2↑+Cl2↑________
(4)KClO3+6HCl(浓)===3Cl2↑+KCl+3H2O________
9.有下列反应: ①2H2O+Cl2+SO2===H2SO4+2HCl
②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根据上述两个反应回答:
(1)氧化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还原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
(2)反应①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______
(3)反应②中浓盐酸表现出的性质是________
A.还原性   B.酸性   C.氧化性
10.有以下化学方程式,按要求将上述化学方程式对应的字母填入相应空格内
A.CuO+H2Cu+H2O
B.2KClO32KCl+3O2↑
C.Cl2+2NaOH===NaCl+NaClO+H2O
D.2FeBr2+3Cl2===2FeCl3+2Br2
E.MnO2+4HCl(浓)MnCl2+Cl2↑+2H2O
F.KClO3+6HCl(浓)===KCl+3H2O+3Cl2↑
G.HgS+O2===Hg+SO2
(1)一种单质使一种化合物中的一种元素被还原__________
(2)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
(3)所有元素均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
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基本原则
(1)得失电子守恒: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2)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3)电荷守恒:离子反应前后,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
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标变价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标出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
H2+↓+O↑+H2O
第二步:列得失 标出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H2   +   HO3失去↓2e-       ↓得到(5-2)e-         O
第三步:求总数 通过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使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从而确定氧化剂(或还原产物)和还原剂(或氧化产物)的化学计量数
H2   +   HO3失去2e-×3↓        ↓得到3e-×2             O
故H2S的化学计量数为3,HNO3的化学计量数为2
第四步:配系数 先配平变价元素,再利用原子守恒配平其他元素
3H2S+2HNO3===3S↓+2NO↑+4H2O
第五步:查守恒 其他原子在配平时相等,最后利用O原子守恒来进行验证
【微点拨】
①配平之前应观察该反应是否是部分氧化还原反应,若是则部分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量系数应最后配
②若反应中有双原子或者多原子时,化合价应当整体处理
3.常见配平类型
(1)正向配平类:氧化剂、还原剂中某元素化合价是全变的,一般从左边反应物着手配平;归中反应从左边反应物着手配平
①C+HNO 3(浓)CO2↑+NO2↑+H2O
②S+HNO 3(浓)H2SO4+NO2↑+H2O
③NH3+Cl2===N2+HCl
④NH3+O2NO+H2O
⑤NH3+CuON2+Cu+H2O
⑥P4+HNO3(浓)H3PO4+NO2↑+H2O
⑦KMnO4+HCl===KCl+MnCl2+Cl2↑+H2O
⑧Cu+HNO3(稀)===Cu(NO3)2+NO↑+H2O
⑨KI+HNO3(稀)===KNO3+I2+NO↑+H2O
⑩KI+KIO3+H2SO4===I2+K2SO4+H2O
(2)逆向配平类——自变从右边配: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包括分解、歧化)一般从右边着手配平
①S+KOH===K2S+K2SO3+H2O
②P4+KOH+H2O===K3PO4+PH3
③(NH4)2Cr2O7===N2↑+Cr2O3+H2O
④I2+NaOH===NaI+NaIO3+H2O
(3)缺项配平类——先将得失电子数配平,再观察两边电荷。若反应物这边缺正电荷,一般加H+,生成物一边加水;若反应物这边缺负电荷,一般加OH-,生成物一边加水,然后进行两边电荷数配平。其补项原则有:
条件 补项原则
酸性条件 缺H(氢)或多O(氧)补H+,少O(氧)补H2O(水)
碱性条件 缺H(氢)或多O(氧)补H2O(水),少O(氧)补OH-
①将MnO在酸性条件下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MnO+Fe2++===Mn2++Fe3++
②ClO-+Fe(OH)3+===Cl-+FeO+H2O
③MnO+H2O2+===Mn2++O2↑+H2O
④Mn2++ClO+H2O===MnO2↓+Cl2↑+
⑤完成以下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C2O+===Mn2++CO2↑+
⑥MnO+NO+===Mn2++NO+H2O
⑦某高温还原法制备新型陶瓷氮化铝(AlN)的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Al2O3、C、N2、CO。请将AlN之外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别填入以下空格内,并配平:++===AlN+
⑧在某强酸性混合稀土溶液中加入H2O2,调节pH≈3,Ce3+通过下列反应形成Ce(OH)4沉淀得以分离。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e3++H2O2+H2O===Ce(OH)4↓+_______
三、电子守恒思想在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中的应用
1.计算依据: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相等,即得失电子守恒。利用守恒思想,可以抛开繁琐的反应过程,可不写化学方程式,不追究中间反应过程,只要把物质分为始态和终态,从得电子与失电子两个方面进行整体思维,便可迅速获得正确结果
①氧化剂获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即得失电子守恒
②氧化剂中元素降价总数等于还原剂中元素升价总数,即化合价升降守恒
2.守恒法解题的思维流程
(1)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对应的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2)标准确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3)找准每个氧化剂、还原剂中变价的原子个数
(4)列出等式并计算: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
【对点训练2】
1.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和Pb2+,则Cr3+与PbO2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
2.已知Na2SO3溶液能与K2Cr2O7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Na2SO3被氧化为Na2SO4,Na2SO3与K2Cr2O7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则铬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
3.Na2S在碱性溶液中被NaClO氧化为Na2SO4,NaClO被还原为NaCl,反应中Na2S与NaClO的个数比为(  )
A.1∶3 B.1∶4 C.4∶ D.1∶2
【课时跟踪检测】
1.下列反应中氯元素全部被还原的是(  )
A.5Cl2+I2+6H2O===10HCl+2HIO3
B.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3Cl2+6NaOH(热)===5NaCl+NaClO3+3H2O
D.2NaCl+2H2O2NaOH+Cl2↑+H2↑
2.在氧化还原反应:3S+6KOH===K2SO3+2K2S+3H2O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硫原子数比是(  )
A.1∶2 B.2∶1 C.1∶1 D.3∶2
3.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发生如下反应:3NaClO===2NaCl+NaClO3。在相同条件下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  )
A.NaCl、NaClO B.NaCl、NaClO3 C.NaClO、NaClO3 D.NaClO3、NaClO4
4.关于反应8NH3+6NO2===7N2+1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3中H元素被氧化
B.NO2在反应过程中失去电子
C.还原剂与氧化剂的质量之比为69∶43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4∶3
5.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是氧化产物 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若生成 1分子HF,则转移8个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微粒个数之比为1∶4
6.氢化钙可作为生氢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化钙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氢气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氢化钙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1
7.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能溶于水并和水反应,反应式为NaBH4+2H2O===NaBO2+4H2↑(NaBH4中H为-1价)。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aB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NaBH4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D.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1
8.已知OCN-中氮元素显-3价,在反应OCN-+OH-+Cl2CO2+N2+Cl-+H2O(未配平)中,如果有6分子Cl2完全反应,则被氧化的OCN-的微粒数是(  )
A.2 B.3 C.4 D.6
9.田径运动会上使用的发令枪所用“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烟。撞击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KClO3+6P===3P2O5+5KCl,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反应中Cl的化合价由+5变为-1
B.P2O5是P被还原后所得的产物
C.该反应被还原与被氧化的原子个数之比为5∶6
D.上述反应中消耗3个磷原子时,转移电子15个
10.氮氧化铝(AlON)是一种透明高硬度防弹材料,其中氧的化合价为-2,可以由反应Al2O3+C+N22AlON+CO合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氧化铝中氮的化合价是-3 B.反应中氮气做氧化剂
C.反应中每生成5.7 g AlON同时生成2.8 g CO D.反应中Al2O3是还原剂
11.检验加“碘”盐含“KIO3”可通过在酸性条件下,加入碘化钾溶液和淀粉来实现。反应原理如下:KIO3+KI+HClI2+KCl+H2O(未配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KI是氧化剂
B.KIO3被氧化
C.该反应配平后化学计量数依次为:1、5、6、3、6、3
D.每生成3个I2分子,转移6个电子
12.将NO+Zn+OH-+H2ONH3+[Zn(OH)4]2-配平后,离子方程式中H2O的化学计量数是(  )
A.2 B.4 C.6 D.8
13.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xNa2O+16N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5
B.每生成16个N2分子转移10个电子
C.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1∶15
14.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引发了镁失火,她立即拿起二氧化碳灭火器欲灭火,却被实验老师及时制止。原因是CO2可以支持镁燃烧,发生反应:2Mg+CO22MgO+C。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
A.Mg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所以MgO是还原产物
B.由此反应可以判断氧化性CO2>MgO,还原性MgC.CO2做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
D.Mg原子失去的电子数目等于氧原子得到的电子数目
15.H3PO2及NaH2PO2均可将溶液中的Ag+还原为Ag,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在利用H2PO进行化学镀银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PO是氧化剂 B.Ag+是还原剂 C.氧化产物是H3PO3 D.氧化产物是H3PO4
16.黑火药爆炸时可发生反应4S+16KNO3+16C===3K2SO4+4K2CO3+K2S+12CO2↑+8N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S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B.消耗12 g C时,反应转移5个电子
C.还原产物只有K2S D.KNO3只发生氧化反应
17.小明做实验时不小心沾了一些高锰酸钾,皮肤上出现了难看的黑斑,老师告诉他可以用草酸的稀溶液进行清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H2C2O4+H+===CO2↑+Mn2++______(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氧化剂为H2C2O4
B.该反应右边横线内的产物为OH-
C.在该反应中有1个H2C2O4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6个
D.该反应配平后H+的化学计量数为6
18.在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  )
A.3:8 B.32:21 C.21:32 D.21:8
19.一定条件下,氨气与一氧化氮发生反应:NH3+NON2+H2O(未配平)。在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
A.2∶3 B.3∶2 C.4∶5 D.5∶6
20.打印机使用的墨粉中含有Fe3O4。Fe3O4的一种制备方法是将FeSO4溶液、Fe2(SO4)3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再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水浴加热。反应如下:
反应a:  Fe2++  Fe3++  OH-===   Fe3O4+  H2O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Fe3O4具有磁性
B.反应a中,Fe2+是还原剂,Fe3+是氧化剂
C.从左至右,反应a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依次为1、2、8、1、4
D.Fe3O4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21.(1)在反应3Cl2+8NH3===6NH4Cl+N2中,被氧化的NH3与未被氧化的NH3质量之比为________
(2)在氧化还原反应:3S+6KOH===K2SO3+2K2S+3H2O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硫原子数目之比是______
(3)在反应2H2O+Cl2+SO2===H2SO4+2HCl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4)在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个数之比为________,浓HCl表现出的性质是________
A.还原性 B.酸性 C.氧化性
22.亚硝酸(HNO2)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O气体和NO2(红棕色)气体;亚硝酸是一种还原剂,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但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Fe2+(浅绿色)氧化成Fe3+(棕黄色);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白色)、易溶于酸的化合物。请仔细阅读以上信息,并结合有关原理回答以下问题:
(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换为Fe3+而中毒,可以服用维生素C解毒。下列对此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亚硝酸盐被还原 b.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c.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2+ d.维生素C被氧化
(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别NaNO2和NaCl的是________
a.取样加水溶解后,向其中加入稀盐酸
b.取样加水溶解后,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
c.取样加水溶解后,向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的淀粉-KI溶液
(3)某同学把氯气通入NaNO2溶液中,生成NaNO3和HCl,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废水中的NO可用铝粉除去。已知此反应体系中包含Al、NaOH、NaAlO2、NaNO2、NH3和H2O六种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根据下表信息,解答有关问题。
氯气(Cl2) KMnO4 PbO2
有刺激性气味,呈黄绿色,有毒气体 易溶于水,溶液呈紫红色,可用于杀菌消毒 Pb的最高化合价为+4,其稳定化合价为+2,难溶于水,灰色固体
(1)上表所列物质通常做氧化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浓盐酸中加入少量KMnO4,剧烈反应,产生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液紫红色褪去,已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8H2O+5Cl2↑。其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每生成71 g氯气,则被氧化的还原剂的质量为________g
(3)取一定量的酸性KMnO4溶液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有关现象记录如下:
滴加适量H2O2,紫红色褪去,并有无色气泡产生;再加入适量的PbO2固体,固体溶解,溶液又变为紫红色
①在配制酸性KMnO4溶液时,能否用盐酸?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KMnO4、H2O2、Pb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反应能否比较Cl2与H2O2的氧化性强弱?________(填“能”或“不能”)。
24.某小组同学欲探究H2O2的性质,经历如下探究过程。
预测:聚焦H2O2中的O作为核心元素,因此预测H2O2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
(1)预测其具有氧化性的思路是                
实验和观察:小组同学分别选用酸性KMnO4溶液、酸化的KI溶液与5% H2O2溶液反应以验证预测
(2)实验①利用了酸性高锰酸钾的         性,该实验中,证明KMnO4溶液与H2O2反应的现象除了溶液颜色变浅或褪色外,还观察到        
(3)实验②是为了验证H2O2的         性,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蓝,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解释和结论:
(4)以上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25.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2、H2CrO4、Cr(OH)3、H2O、H2O2。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
(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
(4)已知I-、Fe2+、SO2、Cl-、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SO2>I->H2O2>Fe2+>Cl-,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______
A.2Fe3++SO2+2H2O===2Fe2++SO+4H+
B.I2+SO2+2H2O===H2SO4+2HI
C.H2O2+H2SO4===SO2↑+O2↑+2H2O
D.2Fe3++2I-===2Fe2++I2
26.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可以通过下列两种途径得到
方法一:2KClO3+4HCl(浓)===2KCl+2ClO2↑+Cl2↑+2H2O
方法二(酸性条件下):ClO+____H2C2O4+____===____ClO2↑+____CO2↑+____
(1)用双线桥法标出方法一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完成方法二在酸性条件下的离子方程式,并配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方法一中浓盐酸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性和________性
(3)方法二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氧化产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
(4)比较还原性:H2C2O4____ (填“>”“<”或“=”)ClO2
27.某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7种物质:O2、KMnO4、MnSO4、H2SO4、H2O、H2O2、K2SO4。已知该反应中的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
(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________,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8.Ⅰ.某种飞船以N2H4和N2O4为动力源,发生反应N2H4+N2O4——N2+H2O,反应温度可高达2 700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方程式:____N2H4+____N2O4===____N2+____H2O
(2)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3)用单线桥法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有下列三个反应:
a.2FeCl3+2KI===2FeCl2+2KCl+I2
b.2FeCl2+Cl2===2FeCl3
c.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4)上述三个反应中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反应c中被氧化的HCl与未被氧化的HCl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_
29.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1)__MnO+__H++__Cl-===__Mn2++__Cl2↑+__H2O
(2)__Fe3++__SO2+__H2O===__Fe2++__SO+__
(3)__HCl(浓)+__MnO2__Cl2↑+__MnCl2+__H2O
(4)__KMnO4+__FeSO4+__H2SO4===__K2SO4+__MnSO4+__Fe2(SO4)3+__H2O
(5)____Na2SO3+____KIO3+____H2SO4===____Na2SO4+____K2SO4+____I2+____H2O
(6)____Au2O3+____Na2S2O3+____NaOH===____Au2O+____Na2SO4+____H2O
(7)____FeS+____O2===____Fe2O3+____SO2
(8)__Cl2+__NaOH__NaCl+__NaClO3+__H2O
(9)__(NH4)2SO4===__NH3↑+__SO2↑+__N2↑+__H2O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与计算】答案
【对点训练1】
1.B。解析:Zn、H元素的化合价都变化,故A不符合要求;只有S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故B符合要求;Cu、H元素的化合价都变化,故C不符合要求;H、O元素的化合价都变化,故D不符合要求。
2.C
3.A。解析:①被氧化的氮原子是由NH中-3价升高生成N2的有5个,被还原的氮原子是由NO中+5价降低生成N2的,可以根据产物中还有2个HNO3中+5价,推出NO生成N2的氮原子只有3个。②设被氧化的氮原子数为x,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为y,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列式x×|-3-0|=y×|+5-0|,得=。
4.D。解析:KClO3中的氯元素由+5价被还原为0价,HCl中的氯元素部分由-1价被氧化为0价,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被氧化的氯原子(化合价升高的氯原子)和被还原的氯原子(化合价降低的氯原子)的个数之比为5∶1。
5.D。解析:从方程式的系数可看出,参与反应的NH3有8个,其中有2个NH3被氧化生成N2,6个未被氧化生成NH4Cl。
6.B
7.D。解析:反应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中Co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到+2价,被还原,Co2O3为氧化剂,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HCl为还原剂。由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个Cl2分子,就有2个HCl被氧化。故
2HCl  ~  Cl2
2×36.5    71
m(HCl)    35.5 g
m(HCl)= g=36.5 g。
8.(1)酸性、氧化性 
(2)酸性 
(3)氧化性、还原性 
(4)还原性、酸性
解析:(1)Zn与HCl反应,HCl表现为酸性,同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2↑,HCl又表现为氧化性。(2)NaOH与HCl反应生成盐和水,发生中和反应,HCl表现为酸性。(3)电解稀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l-→l2↑,HCl既表现为氧化性又表现为还原性。(4)6HCl中5l-→l2↑,Cl元素被氧化,HCl表现出还原性,又6H+→3H2O,故HCl中的H+表现出酸性。
9.(1)KMnO4>Cl2>H2SO4 SO2>Cl->Mn2+
(2)98∶73 
(3)AB
解析:(1)由反应①知氧化性:Cl2>H2SO4,还原性:SO2>Cl-,由反应②知氧化性:KMnO4>Cl2,还原性:Cl->Mn2+。(2)在反应①中氧化产物为H2SO4,还原产物为HCl,其质量比为98∶73。(3)在反应②中HCl被氧化为Cl2,表现的是还原性,同时还生成了盐和水,表现的是酸性。
10.(1)A 
(2)C 
(3)DG
解析:(1) CuO+H2Cu+H2O中单质H2使CuO中的Cu元素被还原,故选A。(2)Cl2+2NaOH===NaCl+NaClO+H2O中部分Cl元素的化合价上升,部分Cl元素的化合价下降,所以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选C。(3)2FeBr2+3Cl2===2FeCl3+2Br2中,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Br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有元素均参加氧化还原反应;HgS+O2===Hg+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g、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有元素均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故选DG。
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3.常见配平类型
(1)正向配平类
①1 4 1 4 2
②1 6 1 6 2
③2 3 1 6
④4 5 4 6
⑤2 3 1 3 3
⑥1 20 4 20 4
⑦2 16 2 2 5 8
⑧3 8 3 2 4
⑨6 8 6 3 4
⑩5 1 3 3 3 3
(2)逆向配平类
(2)逆向配平
①3 6 2 1 3 
②2 9 3 3 5
③1 1 1 4
④3 6 5 1 3
(3)缺项配平类
①1 5 8H+ 1 5 4H2O
②3 2 4OH- 3 2 5
③2 5 6H+ 2 5 8
④5 2 4 5 1 8H+
⑤2 5 16H+ 2 10 8H2O
⑥2 5 6H+ 2 5 3
⑦Al2O3 3C N2 2 3CO
⑧2 1 6 2 6 H+
【对点训练2】
1.2∶3 
解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确定PbO2中铅元素为+4价,Cr2O中铬元素为+6价,设Cr3+与PbO2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x∶y,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规律有y×(4-2)=x×(6-3),解得x∶y=2∶3。
2.+3
解析:设铬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x,则Na2O3Na2O4,K2r2O72r,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规律有3×2=1×2×(+6-x),解得x=+3。
3.B
【课时跟踪检测】
1.A。解析:A A项,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正确;B项,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有升高也有降低,既被氧化又被还原,错误;C项,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有升高也有降低,既被氧化又被还原,错误;D项,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错误。
2.A
3.B。解析:已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1变为+5和-1,符合邻位转化规律。既然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则氯元素的化合价应既有升高,也有降低,A中氯元素化合价均降低,D中氯元素化合价均升高;B、C与题意相符,根据已知反应可知,C中NaClO不是最终产物,故B正确。
4.D。解析:NH3中N由-3价升高到0价,NH3做还原剂,被氧化。NO2中N由+4价下降到0价,NO2做氧化剂,被还原,根据转移电子数相等,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69∶43,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4∶3。
5.D。解析:O元素由+1价降低到0价,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被还原,所以氧气是还原产物,故A错误;在反应中,O2F2中的O元素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所以该物质是氧化剂,而硫化氢中的S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反应后升高到+6价,所以H2S是还原剂,故B错误;S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6价,O元素由+1价降低到0价,转移8个电子,若生成1分子HF,则转移4个电子,故C错误;由方程式可知还原剂(H2S)和氧化剂(O2F2)的微粒个数的比是1∶4,故D正确。
6.A。解析:在该反应中,氢化钙为还原剂,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价;水为氧化剂,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价;氢气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且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1∶1。
7.D。解析: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
8.C。解析:OCN-中C显+4价,N显-3价,反应中只有N和Cl的化合价改变,根据OCN-N2、Cl22Cl-,由得失电子守恒:3n(Cl2)=2n(OCN-),可知6分子Cl2完全反应,有4个OCN-被氧化,故选C。
9.B。解析:A项,反应5KClO3+6P===3P2O5+5KCl中,氧化剂是KClO3,Cl元素的化合价由+5变为-1,正确;B项,P元素化合价从0变为+5,P2O5是P被氧化后所得的产物,错误;C项,氧化剂是KClO3,还原剂是P,被还原与被氧化的原子个数之比为5∶6,正确;D项,消耗6个磷原子时,转移电子30个,所以消耗3个磷原子时,转移电子15个,正确。
10.B。解析: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氮氧化铝中铝元素化合价为+3,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故A错误;N元素化合价降低,N2为氧化剂,故B正确;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5.7 g AlON,同时生成1.4 g CO,故C错误;Al2O3中没有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D项错误。
11.C。解析:反应中,KIO3中I的化合价从+5降低到0,KI中I的化合价从-1升高到0,配平方程式为KIO3+5KI+6HCl===3I2+6KCl+3H2O;KI为还原剂,KIO3为氧化剂被还原,反应中每生成3个I2分子,转移5个电子。
12.C
13.D。解析:根据Na原子守恒可知,2x=10,则x=5,A项正确;该反应中,N由+5价、-价变为0价,每生成16个N2分子转移10个电子,B项正确;该反应中,N既被氧化又被还原,则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项正确;生成16个N2分子时,有15个N2分子是氧化产物,1个N2分子是还原产物,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15∶1,D项错误。
14.C。解析:该反应的化合价变化及电子转移情况为。Mg是还原剂,MgO是氧化产物,A项错误;氧化剂是CO2,氧化产物是MgO,氧化性为CO2>MgO,还原剂是Mg,还原产物是C,还原性为Mg>C,B项错误;CO2做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C项正确;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所以氧原子不可能得电子,D项错误。
15.D。解析:NaH2PO2为正盐,可将溶液中的Ag+还原为Ag,Ag元素的化合价降低,P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设氧化产物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x,由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1及电子守恒知:4×(1-0)=1×(x-1),解得x=+5,发生反应为H2PO+4Ag++2H2O===H3PO4+4Ag+3H+,该反应的氧化剂是Ag+,还原剂是H2PO,则H2PO对应的氧化产物为H3PO4。
16.A。解析:S元素由0价变为-2价和+6价,化合价既有降低又有升高,S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A项正确;C元素由0价变为+4价,S元素由0价变为+6价,消耗16×12 g C时,转移16×4+3×6=82个电子,故消耗12 g C时,反应转移5.125个电子,B项错误;该反应中K2S和N2都是还原产物,C项错误;KNO3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了还原反应,D项错误。
17.D。解析: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降低至+2价,C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至+4价,由化合价升降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及溶液呈酸性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5H2C2O4+6H+===10CO2↑+2Mn2++8H2O。反应过程中M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因此氧化剂为MnO,故A项错误;由反应可知,横线内的产物为H2O,故B项错误;在该反应中有1个H2C2O4参加反应,由C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转移1×2×(4-3)=2个电子,转移电子总数为2,故C项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配平后H+的化学计量数为6,故D项正确。
18.C
19.A。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数目相等。NH3中N的化合价为-3价,反应后变为0价,作有还原性被氧化;NO中N的化合价为+2价,反应后为0价,作氧化剂被还原,为保持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则应为2个-3价的氮和3个+2价的氮反应,所以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的个数比为2∶3。
20.B。解析:Fe3O4具有磁性,故A说法正确;Fe3O4可写成Fe2O3·FeO,反应a中不存在化合价的变化,即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说法错误;按照选项B分析,可知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1、2、8、1、4,故C说法正确;Fe3O4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3O4+8HCl===2FeCl3+FeCl2+4H2O,FeCl2和FeCl3属于盐,故D说法正确。
21.(1)1∶3 
(2)1∶2 
(3)98∶73 
(4)1∶5 AB
解析:(1)从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可看出,参与反应的NH3有8个,其中有2个NH3被氧化生成N2,6个未被氧化生成NH4Cl。
22.(1)b 
(2)b 
(3)Cl2+NO+H2O===NO+2H++2Cl- 
(4)2Al+NaNO2+NaOH+H2O===2NaAlO2+NH3↑
解析:(1)服用维生素C可以解毒,说明在维生素C作用下Fe3+又转化为Fe2+,Fe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则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而亚硝酸盐会将Fe2+转化为Fe3+,说明维生素C是还原剂,亚硝酸盐具有氧化性,在反应中为氧化剂,故选b。
(2)取样加水溶解后,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亚硝酸钠能和HCl反应生成HNO2,然后分解生成NO和NO2,NaCl和HCl不反应,故能鉴别,故不选a;取样加水溶解后,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AgNO3和NO、Cl-均能生成白色沉淀,无法鉴别,故选b;取样加水溶解后,向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的淀粉-KI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钠和碘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I-+4H+===2NO↑+I2+2H2O,淀粉遇碘变蓝色,氯离子和碘离子不反应,反应现象不同,所以可以用酸性条件下的淀粉-KI溶液来区别,故不选c。
(3)某同学把氯水加入NaNO2溶液中,生成NaNO3和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Cl2+H2O===NO+2H++2Cl-。
(4)工业废水中的NO可用铝粉除去,此反应体系中包含Al、NaOH、NaAlO2、NaNO2、NH3和H2O六种物质,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铝化合价升高,得到NaAlO2,NaNO2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NaNO2+NaOH+H2O===2NaAlO2+NH3↑。
23.(1)KMnO4、PbO2、氯气(Cl2)
(2)KMnO4 Cl2 73
(3)①不能 KMnO4的氧化性比氯气的强,可将盐酸氧化为氯气 ②PbO2>KMnO4>H2O2
(4)不能
解析:(3)滴加适量H2O2,紫红色褪去,并有无色气泡产生,说明H2O2能被KMnO4氧化,所以氧化性:KMnO4>H2O2;再加入适量的PbO2固体,固体溶解,溶液又变为紫红色说明Mn2+能与PbO2反应生成KMnO4,得出氧化性:PbO2>KMnO4,综上得出,氧化性顺序是PbO2>KMnO4>H2O2。
24.(1)H2O2中的O显-1价,可能降低为-2价,因此H2O2可能具有氧化性
(2)强氧化 有气体产生 
(3)氧化 2I-+H2O2+2H+===I2+2H2O
(4)H2O2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
解析:(1)在化学反应中,化合价降低得电子的物质做氧化剂,具有氧化性,H2O2中的O显-1价,处于中间价态,氧元素的化合价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当H2O2中的氧元素化合价降低时,H2O2可显示氧化性。
(2)实验①利用酸性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与H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2O2做还原剂,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生成氧气,该反应现象为紫色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或褪色,同时有气体放出。
(3)实验②利用了碘化钾中碘元素显-1价,为碘元素的最低价态,具有还原性,验证H2O2具有氧化性,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变蓝,说明碘化钾与H2O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碘单质,离子方程式为2I-+H2O2+2H+===I2+2H2O。
(4)实验①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实验②证明H2O2具有氧化性,则结合实验①②得到最终结论:H2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5.(1)H2O2
(2)H2CrO4 Cr(OH)3
(3)
(4)C
解析:(1)由H2O2O2,可知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2O2作还原剂。(2)所给物质中,H2CrO4中铬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则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为H2CrO4Cr(OH)3。(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和质量守恒,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
(4)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已知还原性:SO2>I->H2O2>Fe2+>Cl-;若反应2Fe3++SO2+2H2O===2Fe2++SO+4H+可以发生,则还原性:SO2>Fe2+,A项正确;若反应I2+SO2+2H2O===H2SO4+2HI可以发生,则还原性:SO2>I-,B项正确;若反应H2O2+H2SO4===SO2↑+O2↑+2H2O可以发生,则还原性:H2O2>SO2,C项错误;若反应2Fe3++2I-===2Fe2++I2可以发生,则还原性:I->Fe2+,D项正确。
26.(1)
2ClO+H2C2O4+2H+===2ClO2↑+2CO2↑+2H2O
(2)还原 酸 
(3)Cl CO2 
(4)>
解析:(1)方法一反应中,KClO3中的Cl由+5价降为ClO2中的+4价,每个Cl得1个电子,2个Cl共得2个电子,HCl中的Cl由-1价升为Cl2中的0价,每个Cl失1个电子,2个Cl共失2个电子,用双线桥法表示为;ClO中的Cl化合价由+5价降为ClO2中的+4价,每个Cl得1个电子,H2C2O4中的C由+3价升为CO2中的+4价,2个C失2个电子,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离子方程式为2ClO+H2C2O4+2H+===2ClO2↑+2CO2↑+2H2O;(2)方法一中,HCl中的Cl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表现还原性;反应中生成的KCl为盐,含有Cl-,体现了盐酸的酸性;(3)方法二中,ClO中的Cl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H2C2O4中的C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生成的CO2是氧化产物;(4)H2C2O4为还原剂,ClO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的ClO2为还原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故还原性H2C2O4>ClO2。
27.(1)KMnO4 
(2)KMnO4MnSO4 
(3)5∶2 2KMnO4+5H2O2+3H2SO4===K2SO4+2MnSO4+5O2↑+8H2O
解析:由于H2O2发生的变化为H22→2,H2O2为还原剂,氧化产物为O2,则KMnO4为氧化剂,KnO4→nSO4,发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为MnSO4,每生成1个O2分子,失去2个电子,而KMnO4转化成MnSO4时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5价,即Mn得到电子数为5,故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2。
28.(1)2 1 3 4 
(2)2∶1 
(3)2N2H4+N28e-O4===3N2+4H2O 
(4)KMnO4>Cl2>FeCl3>I2 
(5)5∶3
解析:(1)N2H4中氮元素化合价为-2价,N2O4中氮元素化合价为+4价,生成物氮元素化合价为0,则每个N2H4失去4个电子,每个N2O4得到8个电子,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得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3N2+4H2O;(2)N2H4失去电子,N2O4得到电子,则氧化产物的个数为2,还原产物的个数为1,所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2∶1;(3)根据每个N2H4失去4个电子,每个N2O4得到8个电子,用单线桥法表示为2N2H4+N28e-O4===3N2+4H2O;(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反应a中FeCl3>I2,b中Cl2>FeCl3,c中KMnO4>Cl2,所以三个反应中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关系为KMnO4>Cl2>FeCl3>I2;(5)在反应c中,16个HCl参加反应时,化合价升高的有10个,没有变化的有6个,则被氧化的HCl与未被氧化的HCl的个数之比为10∶6=5∶3。
29.(1)2 16 10 2 5 8
(2)2 1 2 2 1 4H+
(3)4 1 1 1 2
(4)2 10 8 1 2 5 8
(5)5 2 1 5 1 1 1
(6)2 1 2 2 2 1
(7)4 7 2 4
(8)3 6 5 1 3
(9)3 4 3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