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大学之道》课件(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2《大学之道》课件(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4 09:2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下列校训都出自哪本书?
河南大学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Add your title
厦门大学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Add your title
东南大学
止于至善
香港大学
明德格物
河南理工大学
明德任责
作品介绍
《大学之道》出自《礼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
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把它们编在一起,做《四书章句集注》,经此,《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46篇,其主要内容:
一是介绍先秦的礼制条文,
二是阐述了周礼的意义。
《礼记》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行教养、社会和谐建设起着重要的影响。
作品介绍
戴圣,西汉官员、学者,西汉今文经学“小戴学”的开创者。生卒年不详,字次君,世称小戴,西汉梁国人。
了解编者
戴圣一生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与叔父戴德俱学《礼》于后苍,二人合称为“大小戴”。
宣帝时立为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任九江太守,编成《小戴礼记》即今本《礼记》。


“大学之道”
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
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基本的礼节和文化课。
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大学”,在古代的含义有两种:“博学”之态;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
观看《朗读者》薛其坤老师朗读视频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自己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翻译课文
①明:动词,彰明
②明:形容词,美好的
③亲:亲近。一说“亲”当作“新”,即去旧立新、去恶向善,使……去旧
④止:达到
大学之道,在明①明②德,在亲③民,在止④于至善。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美好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止于至善
明明德
在亲民
共同
三纲领
社会道德趋于完善。
根本原则
根本任务
最终目的


个人
群体
1、 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有何特点?
知①止②而后有定③,定而后能静④,静而后能安⑤,安而后能虑⑥,虑而后能得⑦。
①知:知道 ②止:达到的“至善”境界
③定:志向坚定不移 ④静:心不妄动
⑤安:性情安和 ⑥虑:思虑精祥 ⑦得:处事合宜
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
翻译课文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近:动词,接近
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
翻译课文















坚定
宁静致远
安贫乐道
深思熟虑
终有所得
思想上
2、怎样才能达到“至善”呢?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①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②其身。
①齐:使……整齐有序 ②修:修养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彰明美好的德行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想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
翻译课文
欲修其身者,先正①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②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③其知。
①正:使……端正
②诚:使……真诚 ③致:获得
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获得知识。
翻译课文
致知在格物①。物格而后知至②,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①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②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
获得知识的办法在于探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事物的原理之后就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充分认识了外物之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翻译课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①,壹是②皆以修身为本③。
①庶人:平民百姓
②壹是:一概,一律
③本:根本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一律都要把修养品性作为根本。
翻译课文
回答问题
1.解读内容以下的内容含义。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推究事物的原理
获得更多知识
意念诚实不欺
去除私心杂念
具有良好修养
处理好家族间关系
治理好国家
彰显美好品德
2、怎样才能达到“至善”呢?三纲八目的关系如何?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止于至善
明明德
在亲民
明德的目的
亲民的基础
行动:上
《大学之道》通过“三纲”明确了为人修身的根本宗旨,并以“修身”为核心,进一步指出修身的步骤和目的,即“八目”。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得知,在长期占据中国封建统治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文人志士之所向往,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联系密切。
本文总结
作业:
如何辩证看待本文提到的“大学之道”,请说说你的观点(300字)