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步步清精准练习2.6地球的公转(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步步清精准练习2.6地球的公转(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24 18:11:5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6地球的公转(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18秋·甘肃天水·高三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面小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3.若黄赤交角增大,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
A.北寒带范围增大,南寒带范围缩小 B.热带范围减小
C.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 D.夏至日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减小
【答案】1.D 2.B 3.D
【解析】1.12月22日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即昼长超过12小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均小于12小时,四地中只有丁地昼长大于12小时,所以丁地位于南半球,故选D。
2.该日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赤道昼夜平分。甲乙丙位于北半球,结合昼长情况可判断其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甲、乙、丙。丁地昼长为13小时56分,其夜长为10小时4分,该地的夜长与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昼长相等,由此可知丁关于赤道对称的纬度介于乙和丙之间。所以四地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是甲、乙、丁、丙。故选B。
3.若黄赤交角增大,则回归线数值变大,极圈数值变小,从而使得热带和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缩小,AB 错误;北极的极昼极夜时间由公转周期决定,而不是由黄赤交角决定,C错误;夏至日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的昼长比以前更短,夜长更长,所以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减小,D正确。故选D。
【点睛】利用昼夜长短判断纬度大小时,首先要将各地的昼夜时间统一换算为同一个半球的昼长或者夜长,再结合季节来判断纬度高低。
(2018秋·山东临沂·高一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甲)”与“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乙)”,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节气中,北京的昼长最接近的一组是( )
A.立春 谷雨 B.芒种 白露 C.小雪 大寒 D.寒露 清明
5.黑龙江“冬长夏短”,海南岛“长夏无冬”的说法,符合哪种四季划分的方法( )
A.我国传统的划分 B.西方国家的划分 C.据气候统计的划分 D.据候温标准的划分
【答案】4.C 5.D
【解析】4.北京的昼长时间最接近应位于夏至日或冬至日两侧,当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接近,白昼时间接近。读图可知,立春、谷雨,芒种、白露,寒露、清明,都不符合题意;小雪、大寒位于冬至日两侧,与冬至日的距离相同。故选C。
5.为了使季节与气候相结合,气候统计工作一般把3、4、5三个月划为春季;6、7、8三个月划为夏季;9、10、11三个月划为秋季;12、1、2三个月划为冬季。黑龙江纬度较高,且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气温低的时间长;海南岛纬度较低,气温低的时间短,是据候温标准的划分,D正确,ABC错。故选D。
【点睛】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2022秋·贵州遵义·高二习水县第五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我国古代历法将地球绕日公转的规律与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变化规律相结合,将一年分为24个等份,并给每一个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合称二十四节气。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气。北京时间2022年8月7日20时28分57秒,我国进入立秋节气。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曾一夜刷爆了朋友圈,朋友圈的一张张红包截图,一杯杯奶茶照片,包含着亲情、友情、爱情。下列反映遵义市立秋后的地理景象正确的是( )
A.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 B.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C.日落时间越来越晚 D.正午旗杆影子变长
7.对于遵义市来说,下列各组节气中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 )
A.小寒、小雪 B.立夏、立秋 C.雨水、清明 D.雨水、处暑
8.2022年立秋时,8月7日占全球的范围比例最接近( )
A.47/48 B.1/48 C.1/24 D.17/24
【答案】6.D 7.B 8.A
【解析】6.读图可知,立秋处于夏至日与秋分日之间,直射点向南移动,遵义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直射点离遵义越来越远,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正午旗杆的影子变长,A错误、D正确;此时直射点南移,位于北半球的遵义昼长变短,则日出时间越来越晚,日落时间越来越早,BC错误。故选D。
7.我国北方的某城市一年中两个节气昼长相等,表明这两个节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相同,一年中直射点相等的两天会关于两至日对称。读图可知,小寒和小雪不关于冬至对称,直射点位置不同,排除A;雨水和清明、雨水与处暑均不存在关于两至日对称的情况,CD均错误。立夏和立秋关于夏至日对称,太阳直射点位置相同,这两个节气遵义市的昼长时间最接近,B正确。故选B。
8.地球上有两条日界线,即0时经线和国际日界线(与180°经线大致重合)。0时经线以东至国际日界线以西为“新的一天”。2022年立秋时,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2022年8月7日20时28分57秒,此时0时经线的经度约为173°E,故此时地球上新的一天(8月8日)的范围是173°E以东至180°以西,而旧的一天(8月7日)的范围则是173°E向西至180°的范围。因此,2022年立秋时,8月7日占全球的范围比例最接近47/48。故选A。
【点睛】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同一纬线上各地同一天的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地方时也相同);同一纬线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有两个日期相同(除二至日),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关于二至日对称。
(2018秋·福建龙岩·高一福建省漳平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依据材料及图示,回答下列小题。
9.北京时间10月18日上午9:0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美国旧金山市(西八区)的华人收看开幕式直播的时间是当地时间(区时)( )
A.17日17时 B.18日17时 C.17日20时 D.18日20时
10.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B.北京昼渐长夜渐短
C.南极地区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D.漳平一中集会广场正午旗杆的影子越来越短
【答案】9.A 10.C
【解析】9.北京时间为东八区,旧金山为西八区,相差16个时区,东时区时间早于西时区,即北京比旧金山早16小时,10月18日上午9:00减去16小时,即可知旧金山时间为17日17时,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10月18日至10月24日是秋分之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A错误;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京昼渐短夜渐长,B错误;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南极地区极昼范围逐渐扩大,C正确;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漳平一中集会广场正午旗杆的影子越来越长,D错误。故选C。
【点睛】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昼渐长,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2022秋·广东梅州·高二广东梅县东山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将在轨驻留6个月,于12月初返回东风着陆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当该火箭点火升空时,华盛顿(西五区)的区时为( )
A.23:16 B.21:16 C.21:44 D.23:44
12.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轨运行期间( )
A.南极地区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B.酒泉白昼时间先变短后变长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D.北京正午旗杆日影先变短后变长
【答案】11.C 12.D
【解析】11.火箭点火升空时,北京时间为6月5日10时44分,北京(东八区)比华盛顿(西五区)快13小时,由此可知,华盛顿(西五区区时)为6月4日的21:44,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神舟十四号6月5日升空,在轨6个月至12月5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先向北后向南移动,故南极地区极夜范围先扩大后缩小,A错误;酒泉白昼时间先变长后变短,B错误;此时地球公转轨道先向远日点移动,后向近日点移动,地球公转速度先减慢后加快,C错误;由于此时段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先升高后降低,故北京正午旗杆日影先变短后变长,D正确。故选D。
【点睛】国际上规定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都以本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区时。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和120°E的地方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相差时区×1小时。其中“±”确定原则是“东加西减”,“相差时区”确定原则是“同减异加”。
(2018秋·安徽淮北·高三淮北一中校考阶段练习)近几年,我国赴两极旅游人数呈飞速增长趋势。下图是我国某游客7月初在极地旅游的某一天内,拍摄了最短影子12小时后,于北京时间6:20在同一地点再次拍摄的最长影长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游客拍摄照片所在地最可能是( )
A.71°N,25°E B.75°N,145°W C.67°S,75°E D.80°S,75°E
14.游客拍摄照片所在地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其他地区高10℃左右,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势较低 B.暖流强大 C.植被茂密 D.人为废热
【答案】13.A 14.B
【解析】13.七月初,北极附近有极昼,该游客应该是赴北极旅游,CD错误;一天内,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角最大,影长最短,日出日落时刻太阳高度角最小,影长最长,所以可知该地24时日出或日落,该地24时时,北京时间为6:20分,两地相差6时20分,间隔95°经度,北京时间为120°E经线的地方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可知该地经度为25°E,A正确,B错误。故选A。
14.同纬度其他地区地势也有较低的区域,该地不一定比其他区域地势低,A错误;暖流流经能够增温增湿,使沿岸地区温度较同纬度地区高,如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B正确;植被对温度的影响较小,且该地纬度高,植被可能不会茂密,C错误;该地纬度较高,人类活动小,人为废热少,D错误。故选B。
【点睛】洋流对气候的影响:1、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远离赤道形成热带雨林气候。2、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大陆西岸形成热带沙漠。
(2018秋·山东临沂·高一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洛阳(35°N,112°E)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如下图),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是( )
A.23.5 B.35 C.55 D.66.5
16.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 )
A.海口 B.重庆 C.拉萨 D.吐鲁番盆地
【答案】15.B 16.C
【解析】15.为有最好的效果,应该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正午太阳高度垂直,图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α为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可知α=90°-h。9月23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可根据某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减去当地所在纬度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之间的纬度差,算出洛阳的正午太阳高度H为90°-35°=55°。根据α=90°-h即α=90°-55°=35°,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晴天多,有日光城之称,太阳能最丰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C正确;海口和重庆都为季风气候,降水丰富,阴天多,受天气影响,太阳辐射弱,AB错误;吐鲁番盆地太阳辐射量不如拉萨丰富,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1、太阳高度角(纬度):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等量的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越小,太阳辐射强度越大。2、天气状况:晴天多,降水少,云层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就越弱,太阳辐射强度越大。3、地势高低:海拔越高,大气越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越弱,太阳辐射强度越大。
(2018秋·江西赣州·高三江西省会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若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且M、N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A.0:00 B.8:00 C.16:00 D.20:00
18.若图是地球侧视图,MN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夜半球且北京正午人影将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A.3月21日3:20 B.3月21日15:20 C.9月23日3:20 D.9月23日15:20
【答案】17.B 18.D
【解析】17.国际日界线和自然日界线分别为180°和0时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过180°,日期减一天,反之,加一天;顺地球自转方向,过0时经线,日期加一天,反之,减一天,图中没有告诉自转方向,也没有明确告诉哪为180°和0时经线,所以学生要假设判断。判断(如图):①北半球(逆时针),N所在经线为180°,M所在经线为0时经线,也为0°经线(两点所在的经线构成经线圈),故北京时间(120°E)为8:00(东加西减.经度差15°,时间差1小时),同理假设南半球,得出相同的结果,故选B。
18.根据题意可知,MN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说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春秋二分日,图示部分是西半球,西侧的经度为160°E,东侧的经度为20°W,又因为是夜半球,所以160°E的地方时为18: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两地相差40度,相差2小时40分,因此北京时间为15:20,因为北京正午人影将越来越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为9月23日15:20,故选D。
【点睛】自秋分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正午的物体影子越来越长,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全球昼夜平分,为二分日。
(2018秋·河南周口·高一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我国某地2018年高考时间(北京时间)安排表,完成下面小题。
6月7日 6月8日
9:00~11:30 15:00~17:00 9:00~11:30 15:00~17:00
语文 数学 文综/理综 外语
19.2018年高考期间( )
A.太阳直射点南移 B.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C.悉尼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D.北京昼长减小
20.6月7日语文科考试结束时,郑州某中学门口指挥交通的交警恰好位于树荫下,其位置最可能类似于上图中的( )
A.①位置 B.②位置 C.③位置 D.④位置
【答案】19.C 20.A
【解析】19.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太阳直射点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至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向南移动,其余时间太阳向北移动,高考时间为6月7、8日,故高考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在此期间悉尼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增大,正午太阳高度减小,北京昼长变长,AD错误,C正确;地球7月初公转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故高考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减慢,B错误。故选C。
20.郑州位于河南省,经度为113°E左右,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时间稍晚。结合材料可知,语文学科考试结束时间为11:30,故可知郑州的地方时也尚未到达12:00。结合所学可知,郑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上午时太阳位于偏东方位,正午时刻太阳位于正南方位,考试结束时接近正午但尚未到达正午,故太阳应位于东南方向,影子朝向西北,交警正好位于树荫下,应位于图中的①处,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昼夜长短分布和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往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二、综合题
21.(2022秋·浙江嘉兴·高二嘉兴市秀州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地球的公转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到B点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地球公转到A点时,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
(2)地球公转到 点时(填字母),嘉兴的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悉尼(34°S)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的时段是 (填字母)。
(3)用图中的字母(ABCDEF)填空
地理事物和现象 字母
① 嘉兴:地方时6点日出,18点日落
② 北京昼长夜短
③ 地球公转的速度最慢
④ 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66.5°
⑤ 南半球的极夜范围扩大到最北界
⑥ 地球距离太阳最近
【答案】(1) 秋分 北回归线
(2) C A-B-C
(3) BD AE E AC A F
【分析】本题以“地球的公转图”为背景,涉及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基础知识运用能力。
【详解】(1)根据图中直射点位置,ABCD分别是北半球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和春分日。所以地球公转到B点时北半球的节气是秋分日。地球公转到A点时太阳直射的纬度是北回归线。
(2)当嘉兴的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时为冬至日,地球公转到C点;悉尼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所以当太阳直射点南移时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该时段是A-B-C。
(3)①当嘉兴:地方时6点日出,18点日落,昼夜等长,为二分日即BD;②北京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北半球,即AE。③地球公转的速度最慢出现在7月初远日点,夏至后E。④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66.5°时太阳直射回归线,即AC。⑤南半球的极夜范围扩大到最北界,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即夏至日A。⑥地球距离太阳最近为1月初近日点,冬至后F点。
22.(2022秋·浙江绍兴·高二绍兴鲁迅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 。
(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地。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 )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 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 点。
【答案】(1) (23 26 S,180 ) 12月22日
(2)乙
(3)D
(4) 16 4
【分析】本题以光照图为载体,考查地球运动的一般特征、地球运动的意义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学科素养。
【详解】(1)由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知,该区域为北半球,图中黑夜分布说明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说明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图中经过晨昏线与极圈切点的经线为12时,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时,故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80°,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23 26'S,180 ),此时为北半球的冬至,12月22日,属于该日期的范围是0°向东到180°,甲乙丙均位于此范围内。
(2)纬度越高,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越大,如极昼极夜区,变化幅度为24小时,赤道上为0,甲、乙、丙三地中,乙纬度最低,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
(3)甲、乙、丙三地均位于北回归线到北极圈范围之内,没有极昼极夜发生,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都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差,即46°5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三地相同,D对,A、B、C错,故选D。
(4)与甲、乙比较,丙地最靠西,最晚进入新的一天,由第(1)题分析可知,此时180°上的地方时为12时,丙与180°的经度差为60°,时间相差4个小时,此时丙为8时,再过16个小时进入新的一天,故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16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目前甲地为12月22日12时,16个小时后,为12月23日的4时。
23.(2023春·河北邢台·高一河北南宫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图为某日观测到的60°E经线上不同纬度的日落地方时刻(图中虚线为极圈)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此日出现极夜的纬度范围。
(2)指出该经线与60°N纬度线交点日落时,全球新的一天的经度范围。
(3)该日图中③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③地日出的地方时约为 时;④地夜长为 小时。
(4)简述图示纬度范围内二至日时昼夜长短的情况。
【答案】(1)66°34'S及其以南地区
(2)90°E向东到180°
(3) 53°26' 2 0
(4)北半球夏至日时,图示纬度范围内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夜长达到最小值;北半球冬至日时,图示纬度范围内各地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昼长达到最小值。
【分析】本题以60°E经线上不同纬度的日落地方时刻统计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日界线、正午太阳高度、昼长的计算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材料,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
【详解】(1)由图中可知,该日66°34′N及其以北地区24点日落,说明出现极昼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N上,则66°34′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
(2)结合图文信息可知,60°N的日落地方时为22点,当60°E与60°N纬度线交点日落时,即60°E的时间为22时,则0时经线为90°E,据此可得出全球新的一天的经度范围为90°E向东至180°。
(3)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N,③地的纬度是60°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式计算:90°-| 23°26′-60° |=53°26′。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③地日落时间是22时,该地夜长=(24-22)×2=4小时,故日出时间为2时。④地位于66°34′N上,该日出现极昼现象,夜长为0小时。
(4)图示纬度范围是赤道至北极点之间,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时,图示纬度范围内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图示纬度范围内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6地球的公转(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18秋·甘肃天水·高三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面小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3.若黄赤交角增大,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
A.北寒带范围增大,南寒带范围缩小 B.热带范围减小
C.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 D.夏至日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减小
(2018秋·山东临沂·高一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甲)”与“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乙)”,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节气中,北京的昼长最接近的一组是( )
A.立春 谷雨 B.芒种 白露 C.小雪 大寒 D.寒露 清明
5.黑龙江“冬长夏短”,海南岛“长夏无冬”的说法,符合哪种四季划分的方法( )
A.我国传统的划分 B.西方国家的划分 C.据气候统计的划分 D.据候温标准的划分
(2022秋·贵州遵义·高二习水县第五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我国古代历法将地球绕日公转的规律与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变化规律相结合,将一年分为24个等份,并给每一个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合称二十四节气。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气。北京时间2022年8月7日20时28分57秒,我国进入立秋节气。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曾一夜刷爆了朋友圈,朋友圈的一张张红包截图,一杯杯奶茶照片,包含着亲情、友情、爱情。下列反映遵义市立秋后的地理景象正确的是( )
A.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 B.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C.日落时间越来越晚 D.正午旗杆影子变长
7.对于遵义市来说,下列各组节气中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 )
A.小寒、小雪 B.立夏、立秋 C.雨水、清明 D.雨水、处暑
8.2022年立秋时,8月7日占全球的范围比例最接近( )
A.47/48 B.1/48 C.1/24 D.17/24
(2018秋·福建龙岩·高一福建省漳平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依据材料及图示,回答下列小题。
9.北京时间10月18日上午9:0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美国旧金山市(西八区)的华人收看开幕式直播的时间是当地时间(区时)( )
A.17日17时 B.18日17时 C.17日20时 D.18日20时
10.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B.北京昼渐长夜渐短
C.南极地区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D.漳平一中集会广场正午旗杆的影子越来越短
(2022秋·广东梅州·高二广东梅县东山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将在轨驻留6个月,于12月初返回东风着陆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当该火箭点火升空时,华盛顿(西五区)的区时为( )
A.23:16 B.21:16 C.21:44 D.23:44
12.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轨运行期间( )
A.南极地区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B.酒泉白昼时间先变短后变长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D.北京正午旗杆日影先变短后变长
(2018秋·安徽淮北·高三淮北一中校考阶段练习)近几年,我国赴两极旅游人数呈飞速增长趋势。下图是我国某游客7月初在极地旅游的某一天内,拍摄了最短影子12小时后,于北京时间6:20在同一地点再次拍摄的最长影长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游客拍摄照片所在地最可能是( )
A.71°N,25°E B.75°N,145°W C.67°S,75°E D.80°S,75°E
14.游客拍摄照片所在地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其他地区高10℃左右,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势较低 B.暖流强大 C.植被茂密 D.人为废热
(2018秋·山东临沂·高一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洛阳(35°N,112°E)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如下图),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是( )
A.23.5 B.35 C.55 D.66.5
16.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 )
A.海口 B.重庆 C.拉萨 D.吐鲁番盆地
(2018秋·江西赣州·高三江西省会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若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且M、N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A.0:00 B.8:00 C.16:00 D.20:00
18.若图是地球侧视图,MN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夜半球且北京正午人影将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A.3月21日3:20 B.3月21日15:20 C.9月23日3:20 D.9月23日15:20
(2018秋·河南周口·高一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我国某地2018年高考时间(北京时间)安排表,完成下面小题。
6月7日 6月8日
9:00~11:30 15:00~17:00 9:00~11:30 15:00~17:00
语文 数学 文综/理综 外语
19.2018年高考期间( )
A.太阳直射点南移 B.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C.悉尼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D.北京昼长减小
20.6月7日语文科考试结束时,郑州某中学门口指挥交通的交警恰好位于树荫下,其位置最可能类似于上图中的( )
A.①位置 B.②位置 C.③位置 D.④位置
二、综合题
21.(2022秋·浙江嘉兴·高二嘉兴市秀州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地球的公转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到B点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地球公转到A点时,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
(2)地球公转到 点时(填字母),嘉兴的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悉尼(34°S)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的时段是 (填字母)。
(3)用图中的字母(ABCDEF)填空
地理事物和现象 字母
① 嘉兴:地方时6点日出,18点日落
② 北京昼长夜短
③ 地球公转的速度最慢
④ 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66.5°
⑤ 南半球的极夜范围扩大到最北界
⑥ 地球距离太阳最近
22.(2022秋·浙江绍兴·高二绍兴鲁迅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 。
(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地。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 )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 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 点。
23.(2023春·河北邢台·高一河北南宫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图为某日观测到的60°E经线上不同纬度的日落地方时刻(图中虚线为极圈)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此日出现极夜的纬度范围。
(2)指出该经线与60°N纬度线交点日落时,全球新的一天的经度范围。
(3)该日图中③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③地日出的地方时约为 时;④地夜长为 小时。
(4)简述图示纬度范围内二至日时昼夜长短的情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