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判读解答题专项训练
解答题(共8题)
1.某中学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读“杨家镇附近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主要以_____(地形类型)为主,清凉河的流向大致为_____。
(2)“因地形,用险制塞”是历代修筑长城的重要经验,图中长城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若其图中长度是2厘米,那么实际长度应是________千米。
(3)图中甲、乙两地相比,_______海拔更高,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
(4)体质较弱的小组成员选择登山步道________(I/II)线,请说明理由_______。
(5)图中三个聚落:桃村、柳村、杨家镇,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这里发展聚落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
2.读“十堰市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C_________D_______E_______
(2)只考虑地形因素,若测得山峰B处的气温是20℃,那么甲村的气温大约是_______。图中的数字比例尺改写成线段式比例尺为_______。
(3)某日中午度假村丙的炊烟纷纷飘向丁村,此时该地吹的是_______风。
(4)小河ab河段的大致流向是_______。
(5)该区域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月,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
(6)十堰市某学校组织野外地理研学旅行,沿图中两山坡M和N爬山,较省力的是_______。
3.地理工具和地理实践是学习地理的关键,也是“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载体。某学校开展家乡社会调查和野外考察。下图是家乡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内的地势总体是____。
(2)图中小河①河和②河比较,流速较快的是____河段,理由是____。
(3)图中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差为____米,量得两座山峰之间的图上距离为5.2厘米,则其实际距离大约是____千米。
(4)图中甲乙两个居民点中,未来最有可能发育成为城镇是____居民点,理由是____(至少写两点)
4.读我国南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以下问题:
(1)小红是冒险爱好者,为了寻求刺激,应该选择路线____(填序号),原因是____那么e代表的山体部位是____。
(2)若两地图上距离是13cm,那么真实距离是____km。
(3)若中部是河流,河流流向是____,那么此地区的聚落大部分应该是____状。
5.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的地形类型,正确的是( )(双选)
A.①处是山峰 B.②处是山谷 C.③处是鞍部 D.④处是山脊
(2)该图的比例尺用文字式表示为____。
(3)某日中午,周庄的炊烟纷纷飘向李庄,此时该地的风向是____。
(4)周庄与李庄两处乡村聚落,更容易发展成集镇的是____。
(5)图中河流有甲、乙、丙三条支流,其中画错的一条是____。
(6)如果图中A点的温度是12.4°C那么B点的温度是____℃。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下图是“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1)位于李庄附近的甲段铁路线,沿等高线弯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
(2)图中河流有①、②、③三条支流,其中画错的是哪一条____ 为什么 ____
(3)王庄与李庄是两处乡村聚落,哪一个更易发展成集镇____ 主要原因是什么 (至少答出两点)____
7.2022年北京冬奥会崇礼场馆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因外观造型与中国传统玉如意相似,被称为“雪如意”。图为崇礼部分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冬奥村在②“雪如意”的________方向。
(2)从②“雪如意”________(能\不能)看到远处的长城。
(3)③越野滑雪中心所处的山体部位是________。
(4)“雪如意”赛道最低点的海拔________米至________米。
8.山东某地区乡村旅游业发达,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发展经济。读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甲村地形类型为____。
(2)开发乡村旅游景点:过山溜索——要求从一个山峰直接溜到另一个山峰,建议架在____上空(填序号及地形部位名称);估算两处山峰的相对高度范围是____;
(3)若度假村丙和丁两地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____千米;该地区计划在两地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③和④两种方案,请选择合理的方案并说明理由____。
(4)该地区将水库坝址选在a处的主要原因是____。
答案
1.(1) 山地 自北向南流或自西北向东南流
(2) 山脊 2
(3) 甲 150米(少写单位“米”不得分)
(4) Ⅰ Ⅰ线路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
(5) 杨家镇 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开阔
2.(1) 山脊 陡崖 鞍部
(2) 23.9℃
(3)东
(4)自西向东
(5) 7 日出前后
(6)M
3.(1)山地为主,北高南低
(2) ② ②河段比①河段等高线较密集,坡度陡,流速快。
(3) 500 26
(4) 甲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临近公路和河流,交通方便
4.(1) ③ 等高线分布密集,坡度较陡 鞍部
(2)130
(3) 自西北流向东南 条带
5.(1)AC
(2)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
(3)东南
(4)李庄
(5)丙
(6)10
6.(1)铁路线沿等高线延伸,地形起伏小,工程量小
(2) ③ ③处等高线向数值低处凸出,为山脊
(3) 王庄 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7.(1)西北
(2)能
(3)山谷
(4) 1600 1650
8.(1)盆地
(2) ⑤鞍部 0-100m
(3) 4 线路④;沿等高线修建,坡度小,施工难度小,行车更安全
(4)位于盆地最窄出口处(峡谷),施工量小;上游为盆地,汇水面积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