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步步清精准练习2.5地球的自转(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步步清精准练习2.5地球的自转(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24 18:26:3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5地球的自转(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18秋·福建龙岩·高一福建省漳平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某半球日照图(下左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日期,下列城市的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
A.汕头、上海、北京、哈尔滨 B.汕头、北京、哈尔滨、上海
C.哈尔滨、汕头、上海、北京 D.哈尔滨、北京、上海、汕头
2.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 )
A.从赤道向南北递减 B.从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C.从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D.从北极向南递减
3.此日,下列城市在以下几项中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地转偏向力北京、上海、新加坡 B.自转线速度新加坡、上海、北京
C.正午太阳高度北京、上海、新加坡 D.自转角速度新加坡、上海、北京
(2018秋·山东临沂·高一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地球晨昏线各种光照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四幅图中对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下列四幅图中(空白部分表示白昼,斜线部分表示黑夜,小圆圈表示极圈),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是( )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6.下图为“某地朝南窗户二分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当阳光如①所示射入窗户时( )
①北京昼长夜短  ②北极圈出现极昼  ③北京昼短夜长  ④南极圈出现极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18秋·新疆乌鲁木齐·高二兵团二中校考阶段练习)图中m为纬线圈的一部分,n为晨昏圈的一部分,一年中m、n相交时间约为4个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日期前后,m、n恰好相切的是( )
A.1月22日或5月21日 B.7月22日或11月22日
C.2月21日或8月23日 D.1月23日或6月22日
8.图示时期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长春文化广场儿童节文艺汇演 B.北京香山公园红叶似火
C.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开幕 D.上海世博园迎来暑期学生游园高峰
(2022秋·辽宁丹东·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左图为南半球某地全年日出时间变化曲线图,右图为T日北京时间8:10成都某街道悬日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左图所示地区位于( )
A.非洲中部 B.亚洲南部 C.大洋洲西北部 D.南美洲西部
10.根据右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成都该街道的走向为东南—西北走向②该日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太阳东南升西南落③该日索马里海域渔业活动繁忙④该日南非好望角附近海域受西风控制
A.①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2022秋·云南楚雄·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将于2022年2月4日北京时间19:30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是一场世界瞩目的盛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当开幕式开始举行时,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22°55′S,43°12′W)的观众要收看电视转播实况,当地的区时应为( )
A.7:30 B.8:30 C.9:30 D.19:30
12.下列四地中,正处于夏季正午的是( )
A.40.5°S,7.5°E B.40.5°N,7.5°E
C.40.5°S,172.5°W D.40.5°N,172.5°W
13.当开幕式开始举行时,区时日期为2月3日的地区占全球总面积的( )
A.1/12 B.1/24 C.1/48 D.1/96
(2022秋·陕西咸阳·高三校考阶段练习)当地时间2018年12月29日18时40分,国家主席习近平乘坐专机抵达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埃塞伊萨国际机场(南纬34°2′,西经58°3′,以西三区为标准时间)。习近平主席出席了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并对阿根廷进行了国事访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飞机到达时北京时间是( )
A.12月30日5时40分 B.12月29日6时40分
C.12月29日8时40分 D.12月30日7时40分
15..此时节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气候特征是( )
A.炎热干燥 B.温和少雨 C.高温多雨 D.寒冷干燥
(2018秋·山东临沂·高一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的差异(阴影部分为堆积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若河流由西向东流,则正确的图示是( )
A. B. C. D.
17.上题中,河堤需要特别加固的是( )
A.南岸 B.北岸 C.东岸 D.西岸
(2018秋·江西赣州·高三江西省会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阿姆河的右岸10公里处有个土尔特尔城,长期以来流水不断冲刷着右岸,但市民并不在意,直到河水直通城下冲毁了街道房屋,市民才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只好筑堤防水护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阿姆河的右岸指的是该河的( )
A.东岸 B.西岸 C.南岸 D.北岸
19.阿姆河水不断冲刷着右岸的原因是( )
A.极地东风吹拂河水冲刷右岸 B.阿姆河左岸岩层坚硬,右岸岩层松软
C.右岸遭垦殖,土地裸露,易遭冲刷 D.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20.阿姆河注入的湖泊或海洋是( )
A.里海 B.咸海 C.黑海 D.巴尔喀什湖
二、综合题
21.(2022秋·河北石家庄·高二校考阶段练习)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a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b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图,阴影表示夜半球。
(1)2021年寒假期间(1月31日到2月28日),地球公转位于图a中的 (甲、乙、丙、丁)段,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 (快/慢),成都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是 。
(2)图b中A地位于 (晨/昏)线上,昼长为 小时。
(3)图b所示时间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ABCD四地按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序是 。
22.(2023春·辽宁鞍山·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节气为北半球的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这一天A、B、D三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排序为 。
(2)图中BC线是 (晨线或昏线)。
(3)图中A、B、C、D四点中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 。
(4)图中,C点的地方时为 时,昼长为 小时,日出地方时为 点。
(5)图所示时刻:日期属于新的一天的范围占全球范围 。
【答案】(1) 夏至日 (23°26’N,150°E) DBA
(2)晨线
(3)BDCA
(4) 4 16 4
(5)7/12
23.(2023春·广西玉林·高三阶段练习)现代长江水系格局形成于约70万年前。末次冰期时,东海陆架平原上发育了长江古河道,先后形成了6条大型的游荡性河道。下图示意末次冰盛期(距今2.3-1.9万年前冰盖面积最大的时期)东海陆架平原上长江古河道主流路位置及古海岸线位置。
(1)说明末次冰期时长江入海口东移并形成古河道的原因。
(2)长江古河道发生了多次变迁,试判断图中最早形成的古河道,并简要说明判断理由。
(3)分析末次冰期长江口外古河道游荡摆动的条件。
(4)说明末次冰期后长江干流流程变长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5地球的自转(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18秋·福建龙岩·高一福建省漳平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某半球日照图(下左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日期,下列城市的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
A.汕头、上海、北京、哈尔滨 B.汕头、北京、哈尔滨、上海
C.哈尔滨、汕头、上海、北京 D.哈尔滨、北京、上海、汕头
2.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 )
A.从赤道向南北递减 B.从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C.从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D.从北极向南递减
3.此日,下列城市在以下几项中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地转偏向力北京、上海、新加坡 B.自转线速度新加坡、上海、北京
C.正午太阳高度北京、上海、新加坡 D.自转角速度新加坡、上海、北京
【答案】1.A 2.C 3.C
【解析】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可以判断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又依据南极圈内为极昼现象,可以判断该节气为冬至日,所以对于北半球的地区而言,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根据四地纬度的高低,可以判断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为:汕头、上海、北京、哈尔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由上题可知该节气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因此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应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根据所学可知,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北京纬度最高,其次是上海,新加坡纬度最低,因此地转偏向力由小到大依次为新加坡、上海、北京,A错误;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由小到大依次为北京、上海、新加坡,B错误; 此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由小到大依次为北京、上海、新加坡,C正确;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各地都相同,北京、 上海、新加坡三地角速度相同,D错误。故选C。
【点睛】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角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2018秋·山东临沂·高一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地球晨昏线各种光照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四幅图中对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下列四幅图中(空白部分表示白昼,斜线部分表示黑夜,小圆圈表示极圈),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是( )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6.下图为“某地朝南窗户二分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当阳光如①所示射入窗户时( )
①北京昼长夜短  ②北极圈出现极昼  ③北京昼短夜长  ④南极圈出现极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4.B 5.D 6.B
【解析】4.结合所学可知,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入昼为晨线,由昼入夜为昏线;结合选项图片,A图中aN是由夜到昼,应为晨线,bN由昼到夜,应为昏线,A错误;bN由夜到昼为晨线,aN由昼到夜为昏线,B正确;结合C图可知,a由夜到昼为晨线,则b应为对应的昏线,C错误;aO由昼到夜为昏线,bO由夜到昼为晨线,D错误。故选B。
5.结合图①可知,该图为逆时针旋转,应为北半球;结合昼夜分布可知,全球昼夜等分,因此直射的纬度应为赤道;图②为逆时针旋转,对应为北半球;结合昼夜分布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因此直射的纬度应为北回归线;图③为顺时针旋转,对应的是南半球;结合昼夜分布可知,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因此直射的纬度应为南回归线;图④为顺时针旋转,对应的是南半球;结合昼夜分布可知,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因此直射的纬度应为北回归线;因此纬度位置相同的应为②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结合图中信息可知,①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最大,说明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对应的应是夏至日;结合所学可知,夏至日北京昼长夜短,①正确,③错误;夏至日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北极圈出现极昼,南极圈出现极夜,②④正确。故选B。
【点睛】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间为6月22日;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间为12月22日;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时间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2018秋·新疆乌鲁木齐·高二兵团二中校考阶段练习)图中m为纬线圈的一部分,n为晨昏圈的一部分,一年中m、n相交时间约为4个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日期前后,m、n恰好相切的是( )
A.1月22日或5月21日 B.7月22日或11月22日
C.2月21日或8月23日 D.1月23日或6月22日
8.图示时期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长春文化广场儿童节文艺汇演 B.北京香山公园红叶似火
C.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开幕 D.上海世博园迎来暑期学生游园高峰
【答案】7.C 8.B
【解析】7.纬线与晨昏线只有在极昼、极夜时期不相交,m、n相交时间是4个月,推知其相交时段是以3月21日为中心前后各错时1个月和以9月23日为中心前后各错时1个月,则m、n相切时的日期大约是2月21日、4月21、8月23和10月23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m、n相交时的时间段为2月21日至4月21日或8月23日至10月23日,则最有可能的是北京香山公园红叶似火,B正确;儿童节在6月1日,A错误;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在冬季举行,C错误;暑假主要在7-8月份,D错误。故选B。
【点睛】晨昏线的特点:①晨昏线平分地球,其所在平面经过地心,因而是一个大圆;②晨昏圈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③晨昏圈永远平分赤道;④晨昏圈不断向西移动,西移的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一致;⑤晨昏圈只有春、秋分日与某一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垂直。
(2022秋·辽宁丹东·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左图为南半球某地全年日出时间变化曲线图,右图为T日北京时间8:10成都某街道悬日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左图所示地区位于( )
A.非洲中部 B.亚洲南部 C.大洋洲西北部 D.南美洲西部
10.根据右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成都该街道的走向为东南—西北走向②该日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太阳东南升西南落③该日索马里海域渔业活动繁忙④该日南非好望角附近海域受西风控制
A.①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答案】9.A 10.A
【解析】9.据图可知,该地一年中日出最早为北京时间12:10,日出最晚为12:30,可知,春秋二分日,日出为北京时间12:20。春秋二分全球昼夜平分,各地均在当地地方时6点日出。因此可知,当地地方时6点时,北京时间为12:20,据此可以计算出,当地的经度为25°E。结合各大洲的经度位置可知,当地不可能位于亚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或者南美洲西部,可能位于非洲中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左图为南半球某地全年日出时间变化曲线图,T日为一年中日出最早的一天,当地昼最长夜最短。而成都位于北半球,成都为昼最短夜最长,北半球昼短夜长,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右图示为北京时间8:10成都某街道悬日景观,计算可知,应是成都日出时刻的悬日景观。因此此时太阳位于东南方位,进而可得知街道走向为东南—西北走向,因此①项正确。该日南半球出现极昼地区为太阳正南升正南落,②项错误。该日为北半球冬季,而索马里渔场只在夏季盛行离岸的西南季风,引发冷海水上泛,带来丰富饵料,鱼类丰富,③项错误。南非好望角附近为地中海气候,该日为南半球夏季,当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为主,④项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时,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2022秋·云南楚雄·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将于2022年2月4日北京时间19:30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是一场世界瞩目的盛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当开幕式开始举行时,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22°55′S,43°12′W)的观众要收看电视转播实况,当地的区时应为( )
A.7:30 B.8:30 C.9:30 D.19:30
12.下列四地中,正处于夏季正午的是( )
A.40.5°S,7.5°E B.40.5°N,7.5°E
C.40.5°S,172.5°W D.40.5°N,172.5°W
13.当开幕式开始举行时,区时日期为2月3日的地区占全球总面积的( )
A.1/12 B.1/24 C.1/48 D.1/96
【答案】11.B 12.A 13.C
【解析】11.根据经纬度计算,里约热内卢位于西3区,北京位于东八区,里约热内卢位于北京的西部,相差11个时区,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北京时间19:30时,里约热内卢为8:30,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2月南半球为夏季,BD错误。正午指的是12点,由材料可知120°E为19:30,则12:00位于7.5°E,A正确,C错误。故选A。
13.全球划分日期的分界线为0时经线和大致与180°经线重合的国际日期变更线,由上题可知7.5°E时间为12:00,那么0时所在的位置为172.5°W,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相差7.5°,2月3气范围为172.5°W往西到180°,占全球面积的比例为1/48,C正确。故选C。
【点睛】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间就有了早迟之分,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同一瞬间,不同经度的地方,地方时不同,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2022秋·陕西咸阳·高三校考阶段练习)当地时间2018年12月29日18时40分,国家主席习近平乘坐专机抵达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埃塞伊萨国际机场(南纬34°2′,西经58°3′,以西三区为标准时间)。习近平主席出席了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并对阿根廷进行了国事访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飞机到达时北京时间是( )
A.12月30日5时40分 B.12月29日6时40分
C.12月29日8时40分 D.12月30日7时40分
15..此时节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气候特征是( )
A.炎热干燥 B.温和少雨 C.高温多雨 D.寒冷干燥
【答案】14.A 15.C
【解析】14.北京时间为东8区的区时,西3区比东8区区时晚11个小时,抵达的当地时间为12月29日18:40,所以此时的北京时间为12月30日5:40,故选A。
15.此时为12月29日前后,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布宜诺斯艾利斯受暖湿东南风的影响,气候高温多雨,故选C。
【点睛】时间计算问题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确定两地之间的东西关系,明确时间计算的“东加西减”原则;第二步:确定两地之间的经度差,然后根据15°/h的标准将经度差转化为时间差;第三步: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所求地区的时间,同时注意跨越国际日界线(大致为180°经线)和自然日界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后日期的变化。
(2018秋·山东临沂·高一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的差异(阴影部分为堆积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若河流由西向东流,则正确的图示是( )
A. B. C. D.
17.上题中,河堤需要特别加固的是( )
A.南岸 B.北岸 C.东岸 D.西岸
【答案】16.B 17.A
【解析】16.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在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会产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若河流位于南半球,在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下,自西向东流动的河水向左、向北偏转,河流北岸侵蚀、南岸堆积,AC错误;若河流位于北半球,在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下,自西向东流动的河水向右、向南偏转,河流南岸侵蚀、北岸堆积,B正确,D错误。故选B。
17.据上图分析可知:由于该河堤位于北半球,根据地转偏向力的原理可以判断出,河流的南岸接受侵蚀,因此河堤需要特别加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在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赤道上不偏转。
(2018秋·江西赣州·高三江西省会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阿姆河的右岸10公里处有个土尔特尔城,长期以来流水不断冲刷着右岸,但市民并不在意,直到河水直通城下冲毁了街道房屋,市民才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只好筑堤防水护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阿姆河的右岸指的是该河的( )
A.东岸 B.西岸 C.南岸 D.北岸
19.阿姆河水不断冲刷着右岸的原因是( )
A.极地东风吹拂河水冲刷右岸 B.阿姆河左岸岩层坚硬,右岸岩层松软
C.右岸遭垦殖,土地裸露,易遭冲刷 D.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20.阿姆河注入的湖泊或海洋是( )
A.里海 B.咸海 C.黑海 D.巴尔喀什湖
【答案】18.A 19.D 20.B
【解析】18.阿姆河自南往北流动,最终注入咸海,因此该河的右岸应为东岸,A选项正确,其他选项错误。
19.阿姆河纬度较低,不受极地东风的影响,A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阿姆河左右两侧岩性明显差异,B选项错误;侵蚀岸与地表状况无关,C选项错误;阿阿姆河下游为平直河道,平直河道侵蚀岸主要考虑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D选项正确,故选D。
20.根据所学知识可得,阿姆河注入咸海,B选项正确,其他选项错误。
【点睛】阿姆河的主要补给来自雪水,雨水补给对河流径流的作用不大。地下水补给在该流域内占重要地位,常常超过年径流量的30%。另外,流域的高度对径流的年内分配也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山中积雪不是同时在全部集水面积内融化,而是在各个高度地带依次融化:首先在低的地带,然后逐步转移到最高地带。阿姆河流域径流的年内分配特征是多峰式的,汛水延续很长,约6个月。流域下游由于季节性积雪融化而引起的春汛开始于3月,延续到6月底。这期间的径流一般占20%~30%左右。在7月或8月,亦即在全年最热的时候,有永久积雪与冰川融化而引起的主要洪峰通过。夏季汛水一直延续到10月,直至冬季平水期来临时。克尔基城附近的最大流量通常发生在7月;年最小水流往往在1~2月,偶尔也会在3月。
二、综合题
21.(2022秋·河北石家庄·高二校考阶段练习)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a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b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图,阴影表示夜半球。
(1)2021年寒假期间(1月31日到2月28日),地球公转位于图a中的 (甲、乙、丙、丁)段,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 (快/慢),成都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是 。
(2)图b中A地位于 (晨/昏)线上,昼长为 小时。
(3)图b所示时间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ABCD四地按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序是 。
【答案】(1) 丙 慢 昼短夜长,且昼变长,夜变短
(2) 晨 18
(3) (23°26'S,135°W) CDAB
【分析】本题以地球运动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球自转公转带来的地理意义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
【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2021年寒假期间,即1月31日到2月28日,位于冬至日至春分日期间,对应图中丙;1月初为地球公转运动的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在此之后,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此时,太阳直射于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因此,成都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
(2)结合图b中经线分布,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该图为南极俯视图,顺地球自转方向,A点由黑夜进入白昼,因此位于晨线上;读图可知晨线交于赤道于一点,对应地方时为6:00,结合地方时计算可知,A点地方时为3:00,此时该地日出,根据昼长公式=(12-日出时间)*2计算可得,本地昼长为18小时。
(3)结合图b中经线分布,地球自转运动方向顺时针,因此该图为南极俯视图,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此时太阳直射于南回归线(23°26'S),图中45°E对应地方时间为0时,因此135°W对应地方时为12时。因此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23°26'S,135°W)。此时,太阳直射于南回归线,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在C点,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纬度差可得,依次为CDAB。
22.(2023春·辽宁鞍山·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节气为北半球的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这一天A、B、D三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排序为 。
(2)图中BC线是 (晨线或昏线)。
(3)图中A、B、C、D四点中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 。
(4)图中,C点的地方时为 时,昼长为 小时,日出地方时为 点。
(5)图所示时刻:日期属于新的一天的范围占全球范围 。
【答案】(1) 夏至日 (23°26’N,150°E) DBA
(2)晨线
(3)BDCA
(4) 4 16 4
(5)7/12
【分析】本题以地球运动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综合思维素养。
【详解】(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此时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N,正午12点对应的经度为150°E,因此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26’N,150°E)。在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因此太阳高度角最大为D,依次为B、A。
(2)结合所学知识,顺地球自转方向,BC这一条线由黑夜进入白昼,因此为晨线。
(3)结合所学知识,地球自转线速度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变小,因此,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BDCA。
(4)根据所学知识,赤道交于晨线为早上六点,因此b点为6时,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C点为4时;C点恰逢位于晨线之上,因此4时日出,昼长16小时。
(5)结合图中信息可以推测,零时经线为30°W,因此新的一天所占度数为210°,占全球的7/12。
23.(2023春·广西玉林·高三阶段练习)现代长江水系格局形成于约70万年前。末次冰期时,东海陆架平原上发育了长江古河道,先后形成了6条大型的游荡性河道。下图示意末次冰盛期(距今2.3-1.9万年前冰盖面积最大的时期)东海陆架平原上长江古河道主流路位置及古海岸线位置。
(1)说明末次冰期时长江入海口东移并形成古河道的原因。
(2)长江古河道发生了多次变迁,试判断图中最早形成的古河道,并简要说明判断理由。
(3)分析末次冰期长江口外古河道游荡摆动的条件。
(4)说明末次冰期后长江干流流程变长的原因。
【答案】(1)末次冰期时,海平面下降,东海陆架出露,长江入海口东移;古长江在平缓的东海陆架上相对凹陷处冲刷出新的河道。
(2)A河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道易由北向南摆动。
(3)东海陆架地势平坦,长期接受古长江带来的泥沙沉积,物质疏松,受侧蚀作用强;长江流量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洪水期古河道易改道游荡。
(4)气候变暖,长江上游冰雪大量融化,冰下掩埋的古河道显现(或会形成新的河道);径流量增加,溯源侵蚀加剧,河道延长;流经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河道弯曲度增加;东海陆架古长江河段因海平面上升缩减的长度小于长江干流增加的长度。
【分析】本题以长江水系变化为材料,涉及河流的发育变化、河流水文变化的原因等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由图示分析可知,在末次冰期时,海平面下降,从而导致东海陆架出露,使得长江入海口向东移动,发育了长江古河道,古长江在平缓的东海陆架上相对凹陷处冲刷出新的河道。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不断受到地转偏向力作用,河道不断向右岸摆动(长江自西向东流,南岸为右岸),故最北侧古河道A即为最早形成的。
(3)东海陆架地势较为平坦,河流上游携带泥沙到此,流速变换,泥沙沉积,由于长期接受古长江带来的泥沙沉积,物质疏松,受侧蚀作用强;长江流域降水丰富,且长江流量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在洪水期河流流量大,河道受河流的冲刷作用强,古河道容易改道游荡;再加上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道容易由北向南摆动。
(4)末次冰期后,气候变暖,气温升高,长江上游冰雪大量融化,冰下掩埋的古河道逐渐显现或会形成新的河道,大量的冰雪融水使得径流量增加,溯源侵蚀加剧,使得河道延长;受地形影响,流经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河道由于地形平坦,河流流速减慢,使河道弯曲度增加,河流流程增加;东海陆架古长江河段因海平面上升缩减的长度小于长江干流增加的长度。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