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18秋·海南海口·高一海南华侨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图示意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③表示的是(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喷出岩 B.岩浆岩是山外力作用形成的
C.石灰岩属于变质岩 D.花岗岩属于沉积岩
【答案】1.C 2.A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并结合图示可知,①为地壳,②为地幔,③为地核,综上可知,C正确,ABD错。故选C。
2.结合所学知识,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喷出岩,A正确;岩浆岩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B错误;石灰岩属于沉积岩,C错误;花岗岩属于侵入性岩浆岩,D错。故选A。
【点睛】地球内部被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莫霍面在大陆地面平均33千米处,古登堡面在地下约2900千米处。
(2021秋·广东深圳·高二深圳市龙华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埃及白沙漠除了有雪白色的沙子外,还有众多高耸的白垩岩(石灰岩的一种)层屹立其中,仿佛巨大的蘑菇群,因此又被当地人称作“蘑菇沙漠”,它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地质奇观。
3.图中蘑菇状白垩岩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搬运
4.白垩岩形成环境及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
A.Ⅰ—① B.Ⅱ—④ C.Ⅲ—⑥ D.Ⅰ—②
【答案】3.C 4.D
【解析】3.可以看出图中蘑菇状白垩岩是风沙地貌当中的风蚀蘑菇,是由于风力侵蚀而形成的,所以图中蘑菇状白垩岩形成的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C正确;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A错误;在风力搬运、风力沉积的环境下形成沙丘,BD错误。故答案选C。
4.由图中注解可知,I、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而白垩岩是石灰岩的一种,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应在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对应的应为I,由右图可知在沉积环境中,沉积作用下形成沉积岩,故②为沉积作用。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选D。
【点睛】风蚀蘑菇的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风蚀地貌主要出现在我国风力强劲的西北地区。
(2022秋·天津宁河·高二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水上雅丹地貌群”位于在柴达木盆地边缘,大片的砂岩地貌“漂浮”在鲜绿色的盐湖水中,被称为“水上魔鬼城”。读水上雅丹景观图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上图中,符合水上雅丹地貌景观的代码和类型的是( )
A.甲、沉积岩 B.乙、变质岩 C.丙、岩浆 D.丁、岩浆岩
6.该景观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其地质过程正确的是( )
A.地壳下沉——外力沉积——岩浆侵入——风化侵蚀
B.地壳抬升——搬运沉积——风化侵蚀——冷却凝固
C.地壳下沉——搬运沉积——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D.地壳抬升——冷却凝固——搬运沉积——风化侵蚀
【答案】5.A 6.C
【解析】5.一般的雅丹地貌属于风力侵蚀地貌,而由材料可知“水上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为“砂岩”,属于沉积岩,所以应为右图中的甲岩石,A正确;乙是高温高压作用下形成的变质岩,丙是岩浆,丁是岩浆岩,BCD错。故选A。
6.该地貌形成于盆地边缘,所以应该是受到了地壳下沉作用,形成的盆地,然后由流水沉积逐渐形成地貌雏形,又经过地壳抬升,高地露出地表,在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侵蚀,呈现不同的造型,C正确,排除ABD。故选C。
【点睛】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判读方法是找到关键信息,由易到难。如该题右图,“冷凝作用”高温高压”就属于关键信息,据此可推断丙丁乙分别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题目迎刃而解。地貌形成过程类题目把握一点:内外力共同作用,内力塑造宏观地貌,外力削高填低。
(2022秋·广东·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在台湾高雄发育着很典型的一座泥火山(如下图)直径2至3米的喷口不断喷泥喷气。用手触摸有丝丝凉意,火山口的那些气泡若用火点就能燃烧起火,呈现“水火同源”的奇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泥火山与火山相同之处是( )
A.都与地壳运动有关 B.分布规律相同
C.同为岩浆活动 D.喷发的物质相同
8.根据泥火山分布可能找到的矿产资源是( )
A.硫磺 B.天然气 C.铜镍 D.玉石
【答案】7.A 8.B
【解析】7.由材料可知,泥火山是指泥浆与气体同时喷出地面后堆积而成的地貌景观;而火山是岩浆喷发形成的,由此可知,泥火山并不是岩浆活动导致的,但可能由于构造运动、断层活动等地壳运动而形成,因此A项正确,C项错误。泥火山喷发物质为泥浆,火山的喷发物质则是岩浆,二者的喷出物不同,因此D项错误。火山主要分布于板块交界处,而泥火山根据其成因的主要分布在油气资源发育地区和火山活动地区,因此二者的分布规律并不完全相同,因此B项错误。故选A。
8.材料中“火山口的那些气泡若用火点就能燃烧起火”,说明泥火山的喷出物含有甲烷等可燃性气体,而甲烷气体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因此B项正确,ACD错误。
【点睛】火山是岩浆喷发形成的,由熔岩和火山碎屑组成的地貌景观,通常火山形状为锥形,主要由火山锥、火山口和喷出口组成。
(2022秋·天津宁河·高二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图为“我国最大的花岗岩海蚀柱-福建平潭岛‘半洋石帆’照片”。据此完成下题。
9.照片中的岩石( )
A.常具有层理构造 B.多具有气孔构造
C.经变质作用而成 D.由岩浆冷凝而成
10.目前,该岩石所受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侵蚀 B.搬运 C.沉积 D.固结成岩
【答案】9.D 10.A
【解析】9.由材料可知,图中景观的岩石类型为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由岩浆冷却凝固而形成,C错误,D正确;常具有层理构造的岩石类型为沉积岩,A错误;喷出型岩浆岩,如玄武岩,多具有气孔构造,B错误。故选D。
10.该花岗岩海蚀柱分布在福建平潭岛沿海,是由于花岗岩经风化作用岩石崩解,再受到海浪的侵蚀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海蚀柱景观,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风力作用与风化作用的区别:1、二者的影响因素与覆盖范围不同: 风化作用的影响因素较多,受风化作用影响的地域也较普遍,可影响到整个地表层; 风力作用影响因素主要是风,并且局限于干旱沙漠地区 。2、二者的结果不同: 风化作用形成风化地貌; 风力作用形成风成地貌。3、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 风力作用较风化作用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主要有: 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 风力搬运——戈壁,荒漠; 风力沉积——沙丘,沙垄,黄土堆积。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2022秋·湖北宜昌·高二宜都市一中校考阶段练习)2022年1月,汤加某岛火山剧烈喷发。几天后,该岛周边几十千米海域漂浮着大量红色、褐色的浮石。下面左图为该火山位置示意图,下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其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红褐色石头的形成环境及形成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
A.I—① B.Ⅱ—② C.Ⅱ—③ D.Ⅲ—⑤
12.本次喷发的火山( )
A.位于大洋中脊附近,多火山、地震 B.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C.短期内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D.喷发物来自于莫霍面以上的软流层
【答案】11.C 12.C
【解析】11.由材料可知,红褐色的岩石是在火山喷发几天之后形成的,可能是由岩浆喷出经过冷却凝固形成的喷出岩,喷出岩属于岩浆岩,由岩浆活动形成。读右图分析可知,图中箭头①指向沉积岩类,所以Ⅰ代表的是沉积环境,表示固结成岩,A错误;三大类岩浆均指向Ⅱ,且Ⅱ有箭头③指向岩浆岩类,所以Ⅱ代表的是岩浆,箭头②表示熔融作用,③表示岩浆活动,B错误,C正确;Ⅲ指向变质岩类,代表的是变质环境,⑤表示变质作用,D错误,故选C。
12.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汤加地处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边界,地质构造活跃,多火山、地震,AB错误;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烟尘遮蔽阳光,短期内会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C正确;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莫霍面以下,D错误。故选C。
【点睛】三大岩石记忆口诀:(箭头指向)三进一出是岩浆,三出一进岩浆岩,二进二出沉和变,变质沉积可互换。
(2022秋·重庆·高二重庆市武隆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云南大理点苍山,峰峦起伏、气势雄伟、有古冰川遗迹。山体由大理岩、片麻岩、片岩等岩石组成。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戊是沉积物,甲、乙、丙、丁代表三大类岩石类型和岩浆,①~⑤代表某种地质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形成点苍山岩石类型的地质作用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图中代表岩浆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3.D 14.C
【解析】13.根据材料点苍山岩石由大理岩、片麻岩等岩石组成,属于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根据材料戊为沉积物,则⑤为固结成岩,甲为沉积岩;①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丁为岩浆岩,②为冷却凝固,丙为岩浆,③为重熔再生,乙为变质岩,④为变质作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戊为沉积物,甲是由沉积物形成,因为沉积岩,根据所学知识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形成,所有岩石均可以变成岩浆,所以丁为岩浆岩,丙为岩浆,C正确,排除ABD。该题选C。
【点睛】1.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1)岩浆:三进一出。(2)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3)岩浆岩:一进三出。2.判断箭头含义(1)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2)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3)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4)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
(2022秋·河南漯河·高二校考阶段练习)海南省三亚市的“天涯海角”,海湾沙滩上分布着"天涯石"、"海角石"、"日月石"和"南天一柱"等大大小小上百个丰满圆润的花岗岩耸立,蔚为壮观,形成的这种地貌叫“石蛋”,众多“石蛋”组成了“石蛋群”,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石蛋地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5.这些石蛋的真实身份是哪一类岩石(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16.该类岩石棱角很少,多呈浑圆状,其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
A.风化作用 B.风力作用 C.搬运作用 D.变质作用
17.这些石蛋的形成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
A.地壳抬升--岩浆侵入--风化侵蚀 B.地壳抬升--风力侵蚀--岩浆侵入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D.风力侵蚀--岩浆侵入--地壳抬升
【答案】15.B 16.A 17.C
【解析】15.由材料中大大小小上百个丰满圆润的花岗岩耸立,蔚为壮观,形成的这种地貌叫“石蛋”,可知石蛋为花岗岩,结合所学知识,其真实身份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岩石棱角很少,多层浑圆状,是由于沙滩上的这些裸露岩石出露地表,受到外力作用影响,花岗岩风化形成球状风化壳,A正确;海边主要的地质作用是海浪,不是风力,地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地球内部,BD错误;搬运作用是使物质远离原来的地方,C错误;故选A。
17.这些石蛋的形成的地质过程先由岩浆侵入,在地下形成花岗岩,再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受外力作用影响风化侵蚀,形成石蛋。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喷出岩,以玄武岩为代表,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形成侵入岩,以花岗岩为代表。受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为沉积岩,典型的有页岩,石灰岩,砂岩,砾岩。受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为变质岩典型岩石,有大理岩,片麻岩和板岩。
(2022秋·安徽安庆·高三校考阶段练习)甲处为岩浆岩,乙处为沉积岩,丙处为变质岩,其中一处岩层在古地理环境中形成了煤层。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岩层的断裂错位移动最可能发生于下列哪个地质时期( )
A.古生代前期 B.古生代后期—中生代前期
C.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 D.新生代后期
19.煤层形成的古地理环境及位置是( )
A.温暖广阔的浅海甲 B.湿热的森林地区乙
C.湿热的草原地区丙 D.干旱的陆地环境甲
20.缅甸翡翠主要产于缅甸北部,是由含钠长石的岩浆岩侵入体在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下列关于缅甸翡翠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形成 B.由花岗岩经变质作用形成
C.由玄武岩经变质作用形成 D.由花岗岩经外力作用形成
【答案】18.C 19.B 20.B
【解析】18.三叶虫、恐龙、大型哺乳动物分别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表性动物。图中断层切断了含有三叶虫化石(古生代)和恐龙化石(中生代)的岩层,而含有大型哺乳动物化石(新生代)的岩层保存完整,说明该断层形成于中生代后期一新生代前期,C 正确,ABD 错误。故选C。
19.煤属于沉积岩,是古代植物埋藏到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因此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湿热的森林地区,由材料可知,乙处为沉积岩,B 正确。甲处为岩浆岩,是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AD 错误。丙处为变质岩,是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情况下变质形成的,C 错误。故选 B 。
20.材料显示翡翠是由岩浆岩经高压作用后形成,即岩浆岩又发生了变质作用成为变质岩。B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点睛】煤属于沉积岩,是古代植物埋藏到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煤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湿热的森林地区。
二、综合题
21.(2022秋·浙江嘉兴·高二校考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意大利盛产大理石,有“大理石王国”之称。大理石的形成得益于古地中海中沉积的石灰岩。下图为意大利及周边地区简图。
(1)意大利的典型植被是 ,当地植被叶面多有“蜡质层”的目的是 。
(2)远古时期的地中海面积比现在 (大/小),原因是地中海位于欧亚板块与 板块的 边界。
(3)按成因来看,大理岩类型属于 ,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角度说出意大利露天大理石矿形成的过程 。
(4)根据图中信息,描述意大利地形特征。
【答案】(1)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减少水分蒸发
(2) 大
非洲 消亡
(3) 变质岩 海底沉积形成石灰岩;在高温高压下,变质形成大理岩;随地壳抬升后,因剥蚀而裸露地表
(4)北部和中部是山脉;沿海是狭窄平原;地势起伏较大;海岸线曲折漫长。
【分析】本大题以意大利的大理石及其周边地区简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植被类型、影响植被的因素、板块构造学说、岩石圈物质循环、地形特征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意大利是地中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湿润),发育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因夏季气温高,光照强,为减少自身蒸腾,保持水分,发育出蜡质叶面。
(2)由所学板块构造知识可知,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挤压,面积变小。可推知远古时期的地中海面积比现在大。
(3)由所学岩石圈物质循环知识可知,大理岩属于变质岩,由石灰岩变质而成。说明历史上该地区是清澈温暖的浅海环境,沉积形成了石灰岩;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随着地壳不断抬升,大理岩层上升,并在外力不断侵蚀作用下,裸露地表形成露天大理石矿。
(4)地形特征包括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高低及起伏、特殊地貌,沿海地区的岛屿、半岛数量和海岸线曲折程度等。由图可知,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是山脉;沿海分布有狭窄平原;地势起伏较大;海岸线曲折漫长。
22.(2022秋·江苏宿迁·高二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左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说出左图中岩石的成因类型,就右图说明其形成过程。
(2)左图中甲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简述该地地貌的成因 。
(3)从地貌类型看,乙为 ,多分布在 地区,形成原因是 作用,从扇顶到扇缘其颗粒物分布的特点是 。
(4)分析丁地区聚落分布集中的原因。
【答案】(1)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各种岩石,经风化、侵蚀作用形成碎屑物质;由风力、流水等搬运至低处;堆积、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
(2) 向斜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变得紧实,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3) 冲积扇 河流出山口 流水沉积 由粗到细
(4)丁地区为河流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南方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岩石分类和形成过程、地质构造、地貌成因和分类、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读我国南方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可知,图中的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为沉积岩。结合所学知识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可知,沉积岩是裸露在地表的各种岩石,经风化、侵蚀作用形成碎屑物质,再由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等作用搬运至地势低洼处堆积,最后固结成岩形成的。
(2)读我国南方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可知,甲地为山岭,其地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力,岩石坚实,不易被侵蚀,因而形成山岭。
(3)读我国南方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可知,乙地位于山前河流流出山口,由于地势变缓,流速降低,河流携带的泥沙等物质在山前(山麓)堆积,形态呈扇形,为冲积扇。由于流水沉积作用的分选性,颗粒大、体积大、质量大的先沉积,颗粒小、体积小、质量小的后沉积,所以从扇顶到扇缘其颗粒物分布的特点是由粗到细。
(4)丁地区位于河流下游的冲积平原地区,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地形平坦且开阔,由于流水沉积作用,使得该地区的土壤深厚且肥沃。该地位于我国南方,降水较多,河网密布。该地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等,这些因素导致丁地区聚落分布集中。
23.(2022秋·河北邯郸·高二校考阶段练习)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物质名称:A ,B ,C 。
(2)具有层理构造并可能含有化石的岩石代号是 。
(3)浮石,主要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该石多呈白、灰白、乳白、浅黄等色,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够反映浮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从①②③④中选)
(4)下列关于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图中箭头④表示外力作用 B.三大类岩石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C.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D.岩浆岩只有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才能形成变质岩
【答案】(1) 岩浆 岩浆岩 沉积岩
(2)C
(3)①
(4)D
【分析】本大题以岩石圈物质循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岩石圈物质循环各环节、各类岩石的特点等相关内容 。考查学生知识记忆能力,提高运用基本能力的素养。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进一出”是岩浆,可判断A是岩浆;“一进三出”是岩浆岩,可判断B是岩浆岩,那么C是沉积岩。
(2)沉积岩是有层理构造并且可能含有化石,根据上题可知,C是沉积岩。所以具有层理构造并可能含有化石的岩石代号是C。
(3) 据材料可知,①代表冷却凝固作用,②代表外力作用,③代表变质作用,④代表重熔再生作用,长白山是火山,浮石为岩浆岩,所以从岩浆冷却凝固到变成岩浆岩,经历的是①的冷却凝固。
(4)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可知,④代表重熔再生作用,A错误。变质岩无法直接变成岩浆岩,B错误。沉积岩是经过外力作用后由沉积物固结成岩而成,岩浆无法直接变成沉积岩,C错误。 岩浆岩只有经过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D正确。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18秋·海南海口·高一海南华侨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图示意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③表示的是(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喷出岩 B.岩浆岩是山外力作用形成的
C.石灰岩属于变质岩 D.花岗岩属于沉积岩
(2021秋·广东深圳·高二深圳市龙华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埃及白沙漠除了有雪白色的沙子外,还有众多高耸的白垩岩(石灰岩的一种)层屹立其中,仿佛巨大的蘑菇群,因此又被当地人称作“蘑菇沙漠”,它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地质奇观。
3.图中蘑菇状白垩岩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搬运
4.白垩岩形成环境及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
A.Ⅰ—① B.Ⅱ—④ C.Ⅲ—⑥ D.Ⅰ—②
(2022秋·天津宁河·高二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水上雅丹地貌群”位于在柴达木盆地边缘,大片的砂岩地貌“漂浮”在鲜绿色的盐湖水中,被称为“水上魔鬼城”。读水上雅丹景观图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上图中,符合水上雅丹地貌景观的代码和类型的是( )
A.甲、沉积岩 B.乙、变质岩 C.丙、岩浆 D.丁、岩浆岩
6.该景观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其地质过程正确的是( )
A.地壳下沉——外力沉积——岩浆侵入——风化侵蚀
B.地壳抬升——搬运沉积——风化侵蚀——冷却凝固
C.地壳下沉——搬运沉积——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D.地壳抬升——冷却凝固——搬运沉积——风化侵蚀
(2022秋·广东·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在台湾高雄发育着很典型的一座泥火山(如下图)直径2至3米的喷口不断喷泥喷气。用手触摸有丝丝凉意,火山口的那些气泡若用火点就能燃烧起火,呈现“水火同源”的奇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泥火山与火山相同之处是( )
A.都与地壳运动有关 B.分布规律相同
C.同为岩浆活动 D.喷发的物质相同
8.根据泥火山分布可能找到的矿产资源是( )
A.硫磺 B.天然气 C.铜镍 D.玉石
(2022秋·天津宁河·高二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图为“我国最大的花岗岩海蚀柱-福建平潭岛‘半洋石帆’照片”。据此完成下题。
9.照片中的岩石( )
A.常具有层理构造 B.多具有气孔构造
C.经变质作用而成 D.由岩浆冷凝而成
10.目前,该岩石所受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侵蚀 B.搬运 C.沉积 D.固结成岩
(2022秋·湖北宜昌·高二宜都市一中校考阶段练习)2022年1月,汤加某岛火山剧烈喷发。几天后,该岛周边几十千米海域漂浮着大量红色、褐色的浮石。下面左图为该火山位置示意图,下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其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红褐色石头的形成环境及形成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
A.I—① B.Ⅱ—② C.Ⅱ—③ D.Ⅲ—⑤
12.本次喷发的火山( )
A.位于大洋中脊附近,多火山、地震 B.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C.短期内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D.喷发物来自于莫霍面以上的软流层
(2022秋·重庆·高二重庆市武隆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云南大理点苍山,峰峦起伏、气势雄伟、有古冰川遗迹。山体由大理岩、片麻岩、片岩等岩石组成。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戊是沉积物,甲、乙、丙、丁代表三大类岩石类型和岩浆,①~⑤代表某种地质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形成点苍山岩石类型的地质作用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图中代表岩浆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2秋·河南漯河·高二校考阶段练习)海南省三亚市的“天涯海角”,海湾沙滩上分布着"天涯石"、"海角石"、"日月石"和"南天一柱"等大大小小上百个丰满圆润的花岗岩耸立,蔚为壮观,形成的这种地貌叫“石蛋”,众多“石蛋”组成了“石蛋群”,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石蛋地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5.这些石蛋的真实身份是哪一类岩石(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16.该类岩石棱角很少,多呈浑圆状,其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
A.风化作用 B.风力作用 C.搬运作用 D.变质作用
17.这些石蛋的形成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
A.地壳抬升--岩浆侵入--风化侵蚀 B.地壳抬升--风力侵蚀--岩浆侵入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D.风力侵蚀--岩浆侵入--地壳抬升
(2022秋·安徽安庆·高三校考阶段练习)甲处为岩浆岩,乙处为沉积岩,丙处为变质岩,其中一处岩层在古地理环境中形成了煤层。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岩层的断裂错位移动最可能发生于下列哪个地质时期( )
A.古生代前期 B.古生代后期—中生代前期
C.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 D.新生代后期
19.煤层形成的古地理环境及位置是( )
A.温暖广阔的浅海甲 B.湿热的森林地区乙
C.湿热的草原地区丙 D.干旱的陆地环境甲
20.缅甸翡翠主要产于缅甸北部,是由含钠长石的岩浆岩侵入体在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下列关于缅甸翡翠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形成 B.由花岗岩经变质作用形成
C.由玄武岩经变质作用形成 D.由花岗岩经外力作用形成
二、综合题
21.(2022秋·浙江嘉兴·高二校考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意大利盛产大理石,有“大理石王国”之称。大理石的形成得益于古地中海中沉积的石灰岩。下图为意大利及周边地区简图。
(1)意大利的典型植被是 ,当地植被叶面多有“蜡质层”的目的是 。
(2)远古时期的地中海面积比现在 (大/小),原因是地中海位于欧亚板块与 板块的 边界。
(3)按成因来看,大理岩类型属于 ,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角度说出意大利露天大理石矿形成的过程 。
(4)根据图中信息,描述意大利地形特征。
22.(2022秋·江苏宿迁·高二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左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说出左图中岩石的成因类型,就右图说明其形成过程。
(2)左图中甲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简述该地地貌的成因 。
(3)从地貌类型看,乙为 ,多分布在 地区,形成原因是 作用,从扇顶到扇缘其颗粒物分布的特点是 。
(4)分析丁地区聚落分布集中的原因。
23.(2022秋·河北邯郸·高二校考阶段练习)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物质名称:A ,B ,C 。
(2)具有层理构造并可能含有化石的岩石代号是 。
(3)浮石,主要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该石多呈白、灰白、乳白、浅黄等色,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够反映浮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从①②③④中选)
(4)下列关于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图中箭头④表示外力作用 B.三大类岩石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C.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D.岩浆岩只有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才能形成变质岩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