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步步清精准练习2.7地球的视运动(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步步清精准练习2.7地球的视运动(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24 18:27:5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7地球的视运动(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18秋·江苏扬州·高三仪征中学校考阶段练习)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下图为雄安新区及周边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白洋淀成为华北平原唯一常年积水洼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冬季气温低,蒸发弱 B.夏季降水多,雨水补给量大
C.地势低,多河流注入 D.上游水库较多,调蓄作用强
2.某中学学生绘制了雄安新区当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简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1.C 2.A
【解析】1.本题要分析的是常年积水洼地的原因,首先满足水量较充沛,其次要满足地势低洼易蓄水,如图示白洋淀有多条河流注入,这说明白洋淀地势较低,水源较充足,因此常年积水,易蓄水形成湿地,C正确;冬季气温低,水易结冰,不易积水,A错误;该地虽然夏季降水量大,但雨季短,年总降水量相对较小,况且积水的原因也与地势有直接关联,B错误;上游水库截水量较大,减少白洋淀水量,D错误。故选C。
2.2017年4月1日为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当地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雄安新区纬度位于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北方,正午太阳位于正南天空,结合四个选项,只有①图符合雄安新区当日太阳视运动轨迹,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白洋淀在地质构造上是属渤海凹陷(新华夏沉陷带)的一部分。早在海西运动时期曾两度下降,最后在第三纪末才沉没于海水之中,形成当时的北京湾。由于黄河和海河水系冲积扇和三角洲的成长发育,河北平原逐渐出露水面,冲积扇和三角洲上的坡流与分流,彼此汇合于冲积扇或三角洲的边缘地带,使洪水蔓延的低洼处储水成为湖洼。
(2017秋·广东肇庆·高三江口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植物的生长具有趋光性,光照条件较好的一侧生长较好。下图示意某同学在我国西北某地旅游时所拍摄的一张相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拍摄者位于树的 (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4.拍摄时,该地的地方时可能是( )
A.5:00 B.9:30 C.16:30 D.19:00
【答案】3.B 4.B
【解析】3.由题中信息可知植物生长具有趋光性,图中树的右侧长势较好,左侧长势较差,结合我国为北半球,因此右为南,左为北,因此拍摄者位于西方,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该地位于西北地区,正午太阳在南部天空。根据材料,光照条件较好的一侧生长较好,可以判断右侧是正南方向。所以,树影此时朝向西北,太阳位于东南方向,应是上午时间,可能是9:30,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极附近极昼区,日出正北,日落正北。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南极附近极昼区,日出正南,日落正南。
(2018秋·江西赣州·高三江西省会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图中P为极点,PM、PN为经线,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O°N的交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M点太阳升起的方向是( )
A.东南 B.东北 C.正东 D.正南
6.若杭州此时正值日落,则纽约时间约为( )
A.5时 B.6时 C.7时 D.8时
7.这时期,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南疆绿洲水源较丰 B.三江平原种麦正忙 C.北京香山枫叶正红 D.巴西高原草木葱郁
【答案】5.B 6.B 7.A
【解析】5.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 O°N的交点,图中部分是黑夜,夜弧150°,夜长10小时。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北升西北落,M点,太阳东北升西北落,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
6.据所学知识可知,杭州位于30°N,东八区,据前面分析可知,30°N夜长10小时,昼长14小时,上午和下午等长,因此杭州19点日落,东八区,纽约位于西五区,东加西减,可知,若杭州此时正值日落,则纽约时间约为6时,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
7.图中显示夏半年,绿洲补给是冰雪融水,夏季水量大。A对。三江平原种麦正忙,春小麦春天种植,B错;香山红叶秋季正红,C项错误;巴西高原草木葱郁,应是当地夏季,因其在南半球,北半球应为冬季,故D选项错。B、C、D错。故选A。
【点睛】1.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北升西北落。(极昼地区太阳正北升正北落,正午太阳总在正南)。2.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南升西南落。(极昼地区太阳正南升正南落,正午太阳总在正北)。3.太阳直射赤道时:晨线和经线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平行,太阳在晨线正东方,在昏线的正西方,故太阳正东升,正西落。
(2018秋·新疆乌鲁木齐·高二兵团二中校考阶段练习)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下图中能示意立冬这天南京(约32°N)太阳视运动的是( )
A. B.
C. D.
9.在下列各组节气中,乌鲁木齐昼长时间最接近的一组是( )
A.清明、寒露 B.立冬、白露 C.小雪、大寒 D.雨水、小暑
【答案】8.C 9.C
【解析】8.据材料可知,立冬的时间大约是11月初,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是一年中的冬半年,昼短夜长,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AB错误;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立冬日处在秋分日与冬至日中间,太阳大约直射南纬12°,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计算出立冬日南京正午太阳高度约是46°,C正确,D错误。故选C。
9.当太阳直射纬度接近时,乌鲁木齐的昼长时间也接近,根据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从题干中展示的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可知清明为春分日之后第一节气、寒露为秋分日之后第一个节气,两日直射点的纬度数相同,半球位置相反,昼夜时长恰好相反,A错误;立冬为秋分后的第三个节气、白露为秋分前的第一个节气,两日太阳直射半球位置相反,且数值不同,昼夜长短没有关系,B错误;小雪为冬至前第二个节气、大寒为冬至后第二个节气,两日直射点的纬度数相同,半球位置相同,昼夜时长恰好相等,C正确;雨水为春分前第二个节气、小暑为夏至日后第一个节气,两日太阳直射半球位置相反,且数值不同,昼夜长短没有关系,D错误。故选C。
【点睛】太阳方位规律:直射点在北半球,全球有太阳升落现象的各地东北升西北落,直射点在南半球,全球有太阳升落现象的各地东南升西南落;直射点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直射点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
(2018秋·新疆乌鲁木齐·高二兵团二中校考阶段练习)深山峡谷的尤坎镇(北纬59°53′)每年9月起都会出现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于是当地人在山上架设三面巨镜把阳光反射到小镇的广场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该地长期整日见不到太阳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极夜区 B.地形的阻挡 C.海拔低 D.多阴雨天气
11.巨镜位于广场的( )
A.东侧 B.西侧 C.南侧 D.北侧
【答案】10.B 11.D
【解析】10.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地整日见不到太阳是因为地处谷地,太阳光线被山地阻挡,见不到太阳的原因为地形阻挡,B正确;北极圈的纬度为66°34′N,该地纬度较低,没有极昼极夜现象,A错误;同纬度平原地区海拔低,不会出现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C错误;从题干信息可知,每年9月起见不到太阳,见不到太阳时间长,阴雨天气不会长时间持续,D错误。故选B。
11.由材料信息“地处深山峡谷的尤坎镇(北纬59°53′)”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冬半年太阳光线从偏南的位置射来,所以要把太阳光线反射到该广场,只能把巨镜放置在广场的北侧,阳光被反射到广场上,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极附近极昼区,日出正北,日落正北。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南极附近极昼区,日出正南,日落正南。
(2018秋·重庆沙坪坝·高二重庆一中校考阶段练习)下图是“我国某校学生绘制的学校旗杆正午影长年内变化图(杆长8米)”和“甲日期拍摄的当地日出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该学校的纬度大约是( )
A.30°N B.23.5°N C.22.5°N D.21.5°N
13.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和日出方位,图示河段的流向是( )
A.东南流向西北 B.西北流向东南 C.东北流向西南 D.西南流向东北
【答案】12.D 13.B
【解析】12.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 H =90°﹣| +/-δ|。其中 H 为正午太阳高度数, 为当地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δ为直射点的纬度;该地一年中影长有等于0的时候,说明有太阳直射现象,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A错误;冬至日,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影长最长,所以甲为冬至日的影长,因为竿长与影长都等于8米,所以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该地纬度=90°-45°-23.5°=21.5°N,BC错误、D正确。故选D。
13.冬至日,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影长最长,所以甲为冬至日。此时全球日出东南方向,所以图中河流为东南﹣西北走向,CD错误;面向日出的东南方向,河流左侧河岸有沙滩分布,说明左侧河岸为堆积岸,右侧河岸为侵蚀岸,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偏,所以图中河段的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B正确、A错误。故选B。
【点睛】日出日落方位判别: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点纬度越高,所偏角度越大;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直射点纬度越高,所偏角度越大;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由极昼现象的地区,太阳视位置最低时,北半球在正北,南半球在正南。
(2019春·四川眉山·高三仁寿一中校考阶段练习)小明在夏季旅行团前往泰山旅游。完成下面小题
14.6月10日旅行团抵达山东泰安市。北京时间为11:00,小明注意到阳光恰好从旅行车左前方射入车内,根据上文判断,此图的指向标应是( )
A. B. C. D.
15.“泰山观日出”气象万千,“泰山观日落”也别有景致。6月12日这天,若小明看到“日落时”太阳在正西方向,则小明最可能位于下图中①、②、③、④位置的哪一点(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4.A 15.C
【解析】14.6月太阳直射北半球,11:00时候,太阳接近正午,阳光应在偏向正南的方向,若人们看到阳光恰好从旅行车左前方射入车内,可判断汽车正在向西南方行驶。指向标向上应该是北,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6月日落应在西北,①、②、④三地没有地形的遮挡,看到的太阳应都在西北方,ABD错误;③在山的东南,由于地形的影响,在太阳还没降到地平线时已经产生日落景观,此时看到太阳在正西方,C正确。故选C。
【点睛】日出方位: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太阳都正东升。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太阳东北升;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有极昼现象,太阳正北升。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太阳东南升;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有极昼现象,太阳正南升。日落方位与之相对,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太阳都正西落。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太阳西北落;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有极昼现象,太阳正南降。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太阳西南落;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有极昼现象,太阳正北降。
(2018秋·重庆沙坪坝·高二重庆一中校考阶段练习)读“某日不同地点太阳高度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四地,按自转线速度大小排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③>①>②>④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
17.对此日图中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地均位于东半球 B.①②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纬度值相同
C.当①地正午时,④地处于黑夜 D.③地的经度为120°E
【答案】16.C 17.C
【解析】16.太阳高度大于0的时刻是白天。读图可知,图中②地昼长为12小时,②地位于赤道上,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最大;③地昼长为24小时,③地位于极地附近极圈以内,纬度最高,自转线速度最小;①地昼长与12小时的差值小于④地昼长与12小时的差值,说明①地纬度数值较小,④地纬度数值较大,故①地自转线速度应大于④地。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图中四地自转线速度大小排序为③<④<①<②(或②>①>④>③),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7.北京时间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由所学知识可知,地方时东早西晚,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故可根据四地太阳高度最大的正午12时的北京时间,计算四地的经度。①地经度为120°E,②地经度为30°E,③地经度为60°W,④地经度为150°W,可知①②位于东半球,③④位于西半球,AD错误;图中①②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但是昼夜长短不同,故两地纬度值不相同,B错误;①地经度为120°E,④地经度为150°W,当①地为12时,④地为18时,由于该日④地昼长(太阳高度大于0的时长)小于12时,18时之前日落,18时为黑夜,C正确。故选C。
【点睛】地球自转线速度与纬度、海拔有关,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
(2018秋·陕西咸阳·高一三原县南郊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周朝时期周公在河南登封“垒土为圭,立木为表,测日影”,完成下面小题。
18.可通过观测一年中每天正午投在地上的影子长度变化来判断二十四节气(如图),其观测结果正确的是( )
A.一年中冬至日杆影最短 B.春分日影长与杆高相等
C.每个节气影长跨度相等 D.杆影变长时当地昼变短
19.将周朝时期测日影的方法运用到海南岛三亚旅游区,作为科普运用,其“圭表”安装应该考虑( )
A.圭设置在跨表(标杆)南北两侧 B.将圭(影子刻度)变长
C.圭两端分别标注春分日和秋分日 D.将表(标杆)缩短
【答案】18.D 19.A
【解析】18.河南登封县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杆影最长,A错误;河南登封县大致纬度在34°N,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56°,影长小于杆高,B错误;多数节气太阳直射点纬度不同,登封的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影长跨度不相等,C错误;杆影随正午太阳高度变小而变长,正午太阳高度变小的原因是太阳直射点南移,该地昼长变短,D正确。故选D。
19.海南三亚大致位于18°N,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日影大部分时间朝北,有时朝南,故圭设置跨表(标杆)南北两侧,A正确;三亚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长较短,圭(影子刻度)应变短,B错误;日影朝北最长在冬至日这一天,日影朝南最长在夏至日这一天,故圭两端分别标注冬至日和夏至日,C错误;南亚正午太阳高度角比登封大,同样标杆情况下,影长变小,表缩短,影长更短,没法进行测量,D错误。故选A。
【点睛】圭表是古代汉族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圭表和日晷一样,也是利用日影进行测量的古代天文仪器,古代汉族学者还掌握了二十四节气的圭表日影长度。这样,圭表不仅可以用来制定节令,而且还可以用来在历书中排出未来的阳历年以及二十四个节令的日期,作为指导汉族劳动人民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
20.(2018秋·陕西渭南·高三渭南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一些新建道路的两旁使用了"风光"路灯--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风光互补"型路灯。下图是某游客近距离拍摄的我国某城市该路灯照片,该游客拍摄照片时,当时吹的风向可能是( )
A.南风 B.北风 C.东风 D.西风
【答案】D
【详解】图中"风光"路灯位于我国某城市,故可推断太阳能板的朝向为正南方(获得最佳的光照条件),再根据风力发电装置的扇叶朝向西方可知,当地的风向可能为西风,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二、综合题
21.(2023春·江苏南京·高一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甲图为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轨迹图,乙图为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丙图为太阳光照图,丁图示意我国不同纬度的四个城市分布。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丙图所示该日日期为 ,此刻,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丙图该日节气对应乙图中的 位置,直射点对应甲图中的 点。
(2)乙图中地球处于②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为 。
(3)丙图所示日期,丁图中所示的四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
(4)丙图中此刻的北京时间是 时,此时全球昨日和今日的所占范围之比为 。
(5)该日丙图中A地的昼长是 小时,日落时间为 时,此时E点的太阳高度为 。
(6)图丙所示的日期,南京市民发现早晨太阳从 方位升起,从 方位落下。
【答案】(1) 12月22日 23°26 S(或23.5°S),90°E ④ D
(2)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递减
(3) 海口 哈尔滨
(4) 14 1/3
(5) 18 21 0°
(6) 东南 西南
【分析】本大题以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二分二至日地球位置图、光照图等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日界线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示的能力。
【详解】(1)根据丙图经线经度的分布可知,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西经度会减小,故该半球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该半球就为南半球,图示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为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90°W为地方时0点,与其构成经线圈的90°E为地方时12点,为直射点所在经线,故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23°26 S(或23.5°S),90°E。结合所学知识,乙图中的④为冬至日的位置,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为甲图中的D点。
(2)乙图中地球处于②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较最大,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为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根据第一问,丙图所示日期为冬至日,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越往南,昼越长,丁图中所示的四城市位于北半球,故白昼最长的是海口,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纬度最高的哈尔滨。 
(4)丙图中此刻90°E为地方时12点,根据地方时的计算,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为14时,此时90°W为地方时0点,向东到0°,再到180°为今日,有270°,剩下的90°为昨日,故全球昨日和今日的所占范围之比为三分之一。
(5)根据第一问的自转方向可以判断出,A位于晨线上,正在日出,日出地方时为3点,到中午12点有9个小时的上午,也会有9个小时的下午,则该日A地的昼长是18小时,日落时间为21时;图中E点位于晨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6)图丙所示的日期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除极昼地区,东南出,西南日落,故南京市民发现早晨太阳从东南方位升起,从西南方位落下。
22.(2023春·辽宁沈阳·高一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中AB弧是晨昏线的一段,A是晨昏线与70°S的切点,B是晨昏线与南纬X°的交点。该日南纬X°纬线圈上昼弧与夜弧之比是5:7,B点该日正午,北京时间是18时。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这一天B点的日出方向和日出时间分别是 和 。
(3)图示日期出现极昼的纬度范围是 。图示时刻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是 。
(4)北京(40°N,116°E)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5)如果该日A点在向北移动,则在今后一个月内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趋势是 。
【答案】(1)(20°N,45°W)
(2) 东北 7:00
(3) 70°N及其以北(或70°N~90°N)地区 从135°E向西,经0°经线至180°经线(或180°经线向东,经0°经线至135°E)
(4) 70° 自20°N向南北两侧递减
(5)先变大,再变小
【分析】本题以晨昏线图为材料,设置5道小题,涉及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南纬X°纬线圈上昼弧与夜弧之比是5:7,说明南半球昼短夜长,AB为昏线,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为70°S,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20°N;南纬X°纬线圈上昼弧与夜弧之比是5:7,说明B点昼长为10小时,AB为昏线,B此时正值日落,为地方时17时。B点该日正午北京时间(120°E)是18时,图示时刻B点为17时,对应北京时间为23时。可推知12:00所在经线位于120°E以西,相差165°的经线,为45°W。综上所述,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0°N,45°W)。
(2)根据上题可知,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除极昼极夜区外,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因此这一天B点的日出方向是东北;该日南纬X°纬线圈上昼弧与夜弧之比是5:7,说明B点昼长为10小时,日出时间=12:00-昼长÷2=7:00。
(3)根据第一题解析可知,图示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20°N,极昼极夜所处的最低纬度与直射点所在纬度互余,因此70°N及其以北(或70°N~90°N)地区出现极昼;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23时,0时所在经线为135°E,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是135°E往西经0°经线到180°,共跨315°。
(4)图示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20°N,北京(40°N,116°E)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H=90°-(40°-20°)=70°;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自20°N向南北两侧递减。
(5)太阳直射点移动的速度约为每个月8°,示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20°N,如果该日A点在向北移动,在今后一个月内直射点会先往北移动,约半个月后到达北回归线后再往南移动,因此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趋势是先变大,再变小。
23.(2023春·云南曲靖·高一曲靖一中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温室是适合严寒地区使用的农业设施,但由于传统温室建造成本高、占地面积大、保温效果不理想等原因,无法带来预期经济效益。阴阳型日光温室在传统日光温室的北侧增加一个采光面朝北的单坡面温室(适合菌类等弱光或避光作物种植),两者共同使用一面支撑墙。温室的拱架有内外两层,外层拱架上铺设塑料薄膜,内层拱架上铺设塑料薄膜和保温被,阳棚再增加一层薄膜覆盖。半地下式阴阳棚建造时,一般阳棚地基低于阴棚,从而更好地提高阳棚的保温性能。日光温室的建造地要避开洪涝、冰雹等灾害频发以及有污染的地区等,宜选择在地下水埋藏较深、土壤肥沃、灌溉方便、南面和东西两侧没有高山以及高大建筑物遮挡且配套设施(如电力、给排水、道路等)完善的地段。下图示意西藏某地双拱三膜半地下式阴阳棚日光温室结构。
(1)说明西藏某地晴朗的夏季6时左右(地方时)阴棚热量收入高于阳棚的原因。
(2)半地下式阴阳棚中阳棚的深度一般在0.7米为宜。分析阳棚的深度过深可能对农作物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
【答案】(1)夏季日出早于6时(或昼长夜短),太阳东北升,阴棚朝北,获得太阳辐射多。
(2)棚内挖过深易造成遮阴带,光照不足;深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透气性差,土壤肥力低;地下水埋藏过浅的地区容易出现作物根系被沤。
【分析】本题以西藏某地双拱三膜半地下式阴阳棚日光温室结构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太阳日出方位判断、农业区位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详解】(1)北半球夏季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表现为日出时间早于6时,且太阳在东北方位日出,而阴棚朝北,所以获得太阳辐射多。
(2)阳棚的深度过深,高度较矮,容易造成遮阴带,从而导致光照不足;阳棚的深度过深利用的主要是深层土壤,而深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透气性差,土壤肥力低下,不利于农业种植;深度过深靠近地下水位,地下水埋藏过浅的地区容易出现作物根系被沤,造成农作物减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7地球的视运动(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18秋·江苏扬州·高三仪征中学校考阶段练习)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下图为雄安新区及周边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白洋淀成为华北平原唯一常年积水洼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冬季气温低,蒸发弱 B.夏季降水多,雨水补给量大
C.地势低,多河流注入 D.上游水库较多,调蓄作用强
2.某中学学生绘制了雄安新区当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简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017秋·广东肇庆·高三江口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植物的生长具有趋光性,光照条件较好的一侧生长较好。下图示意某同学在我国西北某地旅游时所拍摄的一张相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拍摄者位于树的 (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4.拍摄时,该地的地方时可能是( )
A.5:00 B.9:30 C.16:30 D.19:00
(2018秋·江西赣州·高三江西省会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图中P为极点,PM、PN为经线,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O°N的交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M点太阳升起的方向是( )
A.东南 B.东北 C.正东 D.正南
6.若杭州此时正值日落,则纽约时间约为( )
A.5时 B.6时 C.7时 D.8时
7.这时期,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南疆绿洲水源较丰 B.三江平原种麦正忙 C.北京香山枫叶正红 D.巴西高原草木葱郁
(2018秋·新疆乌鲁木齐·高二兵团二中校考阶段练习)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下图中能示意立冬这天南京(约32°N)太阳视运动的是( )
A. B.
C. D.
9.在下列各组节气中,乌鲁木齐昼长时间最接近的一组是( )
A.清明、寒露 B.立冬、白露 C.小雪、大寒 D.雨水、小暑
(2018秋·新疆乌鲁木齐·高二兵团二中校考阶段练习)深山峡谷的尤坎镇(北纬59°53′)每年9月起都会出现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于是当地人在山上架设三面巨镜把阳光反射到小镇的广场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该地长期整日见不到太阳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极夜区 B.地形的阻挡 C.海拔低 D.多阴雨天气
11.巨镜位于广场的( )
A.东侧 B.西侧 C.南侧 D.北侧
(2018秋·重庆沙坪坝·高二重庆一中校考阶段练习)下图是“我国某校学生绘制的学校旗杆正午影长年内变化图(杆长8米)”和“甲日期拍摄的当地日出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该学校的纬度大约是( )
A.30°N B.23.5°N C.22.5°N D.21.5°N
13.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和日出方位,图示河段的流向是( )
A.东南流向西北 B.西北流向东南 C.东北流向西南 D.西南流向东北
(2019春·四川眉山·高三仁寿一中校考阶段练习)小明在夏季旅行团前往泰山旅游。完成下面小题
14.6月10日旅行团抵达山东泰安市。北京时间为11:00,小明注意到阳光恰好从旅行车左前方射入车内,根据上文判断,此图的指向标应是( )
A. B. C. D.
15.“泰山观日出”气象万千,“泰山观日落”也别有景致。6月12日这天,若小明看到“日落时”太阳在正西方向,则小明最可能位于下图中①、②、③、④位置的哪一点( )
A.① B.② C.③ D.④
(2018秋·重庆沙坪坝·高二重庆一中校考阶段练习)读“某日不同地点太阳高度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四地,按自转线速度大小排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③>①>②>④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
17.对此日图中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地均位于东半球 B.①②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纬度值相同
C.当①地正午时,④地处于黑夜 D.③地的经度为120°E
(2018秋·陕西咸阳·高一三原县南郊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周朝时期周公在河南登封“垒土为圭,立木为表,测日影”,完成下面小题。
18.可通过观测一年中每天正午投在地上的影子长度变化来判断二十四节气(如图),其观测结果正确的是( )
A.一年中冬至日杆影最短 B.春分日影长与杆高相等
C.每个节气影长跨度相等 D.杆影变长时当地昼变短
19.将周朝时期测日影的方法运用到海南岛三亚旅游区,作为科普运用,其“圭表”安装应该考虑( )
A.圭设置在跨表(标杆)南北两侧 B.将圭(影子刻度)变长
C.圭两端分别标注春分日和秋分日 D.将表(标杆)缩短
20.(2018秋·陕西渭南·高三渭南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一些新建道路的两旁使用了"风光"路灯--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风光互补"型路灯。下图是某游客近距离拍摄的我国某城市该路灯照片,该游客拍摄照片时,当时吹的风向可能是( )
A.南风 B.北风 C.东风 D.西风
二、综合题
21.(2023春·江苏南京·高一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甲图为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轨迹图,乙图为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丙图为太阳光照图,丁图示意我国不同纬度的四个城市分布。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丙图所示该日日期为 ,此刻,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丙图该日节气对应乙图中的 位置,直射点对应甲图中的 点。
(2)乙图中地球处于②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为 。
(3)丙图所示日期,丁图中所示的四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
(4)丙图中此刻的北京时间是 时,此时全球昨日和今日的所占范围之比为 。
(5)该日丙图中A地的昼长是 小时,日落时间为 时,此时E点的太阳高度为 。
(6)图丙所示的日期,南京市民发现早晨太阳从 方位升起,从 方位落下。
【答案】(1) 12月22日 23°26 S(或23.5°S),90°E ④ D
(2)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递减
(3) 海口 哈尔滨
(4) 14 1/3
(5) 18 21 0°
(6) 东南 西南
22.(2023春·辽宁沈阳·高一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中AB弧是晨昏线的一段,A是晨昏线与70°S的切点,B是晨昏线与南纬X°的交点。该日南纬X°纬线圈上昼弧与夜弧之比是5:7,B点该日正午,北京时间是18时。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这一天B点的日出方向和日出时间分别是 和 。
(3)图示日期出现极昼的纬度范围是 。图示时刻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是 。
(4)北京(40°N,116°E)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5)如果该日A点在向北移动,则在今后一个月内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趋势是 。
23.(2023春·云南曲靖·高一曲靖一中校考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温室是适合严寒地区使用的农业设施,但由于传统温室建造成本高、占地面积大、保温效果不理想等原因,无法带来预期经济效益。阴阳型日光温室在传统日光温室的北侧增加一个采光面朝北的单坡面温室(适合菌类等弱光或避光作物种植),两者共同使用一面支撑墙。温室的拱架有内外两层,外层拱架上铺设塑料薄膜,内层拱架上铺设塑料薄膜和保温被,阳棚再增加一层薄膜覆盖。半地下式阴阳棚建造时,一般阳棚地基低于阴棚,从而更好地提高阳棚的保温性能。日光温室的建造地要避开洪涝、冰雹等灾害频发以及有污染的地区等,宜选择在地下水埋藏较深、土壤肥沃、灌溉方便、南面和东西两侧没有高山以及高大建筑物遮挡且配套设施(如电力、给排水、道路等)完善的地段。下图示意西藏某地双拱三膜半地下式阴阳棚日光温室结构。
(1)说明西藏某地晴朗的夏季6时左右(地方时)阴棚热量收入高于阳棚的原因。
(2)半地下式阴阳棚中阳棚的深度一般在0.7米为宜。分析阳棚的深度过深可能对农作物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