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步步清精准练习3.4常见天气系统(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步步清精准练习3.4常见天气系统(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24 17:51:3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4常见天气系统(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3春·湖南长沙·高三校考阶段练习)锢囚锋是由冷锋追上暖锋或由两支冷锋迎面相遇将锋前的暖气团抬离地面,禁锢在高空形成的一种特殊锋面。冬半年,来自我国西北、东北的冷锋相遇,使得锋前的暖空气被抬升到高空,形成华北锢囚锋.多年气象统计数据显示,华北锢囚锋出现的机率以3月份最大(50%),1月份最小(8%);锋面附近天气恶劣,多暴雪。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暴雪分布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冷锋相比,华北锢囚锋影响下的降雪( )
A.降雪量较小 B.影响范围窄 C.持续时间长 D.天气变化快
2.华北锢囚锋出现的机率以3月份最大,根本原因是( )
A.春季空气湿润 B.春季气温回升快 C.冷空气势力强 D.受单一气团控制
(2023春·河南商丘·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一般出现在槽线部位。下图为华北平原某季节近地面气压分布状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可能形成锋面的位置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
4.图中a、b、c、d四地中最可能即将迎来降水的是( )
A.a B.b C.c D.d
5.如果图中气压分布状况维持不变,从c地经d地到a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
A.气温:暖一冷一暖 B.气压:低一高一低
C.降雨:阴雨一晴朗一阴雨 D.风向:西南风一东南风一东北风
(2018秋·甘肃武威·高三甘肃省武威第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左图实线为中纬度某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且图示天气系统气流沿逆时针方向流动,下右图示意左图中虚线OP一线气压变化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6.左图中W地的风向最可能是(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7.左图所示时刻( )
A.②③④地最有可能降水的是③地 B.①地风力较②小
C.若是白天④地的气温较②高 D.②地温差大于③地
(2018秋·江西九江·高一九江一中校考阶段练习)2018年初春,北京经历了一场四月雪,积雪初融之后某停车场空车位上出现了近千个“馒头”状的小雪堆。该停车场上铺着方形的地砖,每块地砖的中间是凹下去的,露出土地,每个“雪馒头”都位于一块方砖的正中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北京这场“四月飞雪”是由以下哪个天气系统造成的( )
A.暖锋 B.冷锋
C.准静止锋 D.锋面气旋
9.上图中“雪馒头”成因是( )
A.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多
B.土壤释放的太阳辐射较多
C.砖块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多
D.砖块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
(2018秋·河北保定·高二高碑店一中校考阶段练习)下图示意某年12月18日~24日影响亚洲东部的某种天气系统。图中的小圆圈为气压中心,圆圈下的数字为中心气压值,圆圈上和锋线上的数字为日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0.24日,甲地的主导风向是( )
A.偏南风 B.偏东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11.与18日的天气相比,寒潮过境时甲地( )
A.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B.大气逆辐射减弱
C.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D.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2022秋·福建泉州·高三校考阶段练习)当日最低温度<0℃、降水量≥0.1mm时,则定义为发生了一次低温冰冻雨雪事件。图1、图2分别示意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发生低温冰冻雨雪事件的季节变化的多年平均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2.从多年来看,低温冰冻雨雪平均强度最大的是( )
A.1月的云贵高原 B.4月的云贵高原 C.3月的青藏高原 D.10月的青藏高原
13.造成云贵高原冬季低温冰冻雨雪事件的天气系统多为( )
A.冷锋 B.气旋 C.反气旋 D.准静止锋
(2018秋·陕西咸阳·高一三原县南郊中学校考阶段练习)2018年9月7日20时,台风“山竹”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9月15日,台风“山竹”从菲律宾北部登陆;16日17时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完成下面小题。
14.台风“山竹”天气系统应属于(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15.为了收看中央电视台直播台风“山竹”在广州登陆的相关新闻节目,爱国华侨李先生远在美国华盛顿(39°N,77°W)应选择在当地时间是( )
A.16日3︰30时 B.15日3︰30时 C.17日4时 D.16日5时
16.北京时间9月16日17时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时,9月16日范围占全球比例是( )
A.1/6 B.5/6 C.1/8 D.7/8
17.台风“山竹”天气系统对广州、港澳沿海地区带来的破坏力主要是( )
A.狂风、暴雨、风暴潮 B.狂风、暴雨、海啸
C.狂风、滑坡、泥石流 D.狂风、降温、冰雹
(2018秋·湖南长沙·高三长郡中学校考阶段练习)2018年中央气象台某次预报:8月9日,东北、华北高温减弱,而黄淮到江南一带下周将持续高温、高湿天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东北、华北高温减弱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冷空气入侵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多日雷阵雨天气 D.植被光合作用
19.黄淮到江南一带将持续高温、高湿天气的原因是( )
A.梅雨季节,天气湿热 B.副热带高气压影响,天气晴朗
C.极地高压,来自海洋 D.台风影响时间较长
20.黄淮到江南一带持续的高温天气产生的影响为( )
A.高铁运行速度降低 B.河流含沙量增加
C.晚稻生长受到抑制 D.沙尘暴天气多发
二、综合题
21.(2023秋·四川眉山·高三阶段练习)读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从气压状况看,甲处为 ;从气流分布状况看,乙处为 。
(2)图中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____百帕。(选择字母)
A.30<P<31 B.39<P<40 C.40<P<41 D.44<P<45
(3)此时,西安吹 风。
(4)图中有两条虚线,请在其中一条虚线上用锋面符号绘出该地区的天气系统,并画出雨区。
(5)如果该天气系统出现在春季,那么,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可能出现哪些灾害性天气? 、 、 。
22.(2022秋·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高二校考阶段练习)下图示意2020年12月6日某时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此时太原的风向,并比较太原与乌鲁木齐的风力大小。
(2)推测图中虚线处锋面系统类型,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3)预测合肥市12月6日及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
23.(2023春·陕西西安·高二长安一中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我国冷锋南下到达华南沿海地区,冷气团逐渐变性,锋面稳定少动,当第二条冷锋南下,两者相遇形成华南锢囚锋。华南锢囚锋主要形成在4~6月。下图为某年5月16日8时华南地区锢囚锋示意图,锋线把图中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盛行气流I、I、III。
(1)每年4~6月冷锋南下到华南沿海地区时稳定少动,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判断从海洋吹向陆地到达北部湾的气流II的性质,并说明理由。
(3)从冷暖气团的强度方面分析,说明华南锢囚锋主要形成在4~6月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4常见天气系统(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3春·湖南长沙·高三校考阶段练习)锢囚锋是由冷锋追上暖锋或由两支冷锋迎面相遇将锋前的暖气团抬离地面,禁锢在高空形成的一种特殊锋面。冬半年,来自我国西北、东北的冷锋相遇,使得锋前的暖空气被抬升到高空,形成华北锢囚锋.多年气象统计数据显示,华北锢囚锋出现的机率以3月份最大(50%),1月份最小(8%);锋面附近天气恶劣,多暴雪。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暴雪分布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冷锋相比,华北锢囚锋影响下的降雪( )
A.降雪量较小 B.影响范围窄 C.持续时间长 D.天气变化快
2.华北锢囚锋出现的机率以3月份最大,根本原因是( )
A.春季空气湿润 B.春季气温回升快 C.冷空气势力强 D.受单一气团控制
【答案】1.C 2.B
【解析】1.根据材料“锢囚锋是由冷锋追上暖锋或由两支冷锋迎面相遇将锋前的暖气团抬离地面,禁锢在高空形成的一种特殊锋面”可知,暖气团受两支冷空气强烈抬升,暖气团水汽多,且在高空,高空气温低,水汽凝结,形成降雪,因“暖气团被禁锢”,因此,连日降雪,雪量大,持续时间长,AD错误,C正确。与冷锋相比,镯囚锋中暖气团规模更大,降水区域更大,B错误。故选C。
2.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1月,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势力强,中国大陆常为单一冷气团控制,出现锢囚锋的机率小,CD与题意不符。3月,华北地区气温回升,暖气团势力增强,南北方向的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气团于此频繁交汇,易形成锢囚锋,B正确,排除A。故选B。
【点睛】锢囚锋,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我国常见的是锋面受山脉阻挡所形成的地形锢囚;或冷锋追上暖锋,或两条冷锋迎面相遇形成的锢囚。
(2023春·河南商丘·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一般出现在槽线部位。下图为华北平原某季节近地面气压分布状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可能形成锋面的位置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
4.图中a、b、c、d四地中最可能即将迎来降水的是( )
A.a B.b C.c D.d
5.如果图中气压分布状况维持不变,从c地经d地到a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
A.气温:暖一冷一暖 B.气压:低一高一低
C.降雨:阴雨一晴朗一阴雨 D.风向:西南风一东南风一东北风
【答案】3.B 4.B 5.C
【解析】3.结合图片可知,连接图中气压相同的点,图中丙、丁两地等压线向高值方向凸,丙、丁两地处于槽线处,易形成锋面,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图中形成锋面气旋,丁处为冷锋,b处于冷锋之前,即将迎来冷锋过境,最可能迎来降水。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地位于冷锋锋后,a地位于暖锋锋前,因此ac地都是受到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A、B错误;冷锋降水在锋后(c),暖锋降水在锋前(a),d处位于暖锋后,天气晴朗,C正确;c、d、a三地的风向分别为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D错误。故选C。
【点睛】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冷锋过境前:受单一暖气团的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云层增厚和雨、雪天气。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位置,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案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暴天气以及冬季的寒潮,属冷锋天气。
(2018秋·甘肃武威·高三甘肃省武威第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左图实线为中纬度某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且图示天气系统气流沿逆时针方向流动,下右图示意左图中虚线OP一线气压变化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6.左图中W地的风向最可能是(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7.左图所示时刻( )
A.②③④地最有可能降水的是③地 B.①地风力较②小
C.若是白天④地的气温较②高 D.②地温差大于③地
【答案】6.A 7.C
【解析】6.由右图可知,O到P的气压由低到高,说明左图为低压中心。材料提到图甲所示天气系统气流沿逆时针方向流动,说明是北半球的气旋。根据风向的判定方法判定,W地的风向最可能为西南风。故选A。
7.结合上题分析,位于低压槽OP上的锋面天气系统为暖锋;②地位于暖锋锋前,③地位于暖锋锋后,②地降水几率较大,A错误;由右图知P附近气压变化大于O附近,说明P处附近风力大于O处附近,结合左图中①②位置,①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风力较②大,B错误;根据上题分析,图示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可推断④地纬度比②地纬度低,且②地位于暖锋锋前,受冷气团控制,④地位于暖锋锋后,受暖气团控制,故④地气温较②高,C正确;根据A、C选项的分析,②地位于暖锋锋前,③地位于暖锋锋后,②地为阴雨天,③地为晴天,故②地的温差小于③地,D错误。故选C。
【点睛】北半球锋面气旋旋转方向为逆时针,南半球锋面气旋旋转方向为顺时针;不论南北半球,位于低压槽上的冷锋均由较高纬度地区向较低纬度地区移动,暖锋则均由较低纬度地区向较高纬度地区移动。
(2018秋·江西九江·高一九江一中校考阶段练习)2018年初春,北京经历了一场四月雪,积雪初融之后某停车场空车位上出现了近千个“馒头”状的小雪堆。该停车场上铺着方形的地砖,每块地砖的中间是凹下去的,露出土地,每个“雪馒头”都位于一块方砖的正中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北京这场“四月飞雪”是由以下哪个天气系统造成的( )
A.暖锋 B.冷锋
C.准静止锋 D.锋面气旋
9.上图中“雪馒头”成因是( )
A.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多
B.土壤释放的太阳辐射较多
C.砖块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多
D.砖块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
【答案】8.B 9.D
【解析】8.根据材料可知,北京这场4月飞雪是由于强冷空气团南下形成的,冷锋天气快速降温,形成降雪天气,B正确;暖锋过境会带来连续性降水,准静止锋会带来阴雨连绵的天气,A、C错误;锋面气旋当中既有冷风也有暖风,无法判断4月飞雪,D错误。故选B。
9.根据材料和图示可知,图中景观是雪后方砖上出现了一个个白色馒头状的小雪堆,其成因是方砖中心中空,露出土壤,砖块吸收的太阳辐射多,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使得砖块上的雪融化后形成。 D选项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冷锋过境前,受单一暖气团的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云层增厚和雨雪、沙尘等天气。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018秋·河北保定·高二高碑店一中校考阶段练习)下图示意某年12月18日~24日影响亚洲东部的某种天气系统。图中的小圆圈为气压中心,圆圈下的数字为中心气压值,圆圈上和锋线上的数字为日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0.24日,甲地的主导风向是( )
A.偏南风 B.偏东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11.与18日的天气相比,寒潮过境时甲地( )
A.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B.大气逆辐射减弱
C.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D.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答案】10.A 11.D
【解析】10.根据图示可知,24日冷空气南下,高压中心位于黄河以北地区,甲地位于高压中心以北。根据大气水平运动方向的规律,此时主导风向为偏南风。BCD错误,A正确,故选A。
11.根据材料及图示可知,18日该地位于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寒潮过境,大风降温,云雨天气形成。因此与18日的天气相比,寒潮过境时甲地因为云雨天气,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大气逆辐射增强,锋面上气温水平差异增大,气压差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ABC错误。故选D。
【点睛】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称为冷锋。冷锋过境时会导致降温,短时间暴雨暴雪,甚至沙尘天气。冷锋过境后气温凉爽。
(2022秋·福建泉州·高三校考阶段练习)当日最低温度<0℃、降水量≥0.1mm时,则定义为发生了一次低温冰冻雨雪事件。图1、图2分别示意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发生低温冰冻雨雪事件的季节变化的多年平均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2.从多年来看,低温冰冻雨雪平均强度最大的是( )
A.1月的云贵高原 B.4月的云贵高原 C.3月的青藏高原 D.10月的青藏高原
13.造成云贵高原冬季低温冰冻雨雪事件的天气系统多为( )
A.冷锋 B.气旋 C.反气旋 D.准静止锋
【答案】12.B 13.D
【解析】12.低温冰冻雨雪事件的平均强度即每次低温冰冻雨雪的降水量,大致可以用降水量除以频次来估算。由图可知,云贵高原4月时,降水量除以频次所得的数值最大,即低温冰冻雨雪事件平均强度最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冬季,南下的冷空气在云贵高原遇到地形阻挡,与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相遇,形成昆明准静止锋,带来持续低温的阴雨天气,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雨雪冰冻灾害主要发生在冬季,但秋冬交替和冬春交替之际偶尔也会出现。这种气象灾害是由降雪(或雨夹雪、霞、冰粒、冻雨等)或降雨后遇低温形成的积雪、结冰现象。
(2018秋·陕西咸阳·高一三原县南郊中学校考阶段练习)2018年9月7日20时,台风“山竹”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9月15日,台风“山竹”从菲律宾北部登陆;16日17时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完成下面小题。
14.台风“山竹”天气系统应属于(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15.为了收看中央电视台直播台风“山竹”在广州登陆的相关新闻节目,爱国华侨李先生远在美国华盛顿(39°N,77°W)应选择在当地时间是( )
A.16日3︰30时 B.15日3︰30时 C.17日4时 D.16日5时
16.北京时间9月16日17时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时,9月16日范围占全球比例是( )
A.1/6 B.5/6 C.1/8 D.7/8
17.台风“山竹”天气系统对广州、港澳沿海地区带来的破坏力主要是( )
A.狂风、暴雨、风暴潮 B.狂风、暴雨、海啸
C.狂风、滑坡、泥石流 D.狂风、降温、冰雹
【答案】14.C 15.A 16.D 17.A
【解析】14.台风是在热带广阔洋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所以影响台风“山竹”生成的天气系统是气旋。故选:C。
15.中央电视台位于北京,中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即北京时间(120°E)。华盛顿所在的时区为77°W÷15≈5,即西五区。由材料可知,16日17时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在美国华盛顿观看直播的时间应为16日17时-(8+5)=16日4时,16日3︰30时可提前半小时等待直播,A正确,B提前太早,CD均错过直播。故选A。
16.北京时间9月16日17时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时,0时经线位于135°W,135°W往东到180°为新的一天,共跨315°,占全球7/8。故选D。
17.台风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等,对沿海地区造成很大破坏,A对;海啸一般由海底地震造成,B错误;滑坡、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区,C错误;广州、港澳沿海地区纬度较低,出现冰雹的概率较低,D错误。故选A。
【点睛】气旋的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上升。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的水汽容易成云致雨。因此,气旋过境时,常常出现阴雨天气。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常出现的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结果。
(2018秋·湖南长沙·高三长郡中学校考阶段练习)2018年中央气象台某次预报:8月9日,东北、华北高温减弱,而黄淮到江南一带下周将持续高温、高湿天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东北、华北高温减弱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冷空气入侵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多日雷阵雨天气 D.植被光合作用
19.黄淮到江南一带将持续高温、高湿天气的原因是( )
A.梅雨季节,天气湿热 B.副热带高气压影响,天气晴朗
C.极地高压,来自海洋 D.台风影响时间较长
20.黄淮到江南一带持续的高温天气产生的影响为( )
A.高铁运行速度降低 B.河流含沙量增加
C.晚稻生长受到抑制 D.沙尘暴天气多发
【答案】18.A 19.B 20.C
【解析】18.东北、华北高温减弱,最可能的原因是北方冷空气入侵,缓解了高温,A正确。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应该高温少雨,B错误。雷阵雨多为短时降水,对降温影响不大,C错误。植被光合作用对高温天气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A。
19.8月份,黄淮到江南一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再加上来自海洋的气流影响,所以天气晴朗,高温高湿,B正确。梅雨季节为6月中旬-7月上旬,A错误。极地高压不会控制该地区,而且极地高压控制下,天气寒冷干燥,C错误。台风影响下,应该是降温的,D错误。故选B。
20.高铁运行速度与高温天气无关,A错误。高温天气降水少,河流流量减少,含沙量减少,B错误。8月晚稻处于生长期,高温天气会引发干旱,抑制水稻生长,C正确。该季节该地区很少有沙尘暴天气,D错误。故选C。
【点睛】梅雨,亦作霉雨,黄梅雨 。是在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二、综合题
21.(2023秋·四川眉山·高三阶段练习)读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从气压状况看,甲处为 ;从气流分布状况看,乙处为 。
(2)图中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____百帕。(选择字母)
A.30<P<31 B.39<P<40 C.40<P<41 D.44<P<45
(3)此时,西安吹 风。
(4)图中有两条虚线,请在其中一条虚线上用锋面符号绘出该地区的天气系统,并画出雨区。
(5)如果该天气系统出现在春季,那么,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可能出现哪些灾害性天气? 、 、 。
【答案】(1) 高气压 气旋
(2)B
(3)偏北
(4)
(5) 寒潮 沙尘暴 大风
【分析】本题以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为材料设置地理试题,涉及等压线的判断、天气系统的区分、风向的判断、中国灾害性天气的分布等地理问题,主要考查等压线、大气的水平运动、天气系统和中国灾害性天气的分布,突出了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从气压状况看,甲处气压高于四周,为高气压;乙处气压低于周边为低压,从气流分布状况看,低压的气流分布为向中心辐合,故为气旋。
(2)根据等压线分布,可知甲的气压为(1035-1040),乙的气压为(1000-1005),则图中甲、乙两处之间气压差为(30-40),结合选项,两者的最大气压差可能为39<P<40百帕。由此可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根据此时西安所处等压线的位置,按照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可知西安吹偏北风(西北风)。
(4)图中有两条虚线,靠近西安的那条是高压脊,不会形成锋面,靠近北京附近的为低压槽,可以形成锋面,因吹偏北风,因而形成冷锋。冷锋会带来降水天气,降水区域应位于冷锋锋后。
(5)如果该天气系统出现在春季,那么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受偏北风的影响,来自北方的干冷空气,会带来沙尘,所以可能出现寒潮、沙尘暴、大风等灾害性天气。
22.(2022秋·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高二校考阶段练习)下图示意2020年12月6日某时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此时太原的风向,并比较太原与乌鲁木齐的风力大小。
(2)推测图中虚线处锋面系统类型,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3)预测合肥市12月6日及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
【答案】(1)西北风(偏北风)。乌鲁木齐风力大于太原。
(2)冷锋。受大陆内部高压影响,冷空气快速东移南下,与暖空气相遇,形成冷锋。
(3)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合肥12月6日处于锋前,受暖空气控制,天气晴好,气温较高;1到2天后受冷锋影响,出现阴雨(雾)、大风天气;冷锋过境后,受冷空气控制,天气晴朗,气温骤降。
【分析】本大题以2020年12月6日某时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图为材料,涉及风向、锋面与天气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运用信息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太原西北侧为高压,东南侧为低压,根据等压线可以判断此时太原的风向为西北风(偏北风),从图中可以看出乌鲁木齐等压线密集,太原等压线稀疏,因此,乌鲁木齐风力大于太原。
(2)据图可知,此时虚线附近为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靠近,为冷锋。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面,冷锋受大陆内部高压影响,冷空气快速东移南下,与暖空气相遇,形成冷锋。
(3)本题主要从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三个时间和气温、气压、降水、风力等要素分析回答。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合肥12月6日处于锋前,目前暖空气控制,天气晴好,气温较高;12月6日后受冷锋影响,出现阴雨(雾)、大风天气;冷锋过境后,冷空气控制,晴朗,气温骤降。
23.(2023春·陕西西安·高二长安一中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我国冷锋南下到达华南沿海地区,冷气团逐渐变性,锋面稳定少动,当第二条冷锋南下,两者相遇形成华南锢囚锋。华南锢囚锋主要形成在4~6月。下图为某年5月16日8时华南地区锢囚锋示意图,锋线把图中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盛行气流I、I、III。
(1)每年4~6月冷锋南下到华南沿海地区时稳定少动,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判断从海洋吹向陆地到达北部湾的气流II的性质,并说明理由。
(3)从冷暖气团的强度方面分析,说明华南锢囚锋主要形成在4~6月的原因。
【答案】(1)经过南岭(两广丘陵),受地形阻挡,冷气团移动速度减慢;随着纬度降低,南下的冷气团逐渐升温,锋面两侧气压差减小;锋面势力减弱,该时期北上暖气流受南下冷气团阻挡,大尺度环流形势较稳定,冷锋得以维持。
(2)(较为)暖湿。理由: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挟带了较多的水汽,且经过华南热陆面加热,气流温度较高。
(3)与7、8月相比,4~6月冷锋能够南下到达华南沿海地区;与冬季相比,此时冷空气势力较弱,滞留时间较长;4~6月偏南风较强,登陆带来丰沛的暖湿水汽。
【分析】本大题以华南锢囚锋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团性质、锋面及其形成过程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冷锋稳定少动说明冷气团势力减弱,与暖气团势力相当。从内因看,由于纬度降低,南下的冷气团逐渐升温,锋面两侧冷暖气团之间的温度差减少,气压差减少,冷锋势力减弱。从外因看,华南地区多山地、丘陵,对南下冷气团起到阻挡作用,冷气团移动速度减慢。随着南下冷气团势力减弱,北上暖气团受南下冷气团阻挡,形成较为稳定的大尺度环流形势,使得冷锋得以维持。
(2)气流II来自海洋,性质较为湿润,虽然来自较高纬度地区,但经过了此时温度已经回升的华南陆地,性质变得温暖。因此从海洋吹向陆地到达北部湾的气流II的性质是较为暖湿。
(3)由材料可知,锢囚锋是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结合示意图可知,第一个冷锋能到达华南地区,但势力较弱,且第一个冷锋的锋面稳定少动,说明该时期南侧的暖气团强度与冷气团强度相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7、8月相比,4~6月冷锋能够南下到达华南沿海地区;与冬季相比,此时冷空气势力较弱,滞留时间较长;4~6月偏南风(气流)较强,登陆带来丰沛的暖湿水汽;使得第一个冷锋得以维持,第二个冷锋追上后,形成锢囚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