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5地球的运动(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18秋·湖南衡阳·高一衡阳市一中校考阶段练习)2018年中秩节恰好在秋分日后一天,澧县一中的小明同学想念在广州的父母,但中秋节假日不长,所以他在随后的国庆节长假期间乘车从澶县前往广州与家人过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开车行进时,经过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总体的变化规律是( )
A.越来越快 B.先变快后变慢
C.越来越慢 D.先变慢后变快
2.中秋节后澧县昼长变化规律是( )
A.昼长夜短且昼变长 B.昼短夜长且昼变短
C.昼长夜短且昼变短 D.昼短夜长且昼变长
【答案】1.A 2.B
【解析】1.乘车从澧县前往广州,纬度越来越低,自转线速度的变化规律是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快,所以开车行进时,经过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总体的变化规律是越来越快,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中秋节恰好在秋分日后一天,秋分太阳直射赤道,中秋节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直射点越来越远离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昼越来越短,所以澧县昼长变化规律是昼短夜长且昼变短,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结论为:赤道处的线速度最快,且向两极减小,极点为零。这一结论是在没有考虑地形起伏的条件下得出的,由于地形起伏的实际存在,在同一纬度地区,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快。
(2019秋·天津宁河·高二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图为北半球夏至日甲、乙、丙、丁四地昼夜长短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甲、乙、丙、丁四地中( )
A.甲、乙两地纬度数相同,南北半球不同
B.丙地自转角速度最大
C.丁地自转线速度最小
D.丁地一定位于极点
【答案】3.D 4.C
【解析】3.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大于12小时),南半球昼短夜长,阅读甲、乙、丙、丁四地昼夜长短状况示意图可知,丁地昼长为24小时,出现极昼现象,夏至日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D正确;乙昼长为6小时,甲夜长为18小时,由此可知甲乙处在南半球,AB错误;丙夜长为12小时,昼夜平分,丙地处在赤道地区,C错误。故选D。
4.甲乙昼夜长短都表现出昼短夜长,都处在南半球,A错误;全球除极点外,自转角速度相同,B错误;丁地昼长为24小时,出现极昼现象,夏至日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D错误;丁地的纬度最高,随着纬度的升高,自转线速度减小,所以丁地自转线速度最小,C正确。故选C。
【点睛】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白昼变长、黑夜变短
(2021秋·广东深圳·高二深圳市龙华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太阳直射点周年运动”示意图(如图),回答下面问题。
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这一天( )
A.地球公转速度还在加快 B.晨昏线与极圈重合
C.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 D.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6.下列如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代表晨线的线段数字是( )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答案】5.A 6.C
【解析】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 点这一天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12月22日前后),不断向近日点靠近(1月初到达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还在加快,A正确;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不是重合,B措误;地球自转速度不变,C错误;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但北极圈极其以内为极夜现象,昼长相同,D错误。故答案选A。
6.①沿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就是由左向右,由夜进入昼为晨线;②沿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就是由左向右,由昼进入夜为昏线;③沿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就是沿图中箭头方向,由夜进入昼为晨线;④沿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就是图中箭头方向,由昼进入夜为昏线;⑤沿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就是由左向右,由昼进入夜为昏线;⑥沿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就是由左向右,由夜进入昼为晨线。所以①③⑥是晨线。故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选C。
【点睛】晨昏线就是太阳光线照射地表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为昏线,反之为晨线。
(2021秋·广东深圳·高二深圳市龙华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当地球位于图示位置时,地球上两地A(36°N,128°E)和B(36°S,128°E)相比( )
A.自转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B.地方时和日出时间都相同
C.日期相同,季节不同 D.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8.仁川亚运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9月19日17时,在仁川亚运会主竞技场举行。在纽约(西五区)的民众要收看直播,应该在当地什么时间收看( )
A.19日4时 B.18日19时 C.19日7时 D.19日21时
【答案】7.C 8.A
【解析】7.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各地都相同,线速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同一经线地方时相同。南北半球季节相反。AB两点位于同一条经线,纬度数相同,A在北半球,B在南半球,所以,自转的角速度、线速度相同,地方时相同,日期相同,但季节相反,C正确,A错误;读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A比B昼短,日出时间不同,正午太阳高度不同,BD错误。故选C。
8.所求区时=已知区时±区时差(东加西减)。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纽约在西五区,与东八区相差13个时区即13小时,北京位于东侧,所以,在纽约的民众要收看直播的时间是19日17时-13时=19日4时,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由于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圆形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处,因此会出现近日点和远日点。近日点的时间是一月初,公转速度较快。远日点的时间是7月初。公转速度较慢。这里的快和慢只是相对来说的,并不是像刹车一样有快有慢。这里常和公转方向一起考,然后根据时间判断地球所处位置。
(2018秋·江西新余·高一江西省分宜中学校考阶段练习)2018年4月21日,中国第三十四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考察任务,顺利返抵上海。考察队历时160多天,先后在罗斯海、中山站等区域开展了考察,取得了丰硕的考察成果。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①自西向东②自东向西③逆时针④顺时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第三十四次南极考察队顺利返抵上海之日,( )
A.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北并向北运动 B.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并向南移动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D.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慢
【答案】9.C 10.A
【解析】9.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该图为南半球,地球自转方向无论哪个半球都是自西向东,南极上空俯视为顺时针,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①④正确,②③错误,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10.4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A正确,B错误;地球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越来越慢,C错误;地球自转速度无变化,D错误。所以选A。
【点睛】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规律为: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向北移动。夏至(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向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
(2022秋·北京海淀·高二北京市师达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序号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恒星M是( )
A.牛郎星 B.织女星 C.北斗星 D.北极星
13.当黄赤交角比目前增大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极昼极夜的范围将缩小
B.海南岛将失去太阳直射的机会
C.太阳直射范围将扩大
D.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地区范围扩大
【答案】11.A 12.D 13.C
【解析】11.根据图中地轴位置的提示,图中③平面表示黄道平面,图中④平面表示赤道平面,③④不是表示夹角,表示平面,排除选项CD;黄赤交角是指图中①表示的夹角,A正确。图中②为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排除B。故选A。
12.图中显示,M星是地轴北极所指向的恒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轴北极指向北极星,D正确。牛郎星织女星一般在银河两侧,AB错误。北斗星一般指北斗七星,C错误。故选D。
13.黄赤交角度数变大,回归线度数也增大,地球上太阳直射范围增大,C正确。黄赤交角度数变大,太阳直射范围变大,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增大,A错误,直射范围变大,海南岛不会失去太阳直射的机会,B错误。地球上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变大,温带的范围减小,而温带四季变化比较明显,D错误。故选C。
【点睛】黄赤交角的含义: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其大小是23°26′。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造成了地球上各地获得太阳能量多少的季节变化,于是形成四季的更替。
(2018秋·河北石家庄·高一正定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图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昆仑站 B.中山站 C.南极点 D.长城站
15.与广州自转角速度不相同的是( )
A.昆仑站 B.中山站 C.南极点 D.长城站
【答案】14.D 15.C
【解析】14.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四地中长城站纬度最低,线速度最大。故排除ABC,选择D。
15.地球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南北极点角速度为0),各地都相同,因此南极点角速度与广州不同。故排除ABD,选择C。
【点睛】 除南北极点外,地球上各点自转角速度均为15°/小时;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赤道最大,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小,两极为零。
(2022秋·辽宁葫芦岛·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图为某地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①地与②地自转速度相比( )
A.角速度相同,线速度①地大于②地 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也相同
C.角速度和线速度①地均大于②地 D.角速度①地大于②地,线速度相同
17.影响③④两地线速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经度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状况 D.公转速度
【答案】16.B 17.C
【解析】16.结合所学可知,除了极点之外,所有的地方自转角速度都相同,CD错误;根据等值线可知,①②两点的线速度相同,A错误,B正确。故选B。
17.经度位置并不会影响线速度的大小,A错误;③和④的纬度大致相同,B错误;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③④两地纬度相当,但③地自转线速度小于④,可能是④地海拔较高,两地地形状况不同,C正确;公转速度不会影响线速度,D错误。故选C。
【点睛】除南北极外,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处处相等且为15°/h;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2022秋·安徽六安·高二校考阶段练习)下图为地球自转和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稳定,北端指向北斗星附近
B.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为一个恒星日
C.地球自转线速度除南北极点为0,其他各处均相等
D.在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19.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太阳日 B.地球自转360°的时间正好是24小时
C.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23小时56分4秒 D.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昼夜交替的周期
20.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 )
A.0° B.23.5°N C.66.5° D.90°
【答案】18.D 19.C 20.C
【解析】18.地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不是北斗星附近,A错误;地球自转一周(360°)需要23小时56分4秒,为一个恒星日,24小时是一个太阳日时长,B错误;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为0,其他各处均相等,C错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方向应为逆时针方向,D正确。所以选D。
19.恒星日是指同一恒星连续两次经过同一子午线的时间间隔,由于恒星离我们非常遥远,以其为参考物观测到的恒星日中,地球正好自转了360°,因此为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A、B错误,C正确;太阳日是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同一子午线的时间间隔,一个太阳日中地球自转了约360°59',因此太阳日不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时间为24小时,D错误。所以选C。
20.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为黄道面,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66°34′,约为66.5°,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点睛】地球自转是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各处均相等大约为15°/时。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和使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的力。
二、综合题
21.(2018秋·甘肃临夏·高一临夏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下图“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B、CD、EF三条线,表示地轴的是 ,表示晨昏线的是 。此日 昼夜等长。
(2)该日甲、乙、丙三地中, 地自转线速度最大, 地出现极夜现象。 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答案】(1) EF CD 赤道
(2) 乙 丙 甲
【分析】本大题以“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晨昏线、昼夜长短、自转速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
【详解】(1)地轴是经过南北两极点和地心,并垂直于纬线圈所在平面的,图中EF符合;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图中太阳光线垂直于CD,故CD为晨昏线;此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能昼夜等长的只有赤道。
(2)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甲乙丙中,乙位于赤道,线速度最大;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丙位于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甲位于北回归线,故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22.(2018秋·甘肃武威·高一民勤县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以 为中心,日期为 月 日前后。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3)图中ABC是晨昏线,其中晨线是 ,昏线是 。
(4)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
(5)此时E点的地方时为 时,C点的地方时为 时。
(6)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答案】(1) 南极点 12 22
(2)23.5°S
(3) AB BC
(4)ADE
(5) 12 18
(6)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分析】本题以光照图为材料,设置六道小题,涉及光照图的判读、晨昏线的判读及其特点、自转线速度的特点、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详解】(1)图中地球为顺时针自转,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光照图,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日期是12月22日冬至日。
(2)此图日期是12月22日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即23.5°S。
(3)按照地球顺时针方向,从昼进入夜的BC弧为昏线,从夜进入昼的AB弧为晨线。
(4)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因此,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ADE。
(5)E点位于平分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此时E点的地方时为12时。C点为昏线与赤道交点,地方时为18时。
(6)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23.(2019秋·吉林长春·高一德惠市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哥廷根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ESO),观测这个名为GJ1214b的类地行星的大气层。科学家们通过折射的星光分析出其大气层的成分。结果显示,GJ1214b大气层没有氢,但是富含水蒸气,甚至在地表有海洋,但由GJ1214b距离其所环绕的恒星距离仅有200万公里,因此其地表的温度有摄氏200度,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不大。这个于2009年发现的超级类地行星直径是地球的2.6倍,质量是地球的6.5倍,GJ1214b围绕位于蛇夫星座的恒星GJ1214旋转,距离地球超过40光年。科学家曾在其它行星和大气层中发现过水,但是在类地行星大气层中发现水蒸气还是第一次。
材料二: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圆满成功。回答问题;
(1)天文学家发现的这颗超级类地行星是否有生命存在?简述其理由。
(2)海南卫星发射基地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相比,其最大优势是( )
A.纬度较高,线速度较大 B.天气晴朗,大气能见度高
C.纬度较低,线速度较大 D.地势较高,线速度较大
(3)“嫦娥二号”卫星在围绕月球运行时,维持其内部机器正常运转的电能主要来自 能转化而成的。
(4)太阳活动能否影响“嫦娥二号”的运行?简述理由。
【答案】(1)无生命存在。因为其地表温度达200℃,水为气态水,不具备生命存在的条件。
(2)C
(3)太阳辐射
(4)能。太阳活动释放的大量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卫星与地面控制接收系统的无线电短波通讯。
【分析】本题以天体和卫星发射的材料为背景,涉及天体有生命存在的条件、卫星发射基地的比较、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地理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
【详解】(1)没有生命存在。有生命存在必须有适宜的温度,即0℃-100℃,但材料中提到该类地行星地表温度有摄氏200度,水为气态水,不适合生物的呼吸,故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2)海南卫星发射基地纬度低,线速度大,可以让卫星发射获得较大的线速度,C正确,A错误;靠近海洋,水气多,大气能见度低,B错误;海南地势相对较低,D错误,故选C。
(3)“嫦娥三号”卫星内部机器正常运转所需电能是由太阳辐射能转化而来的。
(4)太阳活动释放的大量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嫦娥三号”与地面控制系统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5地球的运动(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18秋·湖南衡阳·高一衡阳市一中校考阶段练习)2018年中秩节恰好在秋分日后一天,澧县一中的小明同学想念在广州的父母,但中秋节假日不长,所以他在随后的国庆节长假期间乘车从澶县前往广州与家人过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开车行进时,经过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总体的变化规律是( )
A.越来越快 B.先变快后变慢
C.越来越慢 D.先变慢后变快
2.中秋节后澧县昼长变化规律是( )
A.昼长夜短且昼变长 B.昼短夜长且昼变短
C.昼长夜短且昼变短 D.昼短夜长且昼变长
(2019秋·天津宁河·高二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图为北半球夏至日甲、乙、丙、丁四地昼夜长短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甲、乙、丙、丁四地中( )
A.甲、乙两地纬度数相同,南北半球不同
B.丙地自转角速度最大
C.丁地自转线速度最小
D.丁地一定位于极点
(2021秋·广东深圳·高二深圳市龙华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太阳直射点周年运动”示意图(如图),回答下面问题。
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这一天( )
A.地球公转速度还在加快 B.晨昏线与极圈重合
C.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 D.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6.下列如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代表晨线的线段数字是( )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2021秋·广东深圳·高二深圳市龙华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当地球位于图示位置时,地球上两地A(36°N,128°E)和B(36°S,128°E)相比( )
A.自转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B.地方时和日出时间都相同
C.日期相同,季节不同 D.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8.仁川亚运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9月19日17时,在仁川亚运会主竞技场举行。在纽约(西五区)的民众要收看直播,应该在当地什么时间收看( )
A.19日4时 B.18日19时 C.19日7时 D.19日21时
(2018秋·江西新余·高一江西省分宜中学校考阶段练习)2018年4月21日,中国第三十四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考察任务,顺利返抵上海。考察队历时160多天,先后在罗斯海、中山站等区域开展了考察,取得了丰硕的考察成果。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①自西向东②自东向西③逆时针④顺时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第三十四次南极考察队顺利返抵上海之日,( )
A.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北并向北运动 B.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并向南移动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D.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慢
(2022秋·北京海淀·高二北京市师达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序号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恒星M是( )
A.牛郎星 B.织女星 C.北斗星 D.北极星
13.当黄赤交角比目前增大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极昼极夜的范围将缩小
B.海南岛将失去太阳直射的机会
C.太阳直射范围将扩大
D.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地区范围扩大
(2018秋·河北石家庄·高一正定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图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昆仑站 B.中山站 C.南极点 D.长城站
15.与广州自转角速度不相同的是( )
A.昆仑站 B.中山站 C.南极点 D.长城站
(2022秋·辽宁葫芦岛·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图为某地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①地与②地自转速度相比( )
A.角速度相同,线速度①地大于②地 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也相同
C.角速度和线速度①地均大于②地 D.角速度①地大于②地,线速度相同
17.影响③④两地线速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经度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状况 D.公转速度
(2022秋·安徽六安·高二校考阶段练习)下图为地球自转和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稳定,北端指向北斗星附近
B.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为一个恒星日
C.地球自转线速度除南北极点为0,其他各处均相等
D.在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19.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太阳日 B.地球自转360°的时间正好是24小时
C.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23小时56分4秒 D.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昼夜交替的周期
20.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 )
A.0° B.23.5°N C.66.5° D.90°
二、综合题
21.(2018秋·甘肃临夏·高一临夏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下图“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B、CD、EF三条线,表示地轴的是 ,表示晨昏线的是 。此日 昼夜等长。
(2)该日甲、乙、丙三地中, 地自转线速度最大, 地出现极夜现象。 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22.(2018秋·甘肃武威·高一民勤县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以 为中心,日期为 月 日前后。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3)图中ABC是晨昏线,其中晨线是 ,昏线是 。
(4)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
(5)此时E点的地方时为 时,C点的地方时为 时。
(6)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23.(2019秋·吉林长春·高一德惠市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哥廷根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ESO),观测这个名为GJ1214b的类地行星的大气层。科学家们通过折射的星光分析出其大气层的成分。结果显示,GJ1214b大气层没有氢,但是富含水蒸气,甚至在地表有海洋,但由GJ1214b距离其所环绕的恒星距离仅有200万公里,因此其地表的温度有摄氏200度,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不大。这个于2009年发现的超级类地行星直径是地球的2.6倍,质量是地球的6.5倍,GJ1214b围绕位于蛇夫星座的恒星GJ1214旋转,距离地球超过40光年。科学家曾在其它行星和大气层中发现过水,但是在类地行星大气层中发现水蒸气还是第一次。
材料二: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圆满成功。回答问题;
(1)天文学家发现的这颗超级类地行星是否有生命存在?简述其理由。
(2)海南卫星发射基地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相比,其最大优势是( )
A.纬度较高,线速度较大 B.天气晴朗,大气能见度高
C.纬度较低,线速度较大 D.地势较高,线速度较大
(3)“嫦娥二号”卫星在围绕月球运行时,维持其内部机器正常运转的电能主要来自 能转化而成的。
(4)太阳活动能否影响“嫦娥二号”的运行?简述理由。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