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1
2
3
4
5
6
课前导学
积累运用
新题专列
课内精读
课外赏读
考点链接
1.本课聚焦。
(1)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之中。
作用: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揭示主题思想。典型的细节描写富有表现力,能起到以一孕万、以小见大的作用。
(2)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叫衬托。
作用: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衬托可分为正衬和反衬。正衬是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反衬是用相反或相对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好的”。
2.自主阅读,完成课文结构梳理图。
神情姿态:①____________________(笑声 步伐)
饮食起居:简单随和,体恤他人
工作习惯:不同寻常,②__________
休闲娱乐:幽默风趣,童心未泯
日常琐事:③__________
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忘我精神
严谨认真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若小细绳上有一个gē da( ),也要随手把它解开的。
疙瘩
(2)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
常笑得ké sou( )起来。
咳嗽
(3) 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mǒ shā( )
是不对的。
抹杀
(4)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shēn wù tòng jué
( )之的。
深恶痛绝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么重要的事情,没有经过研究就决定了,这太草率了。
B. 他对我们厂是有贡献的,我们不能因为他出了一点差错便将他的成绩也一笔抹杀了。
C. 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D. 从“抢盐风波”到“地震谣言”,到“武汉新型冠状病毒传言”……网络谣言已经成为百姓深恶痛绝的“网络毒瘤”。
C
3.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后代能仰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把“增强”改为“加强”)
B. 成都市申办2025年世运会,无疑不是成都积极创建世界赛事名城的重要举措之一。(删去“不”)
C. 面对停车难的问题,多管齐下的治理方式,让青岛的停车现状大为改善。(在“多管齐下”的前面加上“城管部门采用”)
D.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后,可以捕捉到用户心情、体温的变化,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删去“在……实现后”)
A
4. 请以鲁迅作为对象,按照第①句的句式仿写。(要求语意连贯,结构
相似)
①有一个智者,他叫孔子,他在修身、交友、学习等方面的见解,
给世人以启迪,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②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③有一个勇者,她叫海伦·凯勒,她听不到这
世界的声音,却教我们彼此用爱感受、用心聆听,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
抗争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有一个灵魂的医者
他叫鲁迅
他放下救济苍生的医书
用手中的笔医治麻木的民众
他是勇往直前的斗士
1. 学校开展“鲁迅读书月”活动,主题是“鲁迅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请完成以下任务。
(1) 任务一:【认识鲁迅】同学们收集到了一些有关鲁迅的材料。有
的同学建议根据这些材料拟一副对联来概括我们心目中的鲁迅形象。现
在,已有同学拟了一则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无私宽广不求报答
(2) 任务二:【薪火相传】在鲁迅刚刚去世的时候,不少青年学生自发地来到鲁迅墓前,挥泪宣誓:“先生没有死;青年莫彷徨!花谢,种子在,撒播在青年的脑海。”本周班级要出一期主题为“花谢,种子在”的黑板报,请你也来供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先生的作品在我心里播下了温情的种子。当我读《社戏》时常常想起儿时的伙伴,读《阿长与〈山海经〉》时则常常想起我的外婆、奶奶。鲁迅的冷峻给了那个时代,他的温情给了那些童年的记忆。所以鲁迅并不遥远,他写的故事也在我的生活里。
2. 某校七年级(3)班开展“书香浸润人生,经典启迪智慧”主题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 任务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做的整本书的读书卡片,表述有误的一项
是( )
读书卡片 作品:《骆驼祥子》 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被誉为“人
民艺术家”。主要情节:
A. 祥子经过多年积攒,买上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可是不久却被匪兵连人带车劫走。
B. 祥子从匪兵处逃走,继续攒钱买车,车还没买上,钱又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C. 祥子与虎妞结婚后,用她的私房钱买下一辆车,虎妞因难产死去,祥子又只得卖掉车子料理丧事。
D. 命运的三起三落打消了祥子买车的念头,他重新投奔刘四爷,老老实实赁车挣钱。
√
(2) 任务二:根据图片配文字。请参照示例,为祥子“三起三落”中的“第二落”配上文字,要求结合故事情节,用描写性语言表述画图,不超过60字。
示例:图1 配文字:出了西直门,连一辆车、一个行人也没遇上,祥子知
道事情要坏。他刚要抄土路走,就连车带人被十来个乱军捉了去!
图2 配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祥子急了,把拳头握紧,孙侦探急忙掏出手枪,说:“老实点,把钱拿出来!”祥子直跺脚,几乎要哭出来,只好把钱拿出来了。(要有两个动作:孙侦探敲诈,祥子拿钱,且要有描写)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第1~4题。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
(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所写的三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鲁迅先生不得不花大把时间陪客人;②鲁迅先生从后半夜写作到清晨,家人都起床了才上床休息;③家人为让鲁迅先生休息好,会很小心,不打扰他。
2. 选文第一段用了7个“陪”,能否将其简化为“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
点钟起就陪客人,一直陪到夜里十二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简化,连用7个“陪”会起到强化感彩的作用,给人以更深的意境,使读者对鲁迅先生花大把时间专心陪客人产生更强烈的反响。
3. 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
的小龟背上站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整齐齐”“压”体现了鲁迅先生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写作习惯,从细节处还原和展现了鲁迅先生的生活、工作状态,彰显了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态度。
4. 作者为什么写“保姆总是吩咐海婴轻一点走”这一细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通过这一细节描写,暗示鲁迅先生从后半夜开始写作,直到清晨才入睡,同时体现出家人对鲁迅先生的写作工作的认同与尊重,从侧面反映了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精神。
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
活在人类的心里(节选)
鲁彦
每次,当鲁迅先生仰着冷静苍白的面孔,走进北大的教室时,教室里两人一排的座位上总是挤坐着四五个人,连门边连走道都站满了校内的和校外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学生。教室里主宰着极大的喧闹。但当鲁迅先生一进门,立刻安静得只剩下呼吸的声音。他站住在讲桌边,用着锐利的目光望了一下听众,就开始了《中国小说史》那一课题。
他的身材并不高大,常穿着一件黑色的、短短的旧长袍。不常修理的粗长的头发下露出方正的前额和长厚的耳朵,两条粗浓方长的眉毛躺在高出的眉棱骨上,眼窝是下陷着的,眼角微朝下垂着,并不十分高大的鼻子给两边深刻的皱纹映衬着,这才显出了一点高大的模样,浓密的上唇上的短须掩着他的阔的上唇,——这种种看不出来有什么奇特,既不威严,也似乎不慈和。说起话来,声音是严缓的,既不抑扬顿挫,也无慷慨激昂的音调。他那拿着粉笔和讲义的两手,从来没有作过帮助他的语言的姿势。他的脸老是那样的冷静,薄薄的肌肉完全是凝着的。
他叙述着极平常的中国小说史实,用极平常的语句,既不赞誉,也不贬毁。
然而,教室里却突然爆发笑声了。他的每句极平常的话几乎都须被迫地停顿下来,中断下来。每个听众的眼前赤裸裸地显示了美与丑,善与恶,真实与虚伪,光明与黑暗,过去、现在和未来。大家在听他的《中国小说史》的讲述,却仿佛听到了全人类的灵魂的历史,每一件事态的甚至是人心的重重叠叠的外套都给他连根撕掉了。于是教室里的人全笑了起来。笑声里混杂着欢乐与悲哀、爱恋与憎恨、羞惭与愤怒。于是大家的眼前浮露出来了一盏光耀的明灯,灯光下映出了一条宽阔无边
的大道……大家抬起头来,见到了鲁迅先生的苍白冷静的面孔上浮动着慈祥亲切的光辉,像是严冬的太阳。但是教室里又忽然异常静默了,可以听见脉搏的击动声。鲁迅先生苍白冷静的脸上始终不曾流露出过一丝的微笑。
他沉着地继续着他的工作,直至他不得不安静地休息的时候。
还没有见过谁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全人类,做着刺穿现实的黑暗和显示未来光明的伟大的工作,使那广大的群众欢笑,又使那广大的群众哀伤。只有鲁迅先生。他将永远活在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类的心灵里。
(选自《中流》第1卷第5期,有删改)
1. 选文记叙了鲁迅先生什么事情 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北大上《中国小说史》课的情景。表现了鲁迅献身于全人类,把上课当作刺穿现实黑暗的利剑,战斗不息的精神。
2. 第二段为什么详写鲁迅先生的相貌、声音和姿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为了表现鲁迅先生平凡中见伟大,为了突出其思想的深刻,对鲁迅先生情感真挚,记忆深刻等。(意思对即可)
3. 选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试举一例,简述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用北大教室里听众的多,衬托鲁迅先生讲课的魅力;
示例二:用听课前教室里的喧闹与鲁迅先生来后的安静,烘托出听众对鲁迅高尚人格的敬慕和尊重。
示例三:教室里的人全笑了起来与鲁迅先生始终不曾流露出一丝的微笑进行反衬,表现出鲁迅先生思想的深邃与深沉的责任意识。
4. 对于结尾句“他将永远活在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类的心灵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①鲁迅刺穿黑暗、显示光明的思想和奉献人类的精神对当代现实和未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②鲁迅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永远烙入人们的内心深处,一直激励着人们奋斗拼搏。启示:①要像鲁迅那样敢于面对现实、揭露丑恶,要追求进步、引导光明。②要以鲁迅先生为榜样,勤奋工作,拼搏进取。(言之成理即可)
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
1.题型设计:
(1)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
(2)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
(4)根据生活和学习经验来判断优劣,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独到的见解。
(5)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
(6)调动知识的积累,考查选文材料由内向外的延伸和课本外与内的联系(如理解选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中的名句等)。
(7)发挥联想、想象补写有关内容。
(8)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
2.答题格式:
(1)先用“我认为……”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2)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给阅卷老师留下观点鲜明之感,而且给人以条理清楚、论证有力的良好印象。
(3)表达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
(4)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